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草原散章》同步练习

“散章”有“”之意,“草原”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本文描写了胖草、矮云、笑花、薄虹、小水、长歌,看似“散”,但无不围绕着“”来写,无不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充分体现了散文“”的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丰图义仓
        ①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历时四年竣工。“丰图义仓”意为“丰年储粮,荒年赈灾,储粮备荒,防患于未然”,被御封为“天下第一仓”。
        ②丰图义仓在       、布局、构建方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与自然抗争的忧患意识和高超的建筑技能。
        ③丰图义仓建在朝邑镇(今大荔县朝邑镇)黄河西岸南寨子老崖顶上。义仓坐东面西,东、南、西三面系悬崖绝壁。所在的朝邑县地处黄河洛河渭河三角洲。黄洛渭三角洲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古为丰腴之地,可为仓储提供丰富的粮食资源。
       ④丰图义仓依山就势,雄伟壮观,似一座军防城堡,高出地面30多米,地势险要。仓基土层干燥,通风光照条件好,有利于粮食储存。丰图义仓分为内城和外城。【A】外城夯土筑城,三面绝壁,是义仓的第一道防线。【B】西城门顶及城角的角堡、西城墙外的护城水沟,均具有防御功能。【C】内城为城中城,坐北向南,东西长133米,南北宽83米,是仓城合一的构筑形式,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内城城墙环绕一周,东西两侧各开一门,分别为东仓门和西仓门。城墙内为仓洞,仓洞依墙而建,小而独立,相隔排列,共58洞。仓洞间有砖瓦结构的廊檐,相互贯通,形成环形回廊,具有防雨、防潮以及临时储粮的功能。内城的中心是晾晒粮食的空地,空地边有一眼水井,供人畜饮水,方便至极。
        ⑤仓洞为砖窑式,对粮仓的防火、防盗、防入侵等都有独特作用。每仓进深11米、宽4米、储粮90余吨。由松木板铺成的仓洞地面,离地下40厘米。木板下为通风道,四周有四个排气孔,利于空气流通,排出潮气,保持仓体干燥。这种小而独立的仓洞,可将粮食按种类、分干湿分别储存保管。仓洞采取散粮储存的方式,洞门为插板式,随着洞内粮食的增高插板随着加高,顶端几个插板可以依据洞外天气打开,排出洞内湿气,保持仓内干燥。仓洞上面的地面由青砖铺成,四周高中间低,巧妙地将雨水汇集于中间,由分段水槽排向院内,院内地面同样是四周高中间低,雨水汇聚地沟,可以很快集中排出墙外。由东小门砖砌水道排向崖下。仓顶、院内地面排水通畅,雨停即干。仓墙、仓顶均为厚实的砖体,使仓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一年四季处于十七、八度的恒温状态,这种恒温状态符合粮食的低温、低湿、低氧的“三低”仓储要求。
        ⑥光绪二十六年和民国十八年关中遭遇大旱,丰图义仓开仓放粮,救人无数,阎敬铭也因此被百姓尊称为“救时宰相”。如今的丰图义仓作为国家粮仓朝邑粮站,仍发挥着储粮功能,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储食史上堪称一绝。(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好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捡来的手机
                                                                                                  周广华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建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教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您啦,叔叔!谢谢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予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阅读理解

长生饭

乔治马丁

    ①汉斯这个又高又瘦、活像个骷髅的老头,近几个星期来竟奇怪地发胖起来。

    ②一个秋天的黄昏,渔船在古老的灯塔附近靠岸后,有个渔民提议上汉斯那儿走一趟,摸摸他的底细。

    ③汉斯老头殷勤地请客人到壁炉旁烤火,关心地问渔情怎样。

    ④“糟透了,”渔民路德维希说。不走运的捕捞再加上坏天气,使他十分恼火,正想找个人出出气。  “你倒好,没完没了地胖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⑤汉斯十分局促不安,这越发引起大家的怀疑。、于是以查看破塔楼是否安全为由,对汉斯的住处进行了搜查。二楼、三楼都搜遍了,除了一堆堆的破烂,并不见丢失的渔网。只见一个瓦罐,里面装着一种黏糊糊的东西,很像青蛙的卵。

    ⑥路德维希没好气地把汉斯老头拖到瓦罐旁边,厉声质问他里面装的什么。

    ⑦谁也没料到,这一问,竞使汉斯老头浑身哆嗉起来,他语无伦次地支吾了几句便住了口。

    ⑧这一下激起大伙儿的好奇心,都想弄清汉斯老头搞的是什么名堂。

    ⑨路德维希得意扬扬地把瓦罐捧回一楼。放在靠壁炉的桌上,命令汉斯老头把一切说出来。“我们早就对你怀疑了,你不是无缘无故发胖的。”

    ⑩“难道你们都知道了?”

