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宁波市七地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文学社准备策划“人物”为主题的文学阅读,请你参与。

【甲】

牧羊七哥

童亮

有一个牧羊人名叫七哥,他喜欢一边牧羊一边唱歌。歌声欢快又好听。

许多姑娘慕名而来,跟随着他的羊群,只为听到他的歌声。

七哥的母亲希望他选择其中一个姑娘,可是他不愿意。

七哥的母亲问他为什么。

七哥说:“我在等一个人出现。”

以前,他在河边让羊饮水的时候,曾遇到一位老人。

那位老人说他能预测未来。

七哥很好奇。

那位老人说:“知道自己的未来未必是好事。”

七哥不信,他请求老人预测他的未来。

那位老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头上戴着紫色发夹的姑娘,她的名字叫伞喜。这   个姑娘是最适合他的伴侣,他也是这个姑娘最适合的情郎。他们两个人若是走到了一起,

会有一个无比幸福的未来。

老人说完,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 

老人在他眼前变成了一只白鹤。

他看见那只白鹤穿过彩虹飞走了。

他愣愣地站在河边,一阵风吹来,河面波光粼粼。

2

从那之后,他偷偷观察跟随着羊群的姑娘,可是没有看到头上戴着紫色发夹的姑娘。

他留心听过姑娘们的名字,可是没有听到伞喜这个名字。

这一等,便等了几十年。

七哥在等待中渐渐老去。

他的歌声还是非常好听,可是前来听他唱歌的姑娘越来越少。

他的歌声渐渐变得惆怅。

【A】 七哥的母亲劝他说:“那个人恐怕不会来了,趁还有姑娘来听歌,选择其中一个吧。”

七哥说“她不会不来。我能感觉到,她也在茫茫人海等待我寻找我,就像我在茫茫人海等待她寻找她一样。只是我们还没有遇到。”

日起日落,羊清晨出去,晚上回栏。七哥渐渐变成了一位老人。

曾经跟着羊群听歌的姑娘也渐渐离开老去。

每当他唱歌的时候,只有鸟雀来听。

有时候,他感觉到那位姑娘已经走到了山的那边,他急忙爬到山头上去眺望,可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戴着紫色发夹的姑娘。

有时候,他感觉到那位姑娘已经走到了路的前方,他急忙加快脚步奔跑一程,可是从来没有碰到过名叫伞喜的姑娘。

他忧愁无比,忍不住唱出了心中所想。

他唱道:

怎么办?

知道你的名字叫伞喜,不知道你在什么地方。

怎么办?

知道你的发夹是紫色,不知道你长什么模样。

唱出心里的话后,他舒畅了许多。

第二天清晨,他来到羊圈旁边,将羊群放了出来。

一个姑娘悄悄地跟在了羊群后面。

他看到姑娘的头上戴着紫色的发夹。

七哥心里发慌。

他问姑娘:“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姑娘说:“伞喜。”

他问姑娘:“你怎么才来?”

姑娘说:“昨天我听到了你唱的歌才来。”

七哥欣喜不已,带着这个姑娘去牧羊,唱歌给她听。

太阳下了山,七哥将羊群赶进羊圈里。

姑娘突然忧愁地对七哥说“对不起,其实我的名字不叫伞喜,发夹也是借来的。我是听到了你唱的歌,才戴上紫色发夹,自称伞喜。”七哥的快乐忽然消失了。

【B】 姑娘说:“看到你越快乐,我就越内疚。我以为你受够了等待,等来的到底是不是伞喜已经不重要。”七哥说:“我何尝没有想过放弃但是每到要放弃的那一刻,又不甘心,怕荒废了一生辜负了自己。”

3

七哥照常去牧羊,照常唱歌。

他的歌声不再好听,鸟雀都不来了。

有一次,七哥又赶着羊群来到河边。

他想起了那位老人,恰好此时天边出现了彩虹。

苍老的七哥对着彩虹大喊:“伞喜到底在哪里?”

