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部历史文献的内容?根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分析该文献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一体现的是什么场景?它的颁布标志着什么?
(3)材料二中图二是哪部历史文献?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举一反三
世界史是一部人类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不断进步的历史。请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利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会议,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雅典的民主宣扬全体公民共享和政治权利和义务,但实际上,只占有雅典六分之一的居民能享受到这种“民主”。掌握实权的只是工商业贵族上层。

──改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确认并宣布下达人与公民的权利: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惩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人权宣言》(1789年)

材料四: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了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美利坚合众国的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据九上课本改编

材料五: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认为,1848年2月发表的某一文献,“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说,它是一个魔鬼学说”。

请回答: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史实

推论

正确

与否

①“武帝施主父之册(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汉书》

这一措施的实施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对抗中央。

{#blank#}1{#/blank#}

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南京条约》

开放通商口岸后西方大量商品涌入中国市场,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经济。

{#blank#}2{#/blank#}

③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lank#}3{#/blank#}

④在美国纽约港口自由岛上矗立着的一座高大的自由女神像。女神左手托握着美国人民在反对殖民统治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一本文献,上刻"1776.7.4"。

其纪念的原因是1776年7月4日英国殖民统治者正式承认美国的独立。

{#blank#}4{#/blank#}

⑤“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丘吉尔1946年演说

这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blank#}5{#/blank#}

⑥经济全球化好比一台空气净化机,它在促进各国经济加速新陈代谢,推动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的同时,有时还会运转不灵,带来空气的恶化。——黄坤《我眼中的经济全球化》

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

{#blank#}6{#/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