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考试试卷

续性文本阅读Ⅰ;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壮乡三月是歌海

山歌好比春江水,春风醉美三月三。4月11日,壮乡首府南宁2024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主会场活动在风景秀丽的青秀山拉开帷幕。欢乐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共赴这场春意盎然的文化盛宴。

青秀山主会场以“非遗+新民歌”为重点,打造“乐行广西”“美味广西”“锦绣广西”“大美中国”“多彩东盟”5个非遗村寨,以及酒街、茶街、糖街、科技潮玩街、文化创意街5条特色街区,丰富的活动贯穿“三月三”的过去与未来,展现广西的传统与时尚,侧重游客观赏与体验。

“在这里,可以获得听觉、味觉、嗅觉、视觉的综合体验,可以感受广西的‘魅力非遗’‘水果自由’‘休闲康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主会场活动把更多文化积淀、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三月三”活动中,让游客在沉浸互动中领略广西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

今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的主题是“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征程”,集中活动时间从4月11日持续到5月11日。全区14个地市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亮点策划开展“三月三”系列活动,比如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桂林非遗潮玩大集、梧州“唱游·休闲梧州——三月三踏春会”、北海疍家婚礼“梦幻联动”等

“‘三月三’节庆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保持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二级教授陈学璞表示,经过多年积累和沉淀,“三月三”已成为广西的一张亮丽名片。

(摘自《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材料二】据统计,“三月三”期间,旅游市场显著升温,广西受到了外地游客的喜爱,老百姓们对民俗活动展现出浓厚的兴趣。此外,“三月三”的相关话题频频刷屏网络,引发热议。

以下为外地游客目的地排行榜及“三月三”相关话题:

图一:“三月三 ”外地游客到广西旅游主要目的地图二:“三月三 ”刷屏话题

【材料三】在广西大学第十届“三月三”民族文化体验展示活动现场,不少同学身着民族服饰,手拉手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着笑容。竹竿舞、抛绣球、唱山歌……他们在丰富的民俗传统活动中欢庆节日、享受社交的快乐。

作为广西大学“三月三”民族文化体验展示活动策划人之一的黎栗蓉表示,近年来参与学校“三月三”民族文化体验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每年参与人数都可以达到4万人左右。为了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学校还举办了“云”上对山歌的活动,各个学院的同学改编山歌,穿着民族服饰拍摄音乐短片,内容发布到网络上收获了不少转发和点赞,参与的人数能够达到四五万人。

(摘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以上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今年广西“三月三”文化旅游品牌活动的主会场打造了5个非遗村寨和5条特色街区。 B、主会场活动注重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活动时间从4月11日持续到5月11日。 C、今年“三月三”期间广西受到了外地游客的青睐,“三月三”的相关话题也刷屏网络。 D、广西大学的不少同学参与竹竿舞、抛绣球、唱山歌体验活动,在民俗活动中享受社交的快乐。
(2)、下列对材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表明各地市“三月三”活动丰富又有地域特点。 B、材料二图一显示今年“三月三”接待外地游客最多的城市是南宁,其次是桂林,再次是百色。 C、材料一引用和转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的话,点明了今年主会场活动的特色和亮点。 D、材料三加点词“之一”“近年来”“可以”“左右”“四五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三月三”成为广西名片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空快递”再出征   “硬核科技”齐上阵

邱晨辉 任明超

①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出发,踏上“太空快递”运送旅途。次日凌晨,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至此,中国空间站在应用与发展阶段迎来它的首位“访客”。

②任务成功背后,有一批“硬核科技”它们护航“太空快递”安全准时送达。

③一个名为陆海天基的测控通信系统,构建了新一代综合化测控网络,负责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等航天器进行轨道测量、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是航天器在太空与地面联系的纽带,就像放风筝的线,因此也被誉为航天器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由中国电科10所牵头研制,其中“基带池”测控技术体制,成为一个共享、通用、大规模信号处理平台。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柴霖表示,这次发射任务应用的“基带池”技术体制是航天测控保障的全新亮点。

