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启明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69

16932

棉花

50.2

103.1

130.4

材料二:“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

部门

重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5%

7.2%

7.5%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忆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值

5.02亿千克

1981年产值

6.70亿千克

1982年产值

7.15亿千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措施的实施?其实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文献?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请你列举一五计划中该部门取得的成就一例。

(3)、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其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形式?三大改造完成使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4)、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哪两个运动的发动?虽然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但也取得一些显著成就,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的是谁?他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5)、出现下表所示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制度的推行?该制度的全面推行,使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结合上述材料,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举一反三

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同学们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任务一   【时空观念——彰显建设成就】

材料一   

(1)写出①的内容,并列举一位先进人物。

任务二   【史料实证——关注“三农”发展】

材料二

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3元。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奇迹”产生的直接原因。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请你为广西乡村振兴提出两点宝贵的建议。

任务三   【家国情怀——坚定党的领导】

材料三

中共一大是秘密举行的,因此在社会上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没有人会想到一个赤手空拳新成立的政党,逐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摘编自张神根《强国复兴:党代会关键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党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领导中国人民顽强奋斗,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摘编自王永昌等《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新发展》

(3)请从材料三中任选一则史料,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提炼观点,并结合上述材料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