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三亚落日同步练习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选自《巴金文集》)

(1)、这篇文章是按照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

(2)、文中描写两种情况下的日出奇观。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清静:

②奇观:

(4)、把文中最后一句改为陈述句。

从中可发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5)、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让文章充满生气而富有诗情画意,这样写的好处是

(6)、我们学过很多写日出和日落的诗句,在下面写两句。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感  动


    去年冬天,沈阳某商厦突发大火,三层楼都被滚滚的浓烟和熊熊的烈火围住了,大火逐渐向上蔓延,即将吞噬着商厦三楼趴在窗口呼救人的性命,有的人不顾危险选择跳楼逃生,有的渐渐被浓烟熏倒了,正在这危急时刻,一位头戴坦克帽的叔叔不顾消防队员的劝阻,身穿厚厚的皮袄硬是闯进了随时都会爆炸的火海中。据 一位被救者回忆,当她感觉自己离鬼门关不远时,忽然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坦克帽”来 。“坦克帽”背起她,探索着向外走去。在“坦克帽”的背上,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她知道,自己有救了!当她被消防员接过时,心想:我一定要报答我的救命人。可是,等她转过身准备问问“坦克帽”姓什么,住在哪儿时,却看见“坦克帽”又冲进火海中,只留下那永远印在她心里的背景。就这样,“坦克帽”一次又一次地深入火海,先后从鬼门关抢回11条性命。

     当“2005——中国骄傲”节目主持人将“坦克帽”叔叔请上台时,我才发现他是那么瘦弱、矮小,可是他留给我的形象却是无比崇高、伟大。虽然电视画面上我们只看到了冲天的烈火、滚滚的浓烟,还有一个头戴坦头帽的瘦弱背影,但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不顾个人安危,从大火中连续救出了11个人;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用并不宽阔的肩膀,托起了这11个人希望的明天;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在救过人后,选择了默默离开,默默地忍受着救人时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而引起的肺部后遗症。

     他接过主持人的话筒,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那番朴实的话语,却令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我冲进去救人时,并没有多想,我知道,危险的确存在,可我只要多进去一趟,就能多救一个人的性命,多出一个完整的家庭。”

     是啊,中国需要感动,但更需要有“坦克帽”这样奋不顾身、全身为人民的好叔叔,他们,正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用切口证明自己

    我住在乡下时,和爷爷在院外空地种了一片西瓜。到了盛夏,西瓜长得硕大溜圆。

    西瓜太多,一时半会儿吃不完,需要卖一部分出去。有一天,我和表哥挑拣了满满一三轮车到镇上去卖。虽然筐里的西瓜都是熟透的沙瓤瓜,可是到集市上人家都不相信。我切开了一个西瓜做样本,大家又说这是提前挑好的。等到下午,我们还是________,只好推着三轮车,________地回了家。

    爷爷说:“你们为什么不再多切两个西瓜?”

    我们嗫嚅着说:“怕万一切出个不熟的西瓜来,连累了其他的西瓜,坏了所有的买卖。”

    爷爷点了一下头,说明天他和我们一起去卖瓜。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来到集市。集市上,卖瓜的人很多。我们选好摊位后,爷爷拐进了一家超市,出来时手里多了一卷保鲜袋。他随机捧起一个西瓜,洗净放妥,提刀切瓜,接着一连开了七八个西瓜,无一不是熟透了的沙瓤瓜。我们把每瓣西瓜都用保鲜袋装好,单独出售。没想到这些装在保鲜袋里的西瓜很受人们欢迎。我________,提起西瓜刀准备再切几个。爷爷制止了:“不用了!”话音刚落,人们簇拥过来,很快把那些尚未切开的西瓜________。

    很多年后,爷爷跟我提卖西瓜的事,说:“为人处世和卖西瓜的道理都是想通的!如果我们心中的忌讳太多,越是遮遮掩掩,越是难以让人认清我们真正的内心。当得不到别人认可的时候,你不妨学学那天在集市上卖西瓜的方式,拿出袒露自己内心的勇气来,多给自己切两刀,学会用切口证明自己,从而赢得世人的信赖。”

    我的心不禁一颤,一下子明白了许多……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青霉素的诞生

    1928年9月,在伦敦圣玛丽医院的一间实验室里,弗莱明正在专心致志地做实验。他一直致力于抗菌物质研究,试图搞清楚白细胞是怎样抗击入侵病菌的。这会儿他需要一些葡萄球菌,可是在哪儿呢?天哪,弗莱明的实验室就像杂货店一样,杂七杂八乱放一气。应该在这里,昨天刚刚培养的,今天长得如何了?弗莱明一个个看下去,还都不错。“咦,这个怎么了?”哎,原来是忘了盖盖子,这里的葡萄球菌培养液一定是被什么细菌污染了,倒掉吧。弗莱明刚要把它拿走,却觉得好像有些不寻常,他低下头认真地观察起那个入侵者来。这是一种青色的霉菌,它与培养液接触的四周是一圈透明的液体,干干净净的一圈,“葡萄球菌完全被溶解了!”弗莱明暗暗吃惊。直觉告诉他,他的抗菌物质的研究要有一个重大突破了。

