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中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探究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瑚熟,天下足”。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
材料一: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还有早市、夜市,成为市民们流连之处。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 | 留学方向 | 群体人数 | 留学生代表 |
甲午战争到民初 |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 推算在22000人以上 | 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 |
留学欧美学生群 | 到1911年前至少在600人 | 孙中山、蔡元培等 |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材料三: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产业工人迅速增加到120万人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无暇东顾,日、美也乘机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到1919年前,中国产业工人的总人数约计260万人,再加上1800万手工业的工人、店员和城市苦力,已经形成一支具有特色的中国近代工人阶级队伍。
材料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种体制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国家允许外资企业、合资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工商个体户大量使用农民工,最终导致国有企业的一线工人大多数都是农民工。
——单廷民《浅谈农民工产生的原因和前景》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