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 带上她的眼睛 同步练习

现代文阅读

超级智能住宅

叶卡捷琳娜·奥迦涅香

    住宅终于建成了。建造期间丈夫可操劳够了:一会这里有毛病,需要修改,一会儿那里有出了问题,需要设法解决……总之,没有片刻休息。好了,现在总算结束了,住宅竣工了,大功告成了。

    住宅是丈夫为讨妻子欢心而建成的,因为妻子不爱收拾房间,而且觉得烹饪、洗涤特别麻烦,对于读服装设计的妻子来说,财务收支就更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妻子对新住宅非常满意:清洁卫生,物品存放,三餐烹饪,衣服洗涤,财务收支……全由屋子包办,甚至当主任外出时,回信,接电话,迎来送往……也由屋子代办。

    每天清晨,当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泻进房间时,妻子会在睡梦中自然醒来。在她淋浴的时候,厨房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牛奶、红茶、咖啡等饮料应有尽有,烤麸面包、芝士蛋糕、水果沙拉等食品一应俱全。喝着香醇的咖啡,尝着酥软的面包,听着音乐播放器自动为她选择的曼妙音乐,妻子觉得早晨的时光无比美妙。早餐结束后,衣柜自动地为女主人选好了衣服,化妆台上自动推出名牌香水,妻子根本不用为服饰、化妆而发愁。

    傍晚下班归来,不用掏钥匙,门顶上的智能识别仪会自动开门,客厅、餐厅等处的灯会自动亮起。花瓶里每天会有一只妻子喜欢的花朵自动开放,芬芳弥漫。晚餐是妻子最爱的普罗旺斯名菜,妻子在肖邦的钢琴声中呷着波尔多葡萄酒,工作一天后的疲惫感荡然无存。餐毕,她坐在书房里随意读书,书柜里比牛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还多。

    妻子觉得这栋住宅棒极了!

    可到第二个月月末,妻子的态度就全然变了。

     “它不给我绿裙子,还说我只适合穿蓝色的!”她向丈夫告状。

    丈夫决定先弄清楚事情的真想。

     “听着,房子,你太放肆了!快打开衣柜,把那条绿裙子拿出来给太太。你听见了吗?”

    房子没有回答,柜子也未见打开。

     “唉,你为什么就不能穿蓝色的呢?”丈夫转向妻子。

     “什么?就听从这么一堆钢筋混凝土的支配?穿什么都要由它来决定?不行,亲爱的,我是这里的主人。发号施令的,应该是我,而不是你的房子。房子快把那条绿裙子拿来给我!”

    房子拿出的仍是蓝裙子。僵局持续了一个小时,妻子什么地方也不想去了,只把自己闷闷不乐地锁在房间里。

    过了一周,女主人又跟房子争执起来。而这一次,她照样讨了个没趣。

    又过了一周,妻子忍不住要离家出走。临行前她向丈夫摊牌:

     “要么我留下,要么这鬼房子留下!”

     “它哪里又得罪你啦?”丈夫大吃一惊。

     “我要做我想做的事,而不是它想要我做的事;我要穿我想穿的衣服,而不是它想要我穿的衣服。总而言之,我要做我想做的一切。”

     “亲爱的,它也是关心我们嘛。”

     “关心?可绝不能违背我的意愿来干。它这绝不是关心,而是在任意摆布我们!”

     “但是……”

     “我已经说过,要么我留,要么它留!”

     “可我总不能把一幢好端端的房子毁掉吧?”

     “既然这样,那你就跟你好端端的房子过日子吧!在你心目中,它完全可以取代我。对此我已深信不疑!”

    门“啪”的一声关上了。妻子毅然走了。

    丈夫自我安慰着,傍晚她肯定就会回来的。可过了一天,又过了一天,直到第三天,妻子仍不见回来。

     “房子,我要去找她!在我们回来之前,请做好一道她最爱吃的茄汁沙司,并摆好饭桌!”

