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心里的天鹅
                                                                                                   林清玄
       与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
       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味。
       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
       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
       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起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起跑线,就飞不起来了。
       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的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使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自由的飞翔吗?
       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的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天空的心了。
       自由的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
       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道悟道诗: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
       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是被养在池塘,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远方飞来(有鸿鸽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1)、“事实的真相”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中说,看到天鹅向游人乞食,“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试分析一下作者“感慨”的内容是什么。

(3)、“燕雀安知鸿鸽之志?”这是哪本书里谁在什么情形下说的话?表现了说话者的什么思想?

(4)、谈谈你对人心里的“天鹅”的理解。

(5)、文中写到了道元禅师的诗,请说说引用这首诗有什么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优人一等的心

朱成玉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彼时彼境,古人何以能写出如此走心的句子?因为他们有一颗优人一等的心。

       ⑤今时今境,优人一等的心,是什么样子?

       ⑥我家门前有一个剧院,常常会有一些“二人转”的演出。那欢快的曲调儿常常在傍晚时分响起,整个上半夜的时光就都跟着颠跟着颤了。那里的门票分三个等级,最低也要三十元一张。但这丝毫没有阻碍来看“二人转”的人们,剧院里常常是人满为患。

       ⑦邻居张大爷是个“二人转”迷,一辈子就好这一口儿,可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根本没有闲钱让他去剧院里过瘾。这位爷自有他的高招,傍晚时分背着自家的藤椅,往剧院门口的大喇叭旁一放,美美地躺进去,翘起腿,眯缝着眼,摇着扇子,在暖暖的风里摇头晃脑地听起来,有时还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脸上的皱纹也开成了花,那叫一个美啊!

       ⑧剧院的人精明得很,并没有驱逐他,因为他那无比享受的样子,也算是给剧院做了免费的活广告。两下成全,相安无事,乐得其所。

       ⑨时间长了,张大爷便成了剧院的门前一景。那轻轻摇着的扇子,定是在他的心间扇出了最惬意的风。

       ⑩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

       ⑪剧作家沙叶新曾经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笔名“少十斤”,不细心的人不明就里,仔细看,原来是他将自己的名字劈成两半。沙叶新自己开玩笑说:“将‘沙叶新’砍去一半,也不过‘少十斤’,可见沙叶新无足轻重,一共才二十斤。”谁不想在世人心里“千斤”“万斤”?他却主动瘦身。

       ⑫胃癌手术后,有记者采访他,他照例幽默不断:“因为癌症,我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我也是‘无畏(胃)’的,你想听什么,随便问吧。。”

       ⑬这是一颗多么豁达而轻松的灵魂。把自己看得很轻,人才会松快。

       ⑭沙叶新是出了名的“犟脾气”,向来都是不媚时、不曲迎、不阿世。在任何环境下,他都能做到不降志、不辱身、不赶时髦、不回避危险。有人评价沙叶新,说他是“不为权力写作的老戏骨”,他也确实是个秉承文人风骨的人,不做权力的吹鼓手,坚持自我思考、独立书写,绝不出卖灵魂。

       ⑮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

       ⑯妻子喜欢捡垃圾,每次一家人出去吃饭回来,她那挺贵重的皮包里便都装着捡来的矿泉水瓶子,我觉得丢人。更让我不能理解和讨厌的是,孩子竟然也学她捡垃圾,楼下谁家丢的衣物也都捡回来。妻子把破烂的缝补了,脏的洗了。导致阳台上总是堆得满满的,像个垃圾场。我觉得妻子带坏了孩子,让孩子小家子气,短了贵族气质,为此不止一次地和她争吵。后来我才知道,妻子每次卖了旧物都会带孩子去看一个没钱读书的孩子,这是妻子和女儿一起在帮助的孤儿。我无比惭愧,妻子这样是带坏孩子吗?她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心,一点一点更靠近阳光。

       ⑰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

       ⑱毕淑敏说,优人一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⑲优人一等的心,不是你有多富贵,不是你有多霸气,而是照比那些庸常,多了一份优雅;照比那些喧躁,多了一份从容;照比那些冷漠,多了一份慈悲。

