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容易

列宁认为,既然不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基于这一认识,苏俄开始实行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
举一反三

历史总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三:

材料四:当人们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整个人类都处在大变局之中,各种社会思想的演变、竞争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反省的是什么事?这件事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出现的危机后来怎么解决的?试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说明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3)据材料三和四回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共出现了什么严重失误?后来所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探索成功与否取决哪些因素?

阅读下列并结合所学知识,回谷问题。

材料一: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晨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粮食供应困唯,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你为“斯大林式”,据苏联官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地,大力加强国家寻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包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