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汕头市友联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观察历史图画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以下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争霸战争,如公元前632年,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战国时期,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各国先后掀起了变法运动。其中,公元前356年,秦因商鞅颁布法令: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根据军功授爵等,变法后的秦国,实力大增。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陆续天掉六国,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秦朝。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示意图
——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世界地图册•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当事国的代表被拒之门外,签订协定将与德国接壤,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这一协定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它是一场阴谋,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加快了其对外扩张的步伐。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不同的政策和措施,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的是谁?请写出卫鞅变法的两条措施。并说一说这场变法所起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秦朝和西汉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两者推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有何相似之处?
材料三 “魏主”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魏逐步强大。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