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2020年中考语文第五次适应性考试卷

阅读

    灯台架游屐

    ①史书记载,谢灵运“寻书陟岭,必造幽峻,岩障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尝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他那双特制的游屐,前后齿可以视需要装上或卸下,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真乃善游之奇人也。

    ②要想游屐爬山涉岭,非得一双质地不错的旅游鞋方可,耐克鞋是不错的选择,穿在脚上还算舒适,但价钱略显贵重。我游山玩水时,常吟李太白“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实际上从不曾着木屐上山。我的“游屐”,穿旅游鞋爬山而已。一段时间里,将之弃置一隅,未曾穿过。皆因本人腿疾复发,谨遵医嘱,少于活动,多于休养。近来,步履恢复正常,攀山陟岭,犹存戒心。

    ③间或朋友至家,约我去灯台架游玩,我说:“妙极了,云静思动,我正想出外游骋,来考验一下自己的脚力。”游山玩水,自然免不了要多跑一点路途,于是我的那双“游屐”,又似法国的戴高乐将军一样,东山再起,有了用武之地。

    ④灯台架是独具瀑布、溪谷之美的。我曾经数次在那里观花、访瀑、赏雨,淡烟薄雾里散步,白云红树间高歌,野树村店内小饮。它便成了我的老朋友,多年来文人益敬,能和它多次谋面总是感到十分愉悦的。

    ⑤八月的一个早晨,我等一行五人,经垭口、寺坡,自李辉庄一里处折入乡间公路。过去,这条公路崎岖不平,弯急又多;现在,路基整体拓宽,一条平整如砥的柏油路延伸至景区停车场。车很快到达景区山门,验票后放行入内。剩下的旅程,我们只能靠双脚来度量了。

    ⑥沿着山势上行约3华里,我们渐渐陷进青翠欲滴的峰峦之间。两面青山夹峙,陡立苍崖,侧临幽谷,徒增几多画意。再上行几百米,转过一个急弯,灯台架瀑布已赫然入目。又行三百余米,巉岩居左,溪流已在右侧。路两旁杂草灌木,我们仿佛在绿色的帷幕下前行。溪水中多巨石,水石相搏,发出清响。随处开着的野花,象千万只彩蝶在草间飞舞,一种幽香,不时从微风中吹送过来,山野的空气清新极了。

    ⑦再往上,一小片平浅的沙滩后,是一潭明澈的碧水。两岸陡立的崖壁,在这里耸然并立,合拢、夹峙,把上流的一弯清溪,挤成一帘瀑布。那瀑布高约十余丈,白练悬空,喷珠滚雪,轰然跌入潭中。崖壁的穹窿和泻动的激流之上,一幽通天,万缕辉光,映着婆娑的树叶,闪闪烁烁的洒在石壁和潭上,把石苔和潭水映得愈加翠绿。抵近瀑布,真容愈发明丽。瀑布由上段的马蹄形的崖壁上飞落而下,冲出水潭,再翻滚着泻过水泥堤堰,落入下面的溪谷,浩浩荡荡的向下流着。

    ⑧我们小心翼翼地踩着堤堰上的方块,踽踽前行,瀑流入潭溅起的玉珠袭裹面颊,清凉入骨,让人不禁打着寒噤。到岸左边,回望水雾中的女子,仿佛薄雾中披着薄纱的曼妙仙女。小溪下游,山坡稍高处又一块大岩石破土而出;岩石下,溪水流出小潭,悠悠而去……映着影,水光粼粼,亮丽得象水银一般,耀眼生花。远处,溪流弯转,两岸树木苍苍,架成一个桥洞;洞底下,是一团泛红的白色天光。向上看,溪水更加明澈,照着日光的岩壁和藤蔓老树,倒影在水中,清明无比;垂下的须 , 与水中的倒影一根根连起来,一阵微风掠过,满溪的光影绰绰约约闪耀起来。

    ⑨过了瀑流,沿栈道寻景蜿蜒而上。路随山转,侧目望之,一边是峭壁,高不可攀;一边是悬崖,深不见底;巉岩突兀,流砾崩石,惊险万分。上行一会儿,一片悬起的岩石下赫然出一条月形柳廊,叫它“月眉洞”。它与人齐,深半丈有余,内藏一块长方形斗形条石,可供数人同时入寝。若阴雨天气,亦可作避雨之所。传说,山神为了看护山林,劈出的憩息之所。

    ⑩再往前,栈道已至尽头。要到达灯台架山峰顶,还需大约三十分钟时间,剩下的路程也只能靠徒手攀援了。攀上山巅,尽享仙山胜景,但见群峰拱卫,云海腾欢。不禁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⑪一阵凉风袭过,天边风起云涌,我们下山了。