(选自《当代青年》,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特殊考察

徐嘉青

    ①刘林是一所乡村小学的负责人,这里位置偏僻,经济状况很是糟糕,学校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到处都破破烂烂的,至于说体育设施,几乎是一无所有,只有两个快要散架的篮球架,上体育课时,孩子们只能在校园的空地上跑玩。

    ②这天,刘林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有人给农村学校捐赠体育器材,有需要的可以报名。刘林虽然觉得报了名也没多大机会入选,但还是按照要求填写了学校的现状和自己的联系方式。

    ③过了一个来月,刘林几乎都要忘记这件事了,这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报家门是负责捐赠体育器材项目的工作人员,说看到了他的报名信息,觉得符合捐赠条件,打算进行实地考察后再做定夺,这才给他打了电话。

    ④当对方问刘林这几天是不是有时间时,刘林激动极了,连声说:“有时间,咋没时间呢,就是晚上十二点我也行。”对方笑了,说了声:“那行”,就挂了电话。转过天是个休息日,刘林正在家里干点杂话,电话响了起来,还是那位工作人员,说他们再过十几分钟就型到学校门口了,让刘林尽快赶到学校去。

    ⑤撂下电话,刘林连手都没顺得上洗,就匆匆忙忙往学校赶去,刘林刚打开校门,一辆车“哎呀”一声停在了校门口,刘林赶紧迎了上去,一番介绍后,他把车上的一行人让到了校园里,其中有个戴者眼镜的中年男子,详细地同了学校的情况,刘林都一一做了回答,最后他们又在校园里转了一圈,这才打算告辞。

    ⑥坐上车后,那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插下车窗,问:“刘校长,如果咱学校成了受拥对象,你能不能保证用好这批捐赠器材?”刘林一脸严,“能,绝对能”。中年男子看向刘林。微微一笑 , 说:“好的,最终结果我们会再与你联系的。”又是几天过去了,刘林接到电话,学校成了受捐对象。几天后,工作人员就把一批篮球送到了学校,还专门举行了一场捐赠仪式。仪式搞得挺隆重,可拥赠物品也就十几个篮球,刘林心里虽然有些不爽,但又一想:有了这些东西,也能领着孩子们上堂像模像样的体育课了。

    ⑦这天,刘林的电话再次响了起来,是那位负责捐赠器材的中年男子,对方说,他们采购的这批篮球存在质量问题,现在要全部收回,由生产厂家调换合格产品,请刘林把篮球整理好,明天他会来把篮球拉走的。挂上电话,刘林心里疑惑不解。

    ⑧第二天,中年男子果然开着车来了。刘林把篮球搬到车上,中年男子仔细地查看了每个查球,叹了口气说:“刘校长,我为你的食言感到遗憾。”

    ⑨刘林一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问:“我怎么食言了?”中年男子说:“你没有用好捐赠的篮球。”刘林说:“自从篮球送来后,我承包了学校的体育课,每节课都领着学生好好练习篮球呢。”中年男子回言“哈哈”一笔,说:“行行行,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不会相信的。实话告诉你,这项捐赠还有后续,篮球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不过现在我明确地告诉你,你们学校的受捐资格被取消了。”说完,他转身就要上车。

    ⑩刘林一下子急了,过去一把拉住了中年男子的胳膊,大声地说:“先生,为啥要取消我们学校的受捐资格,您得给我说清楚!”中年猛然被拉了个趔趄,转过身来后十分不悦的说:“之前给你说过,受捐的学校要用好体育器材,我们先捐赠的篮球就是个考察,看捐赠能不能起到作用。这么多天过去了,你们学校的篮球个个都是崭新的,说明了什么?你们根本就没让学生用过,这样的学校有资格成为受捐对象吗?”听到这话,刘林却变得心平气和了,他松开手,说:“这样吧,我邀请你看看孩子们是怎么用篮球的,看完之后,如果你还觉得我们学校不够资格,我绝无二话。”

