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语段,完成小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什么?

(2)、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晕与华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光环的大小、云彩颜色的排列以及出现的位置上。 B、根据虹、霞来推测天气变化,主要是看它们出现的时间。 C、文中引用的谚语揭示了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 D、文中用“推测”而不用“判断”,用“常常”“大多”而不用“全部”,这些词语的使用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科学性与准确性的特点。
举一反三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爱我天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杨柳青木板年画,始创于明末,在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年画采用木板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的独特风格,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天津话是中国北方方言的一种,流行于天津及周边地区。中国人类学家李世瑜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天津话与以安徽宿州为中心的江淮平原地区的方言最为接近,并认为天津话脱胎于此。

       【材料三】天津快板是一种发源于民间,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的曲艺形式。采用“数来宝”的数唱方式,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材料四】泥人张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创始人为张明山。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泥人张彩塑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历史,被公认为天津一绝,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五】海河水系由五大干流组成,即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这五条河流在天津市区三岔河口汇入海河,经海河流入渤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饮茶始于何时

陈 雍

      ①俗话说,“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就像柴米油盐一样不可或缺。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饮茶,这个问题现下学术界还没有定论。

      ②20世纪末,考古工作者在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T0411号探方第8层里发现一个小陶釜,出土时釜内盛有一束整齐的植物茎叶,长约5至8厘米,共有三十多根,像是被煮软的样子。陶釜外面有烟熏火燎的痕迹,表明经过火烧。考古工作者把这束茎叶送到浙江省药品检验所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做鉴定及切片检测,鉴定检测结果只能确定是植物茎叶,但不能确定具体属种,也就是说,无法判定釜内到底是什么植物。在跨湖桥考古报告里,这件盛有植物的陶釜被称为“中药罐”。后来有人提出这件“中药罐”应当是“茶釜”,而且是原始煮茶遗迹,进而提出饮茶始于8000年前的杭州湾地区。再后来,跨湖桥遗址的这件陶釜成了卖茶叶广告的招牌。我们从这个过程不难看出,饮茶始于新石器时代的说法目前仍难让人信服。

      ③宋朝张淏《云谷杂记》说:“饮茶不知起于何时,自魏晋以来有之。但当时虽知饮茶,未若后世之盛也。”《世说新语·纰漏》载:“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武帝崩,选百二十挽郎,一时之秀彦,育长亦在其中……王丞相请先度时贤共至石头迎之,犹作畴日相待,一见便觉有异。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晋代人已能够懂得茶与茗的区别,可见张淏的说法是可信的。

      ④张华《博物志》云:“饮真茶,令人少眠。”有学者依据《广博物志》“茶,古不闻食者,晋宋以降,吴人采叶煮之,名为茗粥”的记载,认为《博物志》的“真茶”应当是“羹茶”,“真”和“羹”字形相近而讹。但也有学者认为,古代原本有真茶。另外,《尔雅·释木》载:“槚,苦荼。”郭璞注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张华、郭璞都是晋朝人,根据他俩的说法可以知道,晋朝时把茶作为羹饮。用茶做的羹饮,类似今天吃饭时喝的菜汤,里面要放作料。陆羽《茶经》对此批评说:“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⑤有的学者根据《尔雅》“苦荼”的记载,推论饮茶始于先秦。《尔雅》记载的只是植物名称,并没有说明这种植物的用途,所以也不能就此说先秦时期人们已经饮茶。古代文献中关于两汉三国时期的饮茶有零星的记载,学者们更是对考古上的发现寄予希望。