    ⑫灯台架是个四季都撩人眼目的风景区。春天,蒲公英开遍山野;夏季绿水青山,胜景怡人;秋间苍云变幻,红花如血;冬日雾霭弥蒙,风雪潇潇,曲径寻幽,别具诗情画意。难怪游人一到舞钢,都以一游灯台架为快。

    ⑬培根曾说过:“大自然面前,我们除了顺从和归化,从不能违背。”这正是人类进化中的必经之境。沉思、冥想,过去、将来,最多的还是山。

文学网(2020年01月)

(1)、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标题点明了作者游玩地点、着装,贯穿全文,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B、第一段通过史书“记载”,开篇点题,交待了“游屐”由来,激发阅读兴趣。 C、第④段加点词“数次”,写出了作者游灯台架次数之多,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也暗示了灯台架之美。 D、第⑧段加点词“绰绰约约”,运用叠词,写出了须根与水中倒影交互错杂,歪歪斜斜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此情此景的不满、厌倦。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段至第⑪段的中心。
(3)、简要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简要赏析文章结尾的妙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APP
①随着“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两个软件的相继面世,引爆了出租车行业打车新模式。近日,嘀嘀打车微信公众公告称,迄今已支付打车补贴14亿元,用户数已增至1亿,“嘀嘀打车”自然登上了APP下载榜。
②App 是英文Application(应用)的简称,是第三方应用程序。App软件就是应用软件。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正逐渐习惯于使用APP客户端上网的方式。APP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③当互联网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服务企业的开发者,他们面临着诸如项目来源不稳定、服务能力有限、企业规模和渠道有限等无法突破的因素。在此市场环境下,需要第三方服务来解决企业及开发者双方的问题,起到双向需求汇聚、营销分发、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的效用,并能针对双方提供相应的服务。APP即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
④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在公交车、地铁上,在闲暇地躺在床上的时候,我们可以拿出手机阅读、玩游戏、逛商城。现在出现了用手机APP打车的应用、刷卡的应用,甚至澳大利亚还有可预测阳光对皮肤损害程度的应用……
⑤那么在众多的APP中有哪些是最受广大用户青睐的呢?通过调查分析,社交通讯、系统工具、阅读资讯、游戏娱乐和导航地图是较常使用的应用功能受到追捧。其中QQ、微信、微博等社交通讯工具以其沟通的便捷、及时、较少受时间地点限制等特性,受到移动应用用户的大力追捧,69.7%的用户经常使用该功能。
⑥APP正在改变着生活,也在改变着生意。在APP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商家们也对如火如荼的移动应用程序展开了对其价值的思考。一些敏锐的企业看到了利用APP应用进行品牌、产品等信息展示和发布,以及维护商品营销的价值。如今,奔驰、宝马、凡客诚品、京东商城以及香奈儿、欧莱雅等各行业的知名品牌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企业APP。加之在前不久由韩寒创建的APP产品《ONE·一个》的上线,以及一些知名艺人如曹方发布的音乐类APP应用《浅彩虹》等的,让APP短时间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宠儿。
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将APP作为销售的主战场之一。数据表明,目前APP手机客户端给电商带来的流量远远超过了传统互联网(PC端)的流量,通过APP进行盈利也是各大电商平台的发展方向。事实表明,各大电商平台向移动APP的倾斜也是十分明显的,原因□是每天增加的流量,□重要的是由于手机移动终端的便捷,为企业积累了更多的用户,□为企业的创收和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⑧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APP应用的重要意义,企业移动营销对于企业的作用也进一步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以各种形式展手机APP营销。企业WAP受到APP应用的极大挑战。技术的变革正在带来应用模式、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APP正对游戏、艺术品、零售、新闻媒介、旅游等行业产生深刻变革。相信,APP的开发,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具有创新性。
【注】:①应用程序是指为了完成某项或某几项特定任务而被开发运行于操作系统之上的计算机程序。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2016文化热点看什么

      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一个繁荣的时代,一个活力大爆发的时代……这里我们选取了与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展望2016中国文化。

——编者

实体书店,会持续回暖吗

      在所有人都在为书店之死而惋惜和哀叹的时候,2015年,实体书店竟然渐渐回暖。亚马逊,这家曾经给实体书店沉重打击的网络书店宣布要开设1000家实体书店,而首家书店已经开业。亚马逊的中国同行当当网也应声宣布未来要在全国开1000家实体书店。书店怎么又成了香饽饽?