彩虹没有回答他。

他悲伤不已,正要离开河边,一阵风吹来。

一张泛黄的纸随着风飘了过来,落在了七哥脚下。

那是一张经历了四季和风霜雨露的纸,脆得像一片枯萎的落叶。

纸上有娟秀的字。

七哥小心翼翼地捡起来,稍稍用力,纸就会破碎。纸上写的是:怎么办?

知道你在牧羊,不知道你在哪座山上。

怎么办?

知道你在世上,不知道你在哪条路上。

纸的最下面留有一个名字。

那个名字是:伞喜。

【乙】

杨澜访谈录:叶诗文分享重回巅峰的心路历程(节选)

杨澜:你知道吗?你拿到200米蛙泳金牌的那一刻,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开始欢呼。太激动人心了!

叶诗文:谢谢,谢谢!我自己也真的很激动!我第一次砸水庆祝!这次是积累了很久的一次爆发。

(视频播放:2012伦敦奥运会的400米游泳比赛,她拿下了金牌,打破世界纪录;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叶诗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游中位居27无缘决赛)

杨澜:时间已经过去了11年,有时候想起来还是非常让人感慨的,伦敦奥运会的时候,你也不过16岁。那时候你获得的全球的瞩目和期待 ……

叶诗文:我其实从2013年就开始在低谷挣扎,直到了2017年吧,今天回头来看,我会觉得可能2013年的低谷只是外界定义我的低谷,其实那个时候的成绩,哪怕是进入 到决赛的成绩我也游了2分8秒9,就放到现在来看,依然是很优秀的成绩。只是他们会拿当时的我去跟伦敦奥运会时的我去对比,那怎么比都是低谷。

杨澜:稍微这个成绩下来一点,人们就会用一些很耸动的字眼,什么惨败或者失落等等。

池长庚:① ____ 叶诗文:我自己可能一开始是不会有这个概念的,但是大家一直这么说,一直这么说,我也会觉得我现在好像进入了低谷。我自己好像放不过自己,我就会觉得我自己已经是奥运冠军,我每一场比赛都必须拿冠军。所以每一场比赛,我   都是越比越怕。在比赛的过程中,我没有办法去拼尽全力,我一想到后程我要去追对手,要追那么多,我觉得我可能拼尽全力也追不上她,所以我干脆就不要拼尽全力。

杨澜:那时候你也太年轻了。

叶诗文:对,一次一次的大赛积累的一些压力,再加上外界的一些语言,心态有点 崩溃,然后就是克服不了那个心魔。从来不惧怕竞争,但是在2013年之后,我开始害怕了。

杨澜:人们常常说,游泳是一个非常孤独的项目。因为训练的时候也常常就是自己在跟自己比。

叶诗文:对,那时候遇到低谷,可能我的前辈们没有像我这样的经历,所以无处找人可说,就觉得,没有人能给我一些建议,或者说一些方式,所以那个时候我还是挺迷茫的。

池长庚:② ____ 叶诗文:其实真正解开心结还得靠自己。我自己是从来没想过要离开泳池的。我那个时候会觉得,我怎么能就被这么一点困难就打败了?就是因为一场比赛的失利,我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吗?

杨澜: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那个六七岁的叫叶诗文的小女生会给你带来什么?

叶诗文:那个时候我会回忆一下,我小的时候的训练,我的启蒙教练,他特别喜欢让我跟别的组的,哪怕是男运动员去PK。一开始我的排名是比较靠后的,我就想说我每一天我都想要跟比我强的人去比。好,一天干掉一个。

杨澜:太厉害了。

叶诗文:我非常享受那种 PK的过程。我拼尽全力,然后我战胜他们了。我就会很开心。然后就游着游着,就游到组里最靠前的位置了,然后那个时候其实就感觉自己的 生活跟游泳已经分不开了。我回忆起这些过程之后就会觉得好像能找到自己的初心了。

然后找到这种感觉之后,我就开始设想下一步,我要怎么样回到泳池。

(视频播放2018年,叶诗文复出参加韩国光州世锦赛400米混合泳,勇夺银牌。)

池长庚:在400米混合泳这个项目上,克服心魔和拿到400米混合泳的金牌,哪个可能是更重要的?

叶诗文:克服心魔是更重要的。只要克服了心魔,我把每一个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不会差。

杨澜:今天队里的某个年轻运动员,他也经历某种低谷期的话,你会跟他说什么?

