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小题。
                                                                                                            最后的背影
                                                                                                               张秀超
      (1)父亲在我尚没有真正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就离我而去,已经20年了。
      (2)父亲走后的多年里,我在生活的海里沉浮飘荡,他不怎么入我的梦,昨日夜里,我忽然见到了他。父亲身穿青袄,坐在地头的榆树下,口中叼着烟袋,我似乎知道他已是隔世之人,问他:“你还好吗?”
     (3)“我在那边还种地。”说罢,转头向田里走去,留给我的是若有若无、缥缥缈缈的影子。
     (4)我撵他,可腿迈不开步子,叫他,却喊不出声。在惊悸中醒来,秋夜正浓,半轮月儿在天,四边一片寂静。我不能再入睡了。
     (5)悄声走进书房,默然地坐在书桌前,耳边还想着那句话:我在那边还种地。我的眼里流出泪来,父亲生前的影像便浮现在眼前。
     (6)那年,父亲近60岁了,又患了肝病,他骨瘦如柴,虚弱无力。那时,我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已成家了,只有刚结婚的小哥同我和父母一起,小哥的媳妇看到父母年老又有病,不能做活,我又读书,觉得同我们一起过是吃亏的,故此,对供我上学是颇不情愿的。父亲为了证明我们仨人不全是吃闲饭的,就硬撑着下地。
      (7)那年秋天收土豆,嫂子说忙不过来,执意要我回家收秋,我不敢违拗,只好请假回去,我怕落的功课太多,做活的间隙,看几眼书,哥嫂不愿意了,怨我的心事不在做活上,有气的哥哥抡起鞭子使劲地打那头拉犁的年迈老牛,眼看鞭子就要落到牛的身上。父亲脸色青黄,大口喘着气,他从哥哥的手中拿过鞭子,扶着犁向着地的那头走去,父亲被犁杖带着踉踉跄跄往前跑。瘦削的父亲跑了两垄,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此后许久起不了床。
      (8)深秋的时候,学校放了几天假,让我们回去拿换季的衣服和准备冬天烧炉子的柴火。
      (9)回到家,我的眼里涌动着泪水,我说:“我不想读书了,你也别再受这累了。”
      (10)“不算啥,只要我能动,就能供你。”他又说:“人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你那么爱读书,学得又好,咋也得把书念下去!”
      (11)这次上学走的时候,我难以启齿地告诉父亲,学校要交冬天烧炉子的柴火,交钱也行。父亲说,不犯愁,过几天送柴去。初冬一天的下午,父亲来了,他赶着牛车,拉了一车的柴火。都是一小捆一小捆的。后来,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一捆捆从山上扛回来的,他没力气,每次只能背两小捆。老师看父亲吃力的样子,招呼一些男同学,帮助我把车卸了,父亲蹲在墙角,灰黄的脸上挂着感激的笑。
       (12)卸完车,父亲让我跟他到镇上去一趟。他送柴火,也把那些草穗拉来了。
       (13)到镇上的货站,卖了草穗。我看父亲脸色已冻得发白了,我说去吃碗馄饨,暖暖身子吧。父亲说不用,一会儿就到家了,他把卖草穗的18元钱全给了我,又从青棉袄里襟的小兜子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21元钱,他叮嘱我一定要拿好,并告诉我这钱是悄悄地给我攒下的,不要跟别人说。我的心苍凉而沉重,有说不出的酸楚,我把父亲送出小镇,过了白水桥,就是通往家乡的山路了。
      (14)父亲站住了,他说:“你照管好自己,以后遇事要往前想,就总有奔头!”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看我。说罢,他转过身,手牵着牛的缰绳往前走,父亲与黑牛并肩走在空旷的山路上。
        (15)寒冬的风呼呼地刮动着,父亲只穿一件黑棉袄,外边没有皮袄大衣之类遮寒,他弓着身子,一只手牵着牛,一只手遮在额前挡风,吃力地往前走。我望着他一步步走远,后来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眺望,视线里那凄寒的背影,渐渐变成一个黑点儿,一会儿融进苍茫的暮色里了。
       (16)不想,这背影竟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的记忆。父亲回去不到十天就去世了。
       (17)我那时总觉得,当时的父亲就如淋在深秋田野里的一棵枝枯叶落的老玉米秸,而我就像十月的小阳春里,不合时令茫然冒出来的一株小花。父亲临近生命的大限,而我这颗渴望开花结果的小花,要生存下去,在没有父亲这座山的护佑下,景况该是何等的艰难!
      (18)父亲死后不久,我的书就没有办法念下去了,我被命运沉入生活的海中,上下漂浮,受尽了风霜浪打,可在漫长的求索旅途上,眼前总有个影子,耳边总有个声音对我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是这影子这声音使我在任何艰难的境遇下,永不言弃,百折不挠,坚定地向着心中的目标远行。
      (19)生活不辜负我,我终于实现了用文字铸造事业的梦想。
     (20)今天,父亲入梦,勾起了我点点滴滴的忆念。可父亲留给我的记忆仍旧是模糊的:他的笑容是模糊的,他的喜怒是模糊的,就连他的面庞似乎都是模糊的;而留在记忆中最深切的仍是那身着黑衣的、踉跄而凄寒的背影!   

