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5第二单元第4课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课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屠呦呦是如何被国际科学界发现的

    从1960年末开始,屠呦呦以“中医中药专业组”组长的身份加入到当时的国家抗疟“523任务”行列,1972年,她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提取出了青蒿素。到了1975年,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在屠呦呦的参与下被确定。

    然而,由于“523任务”的保密性质,在整个过程中,屠呦呦没有任何研究论文发表出来,外界对她所做的工作不得而知。

    直到1979年,国家科委将“国家发明奖”颁给青蒿素研究成果,其中屠呦呦为第一发明单位的第一发明人。同年,中国的外宣刊物《中国建设》发表了一篇短文,介绍了青蒿素的研究。

    《中国建设》是一份由宋庆龄创办的英文杂志。在1979年8月号,该杂志发表了题为“一种新型抗疟药物”的文章,这让西方的科研人员第一次了解到来自中国的青蒿素研究成果。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了“一名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受到东晋医学典籍的启发,想到用新方法提取青蒿素的故事。文章并没有写出这名研究员叫什么名字,但用了“她”来指称这名研究者。

    这篇文章后来在各种英文出版物中被广泛引用。1985年,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青蒿素的综述文章,该文详细描述了中国科研人员取得的进展。然而,在写到关键人物时,文章也并没有具名指出研究者是谁,只是含糊地说“一名研究者”,这种说法也是源自《中国建设》的那篇文章;尽管在同一篇综述中,作者引用了两篇屠呦呦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那两篇论文分别发表于1981年和1982年。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青蒿素已经在国内外治病救人,而其发现者究竟是谁,一直都是模糊不清的。

    200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传染病专家路易斯·米勒(Louis Miller)与同事苏新专一起到上海参加一个关于疟疾的学术会议。其间,米勒向与会的所有科学家打听,是谁发现了青蒿素,然而没有一个人回答得上来。

    英国牛津大学和泰国玛希隆大学的尼古拉斯·怀特(Nicholas White),是抗疟药物的专家,曾经在临床上做出许多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当米勒问他青蒿素是谁发现的时候,连怀特也答不上来。

    这让米勒感觉非常不好,他想到了奎宁的历史。奎宁是在青蒿素出现之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抗疟药物。奎宁的应用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秘鲁印第安人之中,后来被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使用,然而印第安人从未被认定为奎宁的发现者。“今天,专家们说印第安人不可能做出这样一项发现。”米勒说,“我发誓在青蒿素的问题上,我不能让历史重演。”

    于是,从2007年开始,米勒与同事开始调查青蒿素的发现者是谁。

    著名生物学家饶毅兼有科学史家的慧眼,在一篇题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的文章中,饶毅和他的同事写道:“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广为人知。而屠呦呦的贡献,却一直有争议。其原因还待更多史家细究。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是,面对重要的发现,出现矛盾时,中国的有关部门不是确切地搞清楚各人的功劳而是回避矛盾、袖手旁观,导致缺乏认可,而国外的科学家和医药界不可能搞清楚中国内部刊物和会议的记录。”

    他们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然而“没有获得中国充分的认可,也缺乏国际肯定”,2011年,屠呦呦终于获得了医学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拉斯克奖。这个奖项也一直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苏新专认为,拉斯克奖的评奖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

    苏新专还表示:“美国人颁奖主要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因为想法来自屠呦呦,所以奖就是颁给屠呦呦而不是给她小组亲自做实验的人。”

    与这种思维相似,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主席斯文·利丁(Sven Lidin)曾对南方周末记者这样解释他们的评判标准:“即便当我们去看有大量人员参与的领域,通常情况下你都能追溯到一个起始点,那时只有有限的几个人……是他们点燃了火种。”

    不过,与米勒和苏新专的观点不大相同的是,黎润红等人认为青蒿素的发现并不能归功于屠呦呦一人。“米勒等的观点是以现代科研的评价模式来衡量当时的科研活动,其结论值得讨论。”他们这样写道。

