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阅读理解

孤独温暖的旅程

铁凝

    ①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

    ②不久以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沽源县。去那里本是参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鼓动着我对沽源发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述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画土豆。汪曾祺从未在什么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的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竟然到达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我去沽源县是个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肆虐这里的居民,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捱过他的时光。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有耐心和爱。

    ③1989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被邀请的老作家之一。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八点半开会,汪曾祺六点钟就起床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在这个会上他对《玫瑰门》谈了许多真实而细致的意见,没有应付,也不是无端的说好。在这里,我不能用感激两个字来回报这些意见,我只是不断地想起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一本回忆录。这位艺术家在回忆录里写到当老之将至时,他害怕变成两种老人,一种是俨然以师长面目出现,动不动就以教训青年为乐事的老人;另一种是唯恐被旁人称“老”,便没有名堂地奉迎青年,以证实自己青春常在的老人。汪曾祺不是上述两种老人,也不是其他什么人,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的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是焦躁不安的世界。

    ④我常想,汪曾祺在沽源创造出的“热闹”日子,是为了派遣孤独,还是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是他觉得世界更需要人去抚慰呢?前不久读到他为一个年轻人的小说集所作的序,序中他借着评价那年轻人的小说道出了一句“人是孤儿”。

    ⑤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他在另一篇散文中记述了他在沽源的另一件事:有一天他采到一朵大蘑菇,他把它带回宿舍,精心晾干(可能他还有一种独到的晾制方法)收藏起来。待到年节回京与家人做短暂的团聚时,他将这朵蘑菇背回了北京,并亲手为家人烹制了一份鲜美无比的汤,那汤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

    ⑥于是我又常想,一位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的孤独,从塞外寒冷的黄风中快乐地朝着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

    ⑦这使我不断地相信,这世界上一些孤独而优秀的灵魂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了世人吧?用文学,或者用蘑菇。

(1)、作者在回忆汪曾祺先生的时候,既有与汪老的直接接触,也有从书本中了解的汪老。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事件

印象

目光温和而又剔透

下放沽源研究土豆

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的老头

带着自己采集、晾干的蘑菇回京,并为家人烹制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①文中作者说汪曾祺先生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结合文章分别回答“温和”“剔透”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②“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在这里肆虐 , 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挨过他的时光。”这句话中加下划线的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③文中“一位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的孤独,从塞外寒冷的黄风中快乐地朝着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从文章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汪曾祺?

(4)、文章的标题“孤独温暖的旅程”有什么含意?

(5)、第⑤段中“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汪曾祺为什么说“人是孤儿”。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

于坚

       1980年,我在一所20世纪早期创立的大学念中文系。大学的主楼是法国人设计的,位于一座小山的山顶。我们的教学楼,有着希腊式的圆柱和巴洛克风格的阳台,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包括落日和新月。那时候青年知识分子谈论最多的就是未来,我们都是未来主义者。在那个年代,我们这一代人对未来充满着憧憬。这个未来正是在我们曾经历过的“文革”的黑暗里逐渐清晰起来的,“文革”那噩梦般的记忆让人不忍回首。诗人食指在《相信未来》里写道:“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记得有一天我和一群同学看“世界杯”直播,比赛之前的《新闻联播》中出现了一个东京大街被小汽车堵塞的镜头,大家发出了一阵惊讶羡慕的欢呼声。散场时,我们在路灯昏暗的街道上走,憧憬着未来。如果说,未来曾经虚无缥缈,只是一些标语口号的话,那个夜晚我们感到未来长出了双脚,正在大地上走过来﹣﹣我们盼望着推土机。

       如今,中国的街道已经跟我们在那个夜晚见到的大街一模一样,我们已经置身未来。未来就这么简单,让历史、故乡、记忆全部成为废墟。未来清楚、明白、实际得令人厌倦,令人惧怕,令人无奈。

       未来不过是技术、物品、消费水平一次次的更新换代,不过是摩天大楼里的电梯速度更快,高速公路更长、更宽……而且是无休无止地更快、更宽、更长、更……这种物质世界的焕然一新几乎波及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被升级换代了,而且正在次第进入新一轮的升级换代。这个未来已经不能被拒绝了,不再是我们奔向它,而是它裹挟着我们呼啸前进﹣﹣未来的快车已经没有刹车了。