(1)、文章围绕父亲,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2)、文章第(5)段的“我在那边还种地”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赏析句子。
“我那时总觉得,当时的父亲就如淋在深秋田野里的一棵枝枯叶落的老玉米秸,而我就像十月的小阳春里,不合时令茫然冒出来的一株小花。”

(4)、文章最后写到“而留在记忆中最深切的仍是那身着黑衣的、踉跄而凄寒的背影”,你是如何理解“踉跄而凄寒”的?

(5)、从第(7)段中划线句中你读出了父亲怎样的心情?你又是如何看待此段中“哥嫂”的做法呢?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唯一的翅膀在你那里
                                                                                                                  朱成玉
        那一年我上高中,家里正是水深火热的时节。屋漏偏逢连天雨,本来就家境贫寒,又遭遇了一场大冰雹,把地里所有的农作物都打成了残疾,这意味着一年的收成都泡汤了。父亲在一夜之间灰白了头发,不仅仅是为了他的庄稼,也为了那个是否让我退学的难题。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中途退学。这是父亲对我和他自己的承诺。由于生活窘迫,我在学校里处处捉襟见肘,那点可怜的生活费我要精打细算到每一分每一毛。在食堂吃最便宜的饭菜,而且每顿饭都吃个半饱。即便如此,兜里的那点硬头货每月还是早早就“举手投降”了,向生活缴了枪。
同学们自发的一些活动我从不参加,我的“小气抠门”是我的“死穴”,在他们攻击我的时候常常令我无还手之力。但我也有自己的骄傲,那就是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有我的篮球水平,在学校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它可以让我一直挺直着腰板,永不低头。
       学校里要举行篮球赛,作为班级的主力,我是必须要上场的,可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是,我要穿什么鞋子去比赛?我羡慕同学们脚上那一双双白得耀眼的运动鞋,有阿迪达斯的,有匹克的,如果能穿上那样一双鞋子在篮球场上飞奔,该是多么潇洒,多么英姿飒爽啊。
       可我只有两双布鞋,脚上的这一双和包里的那双新的,都是母亲自己缝制的,虽说那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但我并未感到舒适过。因为它只能踩在家乡的山路上,一旦踏上城市那做了各种标记的马路,我的脚就像踩到了炭火上,格外难受。因为我看到人们看我时总是先盯着我的鞋子看,我看到他们的脚上穿的都是漂亮的鞋子,那个时候我是气馁的,一双鞋子泄漏了我难于启齿的身世:一个穷酸的“土包子”。有一次父亲来,同学们喊我:“你爸在校门口找你。”我问他们怎么知道是我父亲,他们说:“因为他穿了和你一模一样的鞋。”接着是一大帮人肆无忌惮的笑,很坏的笑,能把人撕碎的笑。我看着脚下的鞋子,这贫穷和寒酸的象征,我恨不能一下子把它踢到南极去,让它再也不回到我的脚下。
       所以我决定向父亲要一双运动鞋。尽管我知道它很贵,尽管我一向都很乖,很能体谅父母。那些天的夜里,我只做一个梦:我穿着白得耀眼的运动鞋,在篮球场上飞奔。我不停地扣篮、扣篮,我像长了翅膀一样,我飞了起来!
       那时我还不知道家里遭了灾,在电话里还不忘跟父亲幽默一把:“老爸,您儿子山穷水尽啦!”父亲对家里的灾难只字未提,装做轻松地说,“别急,老爸明个给你送钱去,让你柳暗花明。”
       我没想到父亲会亲自把钱给我送来,往常都是直接通过邮局就汇来了。我埋怨父亲糊涂,不会算账,这往返的路费要比那点汇费多很多呢。可父亲说他是搭别人的车过来的,没花钱。“那回去呢?”我还在为父亲的愚钝不依不饶,父亲却不恼,他一辈子都没有恼过,他憨笑着说,这不顺道还能看看你吗!
        梦终归是梦,现实还是把它打回了原形。当我向父亲说出要一双运动鞋的时候,他显得很尴尬,他说他没带闲钱来,他支支吾吾地说对不起。“只要你球打得好,同学们就会给你鼓掌的,谁会在乎你穿什么鞋子呢?”父亲自己都觉得这个安慰有些牵强,所以说的时候声音很小,仿佛自言自语一般。
我哭了,当着父亲的面。其实我完全能预料到那样的结果,父母是没有闲钱买这些奢侈品的。但我还是哭了,哭得很委屈。父亲站在那里,不停地搓着两只手,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显得手足无措。没和父亲说再见,我扭头就回学校去了。
        运动鞋的梦想从此彻底破灭了。我想我不能在全校的同学面前丢丑,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因为我的那双布鞋而笑话我,我决定退出篮球队。老师找到我,要我说出退出的理由,我支支吾吾地说,只想抓紧时间学习。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我是多么想在篮球场上奔跑啊!
       就在比赛的前一天,门卫打电话过来,说有人找我。我在校门口看到了父亲,他的手里拎着一双崭新的运动鞋,耀眼的白,让我睁不开眼睛。我以为自己仍然在梦中,直到父亲催促我穿上试试的时候,我才敢确定这是真的。尽管不是名牌,但足以令我爱不释手,它真漂亮,我愿意叫它“白色天使”。我忍不住问父亲,怎么舍得花钱买了它?
       父亲说,自从那天听了我的心愿之后,他就忍不住去了商场,打听那些运动鞋的价钱,准备回家取钱给我买。可是每一双鞋的价钱都让父亲倒吸一口凉气。在柜台前,他盯着那些好看的运动鞋看,其实是在看他儿子的心愿。正巧人家在搬货,嫌父亲挡道,就一个劲地往边上撵父亲。父亲是个干活的人,看不惯他们干活的样子,像小孩子们过家家一样。他忍不住替他们搬起货物来,以一当仨。搬完后,老板非要给他些酬劳,他却不肯收。他说就帮了这么点忙,怎么好要钱呢?可老板却坚持要给他,他就指了指货架上的那双运动鞋,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老板说,俺给你干一星期活,换那双运动鞋行不行?老板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同意了。
