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动物的弄虚作假
        ①自然界一些动物为了生存竞争、繁衍子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其技巧之高超,简直令人难以想像。
        ②椿象、金龟子只要稍动它一下,立刻会装死从农作物上掉落地面,过会儿又活动开来。鸭子似乎是傻乎乎的,但当其被红狐追捕时,会翻着白眼装死。有人曾做试验,用红狐追捕养鸭场的50只鸭子,竟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深信装死的狐狸,其本身装死的技艺更高。一次,一只狐狸被猎人击中,它 迅即原地躺倒,全身瘫软,一动不动,猎人以为狐狸已死,就暂放原处,转到他处行猎。待到归来收拾猎物时,狐狸早已溜之大吉,猎人上了狐狸的当
        ③人们有时会发现有些蟹或虾的螯足一大一小,有的蛇或壁虎的尾巴粗细与身子相差悬殊,这决不是先天的畸形,也不是什么稀有品种,而是当它们遇到了强敌,使出了断足截尾的绝招,来一个“舍车保帅”,新的足还未长成原来大小的缘故。
        ④栖息在北极圈内的白狐、北欧山区的雪兔、日本北部的高山兔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区的雷鸟,能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颜色。如雷鸟到白雪皑皑的时候,便银装素裹;当春暖花开时,又着上淡黄色的“春装”;盛夏酷暑,浑身又换成栗褐之色;当秋风萧瑟的时节来到,又穿上与环境协调一致的暗棕色羽裳。
        ⑤见过竹节蝗、木叶蝶的人,无不为它们的形态与所附着的茎叶是那么相似而叫绝,这是一种生就的拟态。生活在澳州的叶海马,其体态能模拟周围物体,全身生出许多叶形突出物和丝状物,好似马尾藻一样,在海水中缓缓飘荡,使对手极难辨别。
        ⑥有的动物甚至会“行诈术”。一位学者曾发现一只苍鹭为觅食一条小鱼,颇费了一番脑筋:它嘴叼一根小羽毛,在小溪岸边踱着方步,两眼扫视着浅浅的溪水。随即突然止步,有意让羽毛掉进水里面;小鱼误以为是饵料,游近羽毛,苍鹭便以闪电般的动作扑向水面,吞食美味。
        ⑦动物在面临它的对手或要达到某一目的时,决不是简单地屈从或毫不掩饰其真面目。人们在认识和利用动物时,务必要注意到这点。
                                                                                                                                                                                               (本文选自《阅读与欣赏》,有删改)

(1)、选文中列举了动物“弄虚作假”的形式有:装死、          、拟态、     

(2)、第二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说明顺序。 B、本文首尾呼应,揭示了动物弄虚作假的本质。 C、文章除了采用了说明的方式外,还采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 D、最后一段告诉人们,为了迷惑敌人保护自己,可以像动物一样弄虚作假。
举一反三
阅读《猫人》, 完成后面小题。

猫 人

(美)罗杰迪安基瑟

    我喜欢钓鱼。我最喜欢的钓鱼地点是在一个湖边,那个地方在加利福尼亚山区的一个城镇的小加油站附近,距我当初住的地方有三个小时的路程。

每年,冬雪刚刚融化,我便把渔具装上旅行车,出去钓一天鳟鱼。

    有一次,我穿过美丽的人造高山湖泊的小水坝,把车开到一侧,开始卸下鱼竿。忽然,我听到一声枪响,呼啸着飞过我的头顶。听到有人开枪射击,让我大吃一惊,因为这是禁猎区,不允许打猎。另外,在我多年钓鱼的区域内,除了几辆拉木材的卡车路过,还是头一回遇到有人来。我蹲在汽车后面,小心地瞭望四周,看是否有人。又响了两枪。子弹“砰砰”地击中大岩石,我却还是没有看到人。随后,四个年轻人从土路上走来。一个人举起步枪,开了一枪。一只猫跑过土路,钻进灌木丛。

    “嗨,你们到底在干什么?”他们走近了,我问他们, “这里不允许打猎。”