       我们曾经无限向往的未来,如今正在全面侵占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出某种橡胶轮胎和汽车废气混合而成的糊味、馊味。空气中到处悬浮着细小的颗粒物,雾霾让我们无法自由地呼吸。我们曾经憧憬的未来,如今正在侵蚀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废料、工业污染带来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土壤毒化,危害着人体的健康。未来让我们无法安全地生存。

       这个未来,就是我们几十年前欢呼的那一个吗?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为之举手鼓掌。如果这个未来终于动摇了人们对未来的信心,那么每个人都难辞其咎。曾几何时,金钱和速度有着如此巨大的价值,使人们迷失在物质世界里,对物质的全民性的狂热追求,使我们的头脑没有为精神世界留下任何空间。我们的传统道德、精神家园已经被未来的推土机清除殆尽。我们只剩下一种知道结果却无法改变的无奈。

       幸运的是,我们还在使用已经使用了五千年之久的汉语,这种农耕文明创造的语言沉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曾养育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引领我们前行。应该让历史创造未来,而不是让未来自己去创造未来。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任何力量都将无法驾驭。

       我们曾经感叹“天地有大美”“世界美如斯”,这一美好历史还在我们的记忆里,还在我们的语言中。趁着还能记得汉字的这会儿,我们应该重新想想:我们从哪里来,要去何处?如今这个未来真的是我们向往的吗?

【任务六·红色悲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同一首歌

阿成

①某歌厅最近雇用了一个刘老头当勤杂工,这个刘老头老且不说,腿还有一点跛,嘴也有些碎,而且还贪杯。经理很快就不满意了。

②有一天,经理看见刘老头坐在一个包厢临门的地方醉眼迷离地抹眼泪,不禁又气又乐,便走过去问,您老觉得在这里受委屈了吗?刘老头哭得正欢 , 不说话。

③经理往包厢里看,一个大腹便便头发油光锃亮的中年人正演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此公唱歌讲究作派,嗓子不错,自我感觉更好,他不老老实实照着音乐走,而是演绎成了一首摇滚歌曲,嘶哑狂放,但也挺有新意。这人唱完了之后,硬是作了一个挎枪行军的动作,舞池边上就有人吹口哨打响指,场面煞是热闹。

④经理收回眼光,你是因为这个呀,这是一首革命歌曲。刘老头瞪着眼睛,革命歌曲有这样唱法吗?刚才唱歌的中年人此时也凑上来了,被老头满嘴的酒气熏得后退了一大步,他笑着说,应该怎么唱法?您当过兵吧?老头点点头。中年人也醒悟过来,敢情您老到过朝鲜?老刘又点点头。另一个小姐接着道,您杀过美国鬼子吗? 老刘愣怔了一下,摇摇头。围观的人们都哄笑起来。

⑤中年人说,您在朝鲜战场上是干啥的?老刘呼噜着鼻子说 , 咱是后勤兵,在朝鲜待了一个秋天,那一个秋天我们差不多都在挖坑。挖坑?您是说挖战壕吗?先前的那个小姐问。老刘说,挖坑就是挖坟。那边的冬天冷,土冻得厉害,就得在秋天上冻以前把坟预先挖好了。

 ⑥一个小伙子没有听清前面的话,冒冒失失地问,您给谁挖坟呢?冬季大反攻呀,反攻不就得有阵亡吗,给咱们自己人提前备着呀。老刘抹一把眼泪 , 说,我们一边干活一边打赌,看谁能躺到自己挖的坑里。干活的时候我们扯着嗓子唱歌,不唱别的,就唱这首歌。多少年了,一直到现在,一听见这首歌就想起满山坡的空坟来……

⑦喧闹的包厢马上沉默下来了。

⑧沉默当然只是暂时的。此后的日子里,经理继续经营他的歌舞厅,老刘头继续当他的勤杂工。只是客人们在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车(节选)

