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到1918年一战结束时,美国已拥有了世界40%的财富。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诞生仅仅142年。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新国新梦”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一时期的相关史料,探寻美国崛起之路(如下表所示)。
代号 | 史实 | 结论 |
① | 制定宪法 | 确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
② | 开辟了水上交通的新纪元 | |
③ | 罗斯福实施新政 |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 |
④ |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 赶上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步伐 |
⑤ | 北方取得南北战争胜利 |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 |
⑥ | 爱迪生发明电灯 |
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一: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材料一:
素养二: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材料二: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林•亨特《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
素养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材料三: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百万1990年国际元)。
(注: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
(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1952年 | 1967年 | 1975年 | 1983年 | 1991年 | 1999年 |
1215855 | 2433880 | 3213870 | 3836859 | 4672299 | 5403597 |
素养四:历史归纳,是指能够对比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的能力。
材料四:“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