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均衡营养更健康
①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者比率为10%-20%,生长迟缓者比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这是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惊人数据。专家指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导致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补充营养元素的观念,已经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②中国人究竟缺少哪些营养元素呢?
③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是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元素。其中钙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科学显示,人体每天对钙质的需求量为800毫克,而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需求的50.6%。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每天摄入量也只达到人体需求的61.5%和59.5%。
④维生素C、锌、铁也是中国人缺乏的营养元素。据调查,全国人均每天摄入维生素C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100毫克的标准。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另外,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毫克,比需求量少20%。青少年儿童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青少年儿童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果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此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元素,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并不多,因此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⑤人体补充营养元素的基本原则是:把所缺的全部补齐,补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元素达到均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比如:钙、磷、锌、铜要成一定的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通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1一起增加摄入量为宜。
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有些人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磷、铜、镁、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就属于中国人不缺的营养元素。以铜为例,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铜元素的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毫克。摄入过量的铜元素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⑦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人体内营养仍然达不到均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

(1)、理清选文的写作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指出中国人营养元素摄入现状→ → →分析现行补充的误区并提出建议

(2)、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

(4)、下列说法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 B、中国居民人均每天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为50毫克。 C、因为摄入的铁元素数量不够,所以中国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D、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并非越多越好。
(5)、中国人应该如何科学地补充营养元素?请结合⑤⑥⑦段内容回答。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天桥上的歌声

      山里的孩子,没啥爱好,就喜欢唱歌。一年的支教时间,在孩子们的歌声中,一晃就过了。想着朝夕相处了一年的孩子们,几天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支教的学校,是一所山村小学,建在一座大山的脚下。学校的对面,远远近近地散落着几个村子。一座石砌的小桥,将学校和村子连为了一体。

      这天是我离校的日子。早晨,天还没有完全亮,我正收拾东西时,敲门声响起。开门一看,全班的三十多个学生,顶着晨风,排着队,静静地站在门外。孩子们脸上挂着泪痕,谁也没有说话,都怯生生地望着我。班长小慧红着脸,站在最前面。

      我愣了一会儿,走上前,摸着小慧的肩膀,问,你们有啥事吗?你们咋了?

      这时,小慧抬起头,擦了擦眼睛,忽然就笑了,说,老师,我们知道您要走了,我们想请您去看看天桥。

      小慧说完,孩子们全都抬起头说,老师,我们请您去看天桥。

      我傻了一下,天桥?啥天桥?

      小慧伸手往外一指,说,就是那座石桥。

      我一听,摸了摸小慧的头,看着孩子们,笑呵呵地说,那不是天天都看着嘛,有啥好看的?

      小慧垂下头,怯生生地说,我们想再为您唱首歌。这时,孩子们又望着我说,老师,我们想再为您唱首歌。

      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企盼的眼睛,我的心里忽然有了一种特别难受的感觉,眼眶一湿,咬了咬嘴唇,说,好,走,我们去看天桥,老师也想再听听你们的歌。

      我刚说完,孩子们马上就紧紧地围在我身边,拉着我就往桥上走。

      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桥上。

      孩子们看见天桥,一扫刚才的阴郁,全都叽叽喳喳地跑开了。

      走上天桥,我一下愣住了。桥面上,孩子们用带着露水的鲜花铺了几个大字:老师,我们永远爱您!我怔在那里,眼泪又慢慢地开始往外涌。

      这时,一个男孩跑到我面前,拉住我的手问,老师,您知道这桥为什么叫天桥吗?

      我摇摇头,擦了下湿润的眼眶,朝男孩笑了笑。

      男孩说,这桥是村里的顺天爷爷带领我们修的,所以我们叫天桥。还有,我爸说,这是通往山外的金桥,是能使村子富起来的致富桥,所以叫天桥。老师,我爸还说了,您就是我们山里孩子的天桥。

