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语文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0课《雪顿节上看赛牛》课时练习

课外阅读。

妈妈,我想送您康乃馨(xīn)

      记得小时候,所有和母亲有关的节日,我都会很诚挚地为妈妈送上用彩笔绘制的贺卡,写一句“妈妈,我爱你”。每次,妈妈都搂着我,亲亲我,笑得很开心。

      很快,我长大了,一眨眼比妈妈还高了。

      可妈妈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了。工作压力,我的任性,种种原因,她常发火,有时发得有些莫名其妙,倔强的我不甘示弱地抵(dǐ)抗着。

      5月10日,母亲节,我本想拿出一个月的积蓄给妈妈买一束康乃馨,然而妈妈不知因为什么又冲我发了一通脾气,我很生气,当天我在花店门口,犹豫着,到底买不买,说实话,我还在生她的气。当时看来,要对她说声“妈妈节日快乐!”似乎就代表“屈服”,我不愿意。最终,我用一枚硬币作出了决定,正面买,反面走,硬币从指尖弹了出去,跃上半空。就在它即将落地的一刹那间,我突然希望它是正面,突然渴望妈妈的笑脸,突然很想送她康乃馨,哪怕只有一朵。可惜,硬币稳稳当当停在了反面,我更茫然了,作这决定真有这么难?我问自己。既然让硬币作了决定,就听天由命吧!

       临睡前,我的书桌上又放着一杯牛奶,不用说,妈妈默默地做了这一切。喝着牛奶,我忽然觉得难过,忽然体会到我对妈妈无形的伤害;忽然自责我竟用一枚硬币掂量了妈妈对我的爱!忽然非常想……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2)、读读第四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从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是怎样的?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写。

(3)、根据短文内容和自己的想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喝着牛奶,我忽然觉得,忽然体会到我对妈妈的伤害;忽然自责我竟用一枚掂量了妈妈对我的爱!忽然非常想对妈妈说:“!”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飞人——刘翔

    小时候的刘翔是个顽皮的男孩,“胆子大”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正是因为看到他比别的孩子更顽皮,家长才把他送到少年体校。体校的道路走得并不很顺利,他几乎决定放弃,但一件事情改变了年少的刘翔的决定。

    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已经70岁了,此前老人家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但70岁那年突然就想学,而且学会了,老人说自己学会了去哪儿都方便。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骑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呢?现在回想起来,刘翔还在感叹,如果没有爷爷这个行动的刺激,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了。

    开始的时候,刘翔练的是跳高,他很自信地说:“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他当时已经拿过上海市少年跳高冠军了,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跳高人才。但是就是那一年,他现在的跨栏教练孙海平看上他了。用孙海平的话说,跨栏选手需要胆量,很多人看到1米多高的栏横在眼前就不敢过,而刘翔有这样的胆量,再就是从他练跳高看,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很好。

    2000年11月,法国里昂的一次室内田径大奖赛,6名选手进入60米栏的决赛,刘翔站在第五道,其中有3个美国选手,他旁边的第六道也是一名美国选手。发令枪响过了,没想到第六道的那个美国选手在跨第二个栏的时候就摔倒了,刘翔则是第三个冲过终点,这样的兴奋仅保存了2秒钟,裁判和大屏幕宣布:第五道中国刘翔没有成绩。怎么会这样呢?刘翔和他的教练感到很气愤,就去找裁判理论。原来裁判误将那个摔倒的美国选手当成刘翔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是不会在这个项目上跑出好成绩的。那是一次没有电视转播的比赛,幸好刘翔的教练用自己的微型摄像机将全部过程拍下来,这是孙海平的习惯,刘翔的每一次比赛他都会用摄像机拍下来,而这成了那次证明刘翔没有摔倒的唯一证据,录像十分清楚地显示,中国刘翔第三。终于还了刘翔一个清白,也给国际田径界的裁判提了个醒:中国人是可以在短距离的项目上有所作为的。

    正是这样的一次偶然事故,给了刘翔师徒很大的刺激,也让他们的训练更加有了动力。真正让世界知道刘翔是2002年7月份瑞士洛桑的一次国际田联大奖赛。19岁的他跑出了13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了美国人保持了24年之久的世界青年纪录和中国人李彤保持了8年的亚洲纪录。

    真正让世界瞩目刘翔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一举夺得奥运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了世界纪录。刘翔成了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亚洲人的骄傲。

    当鲜花和掌声将刘翔包围的时候,他默默地背起行囊,朝着下一个目标努力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片绿叶的回忆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逝去,也有的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的心里。每当我翻着纪念册,看到一张卡片上夹着的那一片绿叶时,我就深深地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叶老师来。

    我的童年时期,是在一个使我梦萦魂绕的小山村里度过的。叶老师是我童年时最好的引路人。那时,叶老师20多岁,平日文静寡言,很少说话。但叶老师喜欢我,我也敬重叶老师。

    叶老师喜爱绿叶,在她的书里常可以看到用绿叶制作的书签,一次我和叶老师在野外散步,我看她低头捡起了一片宽大的绿叶。“叶老师,您怎么这么喜欢绿叶?”我憋不住问。叶老师不置可否,却给我讲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患了重病,自己觉得马上就要死了。她望着窗外的常青藤,说:“青藤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我就要离开人间了”人们都为她伤心,这件事被一个年迈的画家知道了。老画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抱病握笔画了一片碧绿晶莹的叶子,把它牢牢地扎在青藤上。此后不久,老画家溘然长逝了,而那位小姑娘却从此坚强地活下来,听着叶老师娓娓的讲述,我悟出了她喜爱绿叶的真正原因。

    后来,我离乡来津。分手时,叶老师送我一束花,可我却说:“您还是送我一片绿叶吧。”叶老师会心地笑了,她笑得那么甜。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特意去看望老师。她显得有些老了,但比以前开朗健谈了。她见到我很高兴,我也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她送给我一张非常精致的卡片。上面镶嵌着一片绿叶,绿叶下整齐地抄着一段名言:花的事业是________的,果实的事业是________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谦逊的。此后,我一直珍藏着这张卡片,像是珍藏叶老师的一片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归国博士

    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今年48岁,是苏州医院副院长。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 年,他离开日本,和爱人回到了祖国。

    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在苏州附属医院建造了一-所研究室,花了整整100万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一定很有钱,问他:“你带的什么手表?”他爽朗的笑道:“国产的,苏州牌,便宜,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100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国产表。人们被这种崇高的精神所感动,敬佩的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院代表团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7年了,家里人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影子。原来,访问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常给我寄点。”

    这位博士归国11年了,他用辛勤的劳动换取累累硕果,来报答自己的祖国。他和同志们共同努力,研究脑神经病,现在这项研究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