叶诗文:我特别愿意去跟他们分享我的经历。我会想要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我们只要接受它,面对 它就好。因为我自己那个时候非常错误的一件事是我始终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失败。我也始终不愿意面对:我现在就是拿不到世界前三、我现在可能就是世界前八的水平甚至更差的现实,我就是会每一次比赛都给自己找理由,我会觉得 我就是这次状态不好,就是在回避我的问题。我不愿意摘下我这个光环和标签。所以我觉得年轻运动员可以大胆地去试错,失败了就找问题,再去解决它就好。

杨澜:其实就是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③ ____ 叶诗文:可能还是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50米,每一个转身包括到边都做到极致,可能就是我最享受的一点。

池长庚:她可能有一点开始追求运动最淳朴的、最原始的那种乐趣的感觉了。

杨澜:就是如此的坚定,又如此的单纯。我觉得诗文对于游泳的这一份热爱和坚定是会感染我们每一个人的。以荣誉加冕,用实力见证。

(1)、【人生轨迹】阅读两篇文章,根据提示,完成牧羊七哥和叶诗文的人生轨迹图,并以叶诗文的口吻完成人生小结。

回望“我”的过去

“我”的感想

遇上老人,得知伞喜→母亲规劝,①

七哥不禁感叹:我的一生平平淡淡,就像一条

惆怅→放声高歌,③欣喜 →继续放羊,得知真相。 →呼唤伞喜,⑤

射线,起点是等待,未来还会有转折吗?

叶诗文说:⑧

(2)、【人物形象】言为心声。我们可以借助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从而对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认识。

在【A】【B】两处中任选一处,结合加点词,分析七哥的人物形象。

【A】 七哥的母亲劝他说:“那个人恐怕不会来了,趁还有姑娘来听歌,选择其中一 个吧。”七哥说:“她不会不来。我能感觉到,她也在茫茫人海等待我寻找我,就像我在茫茫人海等待她寻找她一样。只是我们还没有遇到。”

【B】姑娘说:“看到你越快乐,我就越内疚。我以为你受够了等待,等来的到底是不是伞喜已经不重要。”七哥说“我何尝没有想过放弃?但是每到要放弃的那一刻,又不甘心,怕荒废了一生辜负了自己。”

(3)、【走近人物】人物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提问在推动节目进展,引导访谈方向,聚焦访谈重点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 在【乙】文中,主持人提了以下三个问题,请将合适的问题填在相应的题号上。

A、在那个时候身边有谁给过你心结解开的那种帮助? B、你自己有没有觉得是在低谷? C、在比赛的过程当中,你最享受的是什么?

② 这三个问题的设置好在哪里?