    “只是打一只该死的猫。”大一些的青年说。另一个小青年慢慢举起枪,朝着那只猫又开了一枪,猫还藏在大石块后面。

    “别胡扯,伙计们。为什么没来由地要杀生?”我问。

    “让你看,那只猫值多少钱?”一个小青年说。

    “十元怎么样?”我说。

    “砰!”朝着猫的方向又是一枪, “一百元怎样?这个价钱可以接受。”四个年轻人中最大的一个说,他朝着猫的方向又开了一枪。

    几个星期来,我一直在攒钱,好去买一艘旧船和发动机,以便不必在岸上钓鱼了。我钱包里有一百一十元,口袋里有二十元。

    “好吧,我给你们一百元买那只猫。只是请不要杀死它。”我掏出钱包,从秘密夹层拿出一百元,放在棕色旅行车的引擎盖上。四个年轻人走过来,站在那里盯着钱看。他们的脸上显出非常严肃的表情。大一些的小青年俯身拿起钱来,揣进牛仔裤的口袋。

    四个年轻人消失在路的拐弯处,我开始寻找那只猫。

    几分钟后,男孩们乘坐一辆旧的敞篷小货车从我身边驶过,回山上的镇子。

    用了一个多小时,我才给了那只猫足够的信任,抓到了它。我抚摸它五分钟左右,随后放进我的车里,连带我的渔具,开车回到山上的小店。

    我问店主,他是否知道周围有人丢了一只猫。他走到我的车旁,看那只猫。他告诉我,住在隔壁的老人大约一星期前丢了自家的猫。老人很伤心,因为那是他妻子的猫,她在几个星期前去世,那只猫是她留下的全部纪念。

    小店店主到电话机旁,打了一个电话。他回来时,给我我倒了一杯热咖啡,我们聊了大约十分钟。我听到身后的门开了,我转过身。

    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弯腰驼背,看上去至少有一百岁了,慢慢地走到拐角处。他坐在一张摇椅上,却一言不发。

    “那是他的猫。”店主告诉我。

老人用手杖敲了三下地板。店主从柜台后出来,走到老人坐着的地方。老人跟店主耳语了几句,随后递给他一张纸。店主挟着老人的手臂,帮他站起来,他们走向外面的旅行车。

    我透过窗户看到老人伸手进去,拿起那只猫,抱在胸前。随后,两个人走到隔壁的一栋活动住房,走了进去。几分钟后,店主回来。

    “我真该上路了。”我告诉他。

    “找到那只猫有奖励。”店主说。

    “我不想要奖励。”我回答。

    店主拿出一张纸,我从他手里接过来。我打开折叠的纸,看到那是一张私人支票,可以兑换成“现金”,上面写着2500元!

    我吃惊地扬起眉毛。“别担心,那张支票无效。从他妻子去世后,这个老人精神错乱了。”店主说。          

    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其后,我的内心告诉我把支票留下来。我把支票拿回来,放到衬衣口袋里。

    “我想,只有傻瓜才认为一只猫值那么多钱。”他说着,大笑起来。

    “是呀,我知道。只有傻瓜才这么想。”我说着、也笑了。

    我走出门,钻进旅行车,开车回家。男孩和他们的枪让我决定推迟钓鱼旅行,另找时间。

    我到家时,妻子给我一张字条,是一位来访的朋友留下的。字条上说他认识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船卖给我,可按月付款。我给那位卖船的人打电话。说完船的情况,我问他想要多少钱。

    “两千五百元。要是我替你筹措资金,就是三千元。”他告诉我。我对他说,过一个小时后再给他打电话。

    我从口袋里拿出支票,给我存款的银行打电话。我告诉他们猫的故事,问他们是否有办法查出老人给我的支票是否有效。我把支票的号码报给他们,等着他们回话。十分钟后,电话打回来了。

    “基瑟先生,支票有效。”那头的女士说着,笑了。

    “有什么好笑的?”我问她。

    “噢,我给银行打电话,询问这张支票是不是真的,那位先生笑了。他告诉我,那位给你支票的老人特别富有。他拥有在加利福尼亚地区经营的大部分木材公司。”

    这还不是唯一的惊喜。那天晚上,我驱车去看待售的船、发动机和拖车。揭开帆布时,那条船跟新的一样。这笔买卖很划算,我知道自己想要它。但是,我看到船的名字,我确定注定要这条船。

    船的后面漆着的字是:猫人。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3年第3期,孙宝成译)

