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0世纪以后,不仅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只不过,这个变化是渐进的、漫长的,而且是一个很不平衡的复杂过程。远不像今人常常下意识地认为的那样,可以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不独过去中国发展的历史是如此,整个世界的历史,包括当下世界各国社会政治的现状,其实也是如此。对此,我们或许可以用黑格尔关于人之成为人,必须经过从“自在”进到“自为”的转变的说法来试做解读。

②基于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的观点,黑格尔指出:同样是人,生物意义上的人与社会意义上的人是不同的人。“胎儿自在地是人,但并非自为地是人;只有作为有教养的理性,它才是自为的人”。按黑格尔的观点,人只有形成了有教养的理性,才能“使自己成为自己自在地所是的那个东西”。否则,人充其量只是一个为自我而存在的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无法成为一个对自己和对他人有用的社会的人。

③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对马克思认识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凡读过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作为一种阶级力量,必须要从“自在”进到“自为”的成长过程的论述的读者,很容易看出马克思就是借助于黑格尔的这一对人的认识的解读,把它延用到了自己对阶级成长的问题的判断上去了。同样地,我们应该也可以用这样一种观点来看待一个民族从古代向现代,特别是一个落后民族中的普罗大众成长为具有现代意识的个体国民的演进过程。

    ④用最直白的话来讲,古代社会条件下民族的存在,充其量只是自在意义上的民族,只有在现代国际关系条件下,一个自在的民族才可能在与他者的相互碰撞及交往中逐渐形成一个自为的民族,确立自己的民族地位、国家属性及其国际社会政治的平等参与意识。

    ⑤不难想象,这样一种转变不仅是长期的,还必须建立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基础之上,因而其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会是严重不平衡的和不一致的。中国在外国人治理的租界城市诞生出诸如上海之类的个别现代都市,形成了一些读洋书、识洋字的现代知识人,出现了一批略识金融、市场和管理的现代工商业主,开启了中国现代化之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绝大多数人也因此都同步在“现代化”了,即使在各大中城市里,许多人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依旧离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现代公共社会的秩序、规则和观念甚远,又何况是生活在牛耕人种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的几亿旧式农民呢?他们多数大字不识几个,村里既没有广播电视,也看不到报纸杂志,不少人甚至连县城都没去过,对村庄以外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处在这样一种境况下,他们又如何能够受到现代社会理性的教养,变成今人所希望的有血性和有觉悟的民族的国民之一分子呢?

    ⑥由上述可知,生活在当下,了解一点中国近代社会的曲折进化过程,颇有必要。作为一个两千年来一直在传统社会轨道上缓慢爬行的农业国,中国自17、18世纪以来向人类现代工业社会迅速转进的每一步,都是有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外部环境,亦即世界大势的迅猛发展与冲击。惟受此影响,中国社会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精英与民众,乃至各种不同人群之间,在行为、观念及生活、交往方式上益现悬隔、碰撞,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以致社会乱象丛生、矛盾冲突层出不穷,几乎不可避免。时至今日,人与人之间在思想上、观念上之差距,仍会有天壤之别。

摘编自杨奎松《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以后,世界和中国都在变。但是,中国的变化却是渐进的、漫长的,与其他世界各国不同。 B、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人只要形成了有教养的理性,就能成为一个对自己和对他人有用的社会的人。 C、古代社会条件下民族的存在,至多只是自在意义上的民族,自为的民族只有在现代国际关系条件下才可能形成。 D、近代中国社会之所以社会乱象丛生、矛盾冲突层出不穷,原因是人们在行为、观念及生活、交往方式上益现悬隔、碰撞,发展程度参差不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过程与黑格尔的人须经过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过程的说法是一致的。 C、文章列举上海之类的个别现代都市和一些现代知识人、工商业主,是为了论证中国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和不一致。 D、文章末段提出了中国自17、18世纪以来向人类现代工业社会迅速转进的每一步都是有条件的观点,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作为一种阶级力量,须要从“自在”进到“自为”,这一观点来源于黑格尔。 B、抗日战争时期,那些帮着日本人残害自己同胞的国人,只是一个“自在”的人,还不是一个“自为”的人。 C、在现代国际关系条件下,并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华民族就会形成一个“自为”的民族。 D、今天,人们(中国人)在思想上、观念上之所以仍会有天壤之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毁誉