    ⑪中年男子想拒绝,可看刘林一脸认真,他就点了点头。刘林去了一个班的门口,说道:“这节上体育。”只听到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一群学生争先恐后地跑了出来。

    ⑫到了操场上,刘林吹了一声哨子,刚才还乱哄哄的学生们顿时安静下来,刘林说:“跟之前一样,大家分成四排,一边两排,两边前排的同学,准备拿篮球!”只见前排的十几个学生到了校门口,每人从车上拿了一个篮球,到了站定的位置,把篮球递给了后排的同学,然后每人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布,蹲下身子,把篮球放到布上面,仔细地包了起来,原本只是一种颜色的篮球,现在变得五颜六色了。

    ⑬在刘林的哨声指挥下,学生们井然有序地拍起了篮球,过了一会儿刘林又带着大家进行了传球练习。

    ⑭这节课结束后,刘林让学生把包着篮球的布收起来,重新把篮球放回到车上。他对有些目瞪口呆的中年男子说:“实不相瞒,为了让篮球能用得久一点,我们就想了这个方法,从家里找来破布,玩篮球之前把它包起来。”

    ⑮听完这番解释,中年男子的眼圈儿不由得红了,他一把握住刘林的手说:对不起,我不该不分青红皂白就那样说。其实,这捐赠活动是我和几个朋友组织的,但之前几次起到的效果甚微,我们这才想出了这个考察的办法。你放心,我回去后会把你的情况告诉大家的,争取在后续捐赠中为你们学校送来更多的器材!”

(选自《故事会》,2018年3月)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鹿城盛开三角梅

杜卫东

①走出海南三亚凤凰机场,我们齐整地把几个行李箱放在路边。

②一辆广汽埃安 V 像一条银鱼,“哧溜”,从车流中驶来。车窗摇下,一个平头发型的青年核实了我和妻子身份后,跳下车,身轻如燕。我感慨:“你真厉害,一眼就能认出要接的客人?”他笑了,说:“‘候鸟族’有特点啊,辨识度高。”说着,提起路旁的行李,一件件放进后备箱,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③小伙子人不错,一般的网约车司机不会抢着帮乘客搬行李。他若不上手,这几个大行李箱还真够我们忙一阵子的。

④车驶入主路,路两旁如画一般的风景,在车窗外渐次展开。

⑤突然,手机响了,小伙子摁下接听键,听着电话里的内容,他很愕然,蹙起眉头,说:“不应该呀,一般是我们等客人,怎么能让客人等我们?”来电的是他以前载过的一名客人,要去机场,预约了车但没到,怕耽误行程,情急中想起他。可惜他分身无术,便安慰对方再耐心等会儿。挂断电话,只见他摇摇头,神色有点焦虑,嘀咕了一句:“再不到,真可能会误机。”过了一会,他手机又响了,摁下接听键,“没耽误您用车就好。”他眉眼开展,如释重负。原来这位客人的网约车已停在小区拐弯处,只是客人没看见,虚惊一场。感觉得出,小伙子的急切和高兴都发自内心,自然而然,没有一丝刻意。其实,这件事和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看向窗外,路边的三角梅正热烈地盛开着,是那么鲜艳、动人。

⑥妻子夸赞小伙子:“你真是个热心肠!”

⑦小伙子有点腼腆地说:“服务行业嘛,就是要为客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红灯亮了,小伙子踩下刹车,扭过头,笑着说:“很多人问我干这行累不累,累呀。不过,累点没什么。我才三十出头,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书,也就才翻了一少半,远没到精彩的部分呢!”

⑧正聊着,妻子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这条路你好像很熟,一直没看你用导航。”

⑨小伙子莞尔一笑,说:“太熟了,前两年,我还是你们这个小区的租户呢。”

⑩妻子像是一下子想起了什么,有些激动:“啊,我是不是见过你呀?好像有点面熟。”

⑪小伙子回过头来,高深莫测地眨眨眼,说:“嗯,有可能。”

⑫“对了!前两年,你是不是一到周六下午,就在小区门口挂一块‘免费理发’‘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纸牌?”妻子问。

⑬小伙子点点头,没有否认。

⑭妻子更激动了,双眸有了神采,继续问道:“听邻居说,八十岁以上的独居老人,你还留下电话, 免费提供买菜、就医服务?”

