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书指书体,即汉字。法指书写文字的方法和技巧。中国书法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文字书写的法则提高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使之凭借汉字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发展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

    ②以韵为核心的书法艺术,并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相反,它崇尚的是那种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当思想感情和境界在自己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时,韵的意味也就从作品中显现出来了。崇尚韵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脱俗,使艺术家无论在人格形态还是在艺术形态上均要达到一种卓尔不群的境界。韵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如果说“不俗”是表示精神升进中的超越状态,那么“韵”则象征着精神超越的极致。而“韵”的获取则是在一切艺术本体之外的,即就书法而言,学者型书家较之于工匠型书家更为人所推崇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③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书法家绝大多数都有超绝的风度才情,书法只不过是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是切断凡俗意识而垂直上升到超常的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标志。因而,书法只是文人“聊抒胸臆”的“余事”,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这种心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各家不同风格的书法,都让人感觉到艺术品只不过是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它不着痕迹,空灵蕴藉,以微妙的暗示与含蓄,让人去感受突破一切人为的形式与法则的境界,在生硬、挺健、雄浑之外欣赏一种超然的清淡。“韵”作为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让艺术家如痴如狂如醉,它让我们在和古人典范作品交流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那流溢而出的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在瞬间的感悟中,让观者脱离现实的环境,沉浸在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之中,这就是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的奥妙所在。古人在观赏作品时须净手、屏息,以让自己有如对至尊的敬畏感,让自己慢慢地进入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去体味、领悟和感受这种超越性的存在。“韵”虽然不是一种物质,但是,在艺术家和观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它成了一种可感、可嗅、可触、可闻的物质实在。人在这种“参与”的过程中,达到顿悟,使审美的障碍得以消解,从而进入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

    ④“韵”作为文化心理情结,使中国的艺术更为注重精神体现,表现出一种逍遥于天地之间的快活情绪,因而,艺术也就成了躲避世俗风雨的避风港。艺术家很少去参政议政,他们只是在放浪形骸、游心于天地之间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这样,艺术也就很少具有批判性,因为,它与俗世生活的发展并不同步,它有着自身发展的轨道。

(1)、下列对于“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韵”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它指的是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那种无法用言语传达的、类似于诗的意味。 B、“韵”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可是艺术家和欣赏者有共同的审美心理,可以感受到它和物质一样存在着。 C、“韵”是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使艺术家对它痴迷癫狂地追求,它赋予古代经典之作令人神往的气息。 D、“韵”的意味从作品中显现出来,需要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在他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
(2)、下列对“中国书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 B、中国书法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使之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 C、在中国,书法是书法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 D、中国书法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是书法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者型书法家着眼于获取书法本体之外的韵,工匠型书法家着眼于书法本体,所以前者比后者更为世人所推崇。 B、古人先净手、屏息再欣赏作品,这样就可以在欣赏时,产生如对至尊的敬畏感,尽快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C、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可以让欣赏者在瞬间的感悟中超脱世俗,得到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 D、艺术家只是关心人生在世的快慰和满足,并不怎么关心政治,这就造成了他们创造的艺术很少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当前,中国诗歌进入了缺乏创新激情的贫乏状态,摆脱不了平庸的纠缠,那些曾经让读者心动不已的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精品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中国诗歌正难以避免地进入了缺乏艺术杰作的窘境。造成当前中国诗歌创作难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是好诗歌?

    好诗歌是对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深度把握和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真诚关爱。诗人的把握现实生活既不是对当下生活时尚的浮光掠影式的涉猎,也不是对自我生活趣味的低吟浅唱式的回味,而是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中,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潜流。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原点,诗人绝不是为了创作的目的才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里去,而是要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如同秘鲁作家马里奥·略萨所说,作家的责任就是“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形态是复杂多样而又千差万别的,诗人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把握绝不是在诗歌中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而是要在涌动的生活潮流中追寻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走向,探求一个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内在情绪。

    好诗歌是对超越国界的人类精神的合理张扬和对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价值的诗意追问,是从诗人的精神底层逐渐升华出来的人性思索。文学是一个民族特定时代里的精神产物,理所当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打上了无法替代的特定民族的烙印。然而,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和跨越时空,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对人类共同追寻的普遍精神的表达.因此,好诗歌就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一个时代的民族现实生活状况的展现上,而是要以此为出发点,善于发现隐藏在自己民族精神底层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共同价值,诸如对真的肯定,对善的弘扬,对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的超越,对个人自由的肯定,对人格尊严的尊重等等。诗人的责任就在于融入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在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中去追寻人类的终极价值。

    好诗歌是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审美升华。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工具,口语化成为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诗歌创作的口语化并不意味着语言的平庸化。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语言,但是它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诗歌语言的口语化不仅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而且更是诗人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的审美化。