④相较于此前天舟飞船,天舟六号的运力从6.9吨跃升到7.4吨,这需要强大的“能源矩阵”保证它时刻电力满满。研制团队为天舟六号精心打造了半刚性太阳电池阵,其一天发电量就能满足普通家庭半个多月的用电量。巨大的太阳帆板展开后,不断调整方向,时刻对准太阳,才能保证能源充足稳定。中国电科研制的感应式永磁步进电机,应用于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确保太阳帆板在任务执行中保持“对日定向”。

⑤空间站在轨长期飞行,燃料不断消耗,需要货运飞船来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该过程被称为“太空加油”。团队研发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丝杠组件”采用一体化设计,能有效控制浮动断接器的插合与分离,为推进剂补加管路的连通与断开提供动力,从而保证“太空加油”任务顺利实施。

⑥这次“太空快递”运送任务中,还有一些晶体元器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专家表示,航天器在发射、飞行和回收过程中,高速运动会导致温度变化大、机械冲击大,同时太空环境复杂,意味着对宇航用晶体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的要求相当高。石英晶体经过特定设计制成的晶体元器件,可以将这种形变成特定频率的机械振动,拥有优异的稳定性,可以为各整机系统实现频率选择、频率控制提供精准的频率信号,为航天器接收清晰指令、顺利完成规定动作提供坚实保障。因此晶体元器件被称为电子设备的“心脏”

⑦当天发射天舟六号的,是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七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邵业涛说,研制队伍仍在对长七火箭进行升级,朝着运载火箭更为前沿的发展方向——智慧火箭迈进,火箭发射的特点之一是高风险,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异常状况,往往会决定任务的成败。“火箭以精准入轨为终极目标,而智慧火箭将能‘化腐朽为神奇’,即使出现‘小毛病’,也能智能纠错,转危为安,确保入轨。”随着智慧火箭的研制应用,未来,长七火箭即使出现故障也能实现智能纠错,保证任务成功。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什么是美育?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是通过探索艺术、音乐、文学、建筑等领域中的美学原理和审美体验,促使人们获得启发,对现代社会进行反思,重拾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重新审视和感知身边的美好,从而提升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

(刊载于2023.8.20,有删改)

材料二:乡村具有得天独厚的美育资源。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生态宜人的自然景观,乡村从来都不缺乏美的素材。青山远黛,袅袅炊烟,潺潺溪水,声声蝉鸣……乡村之美自古就令无数人如痴如醉、真心咏叹,大量描绘乡村之美的文艺作品千古流传,乡野间的一切,永远是乡村美育的源头活水。重视乡土资源的价值及利用,是发展乡村美育的应有之义。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结合传统村落、文物古迹等,探索打造美育文化新空间;同时结合乡村生活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美育,让乡村儿童在日复一日中接受美的滋养和浸润。

    让美育真正扎根乡村,激发出乡村孩子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些种在孩子们心中的美的种子,终会发芽、开花、结果,为乡村文化振兴带来更多精彩。

(刊载于2023.8.18,有删改)

    材料三:当前,社会呼唤高质量的儿童美育。首先要推动美育的均等化改革,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均等的美育资源。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其次,要推进美育普惠化。不断完善家、校、社协同的儿童美育体系,形成人人参与的美育机制。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艺术感觉和发展潜力,美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是应对未来生活的必备素养。应当树立优质的儿童美育是人人参与的美育观,将美育的重点从学科性的知识和技能获取,转变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当前,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较为薄弱的环节。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依旧面临美育资源不均衡、师资不足的难题。办好让人民满意的美育,是美育工作者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每个孩子的未来,描绘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美育图景。

(刊载于2023.6.1,有删改)

材料四:“阳光美育计划”旨在通过美育关爱与引导,满足特殊群体的审美需求,以美育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帮助特殊群体以全新的姿态融入社会;通过系列活动及年度成果展,向社会展示特殊群体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促使社会各界更多地关爱他们。

