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老 海 棠 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窗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莱,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莱一边说:“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
         ⑦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了“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和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本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简要写了和奶奶有关的哪几件事(每空不超过5个字)?春:         夏:        秋:       :     

(2)、品读第⑧段划线句子,结合标点从语气角度分析“我”的心理变化。

(3)、第①段说要用“一棵海棠树,纪念奶奶”,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原因。(不超150字)

举一反三
      阅读《岳阳楼》,完成下题。
                                                                                                  岳阳楼
      ①岳阳楼在1700余年的历史中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现在的岳阳楼是1984年大修竣工后对外开放的,修复后的岳阳楼沿袭了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大修后的形制,保存了清朝的规模、式样和大部分的建筑构件。在江南三大名楼中,黄鹤楼、滕王阁都是今人依据史料用现代技术新建的,只有岳阳楼是尚保持着原貌的古建筑。正因如此,岳阳楼的建筑艺术价值是无与伦比的。
      ②湖南岳阳市城区的地形较为平展,而岳阳楼紧紧依傍着洞庭湖,修建在海拔54米高的山丘上,山顶比湖面高出20多米,岳阳楼自身则高达21. 35米,因此在古代,它可以算是岳阳城的一个制高点。岳阳楼坐落在一段古朴的石砌城墙的顶部平台上,平台面积至少上千平米,视野开阔,游人可以从多个角度拍下岳阳楼的雄姿和洞庭湖的秀色。平台下幽深的城门洞比起南京、北京的古城门来,规模还比较小,而在一望无际的苍茫水面上,突兀立起一座城门,却另具一派森严气象。
      ③岳阳楼是我国古代纯木高层建筑的一座伟大丰碑,其楼体占地面积251平方米,全部为纯木结构,各个构件设计精巧,彼此牵制,复杂错落,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二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楼顶的形状酷似一顶将军头盔,这种将军盔式的项部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独一无二。
      ④岳阳楼不仅【甲】是我国建筑史上纯木结构建筑的典范,而且【乙】在文化方面价值连城 , 是千秋万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道人文风景线。如果拿岳阳楼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相比,无论在外观上,还是在气势上,前者都比后者差了许多,可为什么岳阳楼能在名气上更胜一筹呢?那是因为范仲淹为其撰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正是这篇文章造就了这一人文风景名胜古迹。胜地因一人而名世,山水为一记而增色,文采河山两添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为自己祝福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那年,女孩刚上大学,她住在有六个人的宿舍。另外五个女孩家里的条件都非常好,而女孩家里很穷。她的穿着非常朴素,人长得瘦小而且有点儿黑,除了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女孩跟打扮漂亮的舍友比起来,就像是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③正因为这样,女孩很自卑,脸上总是挂着忧郁的神情。她尽管努力,但成绩平平。

       ④女孩的舍友陆续地过生日,她们在高档的卡拉OK厅或充满浪漫情调的酒吧开生日Party。女孩参加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和祝福一齐拥向幸福的寿星。

       ⑤而女孩的生日总是被人忘记,因为她自己也常常遗忘了它。女孩偶尔也会有想起的时候,她不奢望开一个生日Party,但她希望有一天,有一个人忽然记起了她的生日,送给她一张贺卡,对她说"生日快乐",女孩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从没有一个人为她这样做。有一次,她的生日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她的舍友忽然想起,问她:"你的生日是不是已经过了?"女孩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的生日的确早已过了。于是大家淡淡地笑笑,不了了之。

       ⑥在大三上学期的一天,女孩坐在图书馆一个靠窗的位置,认真地看书。那天,外面的阳光灿烂而明媚,透过玻璃照在了她的身上。女孩因这阳光而心情明朗起来,她转头望着窗外,只见阴密的小树林,有叶子飘飘柔柔地落下,铺满了草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碎成点点金斑,随秋风起舞。南国的晚秋总是这样的华丽而富有生气。女孩突然想起,今天就是自己的生日,二十年前的今天,有一个小生命哭泣着降临,而二十年的生命历程,更是一首美好的乐章。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发觉这种美丽。女孩刹那间醒悟,当自己一个人跋涉时,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生命的旅途常常会有挫折,会有苦难,这时候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鼓励。