(节选自郭国昌《诗歌价值如何认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城市文明”问题在当下的提出,我想有两个背景最值得关注:一是从全球范围看,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在极大推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城市社会学家所谓的“城市问题”大量涌现并不断升级,直接影响到当今世界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对中国来说,这既是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必然表现,也是“城市文明”在当下备受关注的直接原因。但另一方面,我们在现实与理论上的准备,却不足乃至匮乏。

    城市文明的研究与建设,有两个问题需要先行解决。首先,什么是文明,它有哪些具体的层面与内涵,这些具体层面与内涵的相互关系为何?这是建构一个科学的发展框架,是城市文明和谐、健康地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明”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是指一整套用来区别“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形式符号系统”,具体地说就是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为政治服务,所以中国古代的“文明”概念主要指“政治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也多有论述,核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成果,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由此可知,“文明”的基本内涵决定了其功能相应有三:在“物质文明”层面,以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它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物质生产方式;在“政治文明”层面,以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创造与运用为标志,它表现为一种与野蛮时代或野蛮民族有着本质差异的社会生活方式;在“精神文明”层面,以伦理、艺术等人文精神的创造为最高目标与理想,它是一种在大自然、动物界及野蛮社会中不可想象的艺术生活方式与审美精神境界。

    其次,要弄清“文明”与“城市”的关系。在起源上讲,“文明”与“城市”关系密切,中西皆然。英语的“文明”(civilization)源于拉丁文的“civitis”(城市),最初指城市居民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的高贵。荷兰学者彼德·李伯庚在研究欧洲文化史时就指出,在16,17世纪,欧洲城市与农村的区别是“农村里没有城市里那么文雅”。早在中国的周代,人们就把祭祀与礼仪中心看作是“城市”建立的标志,这意味着,按照礼仪制度组织起来的人类社会,既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同时也是最初的城市文明形态。

    尽管城市文明的内涵也主要有三层,但它的核心无疑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讲的“礼”与“乐”。用今天的话说,是“城市的善”与“城市的美”。文明与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越往上追溯,城市的重心就越依靠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因为只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与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才能顶住野蛮人或外来文明的军事压力,以及维护好内部的安定团结。但随着城市在当代的发展,基础性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已不再是城市文明发展水平的最高理想。或者说,由于“文明病”、城市问题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文化生态相关,因而中国古人最看重的“礼”与“乐”,在当下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还可以说,在“礼”与“乐”之间,由于“乐”的目的在于生产和谐,目标是建设和谐城市,所以,“城市的美”比“城市的善”更高一层,代表了人类城市文明的最高目的。

(选自《艺术与城市文明》刘士林  有删节)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那《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光明日报》2018年1月17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让历史文化滋养当下

    今年元旦,一部系统展现中国文物体系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开播,牵引观众目光跨越华夏大地八千年历史;正月初一,一部演绎中国历史传统诗词的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火爆荧屏,以富有创意的形式带领观众传唱中国的历史精神。这些与历史有关的文艺创作,都遵循了真实的历史框架,发掘了真实的文化精神,用影视作品对过往优秀事物进行了梳理与传扬,以此激起了人们对待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进一步增进了人们面向未来的共识与期待,作品本身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人类历史的每个发展时代,都必然自过往的岁月行进而来。先人的创造与发明,前人的经历与精神,会以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当下的选择。在历史给予的力量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在与历史的对望中看清来路、认清自己,在对历史的推动中完善进步、创造未来,是历史的意义,也是当下的担当。对历史怀有同情和理解,于历史中获得丰富的滋养与浸润,更是艺术之花得以绽放的重要通途。遵循真实的历史框架,为创作获得丰富的素材空间与扎实的受众认同,应成为艺术创作者在选择历史题材时首要看重的原则。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彩色电视开创与发展时期令无数观众津津乐道的《唐明皇》《雍正王朝》等,到二十世纪以来在新旧媒介竞争异常激烈环境下依然脱颖而出的《孔子》等,真实的历史框架总是能给艺术带来丰厚的创作土壤,为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与认真思考,与人们对真实历史的认知产生掷地有声的心灵回应。

    发掘真实的历史精神,寻求宝贵的历史价值,为艺术审美带来丰富的精神感触,为社会发展带来崇高的文化气质,这是第二重值得历史题材创作者积极探索的话题。古代历史题材中那些或风骨高洁,或胸怀天下,或壮志凌云,或故土情深的人物形象,近现代历史题材中那些舍生取义、一心为公、为国牺牲、为民捐躯的英雄精神,当代历史题材中那些视野开阔、自信开放、不断创新、追求理想的时代场景,在《闯关东》《十月围城》《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样的影视剧里,在《金山》《千年菩提路》《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样的纪录片里,在《朗读者》《信·中国》《经典咏流传》这样的综艺节目中,实现了对当下的有效融入,完成了与当下的有效对话,让今人的精神受益于历史文化的滋养,也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中国。