    他走到门跟前,可这一次门没有像往常那样自动打开。

     “嗯?你怎么搞的?睡着啦?你这房子,快给我开门!”

    门一动不动。他只好自己动手去推门,但门就是开不了。他干脆用肩头去撞,门依然不开。

     “门呀,你怎么啦?我需要去找她呀!”

     “你不必去找她了,她只会给你增添麻烦。”房子心平气和地劝说。

     “房子,我需要她。房子,我爱她!开门啊,快开!”

    房子默不作声,门紧闭不动。

    他试着去开窗子,窗框好像也被钉死。他想用椅子把玻璃砸碎,可是笨重的窗帘却有意缠住了他的手,并把他手里的椅子夺掉。

     “放开我!”他大声呵斥着。

     “你没什么理由要出去,”房子回答,“你不需要她。我会照料你,直到你老死。”

     “你说什么?想把我一辈子困在这里,一辈子?”他气冲冲地问。

     “我会照料你的,你什么都不必操心。”

     “我不需要你来照料,放开我!”

    沉默。

    他挣脱窗帘,来到房子中央,在这里窗帘已够不到他。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到了打火机。他取出打火机,“嚓”一下把火打着,说道:“你现在不把门打开,我就把你烧掉!”

     “可你要知道,那样一来,我们将同归于尽。”

     “即便如此,我也要把你毁掉!房子,你听到了吗?”

     “还是把打火机关了吧。”

     “快开门,否则我要烧了!”

     “不开。”

     “我烧死你!”

     “你烧不了我的。”

    这时从柜子里滚出了一个箱子……

(选文有删改)

(1)、阅读小说,根据你对“超级智能住宅”的认识,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分别填入一个四字词语。

当房子刚建成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体贴入微,当妻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①;当丈夫与房子矛盾激化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②

(2)、小说中的对话往往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请你选择一处对话,简要分析在推动情节发展中,这处对话所起的作用。

选取对话:

作用:

(3)、在你看来,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根据你对小说主题的认识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小说主题:

你的问题:

