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2017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据《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现象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

①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②“苏湖熟,天下足”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经济发展             ④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举一反三
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东西方文明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前进,有过合作也有过冲突,文明在其间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末,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先后七次来中国进行考察,写成《中国》一书。在深入研究了古代中外交通和贸易后,他发现有一条从中国内地经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中亚、西亚,然后延伸到非洲和欧洲的重要商道。

——《对外传播》

材料二:宋朝期间,中国人在造船业和航海业上取得巨大的进步,12世纪末,开始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宋元时期,中国的船只体积最大,装备最佳;中国商人遍布东南亚及印度港口……。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也值得注意,表明这一时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全球通史》

材料三:自由贸易、驻地使馆、主权平等的概念——这些欧洲人在世界其他角落都享有的最低权力,在中国闻所未闻……马戛尔尼(1792年英国派遣至中国使节)带去了证明英国科学和工业实力的礼品(600箱)……英国特使希望中国人认识到,他们已经被科技文明的进步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令马戛尔尼惊奇的是欧洲的科技奇迹没有给中国官员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大炮、热气球居然被无视了……乾隆皇帝全盘拒绝了英国的要求(增加通商口岸、互派大使、租借小岛)。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2013年,习近平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上任之初就勾画了“中国梦”的蓝图。“中国梦”的基本含义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的标志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首要的标志是“国家富强”。“富”是指经济发达、财力雄厚;“强”是指军事实力强大、国际地位高、国际话语权大。二者有机结合,才是真正的富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  说到宋朝,人们常用“积弱积贫”来形容。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和不负责任的。宋朝的“弱”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拥有百万大军的帝国却经常不敌仅有10几万军队的少数民族政权,只能靠屈辱的议和来求得苟安。

但是,要说宋代很“贫”,却很难令人信服。事实上,宋代的富是空前的。你看:她的农业发达,凭着比唐代更小的领土养活了唐代四倍以上的人口,我国人口首次过亿;手工业发达;贸易空前繁荣;都市繁华无比;金融领域出现创新;“黑科技”不断涌现。就说官员的俸禄(工资),也足够颠覆你的三观:宋朝的宰相俸禄的年总收入(年薪)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大约568万元——是我们习主席年薪(80万)的多少倍?

你还能说宋代“贫”吗?可是,他很富,却实实在在的“弱”啊。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宋代推行的“文治”国策应该算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了。

——命题人

材料二  据当时欧洲权威机构统计,1820年中国的GDP大于欧洲和美国GDP的总和、世界白银的三分之二在中国。可见,进入近代前夕的中国仍然是世界顶级的土豪。然而,从鸦片战争开始,在一系列对抗外敌入侵的、主场作战的晚清帝国却连遭败北!而且由于巨额的战争消耗和战后赔款,使得晚清帝国迅速地由土豪变成了乞丐。积弱积贫的晚清和民国使中华民族国运衰微、几近危亡。

其实,晚清富而不强的原因跟宋代是大庭相径的。满族人一贯崇尚武力,也重视军事建设。但是,长期富足和安逸舒适的生活使得八旗子弟的血性丧失、武功全废,军队战斗力低下;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使帝国的军事装备、技术与观念日益落后;强大的农业国在先进的近代化工业国面前也不得不低下它曾经高贵的头颅……

——命题人

材料三:1949年10月,中国迈进崭新的历史阶段。面对近百年来积弱积贫的现实,年轻的新中国果断地选择了强国之路:对外无惧强权、果断出手,打赢了看似不可能赢的立国威之战,使列强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虽有灭我中华之贼心、却没有足够的贼胆;对内苦练内功,完备的工业体系形成、“两弹一星”喷薄而出,中华民族开始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此“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子敢作声?”(注:出自毛主席诗《咏蛙》)的中国豪气开始诞生。

——命题人

材料四:新中国前30年的强国之路,令世人敬畏。可是也令我们的人民无奈,因为这种“强”是以牺牲民生的“富”为代价的。为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历史性决策,决心带领中国人民解决“富”的问题。四十年过去了,效果我们也看到了:GDP总量、城乡人们收入剧增,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增强。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在不断提高。

——命题人

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