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长江女神”芳踪已逝?

一位瑞士富豪的后裔和一群科学家想要拯救生活在中国长江水域的白鳍豚,然而,没人知道这种动物是否还存在。上个月,瑞士人奥古斯特•弗鲁格率领一支由中国、日本、瑞士及美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开始搜寻白鳍豚的下落。白鳍豚是一种生性害羞、视力极差的淡水哺乳动物,数百年来在中国传说中一直被誉为“长江女神”。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科学家们就曾估计,当时长江里仅剩约200头白鳍豚,在长江水道的货船和渔船的夹缝中苦苦生存。而到1997年人们最后一次亲眼看见白鳍豚时,科学家们再次估计,这种身长6英尺左右的动物最多只剩下17头了。中国的白鳍豚也已被逼到了绝境。“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从我们眼皮底下消失可不是件小事。”来自美国的生态学家鲍勃•皮特曼一边用望远镜搜寻远处的水域一边如此说道。

白鳍豚的境遇凸现了中国为其经济的急速发展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是空气和水域的严重污染。白鳍豚这种长吻似剑、具有神奇声呐系统因而能在浑浊江水中自由穿行的大型水生哺乳动物,由于缺乏政府的有力保护和国际社会的足够关注,眼下看来已经沦入万劫不复之境。

为了这次活动,弗鲁格召聚了一批来自东西方的科学家,其中包括中国知名的白鳍豚保护专家王丁,还有美国商务部属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海洋生态学家皮特曼。“白鳍豚是一种美丽的动物,位列食物链的顶端,并且亲近人类。如果长江无法养育白豚,那里也就不适合人类生活了。”王丁望着沿江不断排出污染废物的工厂说。

关于白鳍豚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两千年前,后来,这种神奇的动物不知不觉进入了爱情故事,摇身一变成为美人鱼一样的美丽女子的化身。因此渔人都将它称做“长江女神”,还说它能预测天气。

瑞士科学家乔吉奥•皮利里于上世纪70年代晚期来到中国开始对白鳍豚进行深入研究,直到此时,人们才开始对白鳍豚有所了解。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白鳍豚的数量急剧下降。它们喜欢栖息的沙洲没有了,河道也被炸毁了。白鳍豚和渔民争食,经常陷入渔民捕鱼的渔网,船只的马达声也令它们茫然。

1978年,中国政府决定成立科研小组,专门研究这一濒危物种,这个组织目前的主管人就是王丁。王丁在中国被称为“白鳍豚先生”,他是从1980年开始喜欢上这种动物的。当时,渔民把一头受重伤的白鳍豚送到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交由他照料。王丁和他的同事把这头名为“淇淇”的白鳍豚放养在一个鱼塘里,帮它敷用一种传统中药药膏,逐渐使它恢复了健康。王丁和同事们继续照料淇淇,知道他与2002年7月寿终而死。“失去他就像失去了家里的亲人一样,”王丁说。

弗鲁格见到王丁后被他对事业的热忱所深深感染。白鳍豚的处境岌岌可危,弗鲁格认为人们为拯救这种濒绝动物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中外科学家在如何保护白鳍豚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


曾有一头白鳍豚和几头体型较小的江豚一起被转移到了相对封闭的保护区,结果将囤货了下来,而白鳍豚却死了。

时光流逝。到2004年,渔民们几乎已经见不到白鳍豚了。弗鲁格开始组织中外科学家搜寻它们的下落。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研究人员将轮流搜索江面寻找白鳍豚的踪影。如果能发现10头以上白鳍豚,他们将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但是目前看来希望渺茫。船上的大多数科学家担心他们一头也看不见。

多年来,皮特曼一直在全世界的江河湖海里搜寻珍稀的鲸类物种。他说,这次行程将是最艰难的一次。“预想中的几乎灭绝的现状使得发现白鳍豚的几率变得微乎其微,我之所以来是要向它们致以最后的敬意。”

(选自美国《华尔街日报》,获普利策奖,有删改)

(1)、下列对新闻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新闻标题采用疑问句形式,深深地透露着对“长江女神”生存现状的担忧,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将白鳍豚喻为“长江女神”,表明了人类对白鳍豚的喜爱, 但是又是人类将白鳍豚逼上了绝境,这表明了人类的虚伪残酷。 C、文章中关于白鳍豚的传说,属于新闻中的插叙部分,它提供一种背景材料,让读者在品味神奇动物的美的故事时,感叹当前白鳍豚的严酷的生存现状。 D、造成白鳍豚处境岌岌可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原因是中外科学家在如何保护白 鳍豚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 E、本文虽以白鳍豚为新闻报道对象,但却从中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可谓小中见大。
(2)、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简析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文章引用了东西方多国科学家对“拯救白鳍豚”的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风云四号卫星(FY-4)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二代地球静止轨道(GEO)定量遥感气象卫星,采用三轴稳定控制方案,将接替自旋稳定的风云二号(FY-2)卫星,其连续、稳定运行将大幅提升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探侧水平。作为新一代静止轨道定量遥感气象卫星,FY - 4卫星的功能和性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卫星的辐射成像通道由FY-2G星的5个增加为14个,覆盖了可见光、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等波段,接近欧美第三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16个通道。星上辐射定标精度0.5K、灵敏度0.2K、可见光空间分辫率0.5km,与欧美第三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水平相当。同时,FY-4卫星还配置有912个光谱探测通道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侧仪,光谱分辫率0.8cm-1,可在垂直方向上对大气结构实现高精度定量探侧,这是欧美第三代静止轨道单颗气象卫星不具备的。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的首发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天气监测与预报预警将更为准确,而且也代表着中国在气象卫星这一高端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风云四号系列气象卫星发射列表(含计划)