你的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车塘水
         我的家乡是个靠天吃饭的地方,“天晴三天盼下雨,下雨三天涨大水”。
         进入夏季,田里的禾苗刚转绿,爹便请来木匠修好水车,并将水车的部件一一拆下来,涂上桐油,在太阳下风干。
         夏日的南风带着炙人的气浪从田野掠过,绿油油的水稻随风起伏。不到3天,田里开出了丝坼,有些水稻因缺水出现了枯萎。
         “禾怕苞里坏,人怕老来穷。”爹急了,水稻到了怀孕的时候正要补充营养,而水却成了大问题,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爹用手掌伸至眉心,挡住阳光,抬头看了看天,烈日炎炎,天空没一丝云彩,地上火一般热。照这种发展态势,水的蒸发量大,一夜南风就可以将田吹干,家里10多亩水稻将颗粒无收,全家只有喝西北风去!这早稻长得绿油油的,只要有水,稻穗抽出来传花授粉后很快就会勾头,可老天偏偏与农民作对,太阳整天整天地出,天上云的影儿也不见,村民急得团团转,德圳水库的水在上游就被拦截,没有一滴水往下流;大部分塘里水已被放干,井里的水位也一降再降……
        男人为水累弯了腰,女人为水锁愁眉。经过一天的“刺探”,爹发现扁担丘边的一口水塘中还有大半塘水,且左邻右舍都准备打它的主意,如不抢抓机遇,说不定晚上被人抢走。以前就有人为争水的事打起架来,锄头对着锄头,扁担对着扁担,鼓眼珠对着红眼珠……
        那天晚上,月亮又圆又大。吃完晚饭,作为一家之主的爹发话了:“救禾如救火,先下手为强,今晚你们四兄弟跟我车水去!”说完,爹带头搬着车水架,大哥扛着车水“羊头”,二哥扛着水车出发了。为慎重起见,爹还要我骑着单车搬“救兵”,请来大姐夫、二姐夫和两位堂兄帮忙,8人分成两班倒车水抗旱,爹则背着一把锄头细细地看水,哪怕一个漏水的黄鳝眼也不放过。
        车水架上,我们四人打着赤膊悬着屁股坐在一根横木上发力,随着“羊头”、车水页的快速翻动和有节奏的声响,水哗哗地流到了干渴的稻田里。那含苞抽穗的水稻吸足“救命水”后,发疯似地往上长,我们在岸边似乎听到了水稻的拔节声。开始,我们年轻气壮,“哗哗哗”不停地掀起车水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任汗水从脊背上无遮无掩地直往下流,十分惬意。到了后来,塘中的水越来越少,车水的坡度越来越陡,我们费的劲越来越大,车水的节奏也越来越慢。
         月亮犹如一个圆盘挂上天顶孤独地照着。带着火味的热风从我们身边悠来荡去,蒸发着我们身上的水分,我们愈来愈乏力,车水的动作越来越慢。疲倦与瞌睡一同向我们袭来,开始车水的“冲劲”没有了,我便伸着懒腰问父亲:“水放到了没有?”
        父亲一边听着水稻的拔节声,一边打着手电堵着黄鳝眼,他信口回答:“快了。”
        不知过了多久,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塘里的水越来越少,瞌睡与蚊虫不时袭扰着我们,我们好想就地躺上一会儿,又问爹:“水放到了没有?”
爹仍然回答:“快了!”
        瞌睡虫再次袭来,我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不想再睁开,水车里已无多少水可走了。
        天已大亮,塘终于被我们车干了,塘底的浮泥也被我们车上来一部分,二哥下塘只捉到了几条小鱼,白白高兴了一场,很是没趣。大家再问爹:“水放到了没有?”
        爹满足地回答:“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昨晚功劳大大的,不但把我们家的10多亩田放到了,还把麻子大叔的3亩田、刘大婶的2亩田也放到了。”
        “啊——”听到爹的话,大家感到很惊讶,也挺气愤:“你怎么用我们的苦力做人情啊?”
        “乡里乡亲,伤着骨头连着筋,麻子大叔年老体弱,两个儿子都在广东打工,刘大婶孤儿寡母,连水车都搬不动,他们到哪里搞水去?人家缺劳力,你们年轻力壮,帮点忙算什么?”爹告诉我:“人活在世上,谁个挂了无事牌?谁没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我仔细品味着爹的话,从车水中明白了一个土地一般深沉的哲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最后的绝招
         “面人雷”,当然姓雷,但叫什么名字,谁也不清楚。他是吃捏面人这碗饭的,六十来岁,骨骼清奇,黄面短须,双眼锐亮,像鹰眼,有点儿冷
          只要不下雨落雪,“面人雷”会准时出来摆摊。他的行头很简单:一只可收放的小支架,上面挂一个纸板,正中写“面人雷”三个大字,两边各写一行小字:“为真人捏像”“以绝技传家”。再有一个小木箱,里面放着捏面人的原料和工具。 他捏面人很快,顾客站个十来分钟就行,称得上是“立等可取”。顾客 满意了给钱;觉得不像,他不取分文,而且立刻毀掉,再不重捏——这样的情景似乎从没出现过。他捏面人,先是几个手指翻飞,很快便成形,再用小竹片、小剪刀和细铁签修一修,无不形神毕肖。
         闲暇时,“面人雷”会安静坐下来,手里拿着面粉,两只眼睛左瞄右瞅,专捏那些有特点的人物。如那些“老江湖”,算命测字的“半仙”,街头卖艺的赤膊汉子,强讨巧要的乞丐……当然,他也捏那些在广场游荡乘机作案的小偷,专门“碰瓷”的骗家,还有避着人做“白粉”生意的……捏好了,悄然放入木箱,秘不示人。
        这么大广场,这么多人流,各类案子总会发生的。负责车站治安的警察,常会秘密把“面人雷”找去,请他帮忙破案。“面人雷”会把那些涉案疑犯面人拿出来,冷冷地说:“只管抓就是,错不了。”
