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让人类面临危机的抗生素
①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是耐药菌的出现,并且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也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
  ②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青霉素,1940年用于临床,开创了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新纪元。几十年来,青霉素挽救了数以千百万计的生命,使人类平均寿命从40岁提高到了65岁。青霉素的“事迹”可谓抗生素为人类社会所做贡献的缩影。
  ③疫苗、抗生素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然而,几乎与此同时,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某些传染性疾病又有卷土重来的势头。例如,目前全球已有17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约有2000万结核病病人,现在每年新增加结核病病例800万,死亡300万人,高居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细菌性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归根结底是人类的免疫系统出现故障,而这种故障的罪魁祸首可能就是抵御细菌袭击的抗生素。
  ④事实上,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仅仅60年间,很多细菌就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例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更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亡。
  ⑤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46477份儿童病历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前抗生素使用的频繁度极高,平均每个儿童一年间接受3次抗生素处方,其中有一半的抗生素是用于处理中耳炎等问题的正常使用,而有12%是用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等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感染治疗。美国在1982年至1992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者上升了89%,其主要原因是耐药菌带来的治疗困难,仅1992年全美就有13300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
⑥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造成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原因有很多,各种分析报道也常见诸报端和专业杂志,有两点可能是我们应该特 别关注的:一是医疗卫生系统对医务人员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缺乏行政与法律的界定。二是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导致在环境中大量的抗生素释放和耐药细菌的驯化和进化。这不光是我们国家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

(1)、第②段,作者为什么要在“事迹”一词上加引号?

(2)、从词语的意思和表现力角度看,与第③段加点词“”罪魁祸首最接近的一个选项是(   )

A、始作俑者 B、根本原因 C、主要祸害 D、凶手巨恶
(3)、第④段划线句与“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60年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相比,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第⑤段,作者主要通过列举                            两个事实,说明①             ;②            

(5)、依据第⑥段内容,遏制我国滥用抗生素,可采用的主要措施是: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数字阅读的美好时代

    戴上增强现实眼镜看一本有关兵马俑的图书,兵马俑就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在眼前;给手机加上一个反光镜,再打开绘本时,手机会自动为孩子朗读绘本内容……许多看似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如今已成现实。12日至14日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5G,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精彩纷呈,让人们对数字阅读的未来更加期待。

    5G时代,数字阅读会出现哪些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亲眼看看紫禁城里的生活吗?想和剧中人物肩并肩走在一起吗?诺基亚公司在展会现场展示了5G视频融合技术,用户对着自己拍摄一段视频传到一台服务器上,就能和任何影视剧中的场景进行融合。“其实相当于抠图,但以前限于速度和带宽,普通用户很难做到,有了5G就简单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套技术未来可以使用户在观看影视剧时直接进入剧中,“演员就好像在你身边一样。”

    我国在5G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网络部署全球领先,5G商用进程也在加速。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公司总经理刘昕认为,随着5G技术的落地、虚拟技术的提升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将是数字阅读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说,如今数字传播技术带来的数字阅读、有声阅读、可视化阅读已超越传统阅读体验,图文、音频、视频及AR/VR技术的加入使阅读变得生动立体,未来的数字阅读将变成融合各种感官体验的沉浸式阅读。而且,在5G高速度、低延时、大容量的带动下,“万物皆可为媒介”,数字阅读的空间和场景会得到极大拓展,“未来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认为,深度数字化将大幅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阅读不仅仅局限在书本、手机、电脑等现有终端,未来各种终端阅读设备之间能无缝切换,智能手机、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都将成为阅读的载体,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随身随心获得专业优质的阅读内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期以来,我国数字阅读一直受困于技术领先而内容不足,读者抱怨优质内容少。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据《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近70%的数字阅读用户认为2018年的数字阅读内容质量有所提升。数字阅读产品数量大幅提升,仅网络文学总品种就超过1600万部,数字内容创作者的总人数从2015年的480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862万人。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刘书说,电子书的普及极大促进了中国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进程。目前亚马逊中国上的图书50%实现了纸电同步出版。亚马逊中国拥有超过70万种图书,“这些都是出版社的正版优质图书,读者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了。”

数字阅读内容的丰富和质量的提升,也刺激了读者的付费意愿上升。据统计,有68.7%的电子书用户愿意付费区间在20元以上。“但实际上,读者只要买到了一本满意的电子书,他的实际付费就会明显高于20元的付费意愿,人均实际付费在33元到41元之间。”张毅君说。

近年来,我国知识付费发展迅猛,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群体达3亿人。其中音频课程尤其受读者欢迎。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去年4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未成年人听书率也达到了22.7%。听书成为各种阅读方式中增长最快的方式之一。

影响力向基层民众和海外读者延伸

    我国数字阅读不但在国内收获海量用户,也赢得了越来越多国际读者的关注。据统计,目前有超500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翻译到海外,海外中国网络文学网站日活跃人数达50万人,相关网站的日均访问量达500万次。2015年,中国实体书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只有5000种,2018年已经增加到9万种。刘书说,亚马逊中国与美国出版社合作出版了22部中国作品的英文版,路遥的《人生》、紫金陈的《无证之罪》、贾平凹的《秦腔》等受到美国读者的喜爱。

(节选自2019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自动驾驶塑造未来

①1939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Futuramao此后,科技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初步探索和基础研究。作为人工智能最具商业价值的领域之一,自动驾驶产业广受热捧,发展迅速。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预测,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车都将会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在推动人类交通革命的同时,也必将塑造城市的未来。