       ①阅读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如今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出现,为我们创造了各种阅读条件,拓宽了我们的阅读视野。但在纷繁的阅读信息中,我们不能迷失了自己。
       ②我们要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来阅读。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长谈。”好的书,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它们就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它就不在话下了。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信条就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文学领域中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自豪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高峰我总算都攀登过了!”在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出现了很多遮蔽我们双眼的“垃圾书”。如果把时间花在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上,那简直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
       ③我们要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现今,数字化阅读冲击着纸质图书阅读市场。网络成为阅读的便携选择,电子阅读器为出门旅游阅读提供了方便。特别是电子书的出现,更是掀起了数字化阅读的高潮。而有些人还是喜欢在淡淡的墨香里细细研读、慢慢品悟大师们的文字。对于电子书,首先不说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就说我们的眼睛,面对屏幕久视肯定受不了。其次,翻阅电子书你听不到纸张翻阅时的悦耳声音,嗅不到书本所特有的淡淡墨香。最主要的是电子书不能像纸质书那样任意启阖,随意夹折,率性圈点。总之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让阅读工具和载体服务我们,适合我们,而不是追赶时髦,随波逐流。我们一旦丢弃自己的独立选择权,先进的科技产品就容易成为加速我们迷失的工具。
        ④我们的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 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可见古人认为读书是学问与修身的根本。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阅读不可避免地具有明确的功利意识:为了考试,为了升职,为了追随时尚等等。其实读书是本分事、老实事,与他人无关、与外在无关、与炫耀无关,是用来培育性情与启迪思想的。那种以为买几本畅销书就已经算是读书的人,其实是自我麻痹。阅读的意义在于超越世俗生活,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因为阅读,你狭窄的心灵会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致变成一个心灵宇宙。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                            (选自《 人民日报》)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风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冰坨,狂风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②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员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他们面临的将是十分a(恶劣、恶浊、拙劣)的环境和十分b(残暴、残酷、残忍)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样呢?能不能经受住C(严密、严明、严峻)的考验?
      ③将军思索着……
      ④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⑤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⑥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⑦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儿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⑧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从容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之间,烟火已被飞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们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给他?
      ⑨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⑩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⑪“——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剧烈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⑫终于,有人对将军小声说:“他就是军需处长……”
      ⑬将军发火的表情突然凝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为闪烁的明珠……他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⑭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⑮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耳边回响着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万圣节来了
                                                                                                  [冷思考]
      热闹的“洋节”会喧宾夺主吗
     “妈妈,给我买个南瓜吧,我要做南瓜灯,过万圣节。”
     “你知道什么是万圣节吗?”
     “英语兴趣班的老师说,万圣节就是外国人的鬼节 ,这一天要点南瓜灯、要吃糖。”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面对6岁的女儿要过万圣节的愿望,这位妈妈既疑惑,又不敢不满足女儿的要求。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近几年,这个国外的“鬼节”在金华也颇为热闹。最近几天,微博、微信上不少人在传“金华过节攻略”、“万圣节,见鬼去吧”等等消息,打开之后,里面满是骷髅、鬼脸、南瓜灯。而一些商场、酒吧、课外辅导机构也开始忙碌,筹划万圣节当晚的狂欢(促销)活动。
     “洋节”的风头真盖过传统节日了吗?不少市民和网友都有这种担心。
      民俗专家认为,“洋节”到了我们这里,再热闹也只是一朵浮萍,难以扎根。
      虽然“洋节”看上去挺热闹,但记者发现,大多参与者对“洋节”的态度并不认真。
    “外国人的这些节日,我们也就是逛逛商场,捡捡便宜,其实连很多‘洋节’的来历都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在本报官方微博上,一位网友这样留言。这也是不少人的想法。
      浙师大民俗学专家陈华文对各种节日有颇深的研究。他说,近年万圣节、圣诞节这些的“洋节”在国内流行,无非因为两点:一是商家嗅到了商机,积极推动;二是这些节日过起来比较轻松,没有固定的程式,爱怎么过怎么过,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成为年轻人狂欢放松的一个借口。这些节日的根在西方,来到中国就像漂洋过海的浮萍,很难扎下根来。所以,对这些“洋节”没必要崇信,也没必要去抵制,顺其自然就好。“很多年轻人随着年纪增长,对‘洋节’会慢慢失去兴趣,对传统节日会越来越重视。”

阅读《第二代身份证里的高科技》回答问题。

      ①我国第二代身份证在继承第一代身份证的基础上,做出了重大改进。第一代居民身份证采用照相翻拍技术加上塑封制成,甚至还有不少是手工填写,只能肉眼辨认,易于伪造。新一代居民身份证制作十分精细,照片要求为一寸近期正面免冠彩色头像照,证件号码在原居民身份证15位号码的基础上升至18位。