季羡林

    ①好誉而恶毁,人之常情,无可非议。

    ②古代豁达之人倡导把毁誉置之度外。我则另持异说,我主张把毁誉置之度内。置之度外,可能表示一个人心胸开阔,但是,我有点担心,这有可能表示一个人的糊涂。

    ③我主张对毁誉要加以细致的分析。首先要分清谁毁你、谁誉你、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由于什么原因。这些情况弄不清楚,只谈毁誉,至少是有点模糊。

    ④我记得在什么笔记上读到过一个故事。一个人最心爱的人,只有一只眼。于是他就觉得天下人(一只眼者除外)都多长了一只眼。这样的毁誉能靠得住吗?

    ⑤还有我们常常讲什么“党同伐异”,又讲什么“臭味相投”等等。这样的毁誉能相信吗?

    ⑥孔门贤人子路“闻过则喜”,古今传为美谈。我根本做不到,而且也不想做到,因为我要分析。是谁说的?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因为什么而说的?分析完了以后,再定“则喜”还是“则怒”。喜,我不会过头;怒,我也不会火冒十丈,怒发冲冠。孔子说:“野哉,由也!”大概子路是一个粗线条的人物,心里没有像我上面说的那些弯弯绕。

    ⑦我自己有一个颇为不寻常的经验。我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某一位学者,过去对于他的存在,我一点都不知道,然而,他却同我结了怨。因为,我现在所占有的位置,他认为本来是应该属于他的。因此,他勃然对我心怀不满。我被蒙在鼓里,很久很久,最后才有人透了点风给我。我不知道,天下竟有这种事,只能一笑置之。不这样又能怎样呢?我想向他道歉,挖空心思,也找不出丝毫理由。

    ⑧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由于各人禀赋、生活环境等不同,各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等等,都不会一样。比如吃饭,有人爱吃辣,有人爱吃咸,如此等等。又比如穿衣,有人爱红,有人爱绿,如此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各人自是其是,而不必非人之非。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话本来有点贬义,我们可以正用。每个人都会有友,也会有“非友”,我不用“敌”这个词儿,以免误会。友,难免有誉;非友,难免有毁。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抱上面所说的分析的态度,切不要笼而统之,一锅糊涂粥。

(选自季羡林著《谈人生》,有删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楚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现在从《楚辞》等书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阳春》、《白雪》等。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也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辟,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因为本来是先有“屈赋”而后有“汉赋”的。

    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直至战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汉书•地理志》及王逸《楚辞章句》等,都言及楚人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的风俗。可见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不仅创作出祭神的组诗——《九歌》,和根据民间招魂词写作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

(摘编自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第四章《屈原与楚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南宋范成大在《醉落魄·栖乌飞绝》中云:“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此乃一绝妙的境界,花影扶苏,月光绰绰。而苏轼的《水龙吟》也具此类风韵:“……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朦朦胧胧,迷离忧愁,自有独特的美感。

    雾里看花,乃中国美学的一种境界,它构成了中国含蓄美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曲径通幽,以婉转委曲的传达,产生优雅流畅的美感;雾敛寒江在于从艺术形式的内部激起一种张力,从而创造一个回荡的空间,展示丰富的艺术内容;雾里看花,则通过迷离恍惚产生独特的美感,与西方美学中的朦胧美有着相似的内涵,但却略有不同,它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内涵。

    谢榛谓作诗“妙在含糊”,董其昌谓作画“正如隔帘看花,意在远近之间”;恽南田曰“山水要迷离”……这些论述均意在说明,迷离微茫能产生比清晰直露更妙的美感。

    中国古代有三远之说,北宋郭熙以平远、高远和深远为画之三远法。郭熙稍后的韩拙又提出三远说:“郭氏曰:山有三远……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暝漠、野水隔而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飘渺者谓之幽远。”

