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广东省韶关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起去看

(刘心武)

      ①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

      ②到了看台,儿子只顾吃冰棍,吃了冰棍又扭着身子要喝汽水,父亲生气了:“你再这么磨人,下回不带你来了!”父亲教给他如何看球,他知道了什么叫角球,什么叫点球。

      ③儿子十六岁了。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不吱声。父亲提高嗓门说:“带你看球你还哭丧着脸!谁欠你二百块钱还是怎么的!”儿子晃晃肩膀出门去了。母亲跟父亲说:“还记我们的仇呢,那回不让他去电影院看《望乡》。”父亲说:“演日本妓女的故事,他看合适吗?”母亲说:“后来他不还是跟同学一起去看了。谁让中国看电影不分级呢。能买上票他就能看。”停了停又说:“后来我问他,他说,妈,我能看懂。他白我一眼,说,爸跟你就以为我要看那几个黄镜头。他后来不是又去看了《沙器》?”父亲说:“他了得了!《沙器》讲的是儿子杀老子的故事!”停了停又说:“都是你惯的!”母亲就叹气:“他这阵不知道怎那么大气性。你总恶声恶语训他也不是个事儿。”

      ④父亲独自去了赛场,在门口把多余的票退了。球赛不怎么精彩,双方磨来磨去死不进球。有年轻的球迷乱吹口哨,也不知是跟哪位球员教练裁判生气。中场休息,父亲去洗手间,半道忽然发现了儿子,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喝可口可乐,嘻哈议论倒也罢了,肢体一刻不停,手舞足蹈地 看着实在扎眼,本想过去吆喝几声,拼力强忍住了。父亲没等散场就回了家。母亲问他谁输了让他脸那么黑?他大嚷:“我输了!”儿子很晚才回家,只叫声妈,就回自己那间屋了,还把门关得紧紧的。父亲要冲进去跟儿子算账,母亲拉住 他:“人家自己去看个球怎么啦?”

      ⑤儿子上大学了。暑假在家,有天跟父亲说:“爸,我有两张票,咱们一起去看球吧。”母亲就看着父亲,父亲想了想,唔了一声。母亲摆出一桌菜,爷俩喝啤酒。母亲听爷俩侃球,开头客客气气,后来抬起了杠,再后来语速加快,互相打岔。母亲心里有点紧张。但是最后爷俩一起去看球,一起回了家,回了家又坐在沙发上喝啤酒,把球场上的角色刻薄了一溜够。晚上母亲见儿子老晚还在弄电脑,就先敲敲半掩的门,儿子说:“妈,进来!”母亲过去,儿子让她看在电脑上画的画。闲聊几句后,母亲问:“你上中学的时候,为什么不跟你爸去看球,还老跟他顶牛?”儿子笑了:“妈,我那是少年反叛期啊!尤其要反叛老爸!您记得他怎么造句的吗?﹣﹣带你去看球!……其实那时候您跟老爸也没多大区别,动不动就‘把手洗干净’,‘怎么把衬衫领子竖起来了’……就是不懂我!”母亲笑了。母子肢体没有拥抱,心是拥抱得紧紧的了。

      ⑥儿子工作了。有天父亲打他手机:“咱俩一起看球去怎么样?”儿子问是哪场?父亲告诉了他,儿子直言不讳:“他们能赛出什么味道来?整个儿是鸡肋!”父亲乐呵呵地回应:“弃之可惜不是?”爷俩约定赛场门外不见不散。

      ⑦父亲年纪不算太老,却坐上了轮椅。那天儿子回来看望。吃罢饭,儿子说:“爸,我带你去看场球吧。”母亲好高兴:“是呀,让你爸再乐呵乐呵。看电视上的球赛,他总乐呵不起来。”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