李樯

父亲驾着他的马车再次消失在秋日清晨的迷雾中。当太阳驱散雾霭,村庄安静地伏在原野深处,村子里杂树丛生,炊烟氤氲,它们或直或弯着飘向蓝天,去追寻白云,并像父亲那样飘向远方。鸡和狗儿在村子里寻食、闲逛,或像孩子们一样追打嬉闹,但没有谁乐意远离,没有谁会像父亲那样毫无眷顾甚至有些迫切地离去。每年秋收后一切拾报停当,到来年开春田野里的麦子开始吐穗期间,父亲都会驾着他的大车消失一段时间。他每次回来,母亲都会喋喋不休地抱怨。

②其实父亲的马车一度是用来贩运石头的。他把东山开采的石块贩运到我们或邻近的村子,卖给那些需要盖新房子的人家。吴大伯就是父亲带到我们这个小村庄的石匠,他来自西北很远的地方。吴大伯白天干活,晚上摇身一变,就会变成一位说唱艺人。到了晚上,父亲会帮吴大伯在秋收后的打麦场上架起牛皮鼓,村里的老人们和少数妇女、孩子纷纷拎着小板凳、小方椅来到打麦场,坐到吴大伯对面,巴巴地等待着。吴大伯呷一口父亲为他泡好的有半搪瓷缸子劣质茶叶的茶水,敲起鸳鸯板,清清嗓子,“当哩个当,当哩个当!闲言碎语休多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③说唱的曲儿无非《水浒》《杨家将》 这么几出,但一部《水浒》就足够糊弄一村庄的人了。整顿石头的工作结束,他便会卷起铺盖,奔向别的村子或者回家。父亲承担着吴大伯助手的角色,安排食宿,各家起点谷子,凑成半袋子甚至一麻袋,绑到吴大伯自行车的后座上。母亲并不赞成这些,她对父亲说,瞎弄什么,人家来挣了钱,还驮一口袋粮食回去,你落个什么,有那工夫还不如去一趟东山,多倒弄一车石头。父亲并不搭理母亲,总是一句“你懂什么”,转身就出去了。

④终于,父亲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家伙儿,一只脸盆大小的牛皮鼓、一根打鼓棒、一对鸳鸯板、一副鼓架。他悄悄叮嘱我,这是从靖安寨一个老说唱艺人家里淘来的,不告诉母亲。他有时会让我跟在身后,帮忙抱着鼓架来到村东头的大芙蓉树下,背靠树桩支好大鼓咚的一声,父亲向饭后的村人发出好戏即将开场的信号。母亲仍不赞成这些。瞎弄什么,又没人给你一个子儿、一瓢谷子,有那工夫还不如去一趟东山。父亲仍是那句话,你懂什么。

⑤父亲时常背着双手,一个人走向村外的麦田或棉花地。他的身影在那二十四条小路上交错出现,清晨或夜晚,春夏秋冬,风雨或飘雪中,他的身影显得孤零,似乎没人能够理解他心底挣扎着的那份孤独。

⑥日子一天天地溜走,时代在悄悄地变迁,不知哪天起,人们盖房子时兴起扎钢筋浇水泥的地基,没人家再需要石头,父亲的马车常常空载而归,一些嵌进车板夹缝的石子儿默然无声,硌疼了父亲和母亲的眼神。父亲的大车多半闲置在西南角的草棚下,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尊严。父亲搬出那套闲置已久的马具,掸去上面的灰尘,牵出一身纯栗色皮毛的高头大马,为它修理好脚掌,驾上马车便出发了。每年的秋收后,他都要离家出走,在外游荡整整一个冬天。

⑦我常常爬到村口那株高大的柳树上,手搭凉棚眺望远方,期待看见父亲的大车突然出现在二十四条小路当中一条的尽头。然而他跟他的大车就像一只飞走的鹰,低矮的村庄和平坦的麦地并非他的归宿似的。只有我们从未见过的高山,哪怕寒风凛冽、白雪飘舞,但终究是他向往的地方。小路的尽头是灰蒙蒙的天地相接所在,神秘而悲情,父亲一头扎过去,一次次义无反顾地消失。

