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宜兴市桃溪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3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人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不平和屈辱是很容易动怒的。就连那些胸襟开阔、修养极高的人,有时也会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区区小事而怒从心起,从而招来祸患,酿成悲剧。

       ②我们知道想要成就一件事情,是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和努力的,但易于动怒的人,往往会在遇到麻烦时因心情浮躁而变得束手无策,焦头烂额,结果把好好的一桩事情搞得一塌糊涂,就像蜜蜂一样,为了一点小小的冲撞竟然把自己整个生命付之于最后的一蜇。

       ③我由衷地欣赏那些谦逊达观、心境平和的人,他们即使身处最险恶、最苦难、最无奈的境遇,仍能保持“宠辱不惊,临危不怒”的平常心。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财政部供职期间,为了扭转金融危机而竭尽全力,但他的许多精辟的见解却遭到非议,连人格尊严也受到凌辱,最后他客客气气地呈上辞职信。然后回到宁静的、能够充分施展他才华的剑桥去,回到书房去,跟他的藏书和藏画在一起,以坚强的意志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其实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与其怨天尤人,悲观沉沦,倒不如“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把愤怒变为葡萄园①”。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因为“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有限的精力,有限的光阴,是一个人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资源。只有那些不明智的人才会把自己的智慧才华消磨在无谓的悔恨、诅咒和愤怒上。

       ④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蕴藏着巨大能量的“瀑布”。一旦它肆意咆哮暴怒起来,会酿造泛滥成一场人间的祸患灾难。可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它,就会变成一种“造福人类”的巨大能量和资源,去滋润万物生灵。(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葡萄园在西方人的词语中有平息愤怒,平和心态的意思。

(1)、细读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论点。

(2)、选文最后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题目。
       ①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可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②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每次都撞在玻璃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了!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③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鲮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④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⑤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⑥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⑦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
       ⑧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⑨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谦和是一种力量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二)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三)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不能没有家

梁衡

       ①一个人品德和能力的养成有三个来源,学校的知识灌输、社会实践的磨炼和家庭的熏陶培养。家庭是这链条上的第一环。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学校教育有前提,讲纪律、讲成绩;社会教育有前提,讲原则、讲利害。家庭里的爱,这种博大、包容的爱比社会上同志、朋友式的爱至少多出两个特点。

       ②一是绝对的负责。父母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为了孩子,没有隔阂、猜疑,不计教育成本。大人是以牺牲自己的心态来呵护孩子,就像一只老母鸡硬是要用自己的体温把一颗冰冷的蛋焐成一只小鸡,并且一直保护到它独立。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小孩子不吃饭,父母会追着哄着去喂饭;不加衣服,父母追着去给他添衣。有不懂事的孩子说:“我不吃难道你饿呀?”确实,父母肚子不饿,但心中疼。同时又因为有了这种无私的、负责的态度,才敢进行最彻底的教育,不必保留,不用多心,坚决引导孩子向最好的标准看齐,随时涤除他哪怕是最小的毛病,甚至用打骂的手段。(A)……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成人社交场合看到某人吃相不雅,举止太俗时,就暗说:家教不好。但说归说,这时谁也不肯去行教育责任,指破他的缺点了。因身份不便,顾虑太多。有些毛病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去克服,有些习惯必须在家庭环境中培养,错过这个环境、氛围,永难再补。

       ③二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因为有了动机上的无私、负责,才会有效果上的无微不至。孩子彻底生活在一个自由王国中,他所有的潜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孩子有什么想法不会看人脸色而止步,不会自我束缚而罢休。甚至撒娇、恶作剧也是一种天性的舒展。这样,他的全部天才基因都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将来随着外部条件的到来,就可能长成这样那样的大家、人才,甚至伟人。但是一进入社会教育,哪怕是最初的幼儿园教育都是某种程度的修理、裁剪、规范统一,是规范教育不是舒展教育、创造教育。家庭教育中的无微不至,充分自由,将一去不复返。当然,人总得从家庭教育升到学校教育阶段,但绝不能缺少家庭教育。(B)