      男孩一说完,孩子们又都围了上来,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就是我们的天桥。

      我的心被重重地震了一下,忙俯下身子,抱着男孩,望着孩子们,心里说不清是一种啥滋味,只是泪水立马就在脸上婆娑了起来。

      小慧走到我面前,指着桥面上的字说,老师,这是我们全班同学送给您的礼物,希望老师喜欢。老师,我们再给您唱首歌。说完,小慧不等我同意就开始唱了起来。刚唱了第一句,孩子们就跟着唱了起来:春天的花开了∕老师,我们想您∕您的恩泽如绵绵细雨滋润我心田∕夏天的蝉叫了∕老师,我们想您∕您的教诲似凉爽的风轻拂我耳际∕老师,我们想您……

      歌声在桥上回荡,在山里回荡。桥下的河水,带着孩子们的歌声,欢快地向山外流去。

      我忙走进孩子们中间,拉着他们的手,一起唱了起来。

      唱了一首又一首,后来,孩子们唱完了,唱累了,全都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我忙背过身子,低下头,偷偷掏出手机,拨通了爱人的电话,刚说了几句,爱人就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的意思,啥天桥不天桥的,你想留就留下吧!你放心,我和女儿会照顾好自己的。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你那病不能太累了。说完,爱人就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嘟嘟声,想起爱人和孩子,我的眼泪慢慢地又淌满了脸庞。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我最好的老师

    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做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冰川期时因无法适应环境而(jué jì)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详细的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

    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有及格。发生了什么事?

    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你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不用说,我们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你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看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怀特森描述了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他不可能知道的许多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可我们一点没有起疑心。

    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

    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一个人一贯正确。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提出来。

    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有些科学课我现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的生物。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自己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而且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我们把这种怀疑主义带进所有课堂。这就给那些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问题。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会有人清清嗓子,说道:“凯蒂旺普斯。”

    如果要我给我们的学校危机提出个解决办法的话,我一定会提出怀特森先生。我没做出过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一种正视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他“你错了”的勇气。怀特森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是很有趣的。

    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觉察到。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老师听,他(jīng hài)极了。“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那小学老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你错了”。

(选文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浇花

    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③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茁壮的杂草,她笑了,在心理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差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⑤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他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⑧妈妈见儿子绝望的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她拔掉了。”

    ⑨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⑩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检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⑪“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它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占了光!”

    ⑫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可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株浅笑……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入戏的赵老师

张蛰

    在我中学六年的语文老师里,赵新仁老师是别样的一个。

    高一结束,分文理班,我选了文科,于是就遇到了教语文的赵老师。赵老师第一节课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上来就说:“遇到我算你们幸运,我带你们两年,你们的语文成绩保证能平均提高五六分。”口齿不清和说话的习惯,让赵老师“保证”后的“能平均提高五六分”显得根本就是对“遇到我算你们幸运”的否定。大家对分数提高不提高没放在心上,只对赵老师的说话习惯感兴趣,背地里喊了他很长时间的“五分老师”。

    那时住在学校里的老师都是见缝插针地安排住房,赵老师一间五平米不到的宿舍在学校广播室旁边,远离学生和其他教工宿舍,离教工食堂也最远。可能习惯了一个人吃饭的氛围,赵老师从不与其他教工一起用餐,他打好饭菜就从食堂出来,边走边吃,一般刚好到宿舍门前吃完,当然也有吃不完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他从裤兜里晃晃啷啷掏出一大串钥匙,熟练地用嘴挑出一把,插进锁孔,拧转,推门,进门,哐当又关上门。春夏秋冬四季如此,刮风下雨飘雪皆如此。赵老师吃饭在我们眼里是一道有趣的风景,他吃饭很甜很香,早晚咸糊糊他边走边喝,午饭炒菜他边走边吃,无论早晚,总是右手拿筷子,左手既端碗又攥两个大馒头,走两步停一下,或喝汤或咬馒头或夹菜。有时遇到汤水过热,他会边走边吹边吸吸溜溜地转着碗沿喝。他穿的鞋永远大两码,踢踢踏踏地走路。遇下雨,他就在伞下吃,走两步停下,吃一口再走,不管地面有无积水,也不管自己裤管湿了半截。

    我的地理老师,有一次在课堂上不知为什么突然提起语文赵老师,说:“你们赵老师,他入戏。”