        那一个星期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多苦的煎熬啊。出力倒没有什么,关键是吃饭和睡觉的问题。因为口袋里没有几个钱,父亲只好每天吃一顿饭,而且每顿饭只吃一个馒头。晚上没地方住,父亲只好到桥洞里去对付,被蚊子咬得满身是包……
      “就这样,鞋子到手了。”父亲不无得意地说着。我却再一次留下了眼泪。父亲慌了:“怎么了,不满意这个样式?那我可以去给你换……”我一个劲地摇头,说满意。“都大小伙子了,别总掉眼泪。”父亲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要趁早往家赶,要不晚上就到不了家了。100多里路,父亲坚持要走着回去。
       我急了,一把拽住父亲,问他是哪个商场,我要把鞋退掉,为父亲换一张回家的车票。父亲死活不肯,我抱着父亲说,爸,相信我,没有这双鞋子,我一样可以堂堂正正地走路。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一下子就长大了,真正的长大了。
       那场比赛,我穿着朴素的布鞋上场了。我不停地飞奔,不停地投篮,不断地把球投进篮筐,威力无比,势不可挡。仿佛长了翅膀一样,像是在飞翔。在飞奔的时候,我想到的是父亲,在投篮的时候,我想到的是父亲,我要让父亲知道,我是他最棒的儿子。
       从此,我在学校里有了和乔丹一样的绰号:飞人。
      从那以后,我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在第二年的夏天,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我成了我们山村里飞出去的“金凤凰”,我真的会飞了,是父亲给了我坚强而自信的翅膀。
      父亲,我唯一的翅膀在你那里。只有你,可以让我飞翔。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知识的责任
                                                                        罗家伦
      ①知识分子应该担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知识的责任。所谓知识的责任,既指学术责任,更指社会责任。
      ②担负学术责任,他的前提是建立起负责任的思想。怎样才算负责任呢?它需要搜集大量的事实根据,再经过逻辑的审核,最后形成周密的体系。从这个标准来看,建立负责任的思想是很艰辛的,需要漫长的过程,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在实验室做实验,受伤的人不知有多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再如去荒山沙漠勘探,因为天灾人祸而死伤的人也不知有多少。他们不依赖空想和幻想,他们看重实验,这便是对思想负责任。
      ③担负学术责任,还要能对这种思想去负责。思想一旦建立之后,就应该去发表,去推进,去扩充。在发表以前,当然要斟酌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做出发表的决定之后,如果没有新的发现或修正,也没有为别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以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有力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比如哥白尼最先发表地动学说,说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及其他行星都在他的周围运行,他因此受到教会的迫害。后来布鲁诺继续研究,认可了这个思想,并极力传播,结果惹怒了教会,被处以极刑。伽利略继起,凭借物理学的证明,发扬光大了这种学说,却为此锒铛入狱。他们虽受尽困辱,但科学思想因他们的负责而熠熠生辉。
      ④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还应为社会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做“社会的良心”。他们要用责任的思想照亮时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世人,否则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天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史先哲的伟大遗留?在中国,知识分子被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天降大任义不容辞的态度,去担当领导大众继往开来的责任。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抱负,他才被称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胸中十万兵”,也是由此而来的。
      ⑤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知识分子?让我们互相勉励,勇敢地担负起知识的责任来,克服困难,振兴民族。
                                                                                                                   (节选自《历史的先见----罗家伦艺术随笔》,有删改)

