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名著阅读。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填对四处即可)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为兄报仇怒杀西门庆;发配     途中,在酒店结识___(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___(金眼彪)夺回____;大闹飞云浦,血溅         , 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僧;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马  语(莫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没人告诉我。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啄瞎的?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悚,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
       马说:“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这个话题勾起了它无限辛酸的往事
        马说:“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掀了下来。军官用皮鞭抽打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原来你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瞎了……”马说着,掉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手掌里的清凉
    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
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段奇清/文,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窑变

余显斌

    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各种瓷器,琳琅满目。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hù)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买家只许看,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在他这买瓷的,尤其是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要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一查,果然是宋代的。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只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由于路近,他没有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这时,一辆三轮车冲了出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

    三轮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三轮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多少钱!”

    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没送来?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呆了一会,一咬牙:“我赔!”他哼了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说着,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

    回到家,他拿了另一件鲁山花瓷罐,四耳的,黑底白釉,装入一个纸盒子,去了买主那儿。三万元钱也就到了手里。

    这样的生意,他一天会做几起。所以,撞碎鲁山花瓷的事,他也就慢慢忘了。

    一个冬日的早晨,他刚开门,一个人影戳在眼前。抬眼一望,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民工司机。司机吸溜着鼻子,显然站了一会儿了。看见开门,(A)司机连忙把手上紧紧裹着的蛇皮袋层层打开,抖抖缩缩捏出几卷钱,一张张地数,整整三万,放在他手中。

    司机交了钱,嘘了口气,好像多大一个心事了了。他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又没说出来。直看着那民工骑上三轮车,嘟嘟嘟地走了。一直消失在晨雾中,消失在他视线的尽头。

    (B)他拿着钱仍呆呆地站在那儿,心中有股烈焰在燃烧,在蒸腾,在激流澎湃,以至于他虚汗淋漓。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卖出去的鲁山花瓷里,有个别是赝品,是自己手制的。

    那天,民工撞碎的就是一尊赝品。他当时之所以没让赔,一则赝品不值钱。再则怕闹开了,被行家发现,看出其中的猫腻。

    鲁山花瓷,是高温下的一种美丽的窑变。

    他没想到,一个民工司机,竟让自己心中发生了剧烈的窑变,也如鲁山花瓷一样,放射着一片洁净的蓝色。当天,他找到民工退还了钱。以后,他的“名瓷之家”中,再也没有赝品了。

(选自2017年《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运动赛场上人才罩出,为国家、民族赢得了荣耀。请你阅读下面自传,完成问题。

我是刘翔(节选)

刘翔

2004年8月27日,雅典时间21点30分,决赛,最后一枪。

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座无虚席。

“第四道,刘翔,中国!”我听到了我的名字,慢慢走向了起跑器。后来自己回去看录像。发现那一刻,我的表情出奇地冷酷。袁伟民局长说,中国人,黄种人能站上这条决赛的跑道,就已是历史的突破;现在我做到了,但这还不够,我要证明更多。

“各就各位!”裁判员一声令下,偌大的体育场鸦雀无声,我听得见自己心脏的跳动。

不出意外地,第八道的巴西选手向裁判示意,要求重新起跑。第二次,美国选手抢跑了,他这次抢跑的意图就是要扰乱对手的情绪。经历了两次波折,我知道,观众的心都已被吊到了嗓子眼,但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毫不夸张地说,就算其他七名选手轮流抢跑一次,也不会影响我的心情。

不知你们有没有体会过那种万籁俱寂,脑海中一片空灵,什么杂念都没有的感觉,至少在那次发枪前,我就是处在这种境界。我以前觉得,越是大赛,我越是兴奋,但现在看来,其实是越是大赛,我在心理上就越是平静。

我已做好了一切准备。

枪响了,整个体育馆骤然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呼喊声,八位选手像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原来起跑是我的弱项,前三栏一般我都落后,但直觉告诉我,这次起跑我非常快,到了第三栏,我已经跑到了第一的位置。

前方一片开阔,没有任何对手,我知道这次有戏了。第五个栏,第六个,第七个……第十个!天啊!前面没有人,我是第一个,我是第一个!

冲过终点的那一刮那,我大脑一片空白,我赢了!我是奥运会冠军!我是第一名!

        吉粉花(刘翔母亲):那天晚上,小区内的邻居街坊们都自发地聚集到了我家楼下,摆出了一台大的背投电视机,黑压压的有好几百人。很多电视台和报纸的记者也都来了。他们说,要和我们一起见证刘翔夺金的那一个瞬间。……

       刘学根(刘翔父亲):那天晚上,我和翔翔妈妈一夜没睡着。第二天下午,我和她静静地坐在家里,两个人就开始回忆以前和翔翔在一起的过去,说着说着,两个人都哭了,哭得狠伤心,却又哭得很开心。从小到大,我对翔翔一直很严厉,也一直教训他。但我真的很想对刘翔说一句:“小子,你是爸爸的骄傲!”