      因为书店已经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了,实体书店正在变得时尚和复杂起来。卖服装、开咖啡店、办活动、做APP……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线上线下的结合将更有利于网络书店巨头吸引客户、培育读者的忠诚度;遍及全国的书店体系将有利于整合资源,开辟新的销售通路……实体书店不是负担,而是财富。这样的观念正在改变投资者的态度。而且,政府对实体书店的大力扶持也会使这一趋势保持下去。2015年,天津市已经宣布未来3年,每年投入2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推动建设书香社会。因此,2016年,实体书店还将继续回暖,更多时尚温馨的书店将出现在读者身边。

电视剧,会更年轻吗

      如果你对电视剧的理解还停留在仅在电视台播出的连续剧,那肯定是落伍了。随着与互联网相伴成长的一代观众的文化消费能力越来越强,电视剧中“  小鲜肉”的魅力逐渐盖过了“大叔”,娱乐性盖过了严肃思考和说教。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2015年的热剧《瑯玡榜》、《花千骨》和《伪装者》。

      年轻观众的喜好决定了电视剧市场的变化,电视剧从“中老年人专属娱乐”转向面对更多年轻观众,这意味着题材要更加多元化、内容要更有新鲜感、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要越来越强,同时也意味着仙侠玄幻题材受到更多追捧、叙事节奏更加紧凑、画面细节更加精致、演员“颜值”更加考究……

      显然,在这场电视台与互联网关于电视剧的博弈中,互联网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们本身的机制更灵活、资本流动性更大、播出方式更多样、盈利模式更多元……互联网正在重塑文化产业,电视剧行业也不例外。2016年,除了“小鲜肉”,一定还有更多新鲜给你好看。

老人跌倒,会有更多人相助吗

      老人跌倒扶不扶,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近些年竟然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不断在讨论,但就在一些人不敢扶、一些人远远观望、一些因此而产生的纠纷闹上法庭的同时,依然有许多人毫不犹豫地向老人援之以手。在“中国好人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好人。 2016年,眼见倒在地下的老人究竟扶不扶,是不是仍旧成为一个问题?而且,是扶的增多,还是观望的增多?

      尽管扶不扶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原因,老人跌倒不扶的事情也难保将来不会再次发生,但随着社会舆论对这类问题监督的成熟化,更随着各种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好人有好报依然会是社会主流。在各级道德模范的评选中,在“中国好人榜”上,被表彰的见义勇为行为就包括扶助跌倒的老人;有的地方还发出《在公共场所主动扶助老年人的倡议书》,其中就明确提出对主动扶助跌倒老年人的市民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相信在今年,帮扶跌倒老人的人会越来越多。

(选自2016年1月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落日

朱启平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目睹日本代表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

       签字的地方在战舰右侧将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签字桌上铺着绿呢台布,每边放一把椅子。桌子靠里的一面是联合国签字代表团站立的地方,靠外的留给日本代表排列。桌前左方将排列美国五十位级海军将领,右方排列五十位级陆军将领。桌后架起一个小平台,给拍电影和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们专用。其余四周都是记者们的天下。我站在一座在二十毫米口径的机关枪上临时搭起的木台上,离签字桌约两三丈远。在主甲板的右前方、紧靠舷梯出入口的地方,排列着水兵乐队和陆战队荣誉仪仗队,入口处又排列着一小队精神饱满、体格强壮的水兵。

       八点半,乐声大起,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八时五十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他是坐驱逐舰的。军舰的主桅杆上,这时升起一面美国国旗。

       联合国代表团在签字桌靠里的一面列队静立。以中国徐永昌将军为首的五十位海军将领和五十位陆军将领,也分别排列在预先安排好的位置上。这时,日本代表团乘一艘小艇到。乐队寂然。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一共十一个人,到上层甲板后,即在签字桌向外的一面,面对桌子列成三行,和联合国代表团隔桌而立。

       九时整,麦克阿瑟昂首走到扩音机前,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日本代表团说“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他说完后,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

       麦克阿瑟继续宣布“盟国最高统帅现在代表与日本作战各国签字。”麦克阿瑟坐到椅子上,签完字后,回到扩音器前。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之后,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国代表在麦克阿瑟宣布到自己时,先后出列签字。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以美国最安闲,中国最严肃,英国最欢愉,苏联最威武。

