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录音新闻》同步练习

《录音新闻》文段中出现多处混播的说明,你能谈谈这些混播的作用吗?


举一反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毛主席说: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但是说到强健身体人们往往忽略了日常生活的细节。 为此,读书会安排了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 ”的主题阅读,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老鼠为什么爱大米

人类问老鼠:“你为什么爱大米? ”老鼠说:“它能填饱肚子,还能让我变得更聪明。”

这并非异想天开—— 日本名古屋明治大学的药理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了细致的实验。实验 显示出大米至今鲜为人知的神奇功能:老鼠喜爱的大米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特别是能提高动 物的智力。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未被淘洗过的米对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有 着非常有益的作用。吃这种米饭的老鼠,不易受β—淀粉状朊蛋白的影响(这种蛋白能杀死脑 细胞,诱发早老性痴呆症。这种疾病多发于人的老年阶段,最终会导致患者智力的完全丧失)。 同时,大米可谓容易发胖的人们的福音,它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 它所含的黏性淀粉能在胃里形成保护膜,让我们远离胃病。

材料二:主食不可偏废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 70% 。 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 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 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

材料三:相关的调查

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 名 2—6 岁营养不良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 占需要量的 66% ,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 40.48% 。换句话说,这些营 养不良患儿中,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 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 状态。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中,1305 名小学生和 1277 名中学生中,分别约有 10%的小学生和 中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 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 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到学习质量。

③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营养学家认为,一 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 20 分钟。进食过快不利于身心健康。吃得过快, 使吃饭只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 化和吸收。

④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食摄 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    459 克下降到    366 克,减少了五分之。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⑤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 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吃得很少甚至根本不吃。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出现饥饿,他 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班级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参加。

①继“村BA”之后,贵州“村超”又火爆出圈,两大激情四射、极具“烟火气”的乡村体育赛事,不仅点燃了夏日欢乐气氛,也极大促进了赛事举办地台江县和榕江县体育、特色文化、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县城经济融合互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榕江“村超”的火爆出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大大提升了县城人气、激活了乡村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出了新“名片”。5月13日以来,榕江住宿业营业收入达3714.8万元,同比增长172.6%。截至7月23日,榕江吸引游客25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39亿元,逐步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县城实践的新路子。

②榕江“村超”出圈关键之一是新媒体的发展和众志成城,榕江以国家“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新媒体,面向非遗传承人、返乡创业青年、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留守妇女等,开展短视频直播培训,孵化了短视频账号1.2万余个和2200余个本地网络直播营销团队,庞大的新媒体人才军团,成千上万条视频,成就了社交平台上的现象级传播,为“村超”出圈提供了强大支撑。

③同时,央视新闻等专业团队、个人网红的加盟推介、积极牵手名人等,也是“村超”火爆出圈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央媒、网红和隔空喊话足球圈名人参与到话题中来、到活动现场来,成功借力名人效应提高了活动热度和影响力。更为关键的是,大家为“村超”发声、代言,皆源于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热爱。

④火爆的“村超”带来火爆的“流量”,不仅是全网数百亿浏览量,还有堪比全球顶级赛事的实实在在的入座率和亲临现场的五万名观众。

⑤吃、住、行等问题,给刚刚脱贫的榕江带来巨大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烦恼”和压力,榕江政府通过积极与从江、荔波、黎平周边县市政府沟通协调,达成“村超流量大家在共享,同时榕江的短板大家一起在帮我们补”共识,有效解决了广大球迷朋友的食宿和接待等问题。

(节选自《国家发改委关于贵州“村超”的调研报告》,“贵州改革”微信公众号2023年08月12日,有删改)

【材料二·互联网与语言】

①本周,《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等入选。

②《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介绍,盘点这些最终入选的“流行语”,有不少源自短视频平台,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编辑部再评选时发现,短视频的主要使用人群还是以年轻人,特别是“90后”“00后”为主。

③分析此类语言的特征,黄安靖表示,这些语言往往包含比较独特的创造性。“某种程度上,语言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包括短视频语言在内,很多网络语言之所以流行,是因为符合人们表达的需要,适合表达彼时语境中那种细微的情绪。”黄安靖说。

④黄安靖认为,可以用观察、包容的态度,来看待包括短视频语言在内的网络用语,将符合汉语结构特点、符合社会文明规范的网络用语,吸收进我们的词汇库。网络语言中也有比较消极、不合符汉语结构特点及社会文明规范的内容。对此,他表示,网络背景下的语言引导、监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总体来说,这几年不仅仅是短视频,整个网络用语的文明度在不断提升。”

(节选自人民网2023年12月10日,有删改)