阅读《枫叶礼赞》,完成下面题目。
                                                                                                            枫叶礼赞
         ①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②多少年来,每每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自然而然地萦回于三秋景色。而对枫叶的不畏风霜侵凌,在萧瑟的秋林中,愈见其红,而且红得那么动人,就不能不使你心神向往。即使是春花竞盛、暑夏蒸腾的时令,一想到秋,也会首先想到枫叶,这纯不是偶然的。
        ③重阳节过后,在北京来说,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诗人骚客,在这样的季候,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等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然后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被这鲜艳的色彩陶醉了,因而流连忘返。有时还会即景遣兴吟一首七绝,把她比作青春女儿的酡颜。这种意境,固然也不为过,但我却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我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来说,就是因为她红!
        ④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街头夜晚,叫卖者常常喊着“萝卜赛梨”的清脆的声音,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而且萝卜还有”红到心”的别号。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经过检验才见分晓。这又哪里赶得上枫叶之红,她是那么鲜明,那么毫无掩盖地表现自己的色彩。说她是敢于红,有气魄的红,也是应该的。
       ⑤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喻离别,把枫叶比作血,当然这是随人的心情而兴感的。但从我来看,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枫叶,相反的如果把把枫叶之红比作血,那就是因为她的确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⑥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以及竹的挺拔,梅的清香,或跟她同时,或继之而放,都是在耐寒冒冷中各具风貌。一想到枫叶,我也便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克服困难而挺拔直立的劳动者们,我觉得用枫叶的性格来比喻我们这时代的英雄人物也是毫无愧色的。
        ⑦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选自《语文读本》八年级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16岁那年,我看见了妈妈的眼泪