       签字完毕,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

       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原加拿大代表在日本那份投降书上签字时签低了一格,占了法国签字的位置,法国代表顺着签错了地方,随后各国代表跟着也都签错了。麦克阿瑟的参谋长于是依着规定的签字地方予以更正,旁边附上自己的签字作为证明。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节选自《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出版社,1987年)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那天,请小阿姨将终日风吹日晒下的自行车,搬上我室外的楼道。当她把自行车推进电梯时,一位太太说:“什么破车,值得这么娇贵!楼下那么多名贵的车,还没往楼上搬呢。”

    ②我虽买不起汽车,一辆名贵的自行车还买得起,可天下有哪辆自行车,甚至名贵的自行车,能与我这辆自行车相比?这的确是一辆洗尽铅华的旧车,且车座开裂(却是尚好的牛皮)、多处生锈,但因为一直注意保养,所以它离“破”还远,甚至还中看,特别还中骑,至今骑起来依然杂音全无,非常轻捷,腿上一点儿不感吃力。

    ③这辆自行车购于一九七五年,本是我无力买车的年代。要不是母亲见我以步代车上班的辛苦,克扣家庭开销多年,还真买不起它。可以说这辆车是母亲给我买的,她才是这辆车真正的主人。

    ④那时我连五分钱的车钱也舍不得花,好在机关不远,常常步行到机关,穿着由母亲一针针、一线线缝制的布鞋,鞋底上钉着经得起千锤百炼、长途跋涉的胶掌儿,直到母亲有一天对我说“我纳不动鞋底,也绱不动鞋了”的时候为止,我才改穿塑料底鞋。

    ⑤母亲去世后,我在她的百纳包里发现一双她虽纳好,却没有绱的棉鞋底。但在她去世后的那段时间里,天昏地暗,等我稍稍清醒,想让人帮我做双鞋面绱上,再穿一双母亲给我做的鞋时,却找不见那双鞋底了,连母亲的那个百纳包也找不到了。难道让小阿姨带走了?我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可我仍然希望有一天,它又忽然出现在眼前。

    ⑥想当年,我将这辆凤凰二八、黑色全链套女车的车座,拔得高高的,两条长腿蹬在上面的情景,是何等满足、风光。苏州街还没有通公共汽车的时候,它就是每个周末我载女儿返校的二等车。它还驮过中了“状元”的女儿入住大学时的行李,后来又成为她的策骑。而今她已远隔重洋,改驾汽车。黄鹤渺然去,空留旧时骑。

    ⑦转眼十八年过去,世事苍茫,物是人非。我现在还需要骑自行车吗?公事有机关派车,私事可以“打的”。可我仍然保存着一些别人看来一钱不值的旧物,因为,那里面有母亲。

    ⑧比如一九六七年买的那台红旗582电子管收音机。

    ⑨那时我们家穷得连台收音机也没有,女儿又极爱音乐,哪家邻居开了收音机,女儿就蹲在人家窗下蹭听。每每看见丁点儿大的女儿,在人家窗下缩成一个小球的样子,妈就心疼得不行。心一横,就将八十多元以备急需的家底全部抛出,买了这台收音机。如今它早已听不成声,灯也灭了,电子管也坏了,一个旋钮也掉了……可我为什么还留着它?不过是留着妈对我们的爱。

    ⑩妈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家具、茶杯、眼镜,写过字的纸条,看过的书……特别是她亲手熨过还没来得及穿的几件衣服,我一直原样挂在衣橱里,每每打开衣橱,一件件抚摸起来的时候,还能真切地感应到妈的信息……

    ⑪还有两个兼做电话、地址、记事用的旧杂记本,翻到一九九零年十月十六日,可以看到:领母亲工资。

    ⑫翻到十月十七日可以看到:母亲。牙。说的是那天我应该带母亲去试她新镶的牙。

    ⑬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景,妈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怎样坐在牙科大夫的椅子上,我怎样小心翼翼地将她那副旧牙包进干净的手帕,免得弄脏了它,妈再戴的时候染上什么病……

    ⑭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六日那一页上写着:下午1:30,姥姥CT。

    ⑮又在某页可以看到:301,博爱康复中心(永定门外)。这是准备给妈做核磁共振的两家医院。

    ⑯密鲁素瘤,伽马射线,天坛医院,下面是几个大夫的名字,这里装着我和命运争夺妈的最后日子……

    ⑰某一页上又写着:北京铁路分局,丰台铁路中心医院,神经科主任马士程,3251127,100071,铁路总医院外四区,周东,3244047。这已经是妈的后事了……

    ⑱看着这些破碎的、让我不忍释手的文字,谁还能像母亲那样,让我魂牵梦绕?

