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限时练

对于20世纪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的特点是 ( )

A、全面实施市场经济 B、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多党制代替一党制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进一步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与宏观调控经济的必要性……宏观指导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二十世纪30年代中苏“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材料二: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实行集体化……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农庄的剩余产品。

──(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苏联人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人的食物单调、消费品的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 自由缺乏、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使他们感受震惊……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需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动荡的局势对布尔什维克党这样目标坚定的政治力量来说非常有利,它可以为“在野党"提供很多直接批评和揭露执政者的机会。首先在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的策略,实践证明也是正确的。在这里,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支持力量——工人阶级相当集中,这使它可以在关键时刻、在关键地点拥有对自己有利的力量对比。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摘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年份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注:图一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图二为: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材料四   苏联共产党是国家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各加盟共和国的联系纽带。党垮,国家必然垮,苏联解体乃是苏共垮台带来的直接后果。苏联的信仰危机首先是从党内出现并泛滥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应引以为戒,从思想建党、组织建党、作风建党和形象建党等各方面加强党的建设。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尽管内因是主要的,但外因也不可低估。西方为促成苏联和平演变,花了几十年工夫。针对苏联东欧剧变,邓小平审时度势,站在战略高度,先后形成“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抽、决不当头、有所作为”28字方针,具有长远指导意义。中国改革开放起步之日,正是苏联陷入停滞时期最严重之时。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使得我国领导人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意志和行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