②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2016年,日本发布《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允许自动驾驶汽车2020年在高速公路上通行。2017年,德国通过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案,并于同年提出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我国在2017年发布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7年12月,深圳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了无人驾驶公交的试运行测试,此后,上海、北京、重庆相继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颁发了测试牌照。根据麦肯锡的研究,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③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我国正在积极制定自动驾駛等级划分标准。美国曾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5个等级。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按照智能化程度将自动驾驶汽车划分为“完全人类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6个标准等级。据比标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4级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2017年,加利福尼亚常规公路测试公里数最高的自动驾驶汽车厂商,测试里程总数不超过40万公里,技术人员无干预的行驶里程也低于6000公里。此外,路测也仅限于乘用车场景,并没有实现多个行业都已经出现的应用场景的全覆盖,距离真正意义上“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④作为交通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革命,自动驾驶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一是[A]自动驾驶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例如,在将要发生事故时,是拯教车上的乘客还是挽救路人?一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必然面临上述这类伦理性难题,这些技术伦理价值导向一经确立,将成为自动化规则被大规模植入到自动驾驶程序,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二是[B]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2018年3月,接连发生的两起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敲响了自动驾驶的安全警钟。同时,自动驾驶汽车通过网络与外界实现大规模数据交互,一旦受到网络黑客攻击很可能失去车辆控制权。三是[C]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体问题。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随着汽车的控制权被逐渐交给计算机系统,汽车制造商相关产品供应商或者是乘用人,都有可能成为责任主体。

(摘自《光明日报》)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载不动父爱如山

①我摸进采石场,跟父亲坦白:“爸,我不读书了。”父亲只问一声:“是担心没钱供你上大学吧,爸这条命还在!”我捡起行李,执意转身。尽管我的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可考出去,父亲怎么办?妹妹怎么办?这如山的沉重,使我选择了放弃学业。

②一个人到外地打工,我拼命地挣钱,只要能挣钱的活我都干。然而在一个加班到凌晨的雨夜,我栽倒在水泥地上,去医院抢救,我得了急性肝炎。

③我睁着失神的眼睛,望着病房惨败的墙。辛苦赚来的钱,像流水一样漂走,但我依然不想告诉父亲。

④清晨醒来,我看到了父亲。原来,父亲接到了病危电话,带了几个叔父,扒了一辆货车马不停蹄地赶来。几天过去,父亲带来的钱将尽,我的病情仍不见好转。

⑤父亲和叔父们商议,租一辆出租车。将我接回去继续治疗。可是,这么多人共乘一辆车,显然坐不下。父亲围着车转了好儿圈,最后指着车尾厢对司机说:“师傅,我就躺这儿吧。”还未等司机说话,父亲猫着腰,就进去了。他将自己蜷缩在里面,如一尾干虾。司机见此情况,也不再说什么,只让父亲注意安全,实在憋不住就喊一声。叔父们实在不忍再见,难过地别过脸去。

⑥临行前,父亲趴着出来,走到我跟前,伸出他粗糙的手,抓紧我,说:“活着回去,孩子!以后的路,你要走好啊!”

⑦我知道这句话的分量,我坚定地回答:“爸,咱们一起回家,我这就回去复读,你要看着我考大学!”

⑧父亲棱角分明的脸上掠过一丝苍凉的微笑。

⑨冬天很冷。即使坐在车厢里,也感觉到外面的冰寒,为了保证父亲的呼吸,司机将车尾掀开一条缝。叔父一路告诉我:“孩子,回去好好读书吧,你不在的日子,你父亲总是一个人在山上抹泪。他不稀罕你的钱,只希望你过得更好。”

⑩车,静默地开。北风蹭着车窗尖厉而过。整整两天三夜,冷风像一只无形的怪兽,无孔不钻。连坐在车里面相偎取暖的几个人都觉得寒冷,我不知道年迈的父亲,会不会挺得住。我与他只隔一层钢板,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不能翻身、不能动弹、不能叫痛。

⑪黎明时分,在一个出站口,警车闪烁一片,一辆辆车被次第拦下检查。轮到我们时,警察让司机打开尾厢。在警察的注视下,司机颤抖地打开车盖,父亲僵硬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一名警察摸了摸父亲,父亲呻吟了一声,警察吓得跳了起来,旋即大怒:“怎么能这样载人呢?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⑫警察要罚款。这时父亲清醒过来,想出来却又不能。在叔父们的帮助下,将他一点儿一点儿拖出,得了风湿与静脉曲张的他,双脚不能沾地,只有靠两个叔父的手勉强搀起。

⑬父亲嘴唇哆嗦:“求求你们放行吧!只要我儿子没事,我怎么都行,这事儿与司机没有关系,我给你们跪下啦!求求你们这些好人了!”阵刺痛袭击了我,我大叫一声:“爸!”人僵在原地,灵魂早已走远。

⑭天色渐明,许多人背过脸去抹泪,一个人都没有动。

⑮“闪道!出发!”一名警官高亢地命令。

⑯警官亲自出动了一辆警车,载上了我的父亲,“嗖”的一声,风驰电掣地将一切抛远。透过反光镜,我看着晨风中的警察们,伫立在那里举起了手臂,为父亲行注目礼。司机红了眼,狠踏油门,车子发出阵阵嘶吼。

⑰几个月后,父亲重新走进了大山的采石场。

⑱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走时,山中开山炮仗一声一声直插云霄。从这一天起。我开始了一种真正的生活。

(选自《意林》,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