    了解真实的历史源流,不忘真实的历史伤痛,反思真实的历史问题,展现真实的历史华章,传承并弘扬优秀的文化脉络,为中华民族带来身份认同的增强,为中国民众带来凝聚力的提升,应成为艺术创作者在涉及历史题材创作时的重要共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文化自信:本质属性与力量之源

冯鹏志

    在5000多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民族共同经历非凡奋斗、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共同培育民族精神、共同坚守理想信念,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建构出独特高标的精神气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始终把中华民族和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正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个民族的道路和命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在漫长历史中确立起来的包括理念自信、道德自信、人文自信等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维系了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多元一体、天下一家的历史命脉。理念自信,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文化心性,开拓了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道德自信,维系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团结统一、泱泱大国的伦理秩序和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人文自信,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创造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在人类文明史上矗立起卓越而独特的中国传统和中华格局。

    文化自信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从远古走来,在世界的东方生息繁衍、超越突破、融合交流、开放发展,积淀并升华出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丰厚的精神滋养和崇高的天地境界。理念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天下理念、大同追求和知行观念;道德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刚毅朗健的担当意识、爱国情怀、优良品格和荣辱观念;人文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仁恕宽厚的为人之道、处世方法、理想抱负、进取精神、教化观念、博大胸怀和生活理念。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为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昂扬而现实地展现中国的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提供了最根本的精神支撑。

    文化自信建构了中国方案的文明气度。“中国特色”文化自信,不论是体现为中国道路的深化扩展和坚持完善,还是体现为中国方案的实践推进和意义呈现,其所坚守和强调的始终都是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道路之间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其所瞩望和践行的始终都是在对话学习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在共存共赢中美美与共。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展开和实现,以中国方案为重要内容和表征的“中国特色”及其文化自信,必将在21世纪结出更加丰硕的实践成果,绽放出更加璀璨的中国光焰。

(节选自2017年7月12日《学习时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介打破了传统文本的线性生产、传播和评价过程,进一步改变了写作、评论和阅读的经典形态,文艺活动全面打破精英话语垄断。从网络文学作品批评现状来看,批评主体实际上由职业批评家、网站编辑和独立评论人三部分构成。同时,网络文学批评机制的重建也离不开技术更新的作用,基于大数据的技术筛配和人工智能辅助的评价模式势必将发展成为网络文艺批评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

    职业批评家接受的是传统经典文学鉴赏和评价的正统学术训练,在网络文艺诞生之初即对其持有雅俗之辨的先验偏见。新世纪以来,尽管不少学院派批评家开始转向网络文艺评论,却也难免精英化的批评立场。学院派批评家关注文学批评的学理探讨,在长期浸淫学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与网络文学作品存在着龃龉寡合的先天窒碍。此外,职业批评家也包括传统文学期刊的编辑,尽管这一群体普遍认可文学批评需要与时俱进,并推出了包括兼收并取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作品、创作网络文学专刊等一系列举措,却收效甚微。他们短时间内也很难及时做出调整来应对网络文学批评阵地缩水的挑战。

    网站编辑是网络文学批评流程之中最为前端的把关人。文学网站是绝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发布和流播的第一渠道,专职的网站编辑负有对上传的作品进行审核、建议修改以及筛选推荐等职责。其在角色上类似于传统出版机构的专业编辑,但出发点和工作重心与后者大相径庭。在网络文学通行的审查制度规约之下,网站编辑的筛查重点在于剔除触犯法律或道德底线的作品,并且时刻以大众读者这一服务对象为优先,对作品的艺术水准和思想内容褒贬则在其次,把关作品的专业素养也难与出版编辑同日而语。

    独立评论人的出现受网络文学的技术发展影响较大。受惠于移动技术和社交媒介的蓬勃发展,文学批评的发声平台和渠道更为多元,以自媒体和大众媒体为主要阵地的独立评论人不断崭露头角,激活了互联网文艺评论的生态环境。但是,独立评论人受点击率、转发率乃至植入广告等经济利益驱动不在少数,或为迎合读者发表低级趣味及媚俗内容,其评论亦多蜻蜓点水,在“去中心化”的同时容易导致扁平化的评论倾向,甚至是流于炒作和恶性竞争,遑论对网络文学创作起到积极引导的推动影响。

    媒介技术更新了作者和评论者的联结方式,并深刻介入到网络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进程。从网络作品现存的规模和发展的趋势来看,纯粹依赖人工的文学批评已是难以为继。以阅文集团旗下的起点中文网为例,单部作品字数超过千万的完结小说已有近10部,字数超过500万的完结小说则多达150部,且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借助智能检索和数据匹配等技术手段是大势所趋。同时,警惕以纯粹技术为尺度对文学作品的拣选以及技术带来的人文科学异化问题,优化作品评价机制,提升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和公信力,是下一阶段网络文学批评机制构建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史霄鸿《新媒体书评人与网络文学批评机制的有效构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