名称

发射时间

结果

定点位置

备注

01星

2016年12月11日0:11

成功

东经99.5度赤道上空

正式命名A星

02星

2018年

计划

 

 

03星

2020年

计划

 

 

非文学作品阅读

(甲)

    本报海西讯(记者马振东)4月1日,脱胎于首届冷湖科幻文学奖获奖小说的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在北京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盛大首映礼,让国内影迷有途径近距离了解冷湖科幻文学创作基地及“冷湖火星小镇”旅游文化品牌魅力。

    《灵魂游舞者》的故事发生在荒芜的类火星地貌上,讲述了主人公为寻找父亲死亡之谜,回到家乡冷湖镇,通过一系列奇幻之旅发现了宇宙生命的巨大秘密。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影视精品创作工程,加快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更好地讴歌新时代,讲好青海故事,传播青海声音,弘扬新青海精神。此次首映活动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主办,中国盲文图书馆、冷湖火星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目的是在中国科幻产业得到空前关注的语境下,通过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在科幻IP的开发上跨界尝试,把茫崖在地形地貌、盐湖风光、石油开发遗址、暗夜星空和天文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展现给大家,借此提升茫崖城市品位,进一步扩大茫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背景链接:

    “冷湖科幻文学奖”简称“冷湖奖”,是茫崖市冷湖镇结合地域特色和文化旅游資源实际,通过科幻作品的创作、评选和发售,加大力度推进冷湖文化品牌提炼,挖掘冷湖人文地理、突出艰苦奋斗的石油精神,是加快推进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

    (选自2019年4月2日《青海日报》 )

    (乙)

    北京4月1日电(实习记者代小佩)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1日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首映礼活动,近百名盲人来到活动現场。记者从活动主办方获悉,这是国内首部盲人科幻电影。

    通常,科幻电影会以3D、4D等方式呈现,而超感电影则完全用声音给盲人讲述有关火星的科幻故事。对此,北京市盲协主席何川说,科幻最大的魅力来自想象力,让观众调用不同感官去体验这种想象力,是所有科幻电影想要做到的。“除了视觉冲击,让观众调动自己的想象去和故事本身连接,这或许是一种新的体验科幻的方式。”

    何川表示:“希望将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和《流浪地球》的公映版及口述影像版一起,带到全国各地做线下的公益放映,通过科幻影片提升盲人群体对宇宙星空的感知。”

    (选自2019年4月2日《科技日报》 )

    (丙)

    本报讯(记者苏丹丹)4月1日,根据首届冷湖科幻文学类的获奖小说改编的同名科幻电影《灵魂游舞者》在北京中国盲文图书馆首映。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科幻电影,《灵魂游舞者》没有画面,全部以声音叙事。上百名盲人参加了当天的首映礼并欣赏了该作品。

    电影《灵槐游舞者》由张栋导演,姚海军监制,独立音乐人陈鸿宇担任音乐总监,电影故事发生在荒芜的类火星星球上,讲述了主人公为揭开父亲死亡之谜,回到家乡冷湖,遇见一对丧子的老年夫妻,于是和他们一起踏上旅途。在神秘外星文明的指引下,主人公发现了关于宇宙生命的巨大秘密。业内人士认为,该片为盲人开启了科幻之门,打破了传统电影必须依赖视觉效果的限制,让盲人也能感受到科幻的魅力所在。张栋说:“希望通过这类科幻影片的创作,提升盲人观众对于宇宙星空的感知。”

(选自2019年4月4日《中国文化报》 )

下面是小东,小文和小乐对这三则消息的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对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委会上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数量居世界第一。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二:

从婉丽妩媚的昆曲,到高亢嘹亮的唢呐;从巧夺天工的刺绣,到璀璨艳丽的唐卡……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如何让深藏于乡野阡陌、都市街巷的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如何让浸润着匠人匠心的古老技艺、民俗艺术焕发新的光彩?近年来,非遗与纪录片的相遇,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可能。

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必要手段,非遗技艺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现象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全新视角走进故宫,通过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带领人们了解故宫博物院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把镜头对准匠人们的手艺生活,用贴近年轻人的创新表达,展现精妙技艺背后的情怀与故事、审美与文化;纪录电影《天工苏作》从琳琅满目的苏州传统工艺门类中,选取了蚕桑丝织、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等非遗项目,展示古老技艺的工艺之美、匠心之巧……纪录片的艺术性再现,让我们在一招一式、一榫一卯、一针一线中了解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深深触动了无数人的心。

(选自《在光影中感受非遗魅力》,有删改)

材料三:

夏布,是以苎麻为原料手工纺织而成的麻布,织造技艺历史悠久。为了推动非遗的传承创新,江西宜春袁州区鼓励设立非遗研究基地,支持传承人传习授徒,加快工艺产品推向市场,进一步提升传承人的技能艺能。如今,古老夏布变身版画、灯具、帆布袋等,为更多人所知,也日益赋彩生活。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某工作坊,只见一只花纹繁复、色泽玲珑的花瓶立在桌上,看上去像是瓷器,拿在手中掂量却质地轻薄。“这个瓶子啊,是用布做的。”工作坊负责人王春根笑着说。

在袁州区,活跃着一群和王春根一样守护着古老夏布的人,他们有的致力于钻研非遗技艺,培养年轻传承者;有的坚持寻找非遗与市场的结合点;还有的聚拢懂得夏布织造的人,大家一同推进乡村振兴。

袁州区也努力为这群人提供更大的舞台:探索建立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退出机制、考核奖惩激励制度;鼓励设立传承人工作室、非遗研究基地;支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教学研究、传习授徒;加快工艺产品推向市场,进一步提升传承人的技能艺能。

(选自《古老夏布,织就新锦绣》,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