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肇庆市颂德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飞天”凌空 》,完成各小题 

“飞天”凌空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漂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急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映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的像轻盈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五一三六,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这篇特写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文章开头写漂浮的“白云”和“掠过”的飞鸟,有何作用?
(3)、请从修辞角度来赏析文章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结尾补充了一个印度观众惊讶不已的语言描写,这是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最后的握手
        ①一名中文系的女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作出了远赴西藏任教的选择。几乎所有的人都惊异:怎么竟会是她?在人们的期望中,能有如此惊人之举本该是那些校园中叱咤风云的学生精英们。而她,却是普通得时常会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的女孩儿。
        ②在隆重而盛大的毕业典礼上,女孩儿的名字生平第一次出现在院长的大会致辞中,白发苍苍的老院长还笑容可掬地把一束鲜花亲自送到她手上……台下涌动起潮水般经久不息的掌声。然而,令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女孩站在闪光灯频频闪烁的主席台上,竟没有说出一句大家希望听到的豪言壮语来,在师生的情绪振奋的热浪中,她羞涩地说了声“谢谢大家”,便匆匆地跑下台。
        ③毕业典礼一结束,她所在的班级的学生干部们临时商定:为在班上分配得最远的她,再专门举办一场欢送会。于是几十个即将天各一方的年轻人,围绕着她最后地聚在了一起。
        ④班长开口说:“我感到惭愧,面对这样一位我差点儿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同班同学,面对着她的这一毕业选择,再来审视一下我自己,本人实在是自愧不如……”一向口若悬河的班长突然语塞了。
        ⑤片刻的沉默后,他才继续了下去:“在我们班所有的同学中,她所选择的工作地点最远,条件也最艰苦。四年了,在班级组织的那么多活动中,我们似乎都忽略了这位同学,现在,我要郑重宣布:今天这场聚会,她,将是我们唯一的女主角!下面,就让大家一起听听这位女主角的内心独白吧!”
        ⑥女孩儿一直在静静地聆听着班长的发言,写在脸上的依旧是略带腼腆的微笑。当大家的掌声突然在教室里响起来时,她竟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其实,我真的不该成为什么女主角,我一直认为,自己的选择与大家相比也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是我要去的地方,可能要稍微远一点吧!”女孩的话如同她的外表一样朴实,却深深地触动了每个人的心弦。直到这时大家才突然感觉到,在这之前整整四年的时间里,班上竟然没有一个人这样聚精会神地听过她讲话。“其实,到西藏去是我心中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想。你们应该替我高兴才对呀!”望着真诚袒露心迹的女孩儿,班长代表大家向她提出了最后的请求:“在大家就要分手之际,我们还能帮你做点儿什么吗?”
        ⑦“我有一个请求!”
        ⑧教室里静极了,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凝聚在女孩儿的脸上。
        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与大家相处四年了,但是连许多同学的手都没有拉过一下。在这分别的时候,我想和你们每一个都握一握手,可以吗?”女孩儿把她那纤细的手颤巍巍地伸到班长面前。
        ⑩班长的脸上呈现出异常惊诧的表情,然而他毫不迟疑地向女孩儿伸出了右手。两只年轻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⑪谁也没有想到,女孩儿最后的请求竟会是如此简单而独特!但很快,一只又一只的手便向女孩儿伸去……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那个孩子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
        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一 碗  米 粉
                                                                                                                                     徐全庆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父亲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我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杨的店主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挂上电话,我的眼中留下了两行泪水。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被扣下了。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吵翻了天。

       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姥姥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的爱

(美)艾尔玛·邦贝克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荡秋千跌断了腿,前往医院的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陈明梅

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人员进行了一场著名的“棉花糖实验。研究人员将90多名4岁左右的被试者依次单独留在房间内,房间里的桌上放了一颗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被试者自己有事情要离开一会儿:“如果你现在吃桌上的棉花糖,那么你只能得到这一颗;如果你能等我回来再吃,就还可以得到一颗作为奖励。结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坚持到了最后。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的时间里,研究人员持续关注被试者的成长变化,结果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第二颗棉花糖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被试者,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被试者成绩更优异,获得更高学位,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更好。“棉花糖实验揭示了一个道理:意志力和我们的学业是否优异、事业是否成功有着非常高的关联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学习时心不在焉,容易胡思乱想,没有效率;手机在手,一玩游戏就停不下来;明知道吃垃圾食品、熬夜对身体没有好处,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些都是意志力缺乏的表现。其实,意志力和我们身上的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训练习得的。归纳起来,增强意志力有“吉祥三宝

明确目标和计划

​​​​​​​设定目标是增强意志力的关键。目标的设定需要清晰、具体、明确,更重要的是目标不能脱离自身实际,要“量力而行。与此同时,目标也要稍稍高于自己的原有水平,理想的标准为“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善于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当一个个小目标实现之后,自信心自然就会被激发,自尊水平不断上升,人的意志力也得到了锻炼。

​​​​​​​为了实现目标,我们需要制订详细的计划。计划是保障目标能够实现的关键。有些同学计划制订得很细,具体到每一天每个时段,其实计划不宜过细。科学研究发现,制订月计划学生的成绩要远远高于制订日计划学生的成绩,因为生活很少能完全按照计划来执行,日计划缺乏灵活性,如果哪天计划赶不上变化,士气就会遭到打击;而制订月计划,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不但能有更多的参与感,也更有助于培养我们放眼未来的“远视能力。

养成自动学习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习惯要如常,每天都一样,就会变成一个自动的反应模式。好的学习习惯一定是一个自动的过程。我们不妨给自己立一些规矩,比如:周末晚饭后休息1小时就要开始晚自修;学习的空间里,不能有食物和娱乐产品的存在;在学习的时间里,只专注学习,不做其他事。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寒暑假,都要把这个习惯坚持下来,使之变成一个本能反应。除此之外,还可以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惜时如金等好习惯用白纸黑字写下来,放在或贴在显眼处,提醒自己坚决执行,绝不怠慢。

积极坚持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意义不言而喻。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锻炼的过程还磨砺我们的毅力,增强我们的韧性和耐心。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中就说:“跑步对我来说,不独是有益的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我每日一面跑步一面将目标的横杆一点点地提高,通过超越这高度来提高自己。坚持运动,除了对意志力的锻炼,我们还会发现自己从身体到情绪的改善,变得更积极、更开朗,去迎接成长中的挑战。

(选自《科学24小时》2024年03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