⑧这样不知多少年。父亲终于彻底回来了,就像那些深秋早晨重新回到枯草上的露珠。他老了许多,白发丛生而且发量稀疏,门牙掉了一颗,就那样豁着。他从来没讲述过在外游荡的日子过的是怎样的生活,遇见过什么人,他对这些好像毫无复盘的兴致。他的大车终于在漫漫旅途的颠簸中散了架,像父亲一样衰老不堪。他只好把它丢弃到远方的荒野里,任凭风吹雨蚀,被来年的野草和藤蔓覆盖。那匹纯种的栗色马也不堪旅程的遥远、艰辛,瘦得皮包骨,显得有气无力、双目无神。

⑨父亲在家老老实实地待了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天的时候,青草冲破土层,花儿开了,把那二十四条小路重新打扮得生机盎然。栗色马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重新变得膘肥体壮、毛色光亮。父亲套上马具,牵着缰绳走出院门,溜达着出村,沿着其中一条小路,再次走向远处那道灰蒙蒙的天际线。

(节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张伯苓的“11号车”

周礼

①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曾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等学校,培养了诸如周恩来、曹禺等众多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②然而,身为多校之长的张伯苓生活十分节俭,他从不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尤其是公款消费,他是省之又省。张伯苓白手起家,创办了多所学校,其经费来源主要是社会募捐,由此他得了个“化缘和尚”的绰号。大家感念张伯苓办教育的赤诚和一腔爱国热情,纷纷慷慨解囊,一下子就募集了数百万资金。面对如此巨款,张伯苓毫不动心,从未挪用过公家的一分一厘,他把所得款项一一登记造册,账目完全透明化、公开化,他坚持钱要用在刀刃上,绝不允许铺张浪费,更不允许钱落入私人腰包。

③在张伯苓的苦心经营下,学校的资产迅速增长,教员的工资一涨再涨,很多教授都拿到了每月300元的工资,而作为校长的张伯苓工资一直只有100元。有人提醒他:“你为南开的发展殚精竭虑,费尽心血,即使不愿多拿,也应该与教授的工资持平啊。”张伯苓笑道:“我就是一个打杂儿的,哪能跟教授们比呀。”不仅如此,张伯苓还坚持只拿一份工资,虽然他是多所学校的校长,付出的比任何人都多,但他从不肯领双份工资,他把本属于自己的钱全部用在了学校建设和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上。

④张伯苓出行很少坐车,无论是上下班,还是去市里开会,他都一路步行,即便有时去外地出差,他也只坐三等车厢。当时南开大学的教授薪水极高,几乎个个都有专车(黄包车),有的甚至还拥有私家汽车,可以说,张伯苓的生活水平远不及学校的任何一个教员。对此,张伯苓毫不在乎,他总说,多走走路,对身体有好处。有一次,张伯苓去参加一个会议,散会后,服务员望着停着众多小轿车的停车场问他的车号是多少,张伯苓回答说:“11号。”服务员信以为真,谁知找来找去,始终找不到11号车。等他看到张伯苓远去的背影时,才醒悟过来,原来张伯苓的“11号车”就是步行的意思。除了开会不坐车外,张伯苓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出门必带臭虫药,这是因为他出差时总是住最便宜的旅店,而这些旅店里往往臭虫横行。

⑤张伯苓给南开的教授们修建了宽敞的住宅,而他自己却住在南开中学后面一个羊皮市场的简陋平房里。有一回,张学良将军乘车拜访天津的名人,转来转去却寻不到张伯苓的住所,后来几经打听,才在一条晒满了羊皮、散发着恶臭的陋巷中找到了张伯苓。张学良感慨万千,他怎么也想不到,功绩卓著的张伯苓竟然住在鱼龙混杂的贫民窟里,顿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⑥张伯苓退休后,连仅有的一份收入也没了,晚年全靠三个儿子赡养。当他去世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他房无一间,地无一亩,也没有存款,口袋中仅有六元七角钱。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大公无私的校长,才有了百年名校,才有了今日之南开。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文学类文本阅读