    “若一定要确认在青蒿素发现中个人贡献的话,如同田径比赛中多人接力赛,屠呦呦是其中一棒的冲刺人。因此,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发现这一成果应属于这个团队。”黎润红等人在研究结论中这样说。

    饶毅等人在解释青蒿素的发现争议不断的时候,总结了几点原因。包括论文写作不及时,发表不规范;“文革”的阴影很明显,科技信息不能经常交流,论文多用集体署名,埋下了往后争议的伏笔;此外,屠呦呦个人性格的特点也是一个因素。

(节选自2015年10月6日《南方周末》)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由于保密性质,对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领导的国家抗疟研究小组提取青蒿素并确定其化学结构的工作,外界长期不得而知。 B、西方研究人员通过《中国建设》中的一篇文章了解到青蒿素研究成果,却对研究者一无所知,而在此之前,屠呦呦在国内也未被知晓。 C、长期以来,青蒿素的研究者是谁一直是一个谜团,而真正开始重视这件事的却是外国人,他们从2007年才开始这方面的调查工作。 D、著名生物学家饶毅独具慧眼,其认为对屠呦呦的贡献存在争议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有关部门的回避矛盾、袖手旁观,最终导致缺乏认可。 E、苏新专与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主席斯文·利丁对于屠呦呦的认识是一致的,他不管有多少人参与抗疟研究,而更看重屠呦呦的主体地位。
(2)、屠呦呦作为青蒿素的发现者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分析。

(3)、请结合文章简述中外学者对于屠呦呦的认识差异。

(4)、从屠呦呦的名誉之争中,你觉得我们国家应得到哪些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韩素音:笔走中国的华裔英文作家

    1917年中秋,韩素音出生于河南信阳的一个中西合璧的家庭。“韩素音”是她发表处女作《目的地重庆》时开始用的笔名,意为“小而平的声音”或“为卑贱者呐喊”。还有一种解释是,“韩素音”即英籍华人之谐音“汉属英”。

    韩素音的父亲周炜是四川近代首批留学生之一,于1903午赴比利时攻读工科。1913年,周炜偕妻子玛格丽特·丹尼斯(比利时贵族)回国。玛格丽特认为长女韩素音是“最丑的孩子”,这使韩素音的童年充斥着咒骂、打架和各种激烈的情绪,而玛格丽特好斗、任性和叛逆的性格也遗传给了韩素音。

    与此同时,韩素音几乎每天都要在中餐与西餐、中国学校与法国修道院、孔夫子与基督教之间徘徊,东西双重文化的轮番影响加深了她的困惑。在家里,关于孩子们将来“是做中国人还是西方人”的争论持续不断。玛格丽特希望儿女们将来在欧洲生活,韩素音却“要做中国人”。

    1935年夏天,在父母的旧识、比利时驻中国领事馆官员赫斯的帮助下,韩素音获得了每年一万五千法郎的留学奖学金,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开始为期三年的医科学习。1938年,日寇铁蹄大举南侵,践踏中华河山。韩素音毅然决定放弃外祖父馈赠的一笔巨款,弃学回到中国参加抗战。她不仅以一个医务人员的身份投身抗战,而且将沿途所有的见闻如实记录下来,写下了抗战题材的处女作《目的地重庆》初稿。1942年年末,由韩素音主创、玛利安修改的英文版图书《目的地重庆》在美国正式出版。处女作驱散了韩素音的自卑感,但她依然认为医学才是她自幼的梦想。

    于是,她继续深造,并于1948年在英国取得医生资格,接着在皇家自由医院担任了一年的住院医生。

    “我不能袖手旁观,至少要到中国的大门口去观察。”于是,她带着女儿乘飞机先后到了香港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尼泊尔、印度,一边行医,一边搜集整理亚洲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她还到大学任教,积极宣传中国和优秀的中国文化。