    ⑪其实他们什么也不知道,可他故意十分肯定地说,  “只要你老老实实说,我们就不送你坐牢”。

    ⑫汉斯老头颓然地坐到了凳子上,只好如实招供。原来这面糊是勃洛耶尔教授送给汉斯老头的。

    ⑬一天傍晚,住在附近村子的勃洛耶尔教授找到贫穷的汉斯,说他能让汉斯一辈子不为吃发愁,不过必须发誓不把这件事泄露出去,、汉斯发誓后,教授从外套里掏出一个罐子,说里面装的是永生粮,它营养丰富,味道可口,只要吃半罐,一整天都不会肚子饿。这面糊能自生自长,一昼夜之后又能变成满满的一罐。教授走后,汉斯好久不敢尝那面糊,它看上去太像青蛙卵了,真叫人恶心。后来汉斯饿得实在挺不住了,心想,反正得一死……便舀了一汤匙吞了下去。啊,味道真不错!他索性吃起来。这食物真神奇,眨眼工夫就饱了,身子也有了力气。j他倒头便睡,天亮时发现面糊果然叉长满一罐了…

    ⑭“这不成了童话中的神奇的桌布了吗?”

    ⑮“有了这宝贝再也不用耕地、出海,只管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往嘴里塞面糊……”激动过后,大家不免产生了怀疑,莫不是老头子胡说八道吧?可汉斯当场试验,用汤匙舀了一大团黏稠的面糊,津津有味地吞了下去,、众人屏息凝神地瞧着他,仿佛在看他吞活蛇似的。疑云消散了,大家转而对汉斯不胜羡慕起来。

   ⑯奇闻很快传遍了全村,人们像朝圣一样,不断地朝古老的灯塔涌来,都想见识一下这奇异的面糊。

   ⑰青年渔民弗里斯第一个下决心尝了面糊,果然又可口又耐饿。全村人聚集在灯塔处开会,经过长久的争论,决定派代表去见教授,详细地打听一下面糊的事,请求他把永生粮分赠给大家。

   ⑱渔民代表来到教授住处,推开围墙门,走进花园。汉斯跟在后边,露出一副犯人被押上法庭时

的神态。这时有两条肥得出奇的狗向他们扑来,一位神采奕奕的胖老头听见狗叫,连忙从屋里走出来.吆喁住狗.和颜悦色地接待了他们,、

   ⑲“汉斯讲的是实话,”教授听了事情的经过后说,  “1000克面糊可供一人吃一辈子,还可以作为遗产留给儿子”.

   ⑳这件事在村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柏林一家报社的一个青年记者也来教授家采访。年轻记者兴奋得抓耳搔腮,  “这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纪元,”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喊道,  “从此不再有饥饿、岔闲知歧争采再有阶级知敌对……”

    21但教授不敢太乐观,他认为    ,、汉斯所在的渔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

化。自从有了永生粮以后,全村人都抛弃了捕鱼营生,渔民们忘掉了一切,成天成夜地泡在酒吧间和赌场里,寻欢作乐的狂热像毒汁一样侵蚀着渔民们淳朴的性格。

   春天给汉斯带来了苦恼,、面糊在春天里增长得格外快,一夜工夫,不仅长满一罐而且流到地板上了。他一时吃不了,便到村里去兜售,奇怪的是,村里人谁都不买。他只好拼命吃,又找来邻居帮忙,可是第二天面糊已膨胀得整个地板都盖满了 

   渔村已被恐怖所笼罩。,盛夏酷暑来临,面糊猛涨,汇成了一股强大的面糊洪流,大有淹没一切之势。一种兽性的、野蛮的自私开始在很多人心里复活。,为了挽救自己,长辈强迫小辈吃,强者逼使弱者吃,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

    全世界陷入了面糊危机之后,据报上说,面糊正继续在全球蔓延,它会变成厚厚的一层外壳,严严实实地裹住地球,太阳会把地球这个圆面包烤成粉红色。这圆面包也许营养可口,只是再没人享用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贾平凹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了。家里传来消息说:“它死得很惨,被拦腰折断,又裂为四块,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②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树就在门前站着,是那么粗,那么高。我们这些孩子,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很。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树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我们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③我不能不去看它了,一回到村口,就急切切地找那老槐,果然,没看到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被劈成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墙角,白花花的刺眼。我心里不禁抽搐起来: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呢?如今老槐树留给我的,就只剩刺眼的树桩了吗?我痛心不已,再也硬不起心肠,蕴藏着的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化作泪水流了下来。

    ④夜里,我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要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突然,我看见在树桩四周的皮层里,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⑤小儿从屋里走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没有了。”“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霎时就消失了。

    ⑥小儿突然说,“爸爸,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水一样的声音?这是我曾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

    ⑦“泉!生命的泉!”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紧紧搂住了我的小儿。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涌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条根,该是那一道道的水源了吧!

    ⑧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那嫩嫩的枝条上,绿绿的小叶一片片绽了开来。“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我肯定地说。

    ⑨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静地坐在“泉”边,谛听这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