叶繁华

①我上初三那年,我们学校正在和县城的另一所初中争升重点高中的学生名额,所以对我们的学习要求格外严格,除了晚自习时间增加了一个小时、作业多了一倍以外,每个边缘生的家长每周都要来学校与班主任进行一次沟通。

②所谓边缘生指的就是那些努力一下就能踏进重点高中大门,堕落一下就会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的卡在边缘分数线上的学生。

③而我,就是众多边缘生中的一个。所以那段时间我妈似乎重回到了校园般,几乎每天都要找个时间来学校和我们班主任进行一番关于我学习的交谈,内容小到今天上课睡觉,大到月考化学成绩没及格。但好在我妈是那种对我持以“鼓励式教育”的人,很多时候我犯错了我妈也都是温柔地指出我的错误让我反省,那些皮肉之苦我从来都是“无福消受”。

④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下来的时候,我妈再次被请到了学校。办公室里,老班显然对我这次的成绩很失望,言语之间尽是无奈和绝望,“放弃”二字从她口中说出的时候,我看见妈妈一把就抓住了老班的手,摇着头说:“老师,这孩子就是贪玩,您可不能给放弃了啊。”老班有一瞬间的错愕,随后像是倒苦水似的说起了我是怎么在她的关照下成绩一点点下降的。我站在一边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观赏着这场“情景剧”,丝毫不觉内心有何波澜。

⑤谈话结束后,妈妈从老班那里要走了一张成绩单。老班显然对我妈的认错态度很满意,出门后还不忘嘱咐我:“回家好好和你妈聊聊。”我点了点头,却在转身那一刻用力地翻了个白眼。我妈拍着我的肩膀,不住地点头:“老师,回家我一定好好教育她。”

⑥走廊的风一阵又一阵地吹过来,我妈一边低着头看成绩单,一边还不忘回头继续对着老师点头哈腰地道别,深秋的风把我妈的头发吹成了一个鸟窝,我妈就那样不发一语地缓慢地走出了教学楼,没有说我一个“不”字。我站在教学楼门口目送着我妈瘦小的背影慢慢地融进翻滚的秋风中,心里像是也被这萧瑟的秋风吹过一般,有些清凉,有些凌乱。

⑦那天晚上放学回家后,我妈依旧没有教训我,甚至做了我最爱吃的排骨。饭桌上,我妈努力地从脸上挤着笑容,不停地给我夹着菜让我多吃点儿。我低着头扒着碗里的饭,悄悄地抬眼去看我妈的脸色,生怕她下一秒爆发会直接把碗甩过来,但她没有。直到最后我吃完饭回了房间,我妈也只是切了一盘水果送进房间里,没教训我也没打骂我。

⑧我以为我妈的气已经消了,这件事也就此翻篇了,整个人开始放松了下来。把妈妈切好的一盘水果吃了个精光后,我开心地爬上了床。

⑨半夜,我尿意难忍,起身上厕所,迷迷糊糊间瞥到妈妈房间里的灯还亮着,用力地挤了两下眼睛,我顺着门缝,努力地向里面观望着——昏暗的床头灯发出橘黄色的光,妈妈低着头,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似的不住地抽泣,肩膀一耸一耸的,泪水一滴一滴地沉重地掉落下来,膝盖上平铺着我的成绩单……

⑩那一瞬间,我只觉得全身的困意都消失了,窗外的月光那么凉,那么亮,妈妈沉甸甸的泪珠打在我的成绩单上,也打在了我的心头,像是刚刚淋过一场瓢泼大雨,我的内心冰冰凉凉的。

⑪我强忍住想冲进屋安慰妈妈的冲动,踮着脚动作缓慢地转身回了房间。

⑫那是我出生十几年来第一次见到妈妈流眼泪,爸爸去外地工作时她没哭,姐姐嫁人时她没哭,又或者她都哭了,只是没让我看见。可是这一天,妈妈的泪水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我的眼前,我只觉得胸脯里像是塞了一大团棉花似的,呼吸都变得困难。