      ⑧那晚儿子开车来接父亲,母亲告诉他:“我拦不住,他自己去了。他说他不要人带去……我说你不是不方便吗?他说现在到处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坐轮椅的人士,他完全可以自己去看球赛。他揣着你留下的那张球票就自己驾着轮椅坐电梯下楼了,还死不让我把他送上出租车。我后来从阳台朝下望,他顺利地从咱们楼门外的轮椅道上到了街边,拦住的出租车司机照顾他坐进了车,轮椅放进了后备箱……”儿子没听完就跑下楼,赶紧开车前往比赛场地。

      ⑨儿子在看台上找到了父亲。看台上有为轮椅人士专设的空间。父子俩都若无其事地微笑着打招呼。

      ⑩中场休息,儿子过去对父亲说:“一起去洗手间吧。”父亲点头。人们只见老的自己熟练地操纵着轮椅,少的在一旁同行,俩人分明对共同支持的球队的表现有所争议,你一句我一句地抬着杠……

(有删改)

(1)、文中,父子俩有过多次看球经历,从中可以看出两人关系的变化。请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父子俩关系变化的过程。

;②;③父子互邀同去看球,但各有己见;④

(2)、第⑦段中,儿子要带父亲看球,“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请简析当时父亲复杂的内心感受。

(3)、下列关于文章的相关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一起去看》通过父子俩看球经历的变化,能够表现出儿子从懵懂、叛逆到懂得体谅和尊重的成长过程。 B、《一起去看》通过生动的人物描写,塑造出了一位慈爱、宽容、在家庭里时刻起着协调作用的母亲形象。 C、《一起去看》真实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以及一位父亲的变化,对彼此的内心和情感充满人文的关怀。 D、《一起去看》以时间为顺序记录了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片段,主要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温馨与幸福。
(4)、题目“一起去看”初看极为平常,但细细品味则作用显著、意蕴丰富。请简析这一题目的作用和含义。

(5)、第④段中,父亲从球场回来后大嚷:“我输了!”甚至还想要冲进儿子房间和儿子算账。请你根据上下文,合理发挥想象,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50字左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救树

毕淑敏

    ①路旁那棵杨树,恹恹站着。仿佛家境贫寒的失学少年,怯怯张望高大的同学。叶子耷拉着,夜风掠过,残缺的树冠发出声响,好似骨折病人忧郁无奈的叹息。

    ②它为何如此羸弱?

    ③疑问坠得我傍晚散步的鞋底涩了。就算苗圃培育的先天有所不同,移栽街旁时,挑的植株也必大小相仿,怎么几年时间,它和它的伙伴,竟形同隔世了呢?

    ④有的时候,命运其实就是一种位置。那树在一人多高的位置,横空翘出一道水平树杈,拳头粗细,孤零零地探着,竟是天造地设的一副单杠。其下青砖铺路,任凭虎步龙腾。过往行人,突然觑到这天然的运动场,便被诱惑,猛跑几步,蹭地一蹿,攀着树杈荡上去。久不锻炼的硬躯,如冬瓜般浊重,摆了几摆,便夯砸下来,只留树影在苍茫夜空呻吟。

    ⑤青杨全身哆嗦着,久久无法在摇撼下平息。叶片好似千百面残破的铜镲,交错扑打。树干猛烈地痉挛,每一条根须都被摇离热土,水脉从底层崩断……

    ⑥我对先生说,不散步了。守在这棵青杨下,劝人们不再用它练功。

    ⑦然而,无奈。总是每晚守候,还有漫长的白天无法看顾。终不能24小时连续为这树值班。于是在家中把刀磨得寒光迸射。先生问,不会在策划一件谋杀案吧?

    ⑧我答,你猜得不错。

    ⑨先生惊,目标何在?

    ⑩我说,长街畔那棵青杨。

    ⑪先生正色道,砍树犯法。

    ⑫我说,只是断掉那树的臂膀。丢卒保车,让企图翻杠的人无所依托,青杨才有一线生机。

    ⑬先生建议,利斧比钢刀好。

    ⑭我说,朗朗乾坤,拎着一把阔斧街上行走,太招人耳目。还是袖里藏刀来得简便。

    ⑮先生道,树杈高过头顶,你如何砍得到呢?