(4)、文中两次出现彩虹,它们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

老人说完,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

他想起了那位老人,恰好此时天边出现了彩虹。

(5)、 【评议人物】“榕树”网站将两文推荐给读者,评论区留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引发了热议:牧羊七哥等待了一生,只收到了一张经历了四季和风霜雨露的纸;叶诗文等待了11年走向了人生的巅峰;同样的选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白鹅(节选)
        鹅,不拘它如何高傲,我们始终要养它,直到房子卖脱为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欢它。物质上的贡献,是生蛋。它每天或隔天生一个蛋。篱边特设一堆稻草,鹅蹲伏在稻草中了,便是要生蛋了。家里的小孩子更兴奋,站在它旁边等候。它分娩毕,就起身,大踏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这时候孩子们把蛋热热的捡起,藏在背后拿进屋子来,说是怕鹅看见了要生气。鹅蛋真是大,有鸡蛋的四倍呢!主母的蛋篓子内积得多了,就拿来制盐蛋。炖一个盐鹅蛋,一家人吃不了!工友上街买菜回来说:“今天菜市上有卖鹅蛋的,要四百元一个,我们的鹅每天挣四百元,一个月挣一万二,比我们做工的还好呢,哈哈,哈哈。”我们也陪他一个“哈哈,哈哈。”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补神气了。但我觉得,比吃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了,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风是很重很重的             
                                                                                                      陈亦权
       ①夏末秋初是山林探险的好季节,我和几位驴友一起,来到了贵川交界处的一个偏僻深山里探险旅游。
       ②走进山林后的第三天,我们发现了一个小村子,在村外的空地上,几只羊儿正在吃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坐在一块石头上,翻看着一本破旧的数学书,他的衣服沾满灰尘和污屑,却长得圆头圆脑,非常可爱机灵。他睁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们。     
       ③经过交谈得知,小男孩开学读二年级。我给他出了几道简单的算术题,还有几个拼音测试和组词造句的语文题,小男孩全都回答了出来,看来学习成绩还不错。
       ④见这些都没法难住他,我就给了他几道比较玄的问题:“你知道什么东西最轻吗?”
       ⑤“鸡毛!不,羊毛!”小男孩歪着头说,“还有蒲公英!”
       ⑥我笑笑告诉他,这些东西的确很轻,但却并不是最轻的,例如空气、烟雾,还有风,这些东西才是最轻的。
       ⑦小男孩睁着一双大眼想了想后,有些不赞同地说:“空气很轻,但风却很重很重的!”
       ⑧“风只是流动的空气,和空气是一样的!”
       ⑨小男孩显然对我的话非常不屑,他用极不信任的眼光看了我一眼,然后站起来坐到了另一边的大石头上,再不理睬我,嘴巴里还轻轻地重复了两遍那句话:“风是很重很重的!”
       ⑩休息够了,我就和驴友们接着赶路。离开村口三四里路之后,我们突然发现身上已经没有水了,最要命的是,我们走进了一片干燥的秃岩山,别说山涧泉眼了,就连一棵小树都看不到。我们决定往回走,到那座小村里去取水。
       ⑪翻过一座小坡,终于看见有一座泥房子还开着门,门口有一间矮草棚,关着十来只羊,而在大门里侧的地上,则铺着一张竹席,上面躺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和一位小男孩,竟然就是我们之前在村口遇见的那位小男孩,他睡得很香甜,老人用一把麦秆扇为他扇着风。
       ⑫见有陌生人到来,老人连忙站了起来。我们说明来意以后,他非常热心地把我们带到厨房,给我们的水壶灌水,灌到第三只的时候,水壶突然从他的手中滑落到了地上,老人连忙弯腰捡起来,面带愧色地接着灌水。
       ⑬老人则回到竹席上,一边轻轻地对我们介绍附近的地形山势,一边继续用麦秆扇给小男孩扇着风。没多久,他手中的扇子又突然滑落了下来,掉在小男孩的肚子上,小男孩被惊醒了,他先是惊讶地看了我们一眼,然后心疼地对老人说:“爷爷,我说了我不热,你不要为我扇扇子了!”
       ⑭“好,好,爷爷不扇了,你接着睡吧!”老人慈祥地微笑着说。
       ⑮小男孩逐渐睡去,虽然他说自己不热,但睡去后,额头就冒出了细微的汗珠,老人又拿起麦秆扇,轻轻地给他扇着风。老人边搧着风边对我说起了自己的孙子:孩子命苦,父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滚落的山石砸中,双双离开了人世,留下他们祖孙俩相依为命。家里穷,买不起电风扇,所以热天里都要给孩子扇扇子,可从今年开始,老人的双手有些不对劲,经常莫名其妙地抖动,握不牢东西,以前一只手可以拎起50斤稻谷,现在连给孩子扇点风都觉得特别费力,使不上劲。不过小孙子特别懂事,再热的天也不让爷爷给他扇扇子,怕累着了爷爷。
       ⑯老人说到这里,眼眶变得潮湿起来,但脸上却浮现出一种欣慰的微笑!他的脸黝黑黝黑的,爬满皱纹,他那双粗糙而且布满青筋老茧的大手,因为怕扇子掉落而使劲地攥着扇柄。此情此景,我不禁再次回想起了小男孩的话:“空气很轻,风却很重很重的!”我猛然间意识到,他说的是对的,风确实很重很重,甚至比50斤稻谷还要重,重得连他的爷爷都不太拿得动!
       ⑰在起身离开的时候,老人走到门口替我们指路,我趁这时间从口袋里掏出三百元钱,悄悄地塞到了小男孩睡觉的那张竹席下——这足够他们买一把电风扇了!
       ⑱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在做慈善,我只是觉得,风不应该有那么重,而我所做的,只是力所能及地让风轻一点,再轻一点……             