    韩拙眼中,迷远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山水境界。阔远,弥望的是无边的山色,幽远更是“微茫飘渺”,也具有迷远的审美特征。故可说,韩氏“三远”突出了迷远的地位,使中国画的朦胧处理从激发而走向理论自觉。

    唐宋山水画就有很多重迷远的例子,如李思训善画云雾飘渺之态,《历代名画记》说他:“其画山水树石,云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岭之幽。”李成更以平远迷离山景见长,苏辙谓其:“缥缈营丘水墨仙,浮空出没有无间。”二米(米芾、米友仁)将迷远之景推向极至,他们所创造的“云山墨戏”,就是以迷离漫漶之景为形式特色。

    中国画到了明代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说,推崇南宗,其中二米的风格就被当做南宗画的代表之一。在董其昌等人看来,二米的“云山墨戏”做的是一种“宇宙的游戏”,它使人能看到宇宙初开之象,在其朦胧恍惚的传达中看出鸿蒙的意味。如米友仁的《潇湘图卷》如同一个梦中的世界。全幅画以淡淡的水墨染出,轻云出没有无间,雾气飘渺,树木唯留恍惚的影,山只存若隐若现的轮廓。

    园林艺术中也如此,园林中点点皆实景,你不能在园中起一丝云烟,也无法在山前看一片梦幻,但中国许多园林创造恰恰就是为了飘渺的云,为了迷离的雨,为那山前的暮霭,为那萧寺的岚气设计的,看看他们为园景的命名就知道他们的用意。如“浮翠阁”“远香堂”“涵碧山房”“寄啸山庄”等,景皆实,但起意皆虚,实景虚意,妙出玲珑。虚意构思使园林给人留下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节选自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十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利用人体固有生理特征(如指纹、声纹、人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进行个人身份鉴定。人脸识别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有准确率高、非接触、速度快等特点,在许多国家的政府、军队、商务、安防、娱乐等领域推广应用,潜力巨大。

    ②当前,对于人脸数据的违规采集、泄露、窃取以及非法交易和利用等问题是人脸识别技术和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风险。人脸识别系统极易受到各类仿冒攻击,常见手段包括盗用合法用户人脸的照片、视频及三维面具等。攻击者借助人脸关键点定位和自动化人脸动效技术,将自拍照由静态改为动态,完成刷脸登录需要的眨眼、张嘴等动作。人脸数据泄露的三种主要途径有:互联网公司的不当采集,用户上传与分享,人脸数据库被攻击和窃取。当今世界,数据泄露案件频发。2018年,美国某社交平台多达5000万用户的个人照片、视频等隐私信息被泄露。人脸数据也是致命武器研制的基础与核心,将人脸识别和机器人控制等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制造自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这种技术,一旦被运用于未来战场或被恐怖分子利用,后果将异常严重。因此,加强人脸识别技术的监管、规范势在必行。

    ③保护好我国人脸的数据和模型,完善生物识别相关法律法规。一要建立生物特征信息相关的管理机构和制度,保障人脸数据的安全、规范使用。既能约束从业厂商、数据运营方,做好隐私保护工作,又能取得公众理解和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升级,获得共赢。二要加快制定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个人信息控制权、遗忘权等信息权利,健全个人对信息权利的投诉和救济机制。三是落实生物特征数据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安全主体责任,厘清大数据下政府、企业及个人的数据权责问题,规范数据市场法治秩序。

    ④安防领域规范人脸模型训练和流转,建立人脸大数据中心。在技术上,公安系统建立人脸大数据中心,在物理隔绝的专网内存储人脸数据。在法律和行业规范上,规定并区分数据和模型流转的法律关系:数据和模型的流转必须有详细、有区别的法律手续背书;对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的模型,不能改变数据属主对模型的拥有关系。

⑤人脸识别在重要领域的应用要慎重,建立多因子识别管理体系。虽然生物识别的准确性等问题会随着技术进步逐步获得改善,但生物识别身份却存在难以克服的安全风险,甚至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对于生物识别产品来说,即使检测准确度达到99.99%,一旦大规模应用,给人身财产利益带来的损失也将十分巨大。采用多因子识别管理体系,与其他身份识别手段相结合,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科学性。