    “阳光美育计划”注重美育服务的优质、有效,邀请康复医学方面的专家对活动进行指导,遵循“艺术疗法”的规律,开展了微缩园林模型 DIY 体验课、趣味油画体验课、建军节主题趣味版画体验课、国庆主题秋叶漏印体验课等主题丰富的活动,参与性、互动性强,寓教于乐,为特殊儿童提供了展现自己“画语”的舞台。

    “阳光美育计划”受特殊儿童及其家长喜爱,究其原因,一方面,特殊儿童除了基本的生存教育,还有体验世界上美好事物的强烈意愿,比如绘画、音乐等艺术,这在提升孩子审美素养的同时,赋予了他们能力、增强了其自信;另一方面,许多特殊儿童不能有效地表达内心的想法,但他们可以通过画画等艺术方式来展现,这是一个让特殊儿童与普通大众相互了解的渠道。

 (刊载于2023.6.29,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其中包括游戏障碍。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游戏成瘾,现被列入为一种精神疾病。

相关症状包括无节制沉溺于单机或网络游戏;因过度游戏而忽略其他兴趣爱好和日常活动;明知会产生负面后果却仍沉溺于游戏等。有专家称,要治疗这一病症难度虽大,但还是有很多方法的。对青少年而言,不仅在网络游戏上要控制时间,平时也应该克制自己,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生活中可以结合奖惩制度进行自我控制,并转移注意力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多读有益的纸质书籍,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材料二:

漫画《二十一世纪最大种族——低头族》

材料三:

近日,某论坛就“我们不做网瘾少年”展开了讨论,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讨论记录:

小华:我现在每天都离不开手机,手机一没电就心慌。面对面和老师、同学交流反而会感到不知所措。手机不在身边,甚至有一种孤独感……

小鹏:我之前也是这样,但后来和爸爸、妈妈交流了几次,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来陪我聊天,说说当天学校发生的趣事等,我就减少了用手机的时间。

心理老师:可以来心理教育工作室找我呀。咱们学校建立了心理教育工作室,就是来帮助大家的。你可以来找我,咱们放下手机好好聊一聊。

小林:学校有心理教育工作室?太好啦!如果有专业老师的教育和引导,那效果一定会更好!

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玉林“十字街”城事文化艺术节开幕。在“鬱(yù)见纸境”剪纸艺术展馆内,玉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陈海英展示了她的剪纸作品。她的作品栩翔如生,充满创意和美感。“95后”小玉是“鬱见纸境”剪纸艺术展的策展人,他告诉记者,希望通过“非遗+创新”的方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潮”起来,让更多的年轻人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此外,玉林以City walk城市漫游为概念,联动奶茶店、老字号门店发布了“漫步·玉林”打卡任务和旅游线路地图。这种新颖的营销方式不仅吸引了市民的关注,也促进了消费和经济的发展。在这次艺术节上,咖啡与牛巴的搭配成为亮点。这种创新的饮食方式不仅展现了玉林本地特色,而且融入了更“潮”的饮食理念,满足了市民的口味需求。

据统计,这次艺术节吸引了数万人次前来参观和体验。其中,“鬱见纸境”剪纸艺术展馆吸引了超过5000名市民前来参观和学习剪纸技艺。“漫步·玉林”打卡任务和旅游线路地图也带动了场域消费,为商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总的来说,玉林“十字街”城事文化艺术节非常成功,它通过创意艺术、非遗展示和城市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国潮元素的魅力,也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

(摘编自2023年9月2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

【材料二】

“国潮”将中国文化符号与文化产业等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消费和时尚潮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国潮风”强势崛起,“华流”成为顶流,“国潮”的崛起既有民族自信和中国情怀的驱动,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宣传。

药食同源、科技美业、智能家居、消费AI,新的“国潮”产品层出不穷。这些产品既承接传统,又面向未来,以科技助力中国品牌崛起。《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创新报告》显示,2022年,某购物平台非遗店铺有32853家,较2020年增长9.5%;非遗商品交易额较2020年增长11.6%;非遗商品消费者规模达亿级。《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为94.8%。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杨乘虎表示:“从2019年开始,短视频有了特别明显的转型,内容上体现出鲜明的文化赋能的特点,比如刺绣、剪纸、印染、竹编等非遗,借助短视频平台变成了网络传播非遗文化的热词和热点。”

[摘编自2023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材料三】

2023年某APP“国潮品牌消费者年龄分布”统计图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天冷想赖床”不是懒,而是人类祖先留下的保命本领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早晨起床似乎变得也越来越难,睡醒了总想赖一会儿床。为什么天气越冷,我们就越不想起床呢?