    1952年,韩素音根据自己的恋爱经历创作的小说《瑰宝》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这奠定了她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尽管韩素音当时已经在欧美文坛异军突起,但那时她仍乐于出诊,照顾病人。直到1964年,她才正式关闭了自己的诊所,开始其职业写作生涯。她将全身心研究中国和中国革命定为新生活的第一个计划,同时开始写作自传。在法国,她的多部作品一度十分畅销,她的影响力远远超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小说《大地》的作者赛珍珠。

    新中国成立后,韩素音归国,目睹了祖国的变化,她的写作方向、题材和内容逐渐具有政治性了,一部部有关中国的著作,如《亚洲的风雷》《2001年的中国》《早晨的洪流》《风满楼》等相继问世。

    韩素音因“过度亲华”,遭到西方意识形态偏执者的蓄意抵制,又因向西方客观地介绍中国,驳斥欧美媒体的僵硬立场,被美国中央情报局列入黑名单。

    1976年,韩素音走访西藏,写下了《拉萨——星辰之花》,向世人展现她实地考察的情况。此书作为历史见证,至今依旧是对西方一些所谓“人权斗士”的恶意宣传的有力抨击。

    刘心武曾说过:“我曾在南特和巴黎询问十名受过高等教育、职业不同的法国人,问他们读过哪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其中九人都肯定地回答‘韩素音’。”

    韩素音真挚感人的中国情结,令她的作品中蕴藏着对中国深刻的了解,饱含着对中国执着的热爱:她既真实又富文采的回忆与记述也使她的书成为西方读者认识中国、研究中国的必读作品,这使她在国际文坛上有了重要影响。

    晚年,韩素音居住在瑞士小城洛桑。1998年手骨折前,她一直坚持写作。晚年的韩素音曾写道:“我虽客居烟波千顷的瑞士莱蒙湖畔,又因身体原因,已十余年没有回到中国看看了,但这丝毫不能冲淡我对她的感情,因为中国是我的祖国,是我的骨肉,我的灵魂,我的生命。”

    2012年11月2日,韩素音去世。

(选自2013年第3期《名人传记》,有删改)

相关链接:中国在解放初期和外界隔绝,她因为身份特殊,认识的朋友又多,在外交上做了很多政府不能做的事情,许多国家把她当作了解中国的渠道。(《韩素音:一个热爱中国的混血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戎马书生曹聚仁

    曹聚仁常说自己要远离政治,可他忧国忧民的意识,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在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其间,曹聚仁就任学生自治会主席。1919年5月4日,“五 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爱国火焰很快烧遍全国。20岁不到的曹聚仁当时就在杭州领导“一师”同学积极参与到爱国运动中。“九一八”事变爆发,他开始旗帜鲜明地宣传抗日。1935年上海各界组织抗日救国会时,曹聚仁被推选为11名常务委员之一,在会上他慷慨陈词:“这回抗日,乃是我们这一辈人的事,要死,我们就去死好了!”

    全国抗战爆发后,曹聚仁换上了军装,选择了战地记者这一危险的职业,勇敢地奔向抗战的第一线。他带笔从戎,住进了与苏州河一河之隔的88师孙元良司令部,随军进退,冒着枪 林弹雨,出生入死,源源不断地为《大晚报》《立报》等报刊撰写战地通讯。10月,他进入谢晋元524团驻守的“四行仓库”,目睹了800壮士英勇坚守的全过程,作了及时报道,给沮丧的中国人民以兴奋与安慰。

    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后,曹聚仁受聘任战地特派员,随战线变动,也逐日往西往北退去,赶上了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1938年4月7日,轰动海内外的台儿庄大捷,首发者就是曹聚 仁。消息见报后,举国若狂。接着,曹聚仁的《台儿庄巡视记》长篇报道,于9日又在全国各报刊出。后来,他将这些身临其境的一切写入了他编的《中国抗战画史》中,为国人留下了极其重要的史料。