      ②第二代身份证是由多层聚酯材料复合而成的单页卡式证件,证件的正面印有国徽图案、证件名称、长城图案、彩色花纹以及证件的签发机关和有效期限2个登记项目。在登记项目中,用公民身份号码取代原来的居民身份证编号,意味着将居民身份证确定为公民身份号码的法定载体。证件背面设计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和本人相片等,并印有彩色花纹,图案底纹为彩虹扭索花纹,颜色从左至右为浅蓝色至浅粉色再至浅蓝色。但二代身份证还预留了居民指纹信息的区域。

      ③如果用放大镜,可以在身份证的彩虹扭索花纹中看到居民的相关信息,这一技术被称为文字微缩技术,具有高度防伪性能。

      ④第二代身份证除了视读功能外,还具有机读功能,机读内容包括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变动情况和换领、补领身份证的记载等。二代身份证不仅具有机读功能,还能适应七八十度的温差,基本杜绝伪造,因此备受人们关注,其主要秘密在于里面嵌入了一片比小指甲还小的专用芯片模块。该芯片模块容量较大,可作为机读存储器,写入的信息可划分为安全等级,分区存储。

      ⑤此外,第二代身份证还使用了密码技术进行证件防伪,将持证人的照片图像和身份项目内容等数字化后采用密码技术加密,存入芯片,可以有效起到防止伪造证件或篡改证件机读信息内容等。证件信息的存储和证件查询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既可实现全国范围的联网快速查询和身份识别,也可以进行公安机关与各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络互查。

      ⑥与普通IC卡芯片相比,这种专用芯片更经得住环境考验,兼容性非常好,可在商场、酒店、机场、以及公安系统都能顺利通过机器读取芯片内数据库内容;耐磨性可以满足天天使用的强度、能应付人为或非人为的破坏等。新一代身份证内的芯片,可以与阅读身份证的仪器进行相互认证,通过机读信息进行安全性确认,并实现现代化人口信息管理。

      ⑦专家分析,高技术的采用,既可以有效防止伪造身份证的违法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又使大批量查验或通过网络查验身份证成为可能,有利于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姥爷的小人书

①姥爷年过古稀,平生有个习惯就是收集“破烂儿”,比如坏了的台灯、不会走的钟表、作废的粮票,还有现如今没人再看的书。

②小时候,我住在姥爷家里。那些安静的午后,藏满了姥爷“破烂儿”的书房就成为了我的乐园。姥爷总会从书柜里____(A.捧 B.取)出一个小纸箱,那里而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小人书。

③《杨家将》《封神榜》……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凝结在手掌大的书本里。那时的纸张质量不好,上面的图画和文字还有重影,但我仍然乐此不疲。每当这时,姥爷就噙着笑意坐在我身边,看着我读书的样子,并指着每一幅图为还不认字的我讲上面的故事。姥爷特别擅长讲故事,有时一本书要两个小时才讲完。我不厌其烦地听着,一老一小偎在床边,压低了声音轻轻地笑,岁月静好。

④后来年纪渐长,我离开老家,小人书也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有一次偶然和妈妈聊起她小时候的事情,妈妈说,她六七岁的时候,最喜欢去街上的书摊租小人书看。市中心的百货商场门口,总有许多小人书摊。姥爷去买东西,妈妈就坐在摊边,一本一本看过去,消磨一下午的时光。妈妈说:“你姥爷当年的梦想,就是退休后也摆一个小人书摊。可惜等他退休了,这个行业也消失了。”

⑤猛然间,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小人书会成为姥爷那些陈年旧物的收藏中最特别的一种。记得上次回老家时,发现姥爷正独自坐在窗前翻看他珍藏的小人书。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姥爷和他的小人书上,书页翻动间杨起细微的灰尘,翩然起舞,一如我童年里的无数个午后。我走过去拿起一本小人书,翻开,久违的油墨气息扑面而来……姥爷微笑地看着我,老花镜后的眼眸饱含我未曾留意过的光芒。在我很小的时候,每每专心翻看着一本本小人书,姥爷也一定用这样温暖、柔和的目光看过我吧?

⑥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物都渐行渐远,直至在我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比如小人书,比如出租小人书这一行业,以及会在街边看一下午小人书的人们。姥爷爱书,爱小孩子,他喜欢看那些快乐的孩子坐下来安安静静读书的样子。小人书中珍藏着姥爷旧日的回忆和梦想,他望着我的时候,或许也在望着没能陪伴妈妈一起读书的那些午后时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