ㅤㅤ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我居然跑了12秒91!这是个我做梦也不敢想的成绩!但当时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这些,我只记得,跑过终点时,我没有任何累的感觉,我就想一直跑下去,跑下去。耳边是几万观众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我要来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披在身上,开始绕着场边跑。

看台上有不少中国观众,我看到他们都哭了,他们挥舞着国旗,在喊着我的名字:“刘翔!好样的!”我就攥紧右拳,把手高高举起。举到后面,发觉手实在太酸了,根本就举不起来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跑了多远,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点也感觉不到累,只觉得披着国旗的感觉真好,像是在飞一样。

很快,我脑海里又浮现着当年在法国比赛被错判取消资格的那一幕,我的眼泪顿时涌了出来——我想好不哭的,可不知为什么,眼泪这时候再也控制不住了。“谁说我们黄种人拿不到冠军?我现在就证明给全世界看了!我们黄种人一样能够拿冠军!”

我同样还是披上了国旗,我要让全世界都看到,我们中国人一样能站在田径组距离冲刺项目的最高领奖台上。当广播喇叭的声音报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我身披国旗,一个箭步跃上了领奖台。

这个动作我已想过了无数次,这一次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给我颁奖的是德高望重的何振梁老先生。他把金牌挂到我脖子上的时候,流泪了。他说:“谢谢你!”我的眼泪又一下子涌了出来。我知道,他老人家这句话的分量和其中的含义。

【梳理自传情节】

板块二:自然之美

陈应松

①从北方刮来的风在江汉平原上横扫的时候,会听见土地深处传来的反抗和怒吼。芦穗没有被折磨得倒下,还在微笑,田里的稻茬烧黑了,满目疮痍。但另一边菜畦里一片嫩绿从苍凉枯黄的色彩里挣扎出来。萝卜长得碧生生的,叶子张扬肥大。不过畦边上的被鸡鸭给啄吃了,只剩下光光的茎,像狗的肋骨。大蒜披头散发,像一些时尚青年的爆炸式发型。莜麦菜很细,茼蒿很密。它们自己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全在郁郁葱葱地生长。

②神农架的冬天似乎就是这样,一个用冰雪和森凉制造的世界,在越来越远的群山间白着,一夜愁白了头发,犹如一个传奇老人,躲在高寒山区里,冥想着天地的大事。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这样的时候,你会想得非常简单,掐一把水灵灵的蔬菜,切几片用新鲜的年猪腌制的腊肉,看它冒出的热气与香气。在河边砸着冰凌片,有野鸭惊飞起,它们是冬泳队员,自得其乐。

④我不会想很远,就像一只在火炉前打盹的猫,只做着眼前的梦。我喜欢在冬天缩手缩脚地到处走动,风很干硬,站在雪山前和站在田野上都一样。我在神农架的冬天里看到过猎狗在雪地里追逐一只野兔的景色,雪团从树上突然砸下来,崖上的冰瀑像是垂下的万条剑刃。离城市越来越近的平原上,没有封冻的河流会有波浪发出近乎音乐的流淌声,好像冬天远没有到来。水鸟依然像平时一样大喊大叫,但扇起的浪烟是要让大地发寒的。

⑤乡村里的人与物却过着他们真正的冬天。我喜欢看他们的表情,远远望去像是冬眠的村庄,其实他们有着自己活惯了的生机。雾很大,地上一层霜。过一会儿,抬头一望,太阳出来了,哗哗地往上升扬,遭过霜打的油菜地像群鳞耀跃,闪着冬日的光芒。这真是奇迹。枯草闪闪发光。还有人在田中劳作。冬日的田翻耕后,泥巴冻成了粉状,好像春天从土里拱出来了。一只喜鹊在油菜地里啄食虫子。冬天的太阳如果升起来,真是“叮叮当当”地响。地上浅浅的麦苗在摇晃,土里有了暖气,呼呼地往外冒。看呀,村里的狗在阳光下欢呼雀跃,鸡则躲在草垛背风处晒太阳,畏畏缩缩地蹲着,守住自己刨出的窝。公鸡耐不住寂寞,突然骚动且雄起,在太阳下乱跑,咯咯大叫,显得没心没肝的。有这样的小气候,世界多热闹。

⑥时间很慢,人心不急。有时候目光短浅一些会看到很多平时觉得没有用处的欢乐。草色阑珊,诗书翻过。就跟随冬天而去,保不定把你送到灯盏花旁的又一季灵感里。

(选自《朝向一朵花的盛开》,有删改)

城市里的蘑菇

[意大利]卡尔维诺

①一天,不知道从哪里飘来一阵裹着孢子的风,吹到城里路边的花坛里,于是几簇蘑菇就在这里发了芽。没有人发现这事,除了小工马可瓦尔多,他每天早上正是在那里乘电车。

②这个马可瓦尔多,有一双不是很适合城市生活的眼睛:标识牌,红绿灯,陈列柜,霓虹灯,宣传画,他看这些东西就好似扫过沙漠里的沙子。然而,树枝上一片发黄的树叶,纠缠在瓦片上的一根羽毛,却从来也逃不过他的眼睛:没有一只马背上的牛虻,没有一个桌上的蛀虫洞,没有一块人行道上被碾扁的无花果皮,是不会被他注意到的,通过它们,可以发现季节的变化,理解自己灵魂中的愿望,体会对自身存在的痛苦。