    ⑲今年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前,忘记向小阿姨交待好好保养这辆自行车。小阿姨家境比较富裕,时常丢弃我家中的旧物,这样老的一辆自行车自然不在她眼里。出国两个多月期间,它便一直被丢在车棚里,这一来,所有镀镍部位,都被雨水弄得锈迹斑斑,看上去真像一辆名副其实的破车了,让我心疼不已。可我怎能怪她,只能客气地暗示:“去年你骑它的时候,还没生一点锈呢,是不是?”

    ⑳经此一挫,我明白了,不会说“不”,是不行的;不好意思“要求”,也是不行的。修炼到会说“不”,只能算是修炼了一半,一定要修炼到好意思“要求”才行。于是我让小阿姨买来润滑油,将自行车身仔细擦了一遍,并从楼下车棚搬至我的楼道。今天更对她说:“我们家保留一些破旧的东西你不要奇怪,也不要随便乱扔,我既然保留它们,一定有我的道理。”

(文/张洁  选自《张洁文集》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毛笔,中国人的精神象征

非遗时光

    毛笔是华夏独有的文化发明,中国文人用它挥洒奇思、宣泄情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笔为锄,以纸为田,为我们留下的“笔下春秋”,作为中国人的精神象征,一笔一划,美妙而优雅。

    南朝大书法家智永禅师曾客居湖州善琏,他把习字用秃的毛笔埋在蒙公祠南面的晓园内,在石碑上亲题“退笔冢”三字,此处至今还供人瞻仰。草书高手张芝幼时即勤练书法,家门前的一池清水因他每天反复洗笔而变黑,后人称之为“墨池”。后来张芝的字“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联,滴行不断一笔飞白草”,被后人不断称颂和临摹。毛笔承载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审美情趣。

①________

    关于毛笔始于何时,众说纷纭,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发掘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从出土的彩陶花纹可辨认岀毛笔描绘的痕迹,证实了在五六千年前,已有了毛笔或类似毛笔的笔。

    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和河南信阳长台关两处战国楚墓里分别出土一支竹管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

    最有故事性的说法要属秦国大将军蒙恬造笔。《史记》《博物志》等书籍上都有记载,蒙恬有君命在外,嫌以刀刻字太慢,于是“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制成毛笔。

    东汉蔡邕著的《笔赋》,是中国制笔史上的第一部专著,对毛笔的选料、制作、功能等作了评述,汉代官员为了奏事之便,常把毛笔的尾部削尖,插在头发里或熠子上,以备随时取用,称为“簪白笔”,就是今天的“便携式”。

    湖州一直是中国毛笔制作的中心,尤以善琏镇为最。相传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游善链镇,住在镇上蒙恬祠侧的永欣寺,与当地制笔工匠经常切磋制笔技术,至元、明代,浙江湖州涌现出一批制笔能手,如冯应科、陆文宝、张天锡等,以山羊毛制作羊毫笔风行于世,世称“湖笔”。

毛笔的纷繁类别

    毛笔的分类很多,按笔头原料可分为胎毛笔、狼毛笔(狼毫,即黄鼠狼毛)、兔肩紫毫笔(紫毫)、鹿毛笔、鸡毛笔、鸭毛笔、羊毛笔、猪毛笔(猪鬃笔)鼠毛笔〔鼠须笔)、虎毛笔、黄牛耳毫笔、石獾毫笔等,以兔毫、羊毫、狼毫为佳;依常用尺寸可以简单地把毛笔分为小楷,中楷,大楷,更大的笔有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依笔毛弹性强弱可分为软毫、硬毫、兼毫;按用途可分为写宇毛笔和书画毛笔;依形状可分为圆毫和尖毫;依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短锋。

②________

    一款好的毛笔具备“四德”——即“尖、齐、圆、健”。尖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书写时字体锋棱易出,生动传神。齐是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毫若齐则压平时长短相等,中无空隙,运笔时“万毫齐力”。圆是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笔锋圆满,反之则身疫,缺乏笔力。健是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笔有弹力,则能运用自如,兔毫、狼毫弹力较羊毫强,书亦坚挺峻拔。

毛笔的精神传承

    而今,毛笔时代渐渐远去,钢笔时代、圆珠笔时代、签字笔时代依次更迭,互联网更几乎让“笔”生存无依。

    余秋而在散文《笔墨祭》中写道:“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社会气氛和人文趋向。”如果说,传统文化和手艺的消失是对高速发展的时代的顺应,那么传统工艺守望者们,能够有条件将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一支柔软的毛笔,伴随着上下五千年,写就了坚强的“中国”,传承着文明的血脉,也凝聚着中国精神。

(选自《读者欣赏》2018年11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冰窗花

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