⑮小伙子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又是一名退役军人,群众需要的时候,肯定要冲在前面。”“不过,”他下意识摇摇头,吐出一口气,说,“也有人质疑我,说我肯定有个人企图,不然,怎么会干得这么起劲?我听了,一笑了之。我问心无愧,对得起曾经穿过的军装。”说这话时,小伙子挺直身板,嘴角上扬,表情中有一种明显的不屑。

⑯车行平稳。路旁盛开的三角梅像一簇簇燃烧的火苗,在车窗外一闪而过。小伙子告诉我们,三亚又叫鹿城,三角梅是三亚的市花,只要有适宜的阳光,无论在哪个角落,它都可以一年四季把城市点缀得生机盎然。

⑰已是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落下,天被涂上一层金黄,远处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几艘游轮正在入港。有余晖照进车厢,洒在他身上,侧面看上去,有一种庄重的美。

⑱我想,城市也是有魂的。城市的魂,呈现在一座城市的日常表情中。而这日常表情,由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构成。这是一座爱意流淌的城,它不光有动人的传说,有盛开的三角梅,还有像青年一样善良而质朴的人。

⑲他们用心守护着这座城市,也守护着心中的美好与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3月22日,有删改)

阅读

寻找那一束光

自然刘琳

    ①好喜欢那个《秋天的故事》。故事里,姐姐扎着马尾,穿着碎格格休闲裙,脚上一双白色运动鞋,斜挎着一个咖色小针织包包,举着一把透明雨伞,漫步在南湖彩虹桥上。雨伞外,珍珠似的雨滴如线:雨伞里,一双透亮的眼睛环顾四周。中景、近景、远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色彩,相互变换,相互交叉。A我就服了她这双眼睛,豁达、柔软、细碎、饱满,深情了一场秋雨中的感慨,还有那树叶上的洒落下来的晶莹。

    ②我问姐姐:“你的视频转场自然流畅,是怎么做到的?”
    ③姐姐说:“我用的是叠化转场。视频制作叠化转场适合不同题材。流畅自然,不留痕迹。一定要多尝试。”“拍视频,比如人、物、走路,有快有慢,这样就有了弹性和活力。”“比如拍一段走路,前面后面侧面,各个位置都拍,交叉剪辑一起,就显得立体。”“拍电影,一场戏需要架设不同的机位,具体就是好几架机器同时拍,咱们做不到,就得同一个走位,拍好几次。”姐姐发过来她做视频的过程,讲得非常详细。
    ④姐姐还一步一步教我怎样让文字变成声音,详细,明了。
    ⑤随后,我拍到几张秋叶的照片,放在抖音中。姐姐看到后说:“你的落叶缺乏光影透过的感觉。”于是发来几张她拍的落叶。脉络清晰可见,色彩丰富,有层次感,显得灵动、活泼。真的感觉叶子似乎会说话。
    ⑥她还说:“如果没有光影,画面就会显得死板生硬。”
    ⑦中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阳台上一枚虎皮海棠的叶子上,很是诱人。我用心拍了下来给她看。她一眼就看出来问题:“不要强求光影的出现,而是要相遇。”“摄影摄影,一定要逐光逐影,多拍多练,养成镜头眼。”
    ⑧她强调:“记住了,一定要寻找那一束光。所谓摄影,就是光与影结合的艺术。因为有了光,才能明暗对比,色彩对比,层次交叉,才使得世界丰富多彩。”是啊,如果没有光影,画面就会显得死板生硬,人生也一样。就像我遇到了姐姐,我似乎遇到了阳光,遇到了灿烂,遇到了快乐。于是我想起了泰戈尔的那首诗::“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请保持你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⑨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束光,或善良、或朴实、或坚强、或挺拔……与其相遇,在映衬,欣赏中彼此照亮。
    ⑩境由心造,物随心转。B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到处都感恩;你若成长,每件事都可成长;你若有光,世界到处都是灿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爱到无力