    赵新仁老师入戏,我们知道。

    他上《孔雀东南飞》,讲到焦仲卿刘兰芝二人分手时,读“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竟哽咽不能语,半天,眼含泪花,望着空荡荡的屋梁长叹一声,摆摆手让我们自己读书,一个人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去了。课文总是要讲下去的,下一节课,说到刘兰芝“脱裙揽丝履,举身赴清池”时尚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到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后就再也无法抑制,一屁股坐到讲台的水泥地上大放悲声,双手握住自己的双脚,哭得涕泪涟涟,无法自己,活脱脱一绝望女人。太震撼了,我们目瞪口呆。但很快,我们以极高的朗读音量盖住了赵老师的哭腔。赵老师入戏后心里就没有了我们,但我们很感动,我们用声音掩饰他事实上的尴尬。

    但后来还是发生了不愉快,仍是《孔雀东南飞》,那是入戏的赵老师和我们在两年的相处里仅有的一次不和谐。这篇文章,赵老师走进走出地教了我们一个礼拜,六节课的最后一节课是赵老师的总结和控诉,他歌颂刘兰芝的善良、勤劳、美丽和反抗,批评焦仲卿的软弱与愚孝,控诉封建家长制,怒斥刘兰芝婆婆的蛮横、专断、霸道无礼,鞭挞刘兰芝兄长的自私、冷漠、无情,总之那节课赵老师口齿不清、喋喋不休、唾沫挤满了嘴角。他时而怒目圆睁,时而眼含泪水又布满柔情,就像一个咬词不准又停不住的爱唠叨的老妇人。恼人的是,他重复,歌颂、批判、控诉之后再重新来一遍。还要再来一次刘兰芝如何如何美好的时候,我们班最能捣蛋的赵保龄没举手就站了起来,将了赵老师一军:“刘兰芝勤劳吗?指如削葱根的女人不可能三日断五匹,夜夜不得息是她自己说的,我怀疑刘兰芝说了谎。”我们都兴奋地看着赵老师。赵保龄说完后,赵老师愣在那儿,双眼大睁,瞪着赵保龄。他的脸越来越红,鬓角青筋暴起,眼含怒火,嘴角哆嗦,足足分把钟。教室里鸦雀无声。恢复常态后,赵老师叹了一口气,摇摇头,用有些无奈有些恨铁不成钢又有些理解的语气对我们解释道:“这是文学手法,文学,明白吗?”这时下课铃声刚好响起,入戏的赵老师获得了解放。

    1985年我们读高三,也就是赵老师教我们第二年的时候,一次无意间看到赵老师在读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很好奇,我们不知道王力是谁,更不懂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教书之外为何还要读这种看起来枯燥无聊的书。赵新仁老师一脸的自豪与得意,乐呵呵地露着一嘴的大黄牙说在自考,自学考试。“老师也要进修学习。”他拍拍保龄的肩膀,嘴角有唾沫飞出。其后我们慢慢知道,他已通过自学考试拿到大专文凭,正在自学攻读中文本科。于是就有些理解他为何每顿饭都要端回宿舍吃,为何总是把自己关在一间不足五平方的狭小房间里。枯灯独坐,清苦捧读,寂寞里有寄托,这对容易入戏的赵老师倒不失一种安慰。

    后来我去南京读书,赵老师曾先后两次写信,让我更明了他。他让我帮忙买自考资料,每一次都在信纸上重要的地方划上红色的波浪线,像当初批改我们的作文。划了波浪线还不放心,再在下面划上三角符号,信的末尾还反复说着感谢的话,啰嗦得就像他上课。每次,赵老师都会在信封里附上回寄的邮资和买资料的费用,非常认真地迂腐。

    在信里,赵老师向我坦承过参加自学考试的现实考虑,寄希望有一天政策松动,自己的本科文凭能让全家人的身份改变,妻子孩子可以吃上计划口粮。“农村太苦了。”赵老师在信里说。

    后来遇上新疆吸引人才的政策,于是赵老师举家西迁了。我极力想象他西迁前后的场景,想他一脸憨厚又呆气的表情,他走路低头吃饭的样子,他高兴起来的一嘴黄牙,可是一片模糊,脑子里最最清晰的场景只剩下他教学《孔雀东南飞》的一些琐碎片段。