       ⑦女孩到蛋糕店,为自己订了一个蛋糕。剩下来的时间里,她到地摊上,买了一套衣服,很便宜,但她穿上它后,整个人焕然一新。然后她开始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那一天,女孩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⑧晚上,女孩提着蛋糕和一袋零食回到宿舍。当她把蛋糕摆在桌上时,舍友惊呼:“今天是你的生日?”女孩微笑着点点头,于是大家都围拢过来,祝福她生日快乐。因为没有一个人记起她的生日,因此没有一个人准备礼物,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女孩在摇曳的烛光中许愿,祝福自己勇敢、快乐并坚韧不拔。

       ⑨从那以后,大家发现女孩似乎变了一个人,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人也变得越来越美丽。女孩开始参加学校的各种大赛,获得了许多的奖项,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后来,爱好文学的她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再后来,女孩成为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梦想慢慢实现,即将踏上人生的另一个旅途时,女孩终于牢记二十岁生日那天对自己说的话: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

       ⑩而这个女孩就是我,如今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写下这段文字,感谢生活,感谢生活,更感谢自己,因为自己给了自己勇气和希望。

阅读

我想和自己“虚度时光”

王清铭

①生活是一种广义的艺术。诗人李元胜写过一首诗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他说,要把时光“浪费”在抬头观看落日和满天星光,低头看水的镜子,散步、伫立,长时间凝视“你”的眼神中。诗人所写的“浪费”其实是一种诗意栖居,他把生命“虚度”在美好的事物上,“直到所有被‘虚度’的事物,在我们身后,长出薄薄的翅膀”。

       ②珍惜时间……这一说法没错,但如果只有繁忙和喧嚣,生命的美好又附着在哪里呢?

③人们都喜欢摇滚乐一样的节奏,但英国著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的成员约翰·列侬曾经说过: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音乐需要快节奏,但生活应该慢下来、否则生活会抛弃我们,我们空有行尸走肉的躯壳,没有灵魂。”

④人生是艺术、不是技术。 “二倍速人生”、从工作技术层面来说,有可取之处。影视剧注水的情节、用倍速播放功能快速“拧干”;蒸汽机时代的火车气喘如牛,加速后的动车奔驰如骏马;凭君寄语报平安、山重水复、消息早丢弃在路途上了,不如一个电话或一条微信更为高效便捷,提高效率、是现代人普遍认同的理念.

⑤人生可分为两大部分:工作和生活。工作需要技术,但生活需要艺术。对很多都市人来说、突飞猛进的技术使生活更便利、但也容易使我们被技术绑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写经纪人麦克斯·韦尔机器化的生活: “坐在办公桌前的人简直成了一部机器:它是一个忙碌的纽约经纪人、由好些齿轮和正在展开的发条推动着。”午餐将近时,他才想起向莱斯利小姐求婚。莱斯利小姐柔声告诉他,昨晚八点钟在街角的小教堂里他们已经举行过婚礼啦.小说的结局是荒唐的、但认真反观我们疲于奔命的生活,有时还真是如此.

⑥朱光潜先生在《慢慢走、欣赏啊!》中捉出一个看法: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人生应是艺术,但很多人习惯把“艺术人生”转换成缺乏人性温度的技术人生。各类媒体也在贩卖焦虑,喜欢用的词语是“抛弃” “来不及”等、如网络上阅读量极高的文章《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我才23岁,却一切都来不及了》 《90 后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你还在还蚂蚁花呗》等等。贩卖焦虑的人,危言耸听、博人眼球、他们最大的思维误区就是把工作的技术性和生活的艺术性混同起来。

⑦医药学家拉里·多西曾提出“时间疾病”的概念。是的,很多人的时间都患病了,没有激情的红血球、没有诗意的维生素,我们都成了病人,生命的病人。

都市的夜晚需要璀璨的霓虹灯,夜行车时需要车灯,但真正能够点燃我们心灵的是白天的太阳和夜里的月亮。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这首《竹里馆》抹去了时间的刻度,用明月的升降作为生命的尺度。工作需要快节奏和技术化,但生活的节奏要慢下来。 “慢生活”运动方兴未艾,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生命回归简朴、闲适和诗意.有一些时光需要诗意的“虚度”,一些生命需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就是患都市病的人所缺乏的“生活的艺术”。

⑨匆忙走在路上时,有时不妨停下来,看春天的阳光照着姹紫嫣红的花朵,看青草在乍暖还寒的风中摇曳,让心灵也像诗人所写的那样“长出薄薄的翅膀”。

       ⑩莫让生活技术化,回归艺术。最好的生活艺术,就是我和自己“虚度时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