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汕头市友联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铁器牛耕的使用 D、各国君主的支持
举一反三
改革是强国富民之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原文大意:治理天下的方法不是一样的,管理国家不一定效法古代。所以商汤武王不遵循古代方法而能够称王,夏朝不改变礼教而灭亡,与古代管理国家相反方法的不可以否定,而遵循古代礼教的不值得称道赞扬。

材料二:“秦孝公任用卫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自《汉书》

材料三:“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财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下表为鲜卑姓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材料五:《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诸北俗,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原文大意:今日起要停用鲜卑语,全部改讲汉语。30岁以上的人,习惯已久,一时很难改过来,30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必须改,故意违反此令,要降爵罢官。

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会讲述怎样的历史故事,反映怎样的时代风貌,传承怎样的民族精神呢?下面就让我们开启文物探索之旅吧!

【1号文物】商鞅铜方升

相关信息:

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方升侧面铭文

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一之。

——方升底部铭文

【2号文物】鄂君启金节

相关信息:

铜铸符节,文字错金,这是战国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分为水路使用的舟节和陆路使用的车节。舟节规定鄂君使用船只的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水路范围涉及今汉水、长江、湘江等地。车节规定的运输限额是50辆,一年往返一次。陆路范围涉及今河南南部和安徽、湖北等地。节文还规定了载运牛马及有关折算的办法,禁止运输铜和皮革等物资。凭此节通过各处关卡可以免税,否则必须征税。

【3号文物】战国银首人俑铜灯

相关信息:

中山不同于中原诸侯,它不属于华夏,而是北方少数民族白狄的国家……发掘的(中山国)平山墓葬群,北方的特色就很淡薄了。……胡服骑射是古代北方民族的文化特点,平山发掘于此却没有什么反映。……灯上人形宽衣博裾,完全不是洛阳金村胡服俑那种打扮。

——李学勤《平山墓葬群与中山国的文化》

【4号文物】战国错金银斗兽纹铜镜

相关信息:

这面错金银斗兽纹铜镜出土于洛阳东周王陵,上端的一区为狩猎纹,绘有一胡服武士持剑与猛虎相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