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真正的财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
          几个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夜以抽彩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不管我当时多么想入非非,也从来没有想过幸运女神会厚待我们这个在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当扩音器里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于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还不相信这是事实。
         父亲开着车缓缓驶过拥挤的人群,我几次想跳上去,同父亲一起享受这幸福的时刻,却被父亲赶开了。最后一次,父亲甚至向我páo xiào:“滚开,别待在这里,让我清静清静!”
        我无法理解父亲的感情。当我回到家后______地向母亲叙述时,母亲却似乎非常理解父亲,她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 , 我们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的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汽车根本不属于我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母亲回答我。我歇斯底里地大叫:“哪有这样的事?汽车中彩明明是扩音器里宣布的。”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348和349,中彩号码是348。“你看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彩票的角落上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母亲说。“吉米.凯特立克,爸爸交易所的老板?”我有些不解。
        “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我讲了。
         当初父亲对吉米说,他买彩票的时候可以代吉米买一张,吉米咕哝说:“为什么不可以呢?”老板说完就去干自己的事了,过后可能再也没有想到过这事。348那张是给凯特立克买的。现在可以看得出来那K字是用大拇指轻轻擦过的。
        不久,我们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第二天下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我们这儿,把别克牌汽车开走了。
          直到我成年之后,我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常说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的岁月,我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候。

(1)、根据文中拼音páo xiào写出词语。

(2)、“想入非非”意思是:                                       。
“歇斯底里”意思是:                                       。

(3)、第四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中的“道德问题”是指?

(4)、选词填空:在文中第四自然段横线上的空白处应该填(     )。

A、气愤       B、委屈       C、烦恼
(5)、第九自然段中“那K字是用大拇指轻轻擦过的”与上文中“             ”相照应,由此说明父亲            。

(6)、文中两次提到“我家是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你认为有何作用?

(7)、为什么说“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候”?

(8)、“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结合这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母亲的茶事 
  ①乡村五月的晨,醒得特别早。仿佛还没来得及揉揉眼,天色便温柔地明亮起来。
  ②想起临睡前母亲说今天该采茶了,赶紧翻身起床。清水洗漱后,素面朝天地向屋后茶园信步而去。
  ③沿着春草丰满的小径向前,向前。晨露盈盈在我穿行游走的身后滴答作响,行不远,就看见母亲拎一小桶埋头在茶树丛中一朵一朵地采摘青茶。天地间罗下薄薄的清雾,空气中漫布着青草、泥土特有的味道,茶树们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伸出一只只浅嫩的小手,一定是想抓住这个春天轻灵的羽翼吧!
  ④母亲含笑嗔怪我昨日在旅途风尘仆仆一天,累了,没多睡会,眼神却分明欣喜地巴望一起采茶,多点时间亲近她的女儿。学着母亲的样子,我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鸟舌般俏皮柔嫩的新芽,一边听她细声轻语絮叨着如烟的往事。
  ⑤一场场春雨飘过,茶树喝饱了水,滋滋地直望外冒着青翠的嫩芽,从清明到立夏前都是采茶的季节。那时候,青山茶场的千里茶园里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远远放眼望去,碧绿葱翠的茶山上星罗棋布地遍撒着一个个俏生生的采茶姑娘。她们如翩翩彩蝶穿梭在一条条绿色长龙间,头带草帽,腰挎竹笼,双手起舞,上下翻飞,一片片,一叶叶,采摘着满垅的希翼和梦想,茶树兴奋地颤抖着发出淅淅沥沥的欢唱。少女时的母亲便是那群茶姑里的一个。以前采茶都是一水的黄花闺女,母亲说,茶是最好“色”的,一个季节下来,那些丰满水灵的女孩子一个个都变得面黄肌瘦,神色憔悴。我一旁听了吃吃地笑,哪里是茶好色呀,分明是采茶的活太艰辛乏味,茶姑们的消瘦大致是劳累所致吧。
  ⑥布谷鸟高声吟唱着不急不慢地巡回在原野,和煦的清风痒痒地拂面而过。说着这些青葱往事时,母亲像往常一样抿嘴笑了。细细看看母亲,她真的老了,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我暗暗叹口气,心里湿湿沉沉的。不知还能喝多久母亲亲手采摘的茶叶了。
  ⑦吃过晚饭,父亲笑吟吟地问我要不要看茶叶是怎么炒制“出笼”的,他毫不吝啬地夸起母亲的聪明能干,去年只看过一次就学会了自己做茶。灶膛里的豆萁随着划起火柴的青烟熊熊燃起,红彤彤的火舌忽忽地舔着锅底,母亲把我们采了一天的青茶叶一股脑儿倒进锅里,赤裸着双手不慌不忙地翻炒起来。一股浓郁的清香蓦地扑鼻而来,飘飘缈缈地弥漫开去,一时间连满屋的空气都沉醉在沁人心扉的茶香余韵中。
  ⑧杀青、摊青、烘焙,母亲双手不停舞动,翻、揉、捻、搓丝毫都不含糊,那一点头一舒臂的灵活机警好象换了个人似的。我托腮依在灶边,贪婪地吸着,嗅着,陶醉着,铁锅散发的热气合着茶叶袅袅的清香逐渐逐渐盈润着我的心……
  ⑨二个多小时后,茶叶终于烘干焙好,粉墨登场了,簸箕里的新茶条索紧致,纤毫毕现,一共7两有余。望着母亲红肿麻木的手掌,拭着她额头沁出的汗珠,我感动莫名,没成想,每天在手中的青瓷茶碗里舒缓轻舞,婀娜多姿,清香碧纤的茶叶,竟然来得这么艰辛不易。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叶子时期的梅   
        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③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
        ④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
        ⑤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
        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⑦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⑧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⑨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⑩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
        ⑪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说孩子

