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入学检测试卷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同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 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任务 D、正确处理了国内阶级矛盾问题
举一反三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主席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人类一个永恒的课题——保障粮食安全。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围绕这一课题,搜集多则史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参与活动,回答问题。

【世界篇】

材料一: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经济政策的灵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权利。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对l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二:“大萧条”到来后,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西部牧场主牲畜卖不掉又养不起,只好宰杀后抛入山谷。另一方面,部分必需品的价格又不像农产品价格下跌那么大,农民因无力偿还债务,l929—1933年间,有l00多万户农民因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而失去了他们的财产。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中国篇】

材料三: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

    ——唐太宗

材料四:毛泽东在1958年11月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指出:“在没有实现农村的全民所有制以前,农民总还是农民,他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总还有一定的两面性(即革命和保守)。”在1959年2—3月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他几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认为,在现阶段,在工农关系中仍然扮演着“老大哥”角色的是工人,而不是农民。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五: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世纪时,俄国仍然是个内陆国家,与外界接触少,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在沙皇的专制統治下,盛行农奴制,既无贸易也无工厂,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俄国的第一个熔铁炉安装于1636年,而西欧早在1443年就有了。这导致了俄国军事力量薄弱,対加强专制统治和对外扩张极为不利。

——选自《图解欧洲文明史》

材料二:反农奴制斗争在俄国平民知识分子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平民知识分子在思想方面表达了农奴的利益和愿望。他们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建立革命组织。最终迫使沙皇政府让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和改革宣言,宣布废除农奴制。

——选自《世界通史姓近代卷》

材料三: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亟需恢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农民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恶劣的粮食状况也激起工人的严重不满,彼得格勒的一些工厂举行集会和罢工,苏维埃政权的形势十分危急。于是,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这些措施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

——选自《历史》必修2

材料四:苏联大事记简表

1941年10月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2年1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一员
1942年7月至
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1945年2月参加雅尔塔会议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7月参加波茨坦会议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选自《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