                                                                                                                                        (选自《读者》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底层情话

从维熙

       ①那是今年年初,我收到一个寄自江西农村的快递邮包。我十分惊愕,因为江西没有我的亲友,打开包裹一看,是一块腌肘子。查看快递单,寄件人叫吴成丰。就在同一天,我去值班室取报纸的时候,值班人员又递给我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湖南女孩送来的,上楼找我见我不在,便把包裹放在这儿了。我打开一看,是两条湖南产的鱼干。

       ②这两件意外的事儿,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快意。之所以如此,因为这是来自遥远南方的情意,赠物人都是年轻的打工族。

       ③给我送咸鱼干的女孩,是我们楼下餐馆的服务员,想必是她春节回乡探亲归来,给我带了家乡特产。平日,我常到这个小小餐馆独饮,随手带去的报纸和刊物,便顺手送给她。她是湖南岳阳地区的高中生,为谋生到北京来打工,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我想,给她一些报刊能让她与文化相伴,聊以充实枯燥而单调的生活。

       ④而今,我想她送来的家乡特产,可能是对我的一种答谢吧。

       ⑤通过邮政快递送来猪肘子的打工者吴成丰在邮件附言中说,年底家里杀了一口肥猪,便邮来刚刚腌好的猪肘,让我尝尝鲜。我想,农村生活相当清苦,杀上一头猪过年,我怎么能接受这沉甸甸的馈赠呢。但是东西已经邮来了,退回去,无疑会伤害他的心,不退回去,那猪肘子让我和妻子如何下咽?妻子想出了一个办法,按快递单上的地址给他家寄去200元钱,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上几天,那200元钱又被寄了回来,吴成丰在汇款附言里写上了这样的话:“老师,你们关心过我的冷暖,给过我精神上的火光,我家虽然很穷,但不能花你们的钱。”我和妻子都愣住了。

      ⑥吴成丰是装修队里的一个油漆工,我和他的相识,缘起于去年冬天他为我粉刷书房。那是一个北风呼号的日子,室外温度已然降到了零下10度,妻子看见小吴只穿着一件单衫,冻得直流清鼻涕,便把我的一件羊毛背心送给了他,让他立刻穿在身上。这个小吴当时挺惹我生气的,他说他不冷,死活不肯收下这件暖身之物,直到我发了脾气。我觉得这个小青年的自尊心强得有点出格,内心深处似乎对社会有某种仇视。于是,我主动找他聊天,他对我倾吐的话,让我对打工族生活之艰辛,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最最让我想象不到的是,他还是个文学迷——他给我带来了他写的两本厚厚的杂记,其中有对当今诗词的针砭,有对为富不仁者的嘲讽,有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⑦我与他聊写作,谈人生。有一天,我特意到民工们同住的屋子里去看望他,并给他带去一些稿纸和几本书籍。书籍中有我初涉文学时的感悟《文学的梦》,有刚出版不久的长篇小说《龟碑》。在《文学的梦》的扉页上,我特意把英国作家萨克雷在小说《名利场》中的经典之句送给了他:“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我说:“这几句人生格言曾给过我生活的勇气,现在我转赠给你。记得小吴读了这几句话后,立刻对我说:“这对我太重要了,谢谢你,从老师!”

       ⑧我曾问过自己:那么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打工者,你行善行得过来吗?这显然不现实,然而我的信条是,只要让我碰上了,就不能视而不见,要尽可能地给他们一些温暖。

       ⑨仔细推敲起来,这似乎是一种精神上的本能,不仅与我出生在农村有关,更与我后来经历过的二十年的底层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今天的我突然变成只会向上看天,而不会向下看地的“势利眼”,那就是精神的解体和灵魂的堕落!