贾平凹

    有了孩子,谁都希望孩子小时候乖,长大了有出息。做父母的全盼望孩子出人头地,就闹出许多畸形的事体来。有人以教孩子背唐诗为荣耀,家有客人,就呼出小儿,一首一首闭了眼睛往下背。但我从没见过小时能背十首唐诗的“神童”长大成了有作为的人。有的省吃俭用地买钢琴呀买绘画的颜料笔纸呀用金钱加拳头要培养个音乐家和画家,结果只能培养出一大批挣钱养家的半通不通的“辅导”。社会是各色人等组成的,是什么神就归什么位,父母生育儿女,生下来养活了,施之于正常的教育就完成了责任,而硬要是河不让流,盛方缸里让成方,装圆盆中让成圆,没有不徒劳的。如果人人都是撒切尔夫人,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个世界将是多么可怕!接触这样的大人们多了,就会发现,愈是这般强烈地要培养儿女的人,愈是这人活得平庸。他自己活得没有自信了,就寄托儿女。这行为应该是自私和残酷,是转嫁灾难。试想,你自己都是那样,还苛刻地要求儿女,儿女会怎么看你?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不必担心没有你的设计儿女就一事无成。相反,生命是不能承受之轻和之重的,教给了他做人的起码道德和奋斗的精神,有正规的学校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有社会的大学校传授人生的经验,每一个生命自然而然地会发出自己灿烂的光芒的。

    我也是一个父亲,我也为我的独生女儿焦虑过,生气过,甚至责骂过。也曾想,我的孩子如果一生下来就有我当时的思维和见解多好啊,为什么我从一学起,好容易学些文化了,我却一天天老起来,我的孩子又是从一学起?!但当我慢慢产生了我的观点后,我不再以我的意志去塑造孩子,只要求她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只强调和引导她从小干什么事情都必须有兴趣,譬如踢沙包,你就尽情地去踢,画图画,你就随心所欲地画。我反对要去做什么家,你首先做人,做普通的人。

    我对待儿女的观点,是会被相当多的人反对的,或许将永远落下不称职的父亲的名声。我虽然常常看着小学生、中学生不分昼夜地在书桌前用功,心中充满了悲哀——大人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消极怠工,却把恶果转嫁于孩子——但我也得让女儿去做作业,去复习,去拿回考试的高分。我现在惟一能做到的,是不能忍受着一些女人向我讲述她为孩子设想的伟大而美丽的前景,她不停地在说,使用着连续的逗号,好不容易出现一个句号了,我得赶紧就说:“哎呀,差点忘了,××要我回个电话!”我得逃避,我终于学会了逃避。