    解放前夕,《前线日报》社社长马树礼为曹聚仁全家已买好了去台湾的船票,最后他还是 留在上海迎接解放,并没有去台湾。1950年7月,他只身前往香港写作。行前,他曾写信给夏衍、邵力子等人,邵力子答复:在海外也一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他这一去,结果羁留港澳就是22年,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奔走呼号,直至1972年在澳门走完了最后的人生。曹聚仁为最早在海外华文报刊上为新中国系统地作爱国主义宣传的海外记者。

    1956年至1959年,曹聚仁先后六次被邀回内地采访,毛主席曾两次接见他,周总理、陈毅副总理也多次接见。那些日子,他不辞辛劳,奔走于海峡两岸,为“国共第三次合作”牵线不遗余力。正如曹聚仁在家书中坦言,他是站在前哨的海外“哨兵”。

    曹聚仁1972年7月23日在澳门逝世后,周总理亲自安排料理他的后事,亲拟墓碑碑文, 并以“爱国人士”概括其一生,这是知者之言。前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称赞曹聚仁“为 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曹聚仁喜欢引用《孟子》中的一句话:“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曹聚仁是一位自由主义者,最不喜欢仰人鼻息,人云亦云。他是独立思想者,在其学术著作中,最能体现这一 点。1926年出版《国故学大纲》,他整理国故,不是一味地盲目照搬,而是在批判中吸收古代的思想精髓。直到他在生命最后写成的《国学十二讲》,仍处处闪耀着他治史之真知灼见。

    曹聚仁是位传记作家,力求“说实话”,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位传主,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平视。他写的传记有《蒋经国论》《鲁迅评传》《鲁迅年谱》《蒋百里评传》《我与我的世界》《文坛三忆》等,字数在500万左右。这些传记都反映了曹聚仁“说实话”的风格。

一个学者,要有自己的思想不容易。近一个世纪以来,特立独行的自由学者又有几人?在这方面,曹聚仁也是今天知识分子的楷模!

(摘编自柳哲《曹聚仁的“三不朽”》等)

相关链接

①曾聚仁(1900 -1972),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1915年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同时从事新闻工作。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一生著述逾四千万言,生前出版成书约七十多种。

②新中国成立伊始,海外多持观望、怀疑,甚或敌视态度,谣诼纷集。在此背景下,著名作 家、学者曹聚仁以新闻记者身份,多次从香港北上,访问北京,并游历大陆各地,以客观、中立、公正的立场,深入报道大陆的社会巨变,产生深远影响。(陈国军《曹聚仁的三重境界》)

③纵观曹聚仁一生,他为现代中国做出的最大文化贡献,首推对国学的普及以及对历史人 物的评介上面,其代表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与《鲁迅评传》。(韩三洲《晚年曹聚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约翰·纳什:走出“囚徒困境”的指路人

包蕴涵

    5月23日,约翰·纳什在美国新泽西州遭遇车祸去世,终年86岁,生前被广泛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此前,纳什才刚刚在挪威领受了阿贝尔奖。阿贝尔奖也可以称得上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以86岁高龄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位诺奖和阿贝尔奖双料得主,纳什的成就在晚年得到了世人充分的肯定。

    比起光彩夺目的青年时代、痛苦而波折的中年时代,纳什的晚年时代其实已经相当的平静和安详了。纳什的一生是曲折和传奇的。

    童年时代的纳什是一名奇才,而青年的纳什给大学同学的印象是无与伦比的才华、奇特的怪癖和不掩饰的自大与野心,对于他的才能,有一封推荐信里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去评价:“这人是个天才。”

    1948年,在大师云集的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学院,纳什如鱼得水并脱颖而出。是冯·诺依曼开创了经济博弈论,而被冯·诺依曼贬低过的纳什的思路却比冯·诺依曼的合作博弈理论更能反映现实的情况,最终,他关于“非合作博弈”的长篇博士论文一鸣惊人,并发展成了著名的非合作博弈理论。

