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 , 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 , 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注】①益昌:今四川广元一带。②刺史治所:州郡长官的驻地。③腰笏(hù): 把手板插在腰带上。④隙:空闲,这里指时间。⑤属令:属于县的县令。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何易于为益昌令 (       )
②易于自腰笏 (     ) 
③方春,百姓不耕即蚕 (     )
④偕骑还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3)、请你结合文中何易于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

【材料一】

欧阳修与三座滁州亭

醉翁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之者谁?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欧阳修) 

丰乐亭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丰乐亭记》(欧阳修)

醒心亭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醒心亭记》(曾巩)

[注释]①君:国君。

【材料二】

苏轼与三座快哉亭

滁州快哉亭

原名阳春亭,因徐州知州苏轼在此亭作《快哉此风赋》而改名。

贤者之乐,快哉此风。

——苏轼《快哉此风赋》

密州快哉亭

苏轼贬密州时所建。

满襟高兴属轩槛,野阔风长真快哉。

——文与可《寄题密州苏学士快哉亭》

黄州快哉亭

张怀民(字倔佺)贬黄州时所建请苏轼为之命名。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