         他们知道“面人雷”靠这手艺吃饭,便要按人头给钱。“面人雷”说:“这算是我的义务,免了!只是……请你们保密,给我留碗饭吃。”小偷抓了;“碰瓷”的抓了;贩“白粉”的也抓了。那些面人捏得太像了,一抓一个准。
        一个秋天的深夜,无星无月,风呼呼地刮着。
        “面人雷”睡得正香,门闩被拨开。屋里突然亮起了灯,被子被猛地掀开,三条大汉把“面人雷”揪了起来。
        “面人雷” 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很镇静,说:“下排琴,总得让我穿上挂洒、登空子,戴上顶笼,摆丢子冷人哩。”
        “面人雷”说的是“春 点”,也就是江湖上的隐语。其中一个年龄较大的汉子,脸上有颗痣,说:“上排琴(老哥),是你把我们出卖了,你该懂点规矩,  今晚得用青于(刀)做了你!”对方掺杂着说“春点”,气氛也就有些缓和。
        “面人雷”笑了笑,也不绕弯子:“我这把年纪了,死也不足惜。兄弟,我捏了一辈子面人,让我最后为自己捏一个吧,给老家的儿孙留个念想。不过一会儿功夫,误不了你们的事。也不必担心一个年老体衰的人,还能把你们怎么样。”
          三个人同意了。
          “面人雷”打量了他们几眼,说:“谢谢。”然后拿出一大团面粉和工具,坐在桌前,对着小镜子捏了起来。
          三个人坐到一边去,抽着烟,小声地说着话。他们知道这个老江湖懂规矩,他们也做到仁至义尽。
         “面人雷”很快就捏好了,是他的一个立像,三寸来高,右手拿着个小竹片,左手握拳。底座边刻上一行字“手中有乾坤,‘面人雷’自捏像。”
          那三个人拿着面人轮流看了看,随手摆在桌上。
         夜很深很暗,一行人急速远去。
         两天后,在二十里外的深渠里,发现了“面人雷”的尸体。
        人命关天,公安局很快就找到了“面人雷”的住处。在现场勘查时,只找到了一叠汇款存根和几封家信,还有桌上那个栩栩如生的面人。其外,几乎没有什么线索。
         刑侦队长是个年轻人,业余喜欢搞雕塑。他把“面人雷”的自捏像放在办公桌上,关起门来看了整整一天。他发现那只形如利刀的小竹片,尖端正对着那只握着的拳头,而拳头从比例上略大,似乎握着什么东西。手中有乾坤?他小心掰开那拳头,掌心出现了几个极小的面人!在放大镜下一看,眉眼无不清晰,其中那个脸上有痣的汉子是个黑道上的头目,曾因诈骗坐过牢。
        几个疑犯很快就被捕归案。
       “面人雷”追悼会非常隆重,正面挂着“面人雷”的遗像——是那尊自捏面人的放大照片。侧面是一幅挽联:
                                                           手中有乾坤,小技大道。
                                                           心中明善恶,虽死犹生。  
                                                                                                                                   (选自《小小说》,作者:聂鑫森,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弱种子也要发芽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34个鸡蛋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和青海的交界。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可以想像我带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说,这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听到我找李暖暖,二话没说就把我的人和袋子全都放在毛驴车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小镇。很小很小的镇,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孩子们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向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心疼了。我不到23岁的妹妹李暖暖,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一头自己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把抱住了我。等她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子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里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我说再要两个菜,被李暖暖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她摇头,很坚决地摇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他。结果她就来了,但她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那么脏兮兮的……