       ④其实,家庭给人的温暖和关爱,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的教育作用还不止于孩童阶段,它将一直伴随人的终生。表现为夫妻间、兄弟姐妹间、子女与老人间的坦诚指错、交流、开导、帮助等,这都是任何社会集体所办不到的。(C)我们细想一下,一个人成家之后在亲人面前又不知改了多少缺点,得到了多少鼓励,学到了多少东西。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继续教育机构,但常忽略了这个终身家庭教育机构。一个独身的人或寄人篱下的人将失去多少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⑤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家庭这个细胞它将无缘发展。虽然,曾有志士仁人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语,但那是特殊情况,甘愿牺牲小家为了天下人都能有一个安定的家。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牺牲前在其著名的《与妻书》中说:“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赵一曼烈士对儿子说:“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祖国而牺牲的。”乱世舍小家是为救国家;盛世则要思和小家而固大家。恩格斯说家庭就像一个苹果,切掉一半就不再是苹果。当年林则徐说,烟若不禁,政府将无可充之银,无可征之丁。现在如果都由这样的家庭组成社会,国家将无可育之才、可用之才。社会要增加多少本该可以在家庭圈子里消化的矛盾。《西厢记》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则为天下计,愿情缘血缘总相续,小家大家皆欢喜。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幸福的底线

陈鲁民

       ①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才对,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原以为这只是一种幽默的调侃戏谑,后来才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

       ②一次,曾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家中失窃,损失惨重。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安慰,我现在一切都好,也依然幸福。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③作家史铁生曾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④他们实际上都是在为幸福画底线,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底线也就各有不同。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个总是觉得很痛苦的人,往往就是把幸福的底线划得太高的人,期望值过高,欲望太大,结果与现实产生较大差距,于是痛苦就降临了。譬如说,一个把幸福底线划在得诺贝尔奖上的作家,志向固然远大可敬,但他这一辈子都很难有幸福感,因为这种机会太渺茫了;而一个经常发表小豆腐块文章的业余作家,却常常志得意满,感觉良好,因为他的底线是:文章能发表就是幸福,不拘长短。一个把幸福底线画在富可敌国上的大款,很难心想事成,自然也就无法快乐,哪怕他已经富甲一方;反倒不如那些出大力挣小钱的民工心情愉快,了无挂碍。所以,腰缠万贯的富翁未必就比家境小康的农夫幸福,身居高位的显贵不见得就比街头的小摊贩幸福,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不一定就比幼儿园阿姨幸福。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幸福的底线不同,一个画得太高,很难实现,一个画得较低,很容易达到。

       ⑤总之,把幸福底线画得低一点,稍许努力便可实现,幸福就在身旁。

(本文有删改)

阅读刘根生的《当心“掉在两把椅子之间”》,完成小题。

    ①若干年前有位年轻人从师范学院毕业后问父亲:我今后是当教师还是按志趣和特长争取当歌唱家?其父说:我只能告诉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如果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在两把椅子中间的地上。年轻人最终选择了唱歌,他就是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

    ②贪婪者无成。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选定一把椅子”格外重要。该割舍时毅然割舍,集中精力放大优势,方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想同时坐两把椅子”,难免因左顾右盼和精力分散,使两件事都干不好。故而古人云: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③一般来说,人总是喜欢得到,不喜欢失去。得到每每心情愉悦,失去则苦痛。于是,凡物来皆不拒,什么都要照单全收。应当说,只要合法合理合情,求多得也无可厚非。但若不知限制,则可能连原本能抓住的也抓不住。“选定一把椅子”,以免“掉在两把椅子中间”,实际上也是学会限制自己,体现的是一种清醒和睿智。

    ④有位大学教授,在就任该校党委书记时说,任职期间不再申请和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这就是一种自我限制,为的是更好地履职尽责,守好权力边界。如果既恋官位又恋学术地位,则不难想见,拿到科研项目和经费更容易,还可能以行政权力谋取学术利益。如此,不仅污染学术领域,还会毁了自己的形象和前程。

    ⑤现在有些干部,“一朝权在手,便把私来谋”,官商勾肩搭背共谋不义之财,几乎是春风得意即失蹄者的共同轨迹。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为官掌权就得如老子所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如果手中握着权,心里想着更高官位应等于更多财富,则不仅会坏了市场秩序和官场风气,自己迟早也会权财两空。

    ⑥与其计较价钱,不如想想价值。“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最要紧的东西还是价值啊!”一位老艺术家如是感慨。价钱是量化货币,价值则更多是审美、志趣、信念、理想、品质。一流人物令人敬仰,就在于其精神境界超越价钱而升华到了价值层面。艺术家以传播真善美为己任,科学家以追求真理为荣,人民公仆甘为人民作奉献,都奉行的是“价值至上”。确然,以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为准绳,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不为“两把椅子”所累,在选定的那把“椅子”上发光发热。

    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做一篇以生命为题目的文章。这篇文章,可能很恢宏,也可能微不足道;可能很辉煌,也可能很平常。不因浮躁而在“两把椅子”面前犹豫,不因急功近利而被世俗所淹没,不因“价钱”而神魂颠倒,把“兴趣、擅长、价值与贡献”融合起来,方能做好生命这篇大文章。

(摘录自《读点经典》2017.3)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