(选自《文汇报》2018年11月16日,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雨中明月山

梁衡

    ①江西西部有明月山,藏于湘贛之间,不为人识。当地政府恨世人不识壁中之玉,闺中之秀,便邀海内外作家记者团作考察之游。

    ②头一日,游人エ機道,乘缆车登顶,云绕脚下,雾入衣襟,游者不为所动;第二日,看大庙,殿宇巍峨,新瓦照人,更不为动。当晚,人走一半。

    ③第三日,微雨,主人再邀所余之人作半日之游。无车无马,徒步爬山。一入山门,立见毛竹数竿,有两握之粗。青绿滚圆的竹面上泛出一层细濛的白雾,竹节处的笋叶还未退净,一看就是当年的新竹。【A】但其拔地接天,已有千云捉月之势。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冲上去照相。然后开始爬山。

    ④路沿峭壁而修,左山右河。山几不见土石,全为翠竹所盖;河却无岸无边难见其貌,其实就是两山间一谷。谷随山的走势成“之”字形,忽左忽右,渐行渐高。谷间只有四样东西:竹、树、石、水。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石头一色青黑。大者如楼,小者如房,横空出世,杂布两岸。有那顺洪水而流落谷底者,无论大小皆平滑圆滚,俯仰各态。雨濛濛,似下非下,湿衣润肤。正行间,路边有一石探向谷中四围藤树横绕围成天然扶栏,好个“一石观景处”,凭“栏”望去,【B】只见竹浪层层,满川满山,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近处偶有一枝,探向林外,正是苏东坡诗意“竹外一枝斜更好”。竹子这东西无论四季,总是一样的青绿,永葆青春朝气。大家就说起苏东坡,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说到城里菜市场上卖的竹笋。主人见我们对竹感兴趣,突然说:“你们知道不知道,这竹子是分公、母的?”我们一下子静了下来,都说不知。他说:“你看,从离地处起往上数,找见第一片叶子,单叶为公,双叶为母。”众人大奇,披开竹子一找,果然单双有别。我自调爱竹,却还不知这个秘密。大家又问,这有何用?“采笋子呀!山里人都知道,只有母竹根下才能挖到笋子。”①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

    ⑤等到又爬了几里地,过了一座吊桥,再折上一段石板路,半天里忽一堵石壁矗立面前,壁上有瀑布垂下,约有几十层楼房那么高。石壁的背后和四周都簇拥着绿树藤萝,如一幅鑲了边的岩画,而画面就是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它不像我们在长江或黄河边,看大浪东去,浩浩千里,而是银河泻地,雪浪盖顶。我自然无法接近水边,只试着往前探了一点身子,便有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襄挟我们上天而去。我赶紧转身向后,这时再回望来路,只见云雾倏忽,群山奇峰飘忽其上,古庙苍松隐约其间。近处谷底録竹拍岸,流水奏琴,偶有一束红叶,伏于石间,如夜间火光之一闪。

    ⑥这时,主人在下面半山腰的一间石室前招手,待我们款款下来,他已设好茶桌。茶备两种。一为当地的黄豆、橙皮、姜丝所制,驱寒暖胃,咸辣香绵,慢慢入心;而另一种则为山上采的野茶,清清淡淡,似有似无,就如这窗外的湿雾。我们都不再说什么,只是端着杯子,静静地望着远处。许久,不知谁喊了一声:“天不早了,该下山了。”我说:②“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

(选自《把栏杆拍遍》)

文学社准备策划“人物”为主题的文学阅读,请你参与。

【甲】

牧羊七哥

童亮

有一个牧羊人名叫七哥,他喜欢一边牧羊一边唱歌。歌声欢快又好听。

许多姑娘慕名而来,跟随着他的羊群,只为听到他的歌声。

七哥的母亲希望他选择其中一个姑娘,可是他不愿意。

七哥的母亲问他为什么。

七哥说:“我在等一个人出现。”

以前,他在河边让羊饮水的时候,曾遇到一位老人。

那位老人说他能预测未来。

七哥很好奇。

那位老人说:“知道自己的未来未必是好事。”

七哥不信,他请求老人预测他的未来。

那位老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头上戴着紫色发夹的姑娘,她的名字叫伞喜。这   个姑娘是最适合他的伴侣,他也是这个姑娘最适合的情郎。他们两个人若是走到了一起,