【材料三•互联网与未成年人】

(节选自《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福建通志》记载“茶笋山木之饶遍天下” “鱼盐蜃蛤匹富齐青” “两信潮生海接天,鱼虾入市不论钱”等诗句,是古人对闽地山海富庶的高度赞美。福建人民烹制出珍馐佳肴,并逐步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闽菜。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广义上的闽菜包括闽东福州、闽北南平、闽南 漳泉、闽西客家、莆仙等各地菜肴,狭义上指福州菜。闽菜品类丰富,各地风味美食大多就地取材, 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比如闽东闽南沿海,多用海鲜,即便禽类也会配合海鲜加工,比如蛏干羊肚、 目鱼猪脚等菜肴。闽菜善用糖甜去腥膻,巧用醋酸甜可口,调味偏于甜酸清淡,保持原汁原味。此外,闽菜加工讲究刀工,有“片薄如纸、切丝如发、欹花加荔”之美称,淡糟螺片、 不是要考究厨师刀工手艺的菜肴。

材料二

材料三  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市大力推动发展夜色经济。

早在2018年福州市就出台了《关于推进夜色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打造20个夜经济街(区), 初步形成了 “夜食、夜购、夜娱、夜游”等多种业态的夜色经济街区,有效地满足了老百姓多元化 的消费需求,成为拉动消费新亮点。2021年12月31日晚,八闽美食嘉年华活动在福州仓山开幕。 活动共设置了八闽美食区、榕城美食区、舞台区、海丝美食文创区、工艺花卉展区、非遗展区,融 美食、文创、演艺于一体,丰富市民游客的饮食文化体验,助力提升榕城商业经济品牌价值。

厦门市也制定了相关政策,充分依托厦门丰富的商旅文体资源和多元文化底蕴,围绕食、购、 娱、游、健、养等消费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餐饮消费仍是厦门夜间消费的重 头戏。数据表明,虾酥、烧肉粽、烤鱼、小龙虾等都受到厦门人欢迎,最偏好的本地菜品依然是沙茶面,它在厦门人夜宵中的占比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5倍。

阅读下面的文字

【材料一】

什么是心理韧性?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心理韧性就是从逆境、矛 盾、失败甚至是积极事件中恢复常态的能力。人生,其实就是一场马拉松,有时候你并不知 道终点在哪里。唯一能够让自己走得更远,走得更久,并且走到最后的,靠的是你的心力,也就是“心理韧性”。心理韧性赋予我们三种能力:

第一种是抗挫力,也就是逆商。所谓逆商,是人们面对逆境和挫折时的心理状态和应变 能力。往往面对逆境,一个人的掌控感、担当力、影响度和持续性决定了一个人逆商的高低。 逆商高的人,面对困境时,能保持冷静、就事论事,不会因为别人的一个批评而否定自己,更不会因为一次挫折就放弃努力。

第二种能力是坚韧不拔的能力。这就是心理学家安吉拉·达克沃斯所说的像“小沙粒 ”一样,无论你怎么碾压,它都不变形,“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经历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

第三种能力是创伤后的成长力,即反脆弱力,反脆弱是一种生存能力。很多东西看似风 平浪静,实则那是风起云涌的前奏。接受无常,提高反脆弱能力,才是人一生最大的稳定。 任何时候,机遇和挑战都是并行的。一个人面临危机,越是沉着应对、迎难而上,越能收获 丰厚的成长。

(根据“北极星心理”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中的选文编写)

【材料二】

国内研究发现,疫情期间公众心理呈现出“短期紧张、长期平稳”的态势。“那些没有 将我们击垮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疫情之后,其实我们的心理韧性提升了。

从生物学意义来说,心理韧性是一种人们出于生存需要,在环境变化中进行自我保护、 自我调节的本能。心理韧性不是少数幸运儿才有机会获得的天赋,而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基本反应能力。它会在逆境中展现出来,推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促进人们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丁香医生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74%的人因疫情改变了生命观,他们更多地将“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心理健康”排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的前列。这些观念的改变也意味着人们对自我价值、生命意义等的内涵得以深化,外延得以拓展。人们没有被疫情的惊涛骇浪淹没,而是主动走出舒适区,内外兼修,直面挑战。国内外研究均发现,伤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创伤性事件除了给人们的身心带来消极影响,也可以使人们发展出强大的内心力量,实现积极的个人成长,这种成长不仅可以恢复原有的心理功能,甚至能激发出超越创伤前水平的表现。

(摘自《中国青年报》<2022年4月22日>)

【材料三】

3月 29日,丁香医生发布一年一度的《2022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对 2021年国民健

康状态做出回望与总结。在“被疫情偷走的第二年”里,相比起疫情刚刚到来时的手足无措,人们从心态上开始变得平稳,看待健康的方式也愈加成熟。当被问及“你认为什么是健康?”时,大多数人给出的回答是:身心健康,相比前两年大众将健康单一地理解为“心理健康”和“木生病”不同,2021年,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对于人们而言变得同等重要。

(摘自“澎湃新闻”<2022年3月29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