丁立梅

① 母亲进厨房有好大一会儿了。

②我们兄妹几个坐在屋前晒太阳,一边等着开午饭,一边闲闲地说着话。

这是每年的惯例,春节期间,兄妹几个约好了日子,从各自的小家出发,回到母亲身边来拜年。母亲总是高兴地给我们忙这忙那。这个喜欢吃蔬菜,那个喜欢吃鱼,这个爱吃糯米糕,那个好辣,母亲都记着。端上来的菜,投合了人人的喜好。临了,母亲还给离家最远的我,备上好多好吃的带上。这个袋子里装青菜菠菜,那个袋子里装年糕肉丸子。姐姐戏称我每次回家,都是鬼子进村,大扫荡了。的确有点像。母亲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让我带回城,以便事无巨细地把我照顾好。

③这次回家,母亲也是高兴的,围在我们身边转半天,看着这个笑,看着那个笑。我们的孩子,一齐叫她外婆,她不知怎么应答才好。摸摸这个的手,抚抚那个的脸。这是多么灿烂热闹的场景啊,它把一切的困厄苦痛,全都掩藏得不见影踪。母亲的笑,便一直挂在脸上,像窗花贴在窗上。母亲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我要到地里挑青菜了。却因找一把小锹,屋里屋外乱转了一通,最后在窗台边找到它。姐姐说,妈老了。

④妈真的老了吗? 我们顺着姐姐的目光,一齐看过去。母亲在阳光下发愣,母亲说,我要做什么的? 哦,挑青菜呢,母亲自言自语。背影看起来真小啊小得像一枚褶皱的核桃。

⑤厨房里,动静不像往年大,有些静悄悄。母亲在切芋头,切几刀,停一下,仿佛被什么绊住了思绪。她抬头愣愣看着一处,复又低头切起来。我跳进厨房要帮忙,母亲慌了,拦住,连连说: “快出去,别弄脏你的衣裳。”我看看身上,银色外套,银色毛领子,的确是不经脏的。

⑥我继续坐到屋前晒太阳。阳光无限好,仿佛还是昔时的模样,温暖,无忧。却又不同了,因为我们都不是昔时的那一个了,一些现实无法回避:祖父卧床不起已好些时日,大小便失禁,床前照料之人,只有母亲。大冬天里,母亲双手浸在冰冷的河水里,给祖父洗弄脏的被褥。姐姐的孩子,好好的突然患了眼疾,视力急剧下降,去医院检查,竟是严重的青光眼。母亲愁得夜不成眠,逢人便问,孩子没了眼睛咋办呢? 都快问成祥林嫂了。弟弟婚姻破裂,一个人形只影单地晃来晃去,母亲当着人面落泪不止,她不知道拿她这个儿子怎么办。母亲自己,也是多病多难的,贫血,多眩晕,手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指头已伸不直了。家里家外,却少不了她那双手的操劳。..

⑦我再进厨房,钟已敲过十二点了。太阳当头照,我的孩子嚷饿,我去看饭熟了没。母亲竟还在切芋头,旁边的篮子里,晾着洗好的青菜。锅灶却是冷的。母亲昔日的利落,已消失殆尽。看到我,她恍然惊醒过来,异常歉意地说,乖乖,饿了吧?饭就快好了。这一说差点把我的泪说出来。我说,妈,还是我来吧。我麻利地清洗锅盆,炒菜烧汤煮饭,母亲在一边看着,没再阻拦。

⑧回城的时候,我第一次没大包小包地往回带东西,连一片菜叶子也没带。母亲内疚得无以复加她的脸贴着我的车窗反反复复地说让你空着手啊让你空着手啊。我背过脸去,我说,妈,城里什么都有的。我怕我的泪会抑不住掉下来。以前我总以为,青山青,绿水长,我的母亲,永远是母亲,永远有着饱满的爱,供我们吮吸。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母亲犹如一棵老了的树,在不知不觉中,它掉叶了,它光秃秃了,连轻如羽毛的阳光,它也扛不住了。

⑨我的母亲,终于爱到无力。

(选自《阅读与作文》 (初中版,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