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八校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恩波历史教学资料》

材料二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沃尔·特拉斐尔《美国世纪》

材料三  互联网标志

(1)、材料一的“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哪个工业部门?材料中所说的“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美国在电、汽车、飞机三种技术上取得革命性进展是哪次革命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这次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互联网已经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促进这一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体。作为普遍交换和支付手段的货币,不但取代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也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增加收入,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货币和黄金的需求量骤增,但西欧贵金属产量本来就不高,而与东方贸易中出现的巨额逆差又使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西欧市场货币的普遍短缺。这就导致了欧洲人寻金的渴望。而自《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把东方,包括中国看成是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所以到东方寻找黄金成为探索通往东方新航路的主要动力。

材料二:长期以来,许多东方商品如丝绸、茶叶和香料等在西欧市场都很畅销,是上流社会的生活必需品。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欧洲社会更加强烈要求扩大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渴望前往东方获得商品和黄金,中世纪原有的商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了,何况15世纪原有商道还出现了问题。15世纪中叶后,奥斯曼帝国势力强大,占领地中海东部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通商要道。虽然传统的东西方贸易没有完全中断,但是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和长期战争使正常的商业秩序遭到破坏,商旅裹足不前。从此,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数量急剧减少,价格却迅猛上涨,欧洲上流社会不惜高价采购,导致贸易严重入超,贵金属大量外流,财政不堪负担。于是,各国纷纷采取行动,希望开辟绕过地中海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材料三:15世纪以来,地圆学说日益流行,西欧的地图绘制技术已经很先进,较易操作的适于远洋航行的海船已经出现,罗盘已经在海船上普遍使用,而且海船装上了火炮,使海洋探险家的信心增加。

材料四:当欧洲人来到美洲时,印第安人创造的玛雅文明已经衰落,但另外的两种印第安文明——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都还很辉煌。随着殖民主义者的到来,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后,以钢枪铁炮征服了阿兹特克人。印加帝国则在1533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材料五: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