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某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绿矾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一)FeSO4•7H2O的制备

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铜、氧化铁等杂质)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将5% 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3)、为了洗涤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原因是 .

(二)探究绿矾(FeSO4•7H2O)热分解的产物

已知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该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检查装置A与B气密性;

②取一定量绿矾固体置于A中,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

③观察到A 中固体逐渐变红棕色,B中试管收集到无色液体,C中溶液褪色;

④待A中反应完全并冷却至室温后,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硫酸溶解,取少量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⑤往B装置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溶液变浑浊.

(4)、实验结果分析

结论1:B中收集到的液体是 ;

结论2:C中溶液褪色,可推知产物中有  ;

结论3:综合分析上述实验③和④可推知固体产物一定有Fe2O3

实验反思:

(5)、请指出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的明显不足: .

(6)、分解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少量FeO,取上述实验④中盐酸溶解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选用一种试剂鉴别,该试剂最合适的是 .

a.氯水和KSCN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H2O2     d.NaOH溶液.

举一反三

硫酸厂用煅烧黄铁矿(FeS2)来制取硫酸,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是Fe2O3及少量FeS、SiO2)制备绿矾.

(1)SO2和O2反应制取SO3的反应原理为:2SO2+O22SO3 , 在一密闭容器中一定时间内达到平衡.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blank#}1{#/blank#}  .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blank#}2{#/blank#} .

A.v(SO2)=v(SO3)          B.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混合气体质量不变            D.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

(2)某科研单位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和O2来制备硫酸,装置如图,电极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①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lank#}3{#/blank#} ;

②溶液中H+的移动方向由{#blank#}4{#/blank#} 极到{#blank#}5{#/blank#} 极;

电池总反应式为{#blank#}6{#/blank#} .

(3)利用烧渣制绿矾的过程如下:

测定绿矾产品中含量的实验步骤:

a.称取5.7g产品,溶解,配成250mL溶液

b.量取25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40mL

根据上述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完成并配平离子反应方程式).

{#blank#}7{#/blank#} Fe2++{#blank#}8{#/blank#}  MnO4-+{#blank#}9{#/blank#}  -- {#blank#}10{#/blank#} Fe3++{#blank#}11{#/blank#} Mn2++{#blank#}12{#/blank#}  

②用硫酸酸化的KMnO4滴定终点的标志是{#blank#}13{#/blank#} .

③计算上述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blank#}14{#/blank#}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