    数学家哈罗德·库恩说:“我真心地认为,20世纪真正伟大的思想其实并没有多少,而在前十位中,可能就会有他的均衡理论。”经济学家罗杰·迈尔森把纳什均衡比作“可与生物科学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比肩的成就”。

    20岁出头的纳什就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然而在他的理论蜚声国际、广受关注的时候,纳什却逐渐从数学界销声匿迹了。由于受精神疾病的折磨,纳什家庭和生活出现危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在学术上毫无建树,不知情的外人甚至以为他已经疯了或者死了。

    幸好,在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支持下,纳什用理智、爱和时间战胜了病魔,经历了离婚与复婚,生活回到了常轨。而在上世纪90年代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以其经历为原型改编的影片《美丽心灵》上映后,这个长期以来“在普林斯顿里漫游的无家可归的无名氏”终于又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中,他跌宕起伏的经历,关于毁坏与拯救的故事成为了被病痛和灾厄折磨之人心中的希望。

    “我一直相信数字、方程式和逻辑关系。它们总是为我指引真理。但追求了一生真理之后,我问自己,什么是真正的逻辑关系?真理又是由谁来决定?最终,我还是回到现实中,找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在爱的支持下,任何逻辑关系和真理都会被发掘。”纳什在诺贝尔奖颁奖感言中说道。

    在纳什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几十年,纳什均衡却被极大地关注和发展了。好的理论不可能寂寂无名。而现在,纳什虽然已故,博弈论却已成为人类分析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纳什均衡理论奠定了现代主流博弈理论和经济理论的根本基础。纳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断完善帮助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诸多领域。

    纳什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战略的这样一种组合:在这一组合中,给定其他参与人的战略,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改变自己的战略。换言之,构成纳什均衡的战略对每个人都是最优的。

    为什么纳什均衡是“可与生物科学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比肩的成就”?经济学家张维迎说,一个制度即使对所有人都不好,但如果它是一个纳什均衡,就仍然会持续存在。反之,一个制度即使听起来很好,但如果它不是一个纳什均衡,就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自觉遵守。因此制度需要构成一个纳什均衡,有效的帕累托最优只有通过纳什均衡才能实现。有效的制度设计,就是如何通过纳什均衡实现帕累托最优。

    只要谈到纳什均衡,即非合作博弈问题。几乎所有教科书都要讲著名的“囚徒困境”问题。作为纳什均衡引出的一个最著名案例,“囚徒困境”揭示了博弈中双输的情境,直接挑战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在社会中,“囚徒困境”虽然普遍存在,但却不是不能破解的。为了破解当今种种社会问题、在改革走进“深水区”时仍将其良好地推进,让社会的成员走出“囚徒困境”、选择合作并达成纳什均衡是一个重要的思路。

    不论是对于世界还是当下的中国,理解纳什均衡对于理解经济社会现象、研究分析和制定社会制度来说都极为重要。尽管从五十年代起我国就出现了少量的翻译和著述,但1994年纳什和博弈论学家海萨尼和泽尔腾获得诺贝尔奖后,博弈论才迅速进入我国主流知识界的视野。而如今,博弈论研究在我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纳什逝去之际,运用和发展他的理论是对他最好的祭奠。

(2015年第5期《半月谈》,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

新京报记者  贾鹏  实习生  罗婷  曹忆蕾  北京报道

    貌不惊人,神功盖世。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李小文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指的可是把项目申请时下的承诺全部完成。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李小文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睹。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最终,学生赢了老师。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

    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做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很多人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400万次。媒体蜂拥而至,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他希望赶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

    一名博友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

(摘编自《新京报》2014年4月29日)

相关链接:①李小文(1947~2015),遥感、地理学家,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摘自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②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看见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灾区,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里看的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摘自杨三喜《微观中国:再无“扫地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傅璇琮:他这辈子只干了三件事

    傅璇琮1955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担任浦江清先生主讲的“宋元明清文学史”课的助教。原以为就此走上学术坦途,未料两年后被打为右派,从北京大学“贬谪”到商务印书馆。