阅读《长江涛》,完成下面小题。

长江涛

刘泽民

    ①去庐山,绕道武汉,是因为与黄鹤楼有约。下了车,已到凌晨,虽然已是全身疲惫不堪,却还没点睡意。在候车室略事休息,就打听去黄鹤楼的车次及发车时间。

    ②夜色朦胧中就乘第一班车去了武汉港码头。草草地安顿了行装,匆匆地吃了早点,又急急地回到黄鹤楼的脚下。号称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渐渐地在晨曦中现出倩影。啊!不愧是江南名楼,那精美的造型,那橘黄色的色彩和谐出金碧辉煌古色古香的美,雄踞于蛇山之上,在摩天大楼林立的武汉三镇,依然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

    ③我怀着景仰而又热切的心情,踏着崔颢、李白们的足迹,登上了黄鹤楼。看过粉壁上的几首闪着熠熠光芒的诗,更觉这楼历史悠久,文采飞扬,不同凡响,确实是一颗璀燦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上。

    ④举目远眺,三镇奇景尽收眼底。也是老天作美,长烟一空,艳阳初照,晴川阁在绿树掩映中眉清目秀;汉阳树在林立的楼群间叠青淌翠;芳草萋萋的鹦鹉洲似乎被冷落了,可也历历在目。孟浩然的孤帆不见了,大概已去了烟波浩渺的扬州。雄伟壮观的江轮,穿梭在宽阔的江面上,雄浑的汽笛鸣奏着时代的雄伟豪迈。武汉长江大桥、二桥横跨南北,锁住一江澄碧。大桥如长虹卧波;二桥在淡蓝色的晨霭中不甘寂寞,耸起两个入云的铁肩,肩着两座金字塔型的剔透的山儿。

    ⑤江面波澜不惊,一江水无语东流。

    ⑥我卷在如五彩长龙的人流里,被裹挟着奔跑,终于进入江轮,真正投到朝思暮想的母亲河的怀抱。找好铺位,安顿了行装,又奔到甲板上。虽说是“波澜不惊”,也照样有涛。涛峰不高,不尖,呈沙丘状,瞬息万变。峰上有鳞状波纹,不甚清晰,也瞬息万变。江涛似乎怀着希冀,前呼后拥地奔腾着。

    ⑦到黄冈,耐着性子也坐不住了。苏轼的一词、二赋激荡着我的心,激起长江一样的涛。

    ⑧想到要见到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要领略那“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意境,真真有点不能自已。

    ⑨于是,江轮在光天化日下前行,没有苏子与客泛的舟儿,没有“出于东山之上”的月儿。那美妙的境界却在脑际幻化出来,天高气爽,苏子邀二三子,乘一叶扁舟,泛于曾“烟焰涨天”的大江之上,御爽爽清风,抱朗朗明月,“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酒酣兴浓中,有“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的扣舷而歌,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的半入青天半入云的余音袅袅,真是进了“羽化而登仙”的境界。苏子毕竟豁达,在“羡长江之无穷”的怅然之后,能将其变者与不变者透视,先哲出人生的至理,与“大江东去”的浩歌逸飞千古。

    ⑩江涛依旧,无“惊涛拍岸”的壮阔,无“卷起千堆雪”的雄奇!

    ⑪至九江,已过“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望浔阳江头,无殷殷红叶,无瑟瑟荻花;江边,更无仙乐缥缈中的小舟,倒有一高亭耸立于江畔,在如水的月光的笼罩下,露出飞檐翘角的俏丽。人说,那是白司马的琵琶亭。

    ⑫噫,那湓浦口的小舟,那青衫湿了的司马,那怀抱琵琶的商女,大概都在那神秘的亭里吧!

    ⑬耳旁似有韶音,一忽儿莺歌燕语,一忽儿如泉咽溪吟,一忽儿如珠落玉应……

    ⑭江涛依旧,凝神仄耳,却寂寂无声。

    ⑮大地淌出乳汁,一滴滴汇聚起来,成汩汩小溪,汩汩小溪汇聚起来,成浩浩大江。波涛是大江的脸面,是大江的风景。

    ⑯长江涛从唐古拉山汹涌而来,汹涌出一支豪壮的歌,汹涌出一幅奇丽的画儿。

    ⑰长江从洪荒时代汹涌而来,流过荒蛮,汹涌出文明。大浪淘沙,淘尽了芸芸众生,也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

    ⑱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一朵浪花,有的微而又微,有的银光灿灿,千万朵浪花前呼后拥,描绘出一幅辉煌、一幅灿烂、一部春秋!

    ⑲崔颢是哪朵?李白是哪朵?苏轼是哪朵……

    ⑳大江无语,回眸一笑,仍在滚滚向前!

(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