    ⑯我运刀成风,比画着说,助跑几步,凌空一跃,大功便告成。

    ⑰先生边躲闪边冷笑,你是谁?烧火的杨排风或是侠女十三妹吗?需带一张便携式折叠凳,择一个晦暗的子夜,若天降大雾就更理想了。你瞭望,我动手,手到擒来神鬼不知。

    ⑱于是夫妻磨刀霍霍,焦急地等待月黑风高的日子。每逢路过孱弱青杨的时候,都对它轻声说,再坚持几天啊,就要为你刮骨疗毒了。

    ⑲谁知我突然病了,辗转医院。数月后复出,迫近青杨时,几乎不敢偏头。遗它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恐已近柴薪。

    ⑳想不到,青杨依旧屹立长街畔,竟比以前挺拔简秀多了,沁出蓬勃生气。细细察看,那只肇祸的长臂,已被人用锯齐根断去,茬口森然。青杨像因公致残的青年,早从伤痛中振作,尽管身影还有些仄斜,头颅已然高昂。

    我和先生惊叹,好身手。

阅读下面的杂文,完成小题。

生活需要文学蜜饯一下

阮直

    ①作家与文学太需要一个像“护士节”“教师节”那样的节日了。文学需要民众的土壤为之滋补,作家的灵魂需在社会的舞台上高蹈,作家的情感更需要生活的蜜饯。

    ②有人说现代化的都市不需要作家,可文学从来没有背叛过生活,都市只要还过着人的生活,你就无法摆脱文学。文学只是想告诉更多的人,大家在肉身疲惫之后,转身享受一下文学之美,用你的心灵过滤一下生活,你才能吧嗒出生活中就盐的滋味。

    ③文学不是让人们向往虚构,作家也不是让大众舍弃财富,文学只是不想让人们的欲火太盛,作家只是让更多的人也能在傍晚的时光用文学的心态去看看树木花草,听听涛声拍岸,让忘记时间成为一种自觉的高贵,让一颗忙碌的心就此归隐。我们不妨假装一会儿懒惰,自觉地选择几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没用的文学就有这个用处。

    ④没用的文学生活状态却有优雅的人生格调,因为文学有梦。高速、奢华、纷繁、喧嚣的都市已经让人们的灵魂疲惫,呼唤文学的回归迟早会成为更多人生活的目标。

    ⑤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停顿是美,停顿是诗,停顿是国画中的留白。农民你就走出田野,渔民就把船儿开回港湾,老板们放下几天的生意,不该我们奔波、不该我们干的事情在人生之中太多了,可人们却不知道。人们常说:能今天做好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作家吴亮也有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

    ⑥大家以文学的名义举行一次精神的盛宴吧!灵魂也需要聚会。交流阅读文学的感悟,畅谈虚构的快乐,展望未来的美好……

    ⑦如今的文学,已走进多元化的时代,它虽然没有繁花似锦,但也绝不会凋敝衰败。文学是能潜入有灵性人内心的,在不同的场合贴着不同的标签,成为可以多元选择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谁也无法做到让全民族每一个人都去背诗写诗去热爱文学,但有梦想的人心中的文学情结就是一座活着的火山。

    ⑧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节日能让爱好文学的人们回归到享受精神欢愉的生活方式之中。节日能给作家传递温暖,作家能以激情之火去燎原大众的情感。中国人即便不写诗也是诗人,就连一个姓氏的排名,国人都把它诗化、韵化成“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⑨中国人是活在亲情与人情中的,文学就是“人学”。这个世界无论哪个国家的文学消失,我们的文学也不会,文学是民族精神中永存的根脉,当下的文学由一度的“庙堂之高”,回到了民间的江湖,而文学总会在自己的土壤里长出属于它的花花草草。

    ⑩当文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读者和作家都可以选择的时候,文学才算找到了它的根。但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间房子,里面装颗自由畅想的心。

(选自2019年5月10日《中国文化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