    从北大来到商务印书馆四合院,二十五六岁的傅璇琮感觉自己“心情其实过中年”。他被安排校读、重编云龙旧编的《越缦堂读书记》,索性沉潜文章,以读书为业。傅璇琮在《<学林漫录>忆旧及其他》一文里回忆初拾编辑行当:“一下班,我就搬出一张藤椅,坐在廊下,面对院中满栽的牡丹、月季之类,手执一卷白天尚未看完的线装本《越缦堂日记》,真有陶渊明‘时还读我书’的韵味。”

    在商务印书馆悠闲的生涯很快结束,几个月后,傅璇琮被调到中华书局,开始了纷乱繁重的编书生涯。傅璇琮白天审读、加工稿件,夜里读书。每逢星期天,他就到北京图书馆看一天书,中午把早晨带去的馒头就着开水当一顿午饭。

    1980年代学界尚且冷清,傅璇琮先生接二连三发表几部重要著作,其中,对学界最有启示作用的无疑是《唐代诗人丛考》。当时学人通常只关注大作家,傅璇琮则把目光投向中小作家群体,通过对二三流诗人境况的考订勾勒出当时诗坛的样貌。这部书的出版一下子便把唐文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除了个人著书立言,傅璇琮也常常“为人作嫁”,在傅璇琮经手编辑的书籍当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当时国内对出版外籍华人的作品还极其慎重。傅璇琮接到稿件通读后,立即写出审稿意见。《万历十五年》原稿由英文写成,作者自己译成中文,因此译稿里有不少诘屈聱牙之处。傅璇琮请他在北大的同窗好友沈玉成对原书做润色加工。但黄仁宇坚持要亲自审阅各章的修改润色稿。当时传递文稿只能用跨洋信函,书稿来回修改、寄递,直到1981年6月才大致定稿。《万历十五年》首版中华书局初印27500册,几乎顷刻售罄。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料峭春寒风乍起还寒”学术背景下,傅璇琮以史学家的识见和出版人的胆识推进了《万历十五年》的问世。中华书局的出版物是国内外古典学界的“高天风筝”,傅璇琮手上曾牵过多少“风筝线”!

    傅璇琮先后主编了《全宋诗》、《唐才子校笺》、《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等煌煌巨制。但对他而言,最为惬意的却是一套小书《学林漫录》。这套丛书收集了文史学界的一些轻松漫谈的文章,所讲不过是“书人书事”。“漫录”的“漫”字,来自杜甫诗句“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傅璇琮以为,只有像老杜那样经历半生戎马战乱,又磨砺了诗艺,集聚了知识,才当得起这信手拈来,漫不经心。这里发表过启功、俞平伯、钱仲联、吴小如等学人的文章,篇篇“如朋友之间,促膝交谈”,亲切可喜。

    傅璇琮先生一生都乐于扶植、支持后辈学者。1981年6月,即将研究生毕业的陈尚君专程到中华书局拜访傅璇琮。傅璇琮读到了他的文章《<全唐诗>误收诗考》,主动邀请他参加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2005年起,傅璇琮先后被人民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中文系聘为博导,再度回归大学讲坛。傅璇琮在清华开设“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课程,除了文史哲三系的研究生,中文系教授也悉数到场,还有北大、社科院、外地赶来听课的同学,盛况空前。

    30年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受到了傅先生成果的影响。他这一辈子,就是在看书、写书、审阅书稿中度过的。他是几十年来对中国的文史学术推进最有力的一个人。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2016年2月4日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2016年1月23日,傅璇琮先生走了。然而可以置信在中国当代学术史上,集出版家、学者于一身的傅先生曾经成为一座丰碑,永远被仰视,永远受崇敬。(罗时进《傅璇琮:一座永远被仰视的学术丰碑》)②他喜欢到学生宿舍和我们小坐谈学,亲自帮我们借论文资抖,他同学生谈论问题时态度和蔼,总是乐呵呵,从不发怒。(清华学生追忆傅璇琮)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