和你在一起

李红伟

①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思念会像萌动的枝蔓一样伸展。

②心里很清楚,父亲已经离开了,但又觉得他还在,莫名地相信他还在,分明在家里看书或者打盹,等着我们回家。我们回到家,他当然不在,恍惚间会觉得他是去田里锄草或打药了,和往常一样,饭熟了也不回。以前,摆好饭菜正准备吃,隐约听到三轮车响,不一会儿,父亲就回来了。但现在只能一次次失望,并在失望中久久回味。

③父亲离开了,留下满囤的粮食。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一年又一年,一步步丈量着家和庄稼地的距离,一茬茬地播种着,收获着,奉献着。愁啊,笑啊,扛啊,一辈子就过来了。

④很小的时候,跟着父亲干农活。怎么锄草、怎么割小麦、怎么挖红薯,我是一窍不通。父亲就一步步教、一遍遍说,也不嫌弃我干得慢。渐渐地,我就明白了,干庄稼活,不能急躁,要有耐心,不干永远干不完,按计划干总能干完。做什么事不是这样呢,一急就会乱,稳一点,一步步来,总能干成。父亲教我干农活,也教会了我做人做事。

⑤以前,犁地翻地种麦拉庄稼都靠大黄牛。种麦时,父亲掌着楼,赶着牛,我牵着牛,和牛儿一起听着父亲的口令;咧咧(往左),哒哒(往右)。牛有力气,但得听口令,步子不准,走的线不直,就得牵楼的人来矫正,不然干的活不漂亮,祖祖辈辈就这么传下来的。刚开始干的时候,天边泛白,太阳还没出来,一直干到太阳到了头顶,热乎乎的,自己觉得快要回家了,父亲还在不急不慢地一行行种着,直到按照老习惯干到心眼上了,才收拾农具回家。其实,干每一样活都这样,小孩子快忍耐到极限了,大人还在忍耐着,现在想一想,如果按小孩子的想法早早回家,哪一样都干不完。忍耐,也是一种成熟啊。

⑥人都说,种庄稼是粗糙活,但父亲守着本心,把庄稼活干成了细致活。烘枣的时候,他搭好架子,把红枣一层层平铺在箔子上,烧着火炉烘烤,然后一遍遍地翻搅着,这样枣受热均匀,脱水后软糯饱满肉厚,烘烤后还会一颗颗过手,分出等级来。种核桃也一样细致,一颗颗剥去青皮,洗去污渍,在阳光下晾晒,然后一遍遍过手分出等级整整齐齐装好,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要求。不论卖枣还是卖核桃,父亲称好以后都要再多搭一点,说人品要好,要让顾客买得喜欢。父亲生来就这样,把名声看得重,把得失看得淡。

⑦子女们成家以后,父亲一个人承担了家里的农活。枣树、核桃树的修剪、打药、灌溉、摘收,几乎是他一个人完成。母亲说,有时候下了雨,三轮车不能进地里,父亲就一个人把核桃敲下来,一桶一桶拾满,用自行车驮回家。每年满满几十大袋核桃,就是这样收回来的。地里种的菜熟了,父亲会把红的西红柿、紫的茄子、长长的辣椒、硕大的南瓜、白净的白菜,装在袋子里送给我们。家里蒸出热气腾腾的馒头和包子,父亲也会送给我们。每次,他开着三轮车或者骑着挎了货筐的自行车,总是大袋小袋的,放下这些,和我们说不了几句话,就急匆匆地离开了。我想,父亲播种和采摘的艰辛,只有他知道;丰收的果实送给儿女后的满足,也只有他知道。可没想到,如大树般为我们遮风挡雨的父亲走得竟是那般急,我甚至来不及与他告别。父亲啊,当我独自走在街头,多么期望车来车往中有一辆是你在开,开到路边停下来,转过头叫一声我的名字,然后我请你留下来,或者叮嘱你路上注意安全,最后说一句:爸,周末我一定回家,你在家等我。

⑧这么久以来,每天总有那么几个瞬间,我觉得我是以前的我,父亲还是以前的父亲,我们似乎还生活在以前的时空里,说着以前的话语,看着以前的风景,做着以前的事——比如,我牵着牛,牛拉着楼,父亲掌着楼,他一声声叨叨着:咧咧,哒哒……

(刊载于2023.3.1,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