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8次 +选题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②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③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④建立县制
学者1:各国为了争做霸主,连年的战争,给百姓带来苦难,我们应该反对一切战争,用仁政治理天下。
学者2: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固然反对战争,但也不能说所有的战争都不对,我们应该进行正义战争,让人们相互兼爱。
学者3:君主治理国家,不应该空谈仁义,而应以法治理国家。
学者4:你们说的都不对,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如果像在陆地上行船、水中驾车一样治理国家,怎么能行呢?
请回答: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四: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材料一:
帛书《道德经》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无不为”
材料二:
《论语》书影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材料三:“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代表了当时人智慧的结晶,总结了上古以来文化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