       ⑩如今这样一群看似最不光鲜、微不足道的一群人,也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有着他们细腻美好的情感,他们的内心充满着爱,这让我更觉得快慰。

       ⑪但愿城市中的文化人也能“向下看”,更多地关注这些打工族的生存状态。

      【注】从维熙,当代作家,曾任小学教师,报社记者。1956年开始专业创作。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人间第一爱

季羡林

    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中外”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相同的。

    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在年离德劭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平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凿空之盛举,完全(mí)补了上面提到的憾事。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将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一般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

    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他(她)人问并不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是母亲。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抖(sǒu)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我曾经有一个说法:“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我至今还坚持此说。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的朋友,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xīn),甜蜜和温(xīn)不正是净化和抚慰你的灵魂的醍醐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pì)美的呢?

    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亲的人。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愈我这个创伤的。我一生走遍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便立即潸潸涌出。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嗟乎!此生已矣,我又不相信来生,奈之何哉!奈之何哉!

    《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唯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考虑一下自己对待父母的情况,再背诵一下孟郊那一首有名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者如能作出应有的结论,庶不致辜负这一套珍贵的《新绿文丛》的期望。

【注释】①年高德劭:年岁长,品德高。劭,shào(品德)美好。

②醍醐:tí hú,古时候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

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④庶:shù几乎,差不多。

阅读回忆性散文《透早的枣子园》及小文同学做的批注,完成小题。

透早的枣子园

林清玄

①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因脱线裂开了,妈妈说:“来,我帮你车一车。”

②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裁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怎么现在还在用?而且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③“妈?这是从前那一台裁缝车吗?”

④妈妈说:“当然是从前那一台了。”

⑤妈妈熟练地坐在缝纫机前,把裤脚翻过来,开始专心地车我裂开的裤子,我看着妈妈专注的神情,忍不住摩挲着缝纫机上优美的木质纹理,那个画面突然与时空交叠,回到童年的三合院。

⑥当时,这一台缝纫机摆在老家的东厢房侧门边,门外就是爸爸种的一大片枣子园,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

⑦善于女红的妈妈,其实没有什么衣料可以做衣服,她做的是把面粉袋、肥料袋车成简单的服装,或者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

⑧妈妈做衣服的工作是至关重大的,使我们虽然生活贫苦,也不至于穿破衣去上学。不车衣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抢着在缝纫机上写功课,那是因为孩子太多而桌子太少了。抢不到缝纫机的孩子,只好拿一块木板垫膝盖,坐在门槛上写字。

⑨有一次,我和哥哥抢缝纫机,不小心跌倒,撞在缝纫机的铁脚上,在我的耳后留下一条二十几厘米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

⑩我喜欢爬上枣子树,回头看妈妈坐在厢房门边车衣服,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那时的妈妈青春正盛,有一种秀气而坚毅的美。由于妈妈在生活中表现的坚强,常使我觉得生活虽然贫乏素朴,心里还是无所畏惧的。

⑪如果是星期天,我们都会赶透早去采枣子,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

⑫妈妈是从来没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天不必准备中午的便当,她总是透早就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

⑬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这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感动,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

⑭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然后拉开缝纫机右边的抽屉放进枣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原来,哥哥弟弟早就采枣子献给妈妈了。

⑮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总是透早就去采枣子,希望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

⑯“车好了,你穿看看。”妈妈的声音使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妈妈忍不住笑了:“大人大种了,整天憨呆憨呆。”

⑰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头发都花白了,刚刚那一失神,时光竟匆匆流过三十几年了。

【质疑式批注】

“车一车”不就是“缝一缝”的意思嘛,后面还有“透早”“大人大种”“憨呆憨呆”这些词语也是一样,为啥不用普通话里常用的说法呢?

【赏析式批注】

“震慑”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


【评价式批注】

星期天,妈妈“总是透早”车衣服,我也“总是透早”采枣子,写得妙极!

【感想式批注】

儿时的我,看着妈妈温柔的侧脸,无比感动;现在的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发现妈妈“头发却都花白了”,一个“却”字传神写出了儿时的我与现在的我对妈妈情感的变化,这就是成长带给我们的啊!

【补充式批注】人世间的美好与热爱都是相互的,就好像文中的妈妈与孩子们。我们这学期读过的课外读物中,也有这样美好的情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