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4次 +选题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据保罗富尔的《文艺复兴》
材料一:作为昔日罗马帝国的中心——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是“黑暗时代”,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倒退时期,所以努力复兴古典文化。但“复兴”其实是对现实人类知识和思想的空前解放与再创造,有着积极作用。
——摘自《看得见的世界史》
材料二:他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的恶棍。
——摘自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