这事还真不是因为懒,反而是人类祖先留下的高级保命本领。

天冷想赖床

____。

光照和温度对我们睡眠的节律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做褪黑素的物质,它就像是“睡眠开关”,能够促进睡眠并延长睡眠时间。

而这个“开关”受到光照的调节,清晨的阳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告诉大脑现在是白天,该起床了。在寒冷的冬天,太阳出来得晚,褪黑素持续分泌,容易让人感到困倦,醒不过来。

此外,天气太冷时,睡眠质量会下降。如果想拥有高质量的睡眠,人和床之间形成的小气候的温度一般需要维持在32~34℃左右。然而,在冬天寒冷的天气里,这种理想的睡眠环境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人不容易睡得安稳。

而且天气寒冷时,人们喜欢冲一个暖暖的热水澡让身体暖和起来再睡觉,但是过热的温度却反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让人更难入睡。天冷睡不好,自然也就导致了白天的醒不来。

另外,苏醒的过程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入睡的过程中核心体温逐渐下降,开始苏醒时,核心温度需要缓慢恢复。当天气变冷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使核心体温恢复,把人从睡眠状态中唤醒。

总结一下:天冷不想起床,不是因为懒,而是身体在适应环境,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苏醒过来。这时不妨耐心等一会儿再起床,让身体先“开机”。

天冷想赖床

是人类祖先留下的保命本领

作为恒温动物,人类有感到最适宜的温度区间,一夜的睡眠让被窝里的温度温暖又舒适,但被窝外却是寒气袭人。寒冷意味着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但如果继续躺在床上就可以保持体温。

这时,刻进基因里的节能机制让人倾向于选择呆在温暖的被窝里,这种机制来自于住在山洞中恐惧饥寒的祖先们的经验,即尽可能地保存能量,并保护身体免受寒冷的伤害。

另外,天气寒冷时,为了维持体温,血液的流速变慢,早晨刚醒来时常常肢体僵硬不灵活,这样的不适感让人更加不愿意动起来。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种时常被忽视的原因,随着气温降低,身体和情绪也似平跟着进入了“冬季模式”,这时大脑可能会患上一场“情绪感冒”。“情绪感冒”患者白天常常感觉像是被一只沉重的被子包裹住,昏昏欲睡,缺乏精力和困倦,晚上睡得更久,早上很难打起精神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

适当赖床

真的能保护心脑健康

当室内温度较低时,人蜷缩在被子里进入睡眠状态后,头面部会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这种只有面部的冷刺激会增加心脏副交感神经活动,诱发心动过缓。这时如果迅速从睡眠中唤醒进入兴奋状态,血管应激迅速收缩,心脏需要加大负荷来保持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适当赖床可以给身体足够的时间适应室内外的温度差异,减少对心脏和大脑的负担。

医生们也会建议天冷的时候坚持“221”起床原则,即睁开眼后先在床上躺2分钟,起来后坐2分钟,坐到床边等1分钟再站起来活动,给血管和心脏一个馈冲时间。

此外,来自瑞典斯德哥尔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闹钟响起后再小睡一会儿的人,大脑会更加年轻。尤其对于爱然夜线不午休的人来说,早晨选当“贪睡”,可以改善认知,减少倦离,让情绪状态更加积极。

所以,如果在冬天早晨挣扎着不想起床,那就透当听从身体的感受,精一会儿床。缓缓精神再起吧!这是人类祖先留给我们的高级本领,真的对身体有好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