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中小学书法教育应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

    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继续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力求准确。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了解篆刻常识;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和作品;学习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初步感受书法之美,尝试与他人交流欣赏的心得体会。

             (摘自《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材料二)2019年的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宋华平带来了“关于把中小学书法教学纳入考试”的提案,并建议教育部制定统一的中小学书法大纲,并将书法纳入语文学科中考查。

    (材料三)1月17日,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发布。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有局部的微调,突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的考查。其中书法被纳入到语文学科中考查,増考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的表述,强化对书法常识和书法欣赏的考查。

    (材料四)2018年5月26日,随州市首届小学生书法大赛在曾都区文峰学校成功举办。来自全市各地推荐的297名优秀选手参加了现场比赛。此次书法比赛以“传统文化浸润心灵,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为主题,旨在激发广大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法的热情,推动我市书法教育深入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次书法比赛分硬笔正楷和毛笔书法两种,参赛选手必须参加硬笔正楷比赛,同时可兼报毛笔书法比赛,毛笔书法字体不限。

(1)、下面关于书法字体的特点和演变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篆书是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风格古朴,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B、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字体,书写效果略微长窄,横画短而直画长,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平正而不呆,齐整而不拘。 D、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2)、阅读四则材料后,你得出什么结论?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你支持“把中小学书法教育纳入考试”吗?请阐述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后面小题。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麦田里的守望者

       ①冬日如一位时光深处的老人,泛黄的脸上缺少血晕,它太过安静了,以至于需要听鞭炮的声音才知道这个世界还在运行。但是麦田呢?是衰败冬天的一个滋生的孩子吧,整个季节,就只有麦田在那里放肆地笑。

       ②父亲是可以看见那种笑的,这正如他自己所说,麦田也是他的孩子。不过,这个季节父亲是不会去打理麦田了﹣﹣绿油油的麦子,在寒风中兀自张扬着青春。父亲忙,忙购置年货,还忙着给我新居添置一些家具。而此时,我在归家的火车上,泡一杯茶,静听火车狂傲的呼啸。等火车不再闹腾了,我也就归家了。

       ③父亲在巷子口来回踱步,看见归来的我,淡淡地说一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冬日的阳光聚集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我看见阳光下那朵绽放的幸福的花朵。

       ④春节,团圆饭,我陪父亲喝了几杯酒。父亲说:“这酒好!”喝着喝着,父亲突然说:“你也不小了,终身大事怎么样?”我止住筷子,心里五味杂陈。母亲忙打圆场,我赶紧夹了一块肉,机械地咀嚼着……

       ⑤烟花渐起,只是我早已不再是那个放烟花的少年,此时,我只是仰望着五光十色的天空。这么多年来,我知道我是时光所滋养的禾苗,当禾苗成熟的时候,一切便变得从容与安静。我也知道,在欣赏这美丽的一幕时,其实时间早从我们身边悄然滑落。于是,我睁大眼睛,在偌大的黑夜中捕捉到了最后一束烟花,我说:烟花,请捎去我对来年的祝福吧﹣﹣一家人,幸福安康!

       ⑥过了年,年味渐渐淡去。天空放了晴,父亲闲不住,拿着锄头打理麦田去了。我跟在后面,肩上也有一把锄头,开始劳作时,我蓦然发现:对于土地,我是陌生的,土地对于我呢?大抵也是如此吧。父亲锄掉多余的草,不一会儿,他满头是汗,我也开始锄,一锄下去,娇嫩的麦苗便断了几根。父亲心疼,说:“麦苗也是生命。”他让我在旁休息,旁边是我们家祖先的坟茔。父亲说:“打理这块麦田,一半是想有个好的收成;一半就是不希望这田地荒芜了,这可是祖先的院子,我来这里打理麦田,就是和先祖唠唠嗑。”我被父亲的话深深地震撼了。父亲缓缓地卷起了一根旱烟,眼里满是悲凉。从父亲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一种责任和延续。

       ⑦是的,父亲用一双残损的手掌,将我从乡村送往城市,用肩膀扛起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多年以后,父亲的愿望实现了,我在城市站稳了脚跟,父亲满是高兴。只是同时,父亲也在哀叹,乡村的未来没有我,百年之后,他注定也会和先祖同行,那时谁才是他的守望者呢?想到这,我读懂了父亲的悲凉。

       ⑧傍晚归家,我和父亲走在路上。父亲在前,我在后。忽然想起多年前,我骑在父亲的肩膀上,父子同行,疾速而归。然而,现在父亲脚步慢了,岁月洗去了他原有的急躁,此刻留给我的,只是一道淡然的风景线。

       ⑨在那些归家的日子里,我的心是宁静的。在贫瘠的乡野,我愿意与草木为伴。只是草木也是那个会远行的人,立春东风送暖,大地解冻,草木也就开始一年的新征程了。与草木同行的还有我,家对于我来说,注定只是一个港湾,而我只是一只暂时归泊的船,只有困倦和年关渐近时才回来停靠。

       ⑩那么,此时就让我启程吧。清晨,麻雀的啁啾声撕破了院子的宁静。我带着这个季节的一些温暖和感悟,我将远行。而父亲依旧守望在村庄,守望着那块麦田,守望着先祖孤单的坟茔。

(作者游万里。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5期,有删节)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病人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蓝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 2012年第4期,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0年4月2日,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病逝。由他创办于1995年的刊物《咬文嚼字》,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国人的语文生活。今天,我们在悼念和缅怀这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人时,更应该牢记:                   

    (甲)

    ②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须臾不可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社会上却一直存在一些声音:写几个错别字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规范标点符号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词不达意、文理不通是个性时尚……甚至“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几成常态。

    (乙)

    ③早在1951年,主流媒体就曾讨论过汉语的规范使用问题,提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纠正这种现象,以建立正确地运用语言的严肃的文风。”今天看来,我们每一个人更需要一字不肯放松,一词不肯含糊,需要更多一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敬畏母语,敬畏文字,敬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

    ④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是谨严的基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接受社会文化和规范,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语言文字规范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基本的表达习惯、言语技巧和思维体系,维护语言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我们社会交际的顺畅、思维逻辑的缜密以及记忆认知的进步。比如,正确使用成语,可以提高语言和文章的水平和档次,而滥用谐音、随意篡改,不仅破坏了语言规范,而且降低了语言和作品的社会效益,实在是得不偿失。

    ⑤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是谨严的保障。“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标点、语音、字词、语法、修辞、逻辑、书写,每一处细节都容不得马虎大意,需要耐心细致的揣摩辨析、持之以恒的学习研究,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完善和提高。

    ⑥高阶版的“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融合。古今中外,许多文豪巨匠都在一处处最细小、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留下多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炼字佳话。朱光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⑦作为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语言文字才能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