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邓稼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被赞誉为(     )

    A . 节约标兵 B . 两弹元勋   C . 党的好干部 D . 铁人
    【考点】
    【答案】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5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学生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社员)工资分5﹣7个等级,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2018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25分)

    材料一:刘少奇同志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强调我们应该根据中国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在这次会议上,他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科学分析社会主义

    社会制度基本建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强调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一《习近平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坚决支持和指导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正确方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对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提出许多指导意见,认为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在企业领域倡导试办托拉斯,等等,这些重要意见反映了他的远见卓识,也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习近平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刘少奇同志是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的光辉榜样。共产党人坚持的初心,就是对共产

    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永远忠诚。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样艰难的时刻,他仍然誓言“一个革命者,生为革命,死也永远为共产主义事业,一心不变”

    —一《习近平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称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