⑬第二天起床后,妈妈已经收拾好了情绪,依旧笑容满面,我假装没看见她眼下厚重的黑眼圈,一如往常地吃饭。

⑭从那天之后,我的叛逆期就结束了。我开始无比认真地面对中考,无比勤快地学习。妈妈被叫来学校谈话的次数也慢慢地少了起来。老班对我的改变也惊得目瞪口呆问我怎么突然之间浪子回头了。我笑了笑,没说话。

⑮如果你也曾看到无所不能、无坚不摧的妈妈曾因为你的叛逆一个人在夜里手足无措地默默哭泣,我想,你也会思绪万千,也会于心不忍,也会浪子回头。青春已然成长,我不想再让她受伤了。

阅读文段,做各题

①我何其幸运,住在校园里。屋子周围草木匝地,即使冬天也不失其绿。这些树木有十余种,于是,与植物有关的知识就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

②北窗之外,有桂一株,并不是我所栽。我不喜欢桂。

③初居舍下,我便看到了它。

④桂端端正正的,树干大约一握粗,树皮、树枝都是灰褐色,不过细察,树枝偏黄。树冠圆圆的,树叶密集,尽管算不上茂盛,可还是有着葱郁之感。桂之形态,总体是美的,然而我不喜欢。

⑤我搬来梯子,让一个学生扶着。我一级一级地爬上去,站在合适的高度,用园艺剪刀进行修剪。原本丰盈的树冠,须臾便薄弱若一顶草帽。树叶稀疏,像一团蓬蒿,当然就丧失了它的葱郁之感。

⑥我跳下梯子,对学生说:“这样修剪一下树冠,起码有几年,屋子里就不暗了。”树根扎于建筑旁,本乏营养,现在又缺乏光合作用,桂的前途怕是黯淡了。得意之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可恶。

⑦桂的周围有兰花、紫薇花和芍药花,有大叶黄杨,有八角金盘,还有石榴树,春来了,夏到了,无不生意盎然。尽管桂叶应节而发,也极为鲜嫩,不过它兴而不旺,显然还在休养生息中。

⑧如此三年,这株桂终于没有萎悴,而是渐渐恢复了元气,尽管仍不够茂盛。桂就在我的窗前,遂无日不见。出门见,进门见。抬头见,低头见。匆匆路过时见,款款相对时见。渐渐地,我竟然开始喜欢上了它。

⑨偶读李时珍,方悉桂是大有文章的。桂可以宣导百药,这仿佛使者朝觐必须执圭一样,所以桂犹圭。桂还具侵害其他草木的能量,所以“桂枝之下无杂木”。据说削桂为楔,钉入其他树木的根部,那树便会枯槁而死。听起来颇为神秘,我又对桂生出了一种敬畏。

⑩两年前的一个秋日,蓦地见桂的枝叶之间有一些铁锈般的红,走上前一看,竟是一朵又一朵的花,非常惊喜。桂有银桂、金桂和丹桂,我无日不见的桂,是一株丹桂。接着连续两年,我北窗之外的这株桂坚持开花,这似乎成了一种仪式。

⑪桂花悄然而放,悄然而谢,花期并不长。若遇风雨,花就顷刻变作落英。我想象桂花脱离枝叶,飘摇而下的样子,其轻扬之姿一定是妩媚的,可惜我没能亲见。

⑫也许因这株桂植于背阴之处,也许因这片土壤过于贫瘠,也许由于我截了它的头和枝,它一直不青翠,更不葳蕤。细细观察,它的叶子是椭圆的,瘦长,向上的一面尤为丰腴、光洁。春天如此,夏天如此,秋天如此,冬天也如此。

⑬我曾经养过一些草木,皆是我所喜欢的。我非常用心,勤浇水,勤拂尘,并置于朝阳和夕晖之中。然而它们常常漠视了我的善意,凡常春藤、铁树、冰水花、福禄桐和合果芋,最后统统衰败了。我不喜欢桂,曾希望桂从我窗前消失,然而正是它,表现出了生命之瑰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