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市一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西晋人口南迁分布图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魏主”是指谁?诏令中提出了什么样的改革措施?

(3)、“魏主”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4)、这次改革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从而密切了各族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相互通婚以及统治阶级实行的“和戎”政策等,对民族大交融也起了促进作用。随着民族交往联系的频繁,各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社会经济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各族共同走上了封建制的道路。

——摘编自钟诗贺《春秋争霸的影响利与弊》

材料二   2000多年前,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漫长的岁月中、甘肃一直是东西文明交流的重要孔道。陆上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简牍、泥塑、壁画等文物丰富多彩,烽燧驿站、寺塔石窟等遗址如繁星般散落各地。这些文物、遗迹说明古丝绸之路是双向的,中华文明沿着这条路传播到西方的同时,西方文明同样来到中华大地。

——摘编自《丝路日记:探陇原、行丝路——聆听大美甘肃的千年回响》

材料三   禁胡语,是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改汉姓,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为了北魏政权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孝文帝改革中并没有忽略民族交融的问题。实行汉制,使汉族与鲜卑族更好地在文化、行为习惯方面相互适应,增加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交融也是非常有利的。

——摘编自王典《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