会有一个无比幸福的未来。

老人说完,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 

老人在他眼前变成了一只白鹤。

他看见那只白鹤穿过彩虹飞走了。

他愣愣地站在河边,一阵风吹来,河面波光粼粼。

2

从那之后,他偷偷观察跟随着羊群的姑娘,可是没有看到头上戴着紫色发夹的姑娘。

他留心听过姑娘们的名字,可是没有听到伞喜这个名字。

这一等,便等了几十年。

七哥在等待中渐渐老去。

他的歌声还是非常好听,可是前来听他唱歌的姑娘越来越少。

他的歌声渐渐变得惆怅。

【A】 七哥的母亲劝他说:“那个人恐怕不会来了,趁还有姑娘来听歌,选择其中一个吧。”

七哥说“她不会不来。我能感觉到,她也在茫茫人海等待我寻找我,就像我在茫茫人海等待她寻找她一样。只是我们还没有遇到。”

日起日落,羊清晨出去,晚上回栏。七哥渐渐变成了一位老人。

曾经跟着羊群听歌的姑娘也渐渐离开老去。

每当他唱歌的时候,只有鸟雀来听。

有时候,他感觉到那位姑娘已经走到了山的那边,他急忙爬到山头上去眺望,可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戴着紫色发夹的姑娘。

有时候,他感觉到那位姑娘已经走到了路的前方,他急忙加快脚步奔跑一程,可是从来没有碰到过名叫伞喜的姑娘。

他忧愁无比,忍不住唱出了心中所想。

他唱道:

怎么办?

知道你的名字叫伞喜,不知道你在什么地方。

怎么办?

知道你的发夹是紫色,不知道你长什么模样。

唱出心里的话后,他舒畅了许多。

第二天清晨,他来到羊圈旁边,将羊群放了出来。

一个姑娘悄悄地跟在了羊群后面。

他看到姑娘的头上戴着紫色的发夹。

七哥心里发慌。

他问姑娘:“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姑娘说:“伞喜。”

他问姑娘:“你怎么才来?”

姑娘说:“昨天我听到了你唱的歌才来。”

七哥欣喜不已,带着这个姑娘去牧羊,唱歌给她听。

太阳下了山,七哥将羊群赶进羊圈里。

姑娘突然忧愁地对七哥说“对不起,其实我的名字不叫伞喜,发夹也是借来的。我是听到了你唱的歌,才戴上紫色发夹,自称伞喜。”七哥的快乐忽然消失了。

【B】 姑娘说:“看到你越快乐,我就越内疚。我以为你受够了等待,等来的到底是不是伞喜已经不重要。”七哥说:“我何尝没有想过放弃但是每到要放弃的那一刻,又不甘心,怕荒废了一生辜负了自己。”

3

七哥照常去牧羊,照常唱歌。

他的歌声不再好听,鸟雀都不来了。

有一次,七哥又赶着羊群来到河边。

他想起了那位老人,恰好此时天边出现了彩虹。

苍老的七哥对着彩虹大喊:“伞喜到底在哪里?”

彩虹没有回答他。

他悲伤不已,正要离开河边,一阵风吹来。

一张泛黄的纸随着风飘了过来,落在了七哥脚下。

那是一张经历了四季和风霜雨露的纸,脆得像一片枯萎的落叶。

纸上有娟秀的字。

七哥小心翼翼地捡起来,稍稍用力,纸就会破碎。纸上写的是:怎么办?

知道你在牧羊,不知道你在哪座山上。

怎么办?

知道你在世上,不知道你在哪条路上。

纸的最下面留有一个名字。

那个名字是:伞喜。

【乙】

杨澜访谈录:叶诗文分享重回巅峰的心路历程(节选)

杨澜:你知道吗?你拿到200米蛙泳金牌的那一刻,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开始欢呼。太激动人心了!