      ⑥唐朝以前,羹茶还没有脱离食品的范畴,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饮品。到唐朝时,茶才成为百姓生活中的饮品。那时饮茶,用制成的茶饼碾成茶末,放到煮沸的水里,不停地搅动,之后再倒进碗里饮用。宋元时期,流行把茶末放进茶盏,然后再用沸水冲茶末,以激起泡沫。元末明初,用茶末冲茶的方法发生了变革,茶碗里不再是碾压的茶末,而是一片片茶叶,这种冲泡散茶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进入明朝以后,为了更好地适应冲泡散茶,宜兴紫砂壶应运而生,于是赏壶品茗成为文人们的爱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
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力度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90%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症。从广义上讲,电脑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很太。
【病例回放】
青光眼曾是老年病,近年来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网络工作人员小王今年35岁,最近眼睛干涩发胀,视物不清,经诊断已是青光眼晚期。医生分析这与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他每天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夜间还经常躺着着手机。(《长江商报》2013.5.7)
高三毕业生小宇高考结束后每天都要玩十几十小时的电脑游戏。一周后,他觉得眼睛酸、脖子疼、腰疼,甚至头疼,原本高度近视的他看东西更加模糊,一闭眼就不由自主地流泪。经诊断,小宇视网膜裂孔,需进行手术治疗。(“中关村在线”2011.6.13)
“医生,我关着灯上网,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了?”医生告诉这名患者,她的视力已严重受损。长期关着灯上网,电脑屏幕的辐射会毫不费力地穿透眼表组织,损伤眼的成像功能,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失明。(《齐鲁晚报》2010.6.16)
【调查统计】2012年中国网民年龄结构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专察观点】
胡向明(视瘟劳缓解研究专家):中国一年有60万人“过劳死”,很多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一群体的共同点是年龄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长期面对电脑。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瞭望》2013年第14期)
袁傻彦(太原爱尔眼科医院):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所以每隔一段时阃要看看远处。另外,电脑屏幕要干净,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使眼睛不易疲劳。(《生活晨报》2013.3.6)
魏瑞华(天津医科太学眼科中心):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的次数会相对减少,眼球缺乏泪液滋润,会引发角膜、结膜干燥,导致干眼症。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枕头对眼睛的压迫容易造成供血不足,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重影;距离和角度的不当,也会导致视疲劳,还可能造成双眼屈光度数发展不平衡。(《今晚报》2012.8.11)
彭晓燕(北京同仁医院):玩电脑一小时后要远眺一会儿,有高度近视的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因为环境对高度近视有一定影响,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而高度近视是视网腹出现裂孔的病理基础之一。(“中关村在线”2011.6.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京剧

    1995年9月7日,前门饭店梨园剧场。

    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的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_______ , 用脚打起了拍子。

    《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______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搏得了满场喝采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抢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_________ , 情绪高涨。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_______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能无痛注射的微针

①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微针有望让我们进入一个无痛注射和无痛血检的新时代。无论是与注射器还是贴片结合,微针都能避免与神经末梢接触,从而避免产生痛觉。微针的长度通常为50~2000微米,宽度通常为1~100微米。它可以穿透皮肤表层的死细胞,到达由活细胞和间质液组成的表皮,但大多不能达到或只能勉强接触到真皮层。

②许多微针注射器以及微针贴片已经被应用于疫苗注射,还有更多的被应用于糖尿病、癌症以及神经性疼痛疗法的临床试验。因为微针注射器或者微针贴片会将药物直接注射进表皮或真皮中,所以它们能够比常见的依靠皮肤扩散的透皮贴剂更有效地递送药物。今年,研究人员推出了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如牛皮癣、疣和某些皮肤癌)的新技术。他们将星形微针混合到治疗性霜剂或凝胶中,星形微针在皮肤上产生临时性、柔和的穿孔,从而增强药剂的递送能力。

③许多微针产品正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些产品能快速、无痛地抽取血液或间质液,用于疾病诊断或监测健康状况。微针针头产生的微小针孔会引起表皮或真皮中的局部压力发生变化,从而迫使间质液或血液进入收集装置。如果将针头连接到生物传感器上,则该设备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直接测量指示健康或疾病状态的生物标志物,例如葡萄糖、胆固醇、酒精、药物分解产物或免疫细胞。

④有些微针产品能让使用者在家实现抽取样本,然后邮寄到实验室或是直接在家中进行分析。在实验室研究中,微针还能和无线通讯设备集成,用于测量生物分子,根据测量结果来确定适当的药物剂量,然后按照该剂量递送药物。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医疗。

⑤由于微针不需要配置昂贵的设备,也不用对使用者进行大量的培训,因此可以在医疗服务匮乏的地区进行诊断检测和治疗。Micron Biomedical公司已经开发出了一种绷带大小的易于任何人使用的贴片,Vaxxus公司也开发出一种微针疫苗贴片,在动物以及早期人体试验中,这种贴片仅使用通常剂量的一小部分就可以引发很强的免疫反应。

⑥当然,微针也存在劣势,例如当需要大剂量的药物注射时,它们就难以满足需求了。并非所有药物可以通过微针注射,也不是所有的生物标志物都可以通过微针采集,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了解诸如患者的年龄和体重、注射部位和递送技术等因素如何影响微针技术的有效性。尽管如此,这些无痛微针仍然有望大幅促进药物输送和诊断产业的进步。随着研究人员设计出将其用于皮肤以外器官的方法,微针技术也会产生新的用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