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B)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最优秀的人是谁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床前,深情地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助手连忙答道:“明白,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   )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肓(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闭上了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你(   )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给忽略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关键在于能正确认识自己,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

(1)、依次填入文中“(    )”里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B、因为……所以……        如果……就…… C、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D、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2)、“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中,两个“蜡”分别指(    )
A、苏格拉底的蜡烛  新蜡烛 B、苏格拉底的事业  接班人 C、苏格拉底的生命  传承者 D、苏格拉底的财产  儿女们
(3)、助手不辞辛苦地寻找最优秀的人,唯独没有想到自己,是因为(    )
A、助手为了不辜负苏格拉底的栽培,竭尽全力寻找。 B、苏格拉底需要的传承者一般人都难以胜任。 C、助手不敢相信自己,把自己给忽略了。 D、助手为没有帮苏格拉底找到传承者而感到内疚。
(4)、“苏格拉底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    )
A、对助手的忠诚十分满意 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失望 C、希望助手尽快找遍全国 D、很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
(5)、助手说自己“明白”了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
(6)、如何理解“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
(7)、从哲学家的故事中,你收获了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碗清汤荞麦面(节选)

    对于面馆来说,生意最兴隆的日子,就是大年除夕了。

    北海亭每逢这一天,总是从一大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平时到夜里12点还熙攘热闹的大街,临到除夕,人们也都匆匆赶紧回家,所以一到晚上10点左右,北海亭的食客也就骤然稀少了。当最后几位客人走出店门就要打烊的时候,大门又发出无力的“吱吱”响声,接着走进来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妇人。两个都是男孩,一个6岁,一个10岁的样子。孩子们穿着崭新、成套的运动服,而妇人却穿着不合季节的方格花呢裙装。

    “欢迎!”女掌柜连忙上前招呼。

    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要一份……可以吗?”

    躲在妈妈身后的两个孩子也担心会遭到拒绝,胆怯地望着女掌柜。

    “噢,请吧,快请里边坐。”女掌柜边忙着将母子三人让到靠暖气的第二张桌子旁,边向柜台后面大声吆喝,“清汤荞麦面一碗——!”当家人探头望着母子,也连忙应道:“好咧,一碗清汤荞麦面——!”他随手将一把面条丢进汤锅里后,又额外多加了半把面条。煮好盛在一个大碗里,让女掌柜端到桌子上。于是母子三人几乎是头碰头地围着一碗面吃起来,“咝咝”的吃、吸声伴随着母子的对话,不时传至柜台内。

    “妈妈,真好吃呀!”兄弟俩说。

    “嗯,是好吃,快吃吧。”妈妈说。

    不大功夫,一碗面就被吃光了。妇人在付饭钱时,低头施礼说:“承蒙关照,吃得很满意。”这时,当家人和女掌柜几乎同声地回答说:“谢谢您的光临,预祝新年快乐!”

    一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又是大年夜。过了晚上十点,店门又被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男孩走了进来。

    老板娘看那女人身上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就想起去年大年夜最后那三位顾客。

    “……这个……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

    “请,请到里边坐,”老板娘又将他们带到去年的那张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一碗——”

    “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 老板娘在老板耳边轻声说道。

    “不行,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也许会尴尬的。”老板说着,抓了一份半的面下了锅。

    “今年又能吃到北海亭的清汤荞麦面了。”

    “明年还能来吃就好了……”

现代文阅读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被(qī línɡ)、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mí màn)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的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zhènɡ zhònɡ)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肖邦得知这个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的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在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在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阅读训练

那倾斜的伞

    很小的时候,我便十分喜欢下雨。

    每逢“淅沥”声从窗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门口,打开那把墨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我就一蹦一跳地向外公跑去,钻进伞下,挽住外公的胳膊。于是我们便走进这片雨的世界中。

    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头顶的天空不知何时已变成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扣人心弦。望望外公,外公头顶墨绿色的天空已经破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色。“外公,伞歪了。”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我困惑了。“怎么搞的,明明是向我这边倾斜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回到家里,我发现外公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外公,你肩膀都被淋湿了,快擦干呀!”“你有没有被淋到呀?”外公问。“没有啊,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包住了!”外公开心地笑了起来。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不知从何时起,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是我为外公撑伞。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都和以前一样。“丹丹,伞歪了。”传来外公微颤的声音。我抬起头,这才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的,一半是灰色的。我的心热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与外公所做的相同的事。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回到家中,接过外公递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混浊的双眼已泪光点点。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真情的伞,我会永远珍惜它,爱护它。从此,我总盼着下雨。

课外阅读。

红蚂蚁(节选)

法布尔

    红蚂蚁的山寨建在那些废墟上。它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

    夏日的午后,红蚂蚁出征的队伍常映入我的眼帘,这支队伍大约有五六米长。当它们确信附近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一队的蚂蚁仍旧列着队伍蜿蜒不停地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有时候若隐若现地出现在荒草的枯叶中。

终于,它们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有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将自己的儿女送给了强盗。

    我再讲一下它们一路上回去的情形。

    一次,我看见一队出征的蚂蚁沿着池塘边前进。那时天刮着大风,许多蚂蚁被吹落了,成了鱼的果腹美味。这一次,鱼又多吃了一批意外的食物——黑蚂蚁的婴儿。显然蚂蚁不会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回家的路只有一条。

有一天,我监视到红蚂蚁出征,进入了黑蚂蚁的家。我在红蚂蚁走过的路旁撒小石子做了记号,红蚂蚁战胜黑蚂蚁之后,便沿着那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了。我用叶子阻断了它们的路,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就这样迷了路,其他的凭着它们的记忆力顺着原路回去了。

    这证明它们与蜜蜂区别很大,它们不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依然可以回到原来的家。

(选自《钓星星的小老鼠》)

课外阅读。

爱在心中

    一位小学生问老师:“什么是爱?”

    老师觉得有必要给这个问题一个言简意赅且生动形象的回答。由于快到放学时间了,老师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要求每一位学生第二天带一样能够表达自己爱的感觉的东西到学校来。

    第二天,老师说:“请同学们展示你们带来的东西。”

    第一位学生说:“我带来了这朵花,你们不觉得它漂亮吗?”

    第二位学生说:“我带来了这只蝴蝶。瞧,它的翅膀五颜六色,多美呀!我非常喜欢它,我要将它制成标本收藏起来。”

    第三位同学说:“我带来了这只小鸟,它是从树上的鸟窝里掉下来的。你们看,它多可爱呀!”

    在学生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带来的东西时,老师注意到有一个小女孩始终一声不吭地坐在座位上。原来她什么也没有带来。于是,老师走到她的面前,有点生气地问:“你为什么没有带东西来呢?”

    小女孩说:“对不起,老师,我看到了花,嗅到了它的香味。我想要摘它,可是我更喜欢它留在那儿,这样花香会持续

    更长时间,嗅到花香的人也会更多;我也看到了蝴蝶,拍着漂亮的翅膀,飞来飞去,看上去非常快乐,我不愿意打搅它;我还看到了小鸟,它跌落在草丛里,但是当我爬上树,看到鸟妈妈仿佛会说话的表情,我决定将小鸟放回到鸟窝里。所以,我只能带来花的香味、蝴蝶自由飞舞的感觉和鸟妈妈的感激。可是,这些我怎么展示给大家看呢?”

    老师眨了眨眼睛,给小女孩记下了一个满分,因为在这么多学生当中,只有这个小女孩意识到:爱不是占有,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呵护。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