叶诗文:谢谢,谢谢!我自己也真的很激动!我第一次砸水庆祝!这次是积累了很久的一次爆发。

(视频播放:2012伦敦奥运会的400米游泳比赛,她拿下了金牌,打破世界纪录;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叶诗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游中位居27无缘决赛)

杨澜:时间已经过去了11年,有时候想起来还是非常让人感慨的,伦敦奥运会的时候,你也不过16岁。那时候你获得的全球的瞩目和期待 ……

叶诗文:我其实从2013年就开始在低谷挣扎,直到了2017年吧,今天回头来看,我会觉得可能2013年的低谷只是外界定义我的低谷,其实那个时候的成绩,哪怕是进入 到决赛的成绩我也游了2分8秒9,就放到现在来看,依然是很优秀的成绩。只是他们会拿当时的我去跟伦敦奥运会时的我去对比,那怎么比都是低谷。

杨澜:稍微这个成绩下来一点,人们就会用一些很耸动的字眼,什么惨败或者失落等等。

池长庚:① ____ 叶诗文:我自己可能一开始是不会有这个概念的,但是大家一直这么说,一直这么说,我也会觉得我现在好像进入了低谷。我自己好像放不过自己,我就会觉得我自己已经是奥运冠军,我每一场比赛都必须拿冠军。所以每一场比赛,我   都是越比越怕。在比赛的过程中,我没有办法去拼尽全力,我一想到后程我要去追对手,要追那么多,我觉得我可能拼尽全力也追不上她,所以我干脆就不要拼尽全力。

杨澜:那时候你也太年轻了。

叶诗文:对,一次一次的大赛积累的一些压力,再加上外界的一些语言,心态有点 崩溃,然后就是克服不了那个心魔。从来不惧怕竞争,但是在2013年之后,我开始害怕了。

杨澜:人们常常说,游泳是一个非常孤独的项目。因为训练的时候也常常就是自己在跟自己比。

叶诗文:对,那时候遇到低谷,可能我的前辈们没有像我这样的经历,所以无处找人可说,就觉得,没有人能给我一些建议,或者说一些方式,所以那个时候我还是挺迷茫的。

池长庚:② ____ 叶诗文:其实真正解开心结还得靠自己。我自己是从来没想过要离开泳池的。我那个时候会觉得,我怎么能就被这么一点困难就打败了?就是因为一场比赛的失利,我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吗?

杨澜: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那个六七岁的叫叶诗文的小女生会给你带来什么?

叶诗文:那个时候我会回忆一下,我小的时候的训练,我的启蒙教练,他特别喜欢让我跟别的组的,哪怕是男运动员去PK。一开始我的排名是比较靠后的,我就想说我每一天我都想要跟比我强的人去比。好,一天干掉一个。

杨澜:太厉害了。

叶诗文:我非常享受那种 PK的过程。我拼尽全力,然后我战胜他们了。我就会很开心。然后就游着游着,就游到组里最靠前的位置了,然后那个时候其实就感觉自己的 生活跟游泳已经分不开了。我回忆起这些过程之后就会觉得好像能找到自己的初心了。

然后找到这种感觉之后,我就开始设想下一步,我要怎么样回到泳池。

(视频播放2018年,叶诗文复出参加韩国光州世锦赛400米混合泳,勇夺银牌。)

池长庚:在400米混合泳这个项目上,克服心魔和拿到400米混合泳的金牌,哪个可能是更重要的?

叶诗文:克服心魔是更重要的。只要克服了心魔,我把每一个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不会差。

杨澜:今天队里的某个年轻运动员,他也经历某种低谷期的话,你会跟他说什么?

叶诗文:我特别愿意去跟他们分享我的经历。我会想要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我们只要接受它,面对 它就好。因为我自己那个时候非常错误的一件事是我始终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失败。我也始终不愿意面对:我现在就是拿不到世界前三、我现在可能就是世界前八的水平甚至更差的现实,我就是会每一次比赛都给自己找理由,我会觉得 我就是这次状态不好,就是在回避我的问题。我不愿意摘下我这个光环和标签。所以我觉得年轻运动员可以大胆地去试错,失败了就找问题,再去解决它就好。

杨澜:其实就是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③ ____ 叶诗文:可能还是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50米,每一个转身包括到边都做到极致,可能就是我最享受的一点。

池长庚:她可能有一点开始追求运动最淳朴的、最原始的那种乐趣的感觉了。

杨澜:就是如此的坚定,又如此的单纯。我觉得诗文对于游泳的这一份热爱和坚定是会感染我们每一个人的。以荣誉加冕,用实力见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