③于是一天早上,当他等着电车把自己带到那个他做体力活的公司去时,在站牌附近,他找到了什么不同一般的东西,是蘑菇,真正的蘑菇,它们正从城市的中心冒出头来! 马可瓦尔多觉得,那个曾包围着他的灰色吝啬世界陡然变得慷慨起来,满是秘密的财富,除了以钟点计算的合同薪金外,除了工资补贴外,除了家庭津贴费外,还可以从生活中指望点别的什么东西了

④“只要一夜的雨水,”他自言自语道,“就已经可以收获了。”他等不及要把这个发现告诉妻子和孩子们。

⑤“这就是我要跟你们说的!”在寒酸的午饭饭桌上,他这样宣布道,“一个星期内,我们就可以吃上蘑菇啦!一盘炸蘑菇!我跟你们保证!”

⑥“那这些蘑菇在哪里?”孩子们问道。“告诉我们它们长在哪里!”

⑦对于那个问题,马可瓦尔多的热情一下子被一种多疑的考虑给制止住了:“如果现在我跟他们说在什么地方,他们肯定会和平常一起玩的那些小调皮一块去找蘑菇,这样,整个街区就会到处散布这消息了,而蘑菇最后就会落到别人家的长柄平底锅里了!”这样,那个曾迅速用大爱来填满自己心灵的发现,现在却使他对占有蘑菇狂热起来,使他被嫉妒和怀疑的担心包得严严实实。

⑧第二天早上,他走近电车站时,是满心的焦虑。他蹲在花坛边,看到蘑菇长大了一点,但不是很多,几乎还完全藏在泥土地下,心里颇为宽慰。

⑨他这么蹲着,甚至都没发现背后有人,他突然站起身,尽力摆出一幅冷漠的神情。有个清洁工,撑着扫帚,在看他。

⑩这个在他管辖区里长着蘑菇的清洁工,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瘦高个。他叫阿玛蒂吉,马可瓦尔多看不惯他已有一段时日了,也许那些戴眼镜的总是让他心生厌烦,他们总是盯着沥青路,要清扫掉一切自然的痕迹。

⑪这是个星期六:【A】马可瓦尔多闲下大半天的时间,装出心不在焉的模样,在花坛附近转悠,远远地监视着清洁工和蘑菇,同时算计着还需要多长时间蘑菇能长好

⑫晚上下雨了:就像农民们在数月的干旱后,单听见几滴雨声,就能从睡梦中醒过来,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就这样,【B】马可瓦尔多,整座城里唯一一个,倏地从床上坐了起来,呼唤着家人,是雨,是雨。他努力呼吸着从外头传进来的湿尘味和新鲜霉味。

⑬拂晓时,也就是星期日,他和孩子们一起,拎着个借来的小篮子,赶紧跑到花坛边。蘑菇出来了,直直地挺在菇柄上,菇盖高耸在泥土外,还浸着雨水。“太好啦!”他们扑过去采起了蘑菇。

⑭“爸爸!你看那边那个先生捡了多少蘑菇啊!”米凯利诺说,父亲抬起头,看见阿玛蒂吉正站在他们旁边,胳膊下也挽了个小篮子,篮子里装满了蘑菇。

⑮“啊,您也来采蘑菇?”清洁工说。“那就说明这蘑菇没问题可以吃了?我摘了一些,但不是很有把握……路的那头,还生出来一些更大的蘑菇……好了,现在我知道可以吃了,我得去通知我的亲戚,他们还在那里讨论是该采摘呢,还是该丢掉别管……”然后就大步走开了。

⑯马可瓦尔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还有他没发现的更大的蘑菇,一场从没希冀过的收获,就这样在他鼻子底下给夺走了。 他几乎是被忿恨,被暴怒气僵在那里,好一会不得动弹,然后——就像不时会发生的那样——那种个人激情的崩溃转变成一种慷慨的冲动:嘿,你们大家!今天晚上你们想来一盘炸蘑菇吗?”他冲着簇拥在电车站里的人群吼道。“在这条路上长出了好些蘑菇!你们跟我来!每人都有份!”于是他就跟在阿玛蒂吉后面,而他自己已是被一大群胳膊上挂着雨伞的人尾随着,因为天气还很湿润,阴晴不定。

⑰所有的人都找着了蘑菇,因为没有篮子,他们就把伞打开来装。有人说:“如果大家中午能一起吃个饭,该多好啊!”然而每个人都是捡了自己的蘑菇,就奔回自己家了。

⑱但他们很快就又见面了,甚至就是当天晚上,就在医院的同一间病房里,洗了胃后,大家都被从中毒中拯救出来,不是很严重,因为每个人吃掉的蘑菇量都相当有限。

⑲马可瓦尔多和阿玛蒂吉的病床挨得很近,他们是怒目相视。

选自《马可瓦尔多》(有删减)

【小说•情节】

【小说•语言】

【小说•人物】马可瓦尔多

【小说•主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