    弗莱明立即着手鉴定并培养这些神秘的霉菌。他把霉菌接种到肉汤培养皿里,让它们旺盛地生长繁殖。然后,又把长满霉菌的液体小心过滤,最后得到一瓶澄清的滤液。弗莱明一次次地把滤液接引到长满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的培养皿上,细菌都被溶解了。这种神秘的、有如此威力的霉菌究竟是什么?透过显微镜,他发现这是一种单菌物质,与面包或奶酪里的霉菌没什么不同。这种青霉菌向汤里释放出呈小金球状的杀菌物质,霉菌不断进攻,把球菌团团围住,很快,球菌便全军覆没了。真正的杀菌物质,就是青霉菌生长过程中的代谢物——青霉素,弗莱明将其活跃成分命名为“盘尼西林”。

    实验接连成功,弗莱明越来越兴奋,他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一次,助手克拉德克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几天后红肿化脓了,弗莱明给他用青霉素溶液清洗后,很快就消肿好了。这可能是青霉素最早的临床应用了。

阅读《一盏灯下的爱》,完成文后习题。

    ①皮尔斯十二岁时成了孤儿,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从此,他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无情的车轮不仅夺去了双亲的生命,也辗碎了他美好的少年时代。

    ②于是大家常常能看见这样一个小孩,他面色阴沉,眼中射出冷冷的光。是的,皮尔斯开始憎恨这个世界,憎恨每一个人。那些日子,他不去上学,整日里东游西荡,欺负爱笑的小同学,给别人的汽车轮胎放气,夜里投石头去打路灯,他用种种极端的行为发泄着愤恨。

    ③就在这时,一个爱管闲事的人出现了。那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当地人都叫他琼斯太太。琼斯太太第一次闯进皮尔斯的生活,是在皮尔斯痛殴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从那以后,这个琼斯太太竟然缠上了皮尔斯,经常在皮尔斯做坏事的时候突然出现,唠唠叨叨地讲一大堆废话,这让皮尔斯极为恼火。

    ④有一天他悄悄地跟踪琼斯太太,知道了她家的位置,于是夜里便跑了过来。他本想扔石头砸玻璃吓吓这个多管闲事的老太太,忽然发现她家的门顶有一盏极亮的灯,于是立刻改变了主意。他一扬手,石头飞出正中那盏灯,灯灭了,传来一阵碎片落地的声音。

    ⑤皮尔斯有些兴奋地躲在黑暗中观察着,琼斯太太出来了。她抬头看了看,便回屋里搬出一只凳子,颤颤微微地踩着凳子更换灯泡。不一会儿,灯又亮了。皮尔斯又捡起一块石头,想了想觉得这样做容易暴露,便停了手。第二天夜里,皮尔斯又来到琼斯太太的门前,又轻易地打碎了那盏灯。而琼斯太太依然像昨晚一样,艰难地换上灯泡。这一下激起了皮尔斯的斗志,心想我天天晚上来,看你能坚持多久。

    ⑥于是一场拉锯战开始了,让皮尔斯不解的是,这个老太太家里到底预备了多少个灯泡?终于,在第五天的夜里,当皮尔斯打碎灯泡,琼斯太太更换时,被玻璃划破了手,从凳子上摔了下来,挣扎了半天也没能爬起来。皮尔斯一见祸惹大了,转身欲逃,却听琼斯太太叫他:“皮尔斯,你过来一下,我知道是你!”皮尔斯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⑦琼斯太太对他说:“我屋里有灯泡,快去拿来帮我换上!”皮尔斯还在犹疑,老太太说:“快去呀!你想让我控告你吗?”当皮尔斯换上灯泡,琼斯太太才在光亮中艰难地站起来,她不顾手上的伤,对呆立着的皮尔斯说:“你以为我每天换灯泡是为了和你较劲吗?我可没糊涂到那个程度。你看,这段路上没有路灯,夜里经常有车经过。你还记得你父母吗?他们就是在这条路上被车撞倒的,从那以后,我就在门顶安了这盏灯,我不想再有人被撞倒,也不想再出现你这样的孩子!”

    ⑧那一刻,皮尔斯的心里轰然一声,潸然泪下。是的,琼斯太太对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他的心灵,只是他不愿面对,不愿承认。那一点一滴的关爱,就如雨水般浸润着他干涸的心田,又如春风融化了他心底的坚冰。就在这一瞬间,他的心田开出了花朵,坚冰融化成清溪。他知道,在这清溪花影之中,生命中的美好自此长流不绝。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