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观察下面示意图,造成1958—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 改革开放
    【考点】
    【答案】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31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城市孕育着勃勃生机,折射着时代的变迁。

    【古代中西方城市】

    材料一:在古代西方城市,传统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更多地体现在以宏伟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间布局结构。相比之下,在中国,“天子“即“上天之子”,皇宫建筑或官商成为整个城市空间最宏伟的建筑物。

    ——摘编自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

    【近现代中西方城市】

    材料二: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

    ——《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

    材料三:工业主义给美国带来了许多变化,最终把这个以乡村为主的土地转变成了大城市云集的地方。美国城市引人注目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移民,欧洲的投资,最重要的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J·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材料四: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五: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城市化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