(摘编自周进、杜彦辉《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风险与防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们的生活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文化也随之而不断变化和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带来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历史学家汤因比发现这是人类文明兴衰的一个重要机制。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文化自信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

    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深刻改变了西方世界的经济社会结构,进而引发了文化的剧烈变革。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不断扩大市场的内在需求而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马克思、恩格斯观察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这种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文化震荡,引发了普遍的文化危机,人们在新的世界格局下如何重建自己的文化自信成为普遍问题。

    文化认同危机冲击、瓦解了传统的文化自信,引发了人们对既有文化的反省性认识,在文化批判中形成了文化自信的发展机制。一方面,作为社会意识的文化弥散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中,具有天然的传承性和保守性,由此也形成了走向僵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文化也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潜能,作为一种能动的因素,它通过新思想的引入而吹响变革的号角,从而成为克服僵化机制进而维系社会系统活力的积极力量。文化批判意味着以批判性的立场认识和对待自己,不是盲目地肯定或否定,而是在理性地反思与省察之上客观地予以认识和对待,它的对立面不是对象本身而是拒绝理性的思想方法,克服这种思想方法正是启蒙理性的要求。康德将启蒙理解为脱离人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所以,批判精神乃是实现精神成长的真实表现。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这意味着文化的成熟,表现出该文化的理性自觉和现代意蕴。

    可见,人类文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展,现代文化更是在现代性各种因素的驱动下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由此形成了文化自信生成与发展的辩证逻辑。尤其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因而也都面临寻求和构建文化自信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认识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克服人类文化固有的自我中心倾向和僵化封闭的传统,在包容开放与自我批判中构建现代文化发展的创新机制,从而在世界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

(摘编自魏波《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机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要救治中国出黑暗,不仅要靠民主,而且要靠科学。陈独秀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他又告白社会:只有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等对科学的认识比前人要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们所提倡的科学,已不限于自然科学,而且包括社会科学。他们认为,科学不仅能大大提高生产力,而且能解决宇宙人生问题,具有开发民智、反对宗教迷信、反对专制和解放思想的功能。科学与民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若车之有两轮,鸟之有双翼,缺一不可。离开了民主,科学无由发展。而离开了科学,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愚昧、迷信、盲从是同专制相联的。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改造落后的国民性、实现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是无法实现民主政治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重在提倡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首先表现在尊重现实,一切制度、思想,都要拿到现实的审判台前接受审判,辨别其是否有存在的理由。“五四”启蒙思想家们认为:一切思想行为,莫不植基于现实生活之上,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都要吐弃殆尽。在他们看来,当时的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根据尊重现实的精神,他们激烈地批判中国传统的旧政治、旧道德、旧文学,大倡思想革命、文学革命和政治革命。

    “五四”科学精神还表现于推崇理性,反对盲从,反对迷信。启蒙思想家们认为,思想遵循理性,迷信可斩,无知妄作之风可息。为了冲破数千年来教条和习惯势力的束缚,他们提倡尼采的“重新估价一切”和赫胥黎的“拿证据来”,宣传批判精神。李大钊说:古来之天经地义,未必永为天经地义,而邪说淫辞,则又未必果为邪说淫辞,真理正义且或在邪说淫辞之中。胡适认为,“五四”时期的新思潮无论怎样不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评判的态度。凡事都要分别一个好与不好,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独立思索,不可盲从。他说:“评判的态度是新思潮运动的共同精神。”

    “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的旧学有很深的根底。他们坚决地不妥协地反对旧思想,反对孔教,但他们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他们认为儒家只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全体。陈独秀说,以国粹而论,“阴阳家明历法,法家非人治,名家辨名实,墨家有兼爱、节葬、非命诸说,制器敢战之风,农家之并耕食力,此皆国粹之优于儒家孔子者也”。即使对孔子,他们也并不全盘否定。他们承认孔子在他的时代是伟人,有其历史价值,孔学有其优点。他们一再申说,他们批孔教,并不是批孔子个人,而是因为孔子之道已不适于现代社会生活,成了文明进化之大阻力。所以,以全盘反传统来概括五四精神或五四传统是不符历史实际的。

(摘编自许全兴《简论五四精神》)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