    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那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他们孩子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直到有一天,在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

    那天,在牛奶和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抱着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放声大哭……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是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没钱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要20万赎身。”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临走,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笑呵呵地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选自《中外文摘》,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酸橙

①金华的亲戚送了我家一麻袋的橙子。 橙甜,汁液淌嘴角。吃了橙,手也舍 不得马上洗,用舌头舔一遍,把橙汁舔干净。村里没有人种橙。父亲说,这个橙好吃,下次来你带两棵橙苗来。

②第二年,我家后院的空地上种上了橙苗。

③又三年。橙子树高过了瓦屋,开了花。树冠伞形,圆圆的, 撑开的伞一样。橙子花白白的,五片花瓣,中间黄色的花芯。满树的花,绿叶白花披在树上。我 每天早上, 起床第一件事, 便是去看橙子花。 花开时节, 正是雨季, 雨滴滴答答, 也不停歇。每下一次暴雨, 花落一地, 树下白白的一片。 雨季结束, 花也谢完了。花凋谢了,青色的黄豆大的橙子,结了出来。

④橙子的皮还没发黄,青蓝青蓝,但个头已经塞满一只手掌心了。我便跑去 摘橙子吃,用刀切开,掰开肉瓤,黄白色,汁液饱胀。我塞进嘴巴,又马上吐出 来, 眯起眼睛,浑身哆嗦。母亲笑了起来, 是不是很酸啊。 我说, 牙齿都酸痛了, 没见过比它更酸的东西,比醋还酸。母亲说,没熟透的果子都酸不溜秋的,等皮黄熟透了,酸就变成甜了。

⑤皮黄了, 和油菜花一样黄得澄明纯粹,可橙子还是酸得牙齿漂浮。我对这 棵橙子树再也指望不上了。 可父亲不死心,说,还是霜降呢,冬至以后肯定甜蜜蜜,野柿子也是冬至后甜蜜蜜的。过了冬至,剥橙子吃,还是酸。

⑥金华的亲戚又来了,我们这才知道原来是他给错了树苗。我们全家彻底死心了。橙子吊在树上, 再也无人问津。

⑦橙子熟了, 唯一吃它的,是鸟。鸟啄食的橙子会腐烂,掉下来。没有啄食的橙子,不落地,还吊在枝桠上,第二年又返青。

⑧过了几年,橘子树蓬蓬勃勃,树冠有一个稻草垛那么大。看着满树的花, 我大哥不免叹气,说, 这棵橘子树, 像一个漂亮的女人却生怪胎。我书读不好, 母亲以橙子树作例子,教育我:“你看看这棵橙子树, 好看,结的橙子却难吃,是没用的。 做人也一样,肚子里要有货。”

⑨有一次,我表哥来,他是镇里有名的厨师,看着树上黄澄澄的橙子说:“酸 橙?这可是个好东西!烧鱼,用半个橙子, 放点盐煮,比什么都鲜,什么佐料也 不用放。做酸汤也好,不用醋不用酸菜,是做酸汤最好的料了。 ”我母亲说, 哪 有用酸橙子烧菜的。表哥掌勺,烧了鱼,烧了酸汤。我母亲吃了,说, 确是好味道,一个酸橙, 烧出两个好菜。

⑩邻居知道了酸橙可烧鲜鱼,烧酸汤,家里做喜事, 提一个篮子来, 向我母 亲要十几个酸橙。 提篮里,还拎十几个鸡蛋来。我母亲怎么也不收,说,以前觉得没用, 现在可以提鲜,算是没白白种了它。

⑪后来, 我父亲患了一种病,就是打嗝,怎么也控制不住。一次, 有客人来,见我父亲不停打嗝,说,你这个病是不是好几年了。父亲说,是啊,大小医院看 了十几家,没结果。客人是个医生,他说,有一样东西,可以断病根,只是很难 找。父亲说,打嗝太难受了,难找也要找。客人说,用酸橙泡水喝,喝三个月, 便好了。我父亲把他拉到后院,客人满脸惊喜: “这就是酸橙,熟后不落蒂,四季有鲜果。”

⑫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个收木料的人,对我父亲说,这棵树要不要卖呢?我 出好价钱。父亲说, 收它干啥?收木料的人说, 酸橙木打木床, 比任何木头都好,蚊子不入屋。我父亲说,钱再多,也会用完,树却年年开花,是钱换不来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