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第二次)试卷

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引发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890年工业产量位次

2

4

3

1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1931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3

(1)、据材料一,图1反映了哪种新能源的发明?图2反映了什么新动力的应用?这些新发明推动人类历史迈入什么时代?
(2)、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在哪两个国家?表格中“工业产量位次”与“殖民地面积位次”的反差导致了哪两大集团形成?集团的性质是什么?
(3)、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政治局势的影响。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

材料一: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少用大量的煤,而且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它推动着业已领先的英国继续前行,让这个小小的岛屿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进一步地超越了其他各国。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各个行业相继实行了工厂化,短短几十年时间,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电气时代的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建设科技强国》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在科技进步、文化交流、政治互信、经济发展、和平稳定等多种因素的促进下,人类社会逐渐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乘飞机旅游不再是梦想;

②铁路运输日益繁忙;

③电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

④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⑤运用克隆技术繁殖母羊“多莉”;

⑥解决机器大生产的动力问题。

材料二:

时间

国家

事件

1941年6月22日

英国

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

1941年7月3日

苏联

表明苏联的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

1941年8月14日

美、英

发表《大西洋宪章》,表达了共同反对纳粹暴政重建和平的决心。

1941年9月29日

苏、美、英

签订了英、美向苏联提供飞机坦克等军用物资和贷款以及苏联向英美提供原料的协议。

1941年12月8日

美国

正式参战,中国也向德、意、日宣战,其他一些国家也向轴心国家宣战。

1941年12月22日

美、英

倡议所有对轴心国家作战的国家签署一项同盟宣言,美国提出的宣言草案经与英、苏磋商修改后,用急电发给各盟国。

1942年1月1日

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个国家

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共同签署《A》,标志着B的形成。

材料三: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节选自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四: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对处理重大争端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可以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所以,只有通过大国之间的协商合作,走“大国协作”、“共同安全”的道路,才是解决全球安全问题的现实途径。“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道义和正义是大国气象的体现。大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政治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经济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国际事务中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只有各个大国“义”字当头,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处理重大争端,才能在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个普遍、高效、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模式。

——节选自2016年“习近平在伊朗核问题六国机制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水陆交通的改进见证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罗马帝国,帝国庞大军队的转运,繁荣的经济和贸易,需要先进而且数量极大的陆上运输工具。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制车匠发现了塞尔特人的四轮马车,并再加技术革新,使马车的性能大为提高。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具备80000千米平坦的大道,使这种四轮马车备受青睐。

——摘编自沈琦《三圃制与中古时期的运输革命》

(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马帝国四轮马车备受青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的版图。

材料二19世纪初期,由于民间技术力量的缺乏,美国联邦政府指示军方给予技术支持.到1835年,联邦政府至少援助了20条铁路的勘测。在当时高关税的背景下,美国1830~1843年间对铁路进口器材减免关税达600万美元。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联邦开始给予铁路公司直接的支持,贷款按铁路里程发放。联邦政府赠与铁路公司土地,到1871年底,铁路公司共实际获得大约1.31亿英亩的土地。铁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国内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摘编自朱寿清《美国19世纪铁路建设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府采用哪些方式支持铁路建设。

材料三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3)据材料三,概括福特汽车生产流水线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4)综上,归纳促进交通发展的主要因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