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筷子趣谈

李贤武

①筷子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种用餐工具。筷子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那时,中国的劳动人民吃饭时偶尔用两根树枝夹着吃,发现树枝比用手方便了许多,于是,这种夹食物的工具——筷子就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起来,上自君王,下至农夫,无一不会使用筷子。筷子的种类很多,有金筷、银筷、铜筷、象牙筷、竹筷等,其装潢之多样,更是不胜枚举。

②古时筷子称“箸”,闽南话至今仍用此音。后来,吴人为了避忌“箸”与“住”同音,使行船搁浅,便改“箸”为“筷儿”。也就是船行得快,一帆风顺。汉代筷子又称为“夹提”,意思是夹住再提起。这倒十分形象地道出筷子的使用功能。

③据一位筷子收藏家的资料得知,迄今为止筷子已有600多种,有商朝时的铜筷,春秋时的铁筷、玉制犀牛筷等。到唐朝,筷子还曾被用来象征人的刚直不阿。唐玄宗有一回就曾赐过宰相宋境一双“金箸”,说: “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这也就是“赐箸表直”的典故。其实最为普遍的还是竹制筷子和木制筷子,还有现代的塑料筷子。它们既不像金属筷子笨重,也不及金属筷子名贵,做工简便,易于就地取材。相传,有一种叫做“箸竹”的竹子,产于广西平乐府一带, “其小如箸,坚结如象牙,作箸甚佳”。可见国人对筷子还有一定的讲究。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使用的是江安竹筷。明知尼克松总统惯于使用刀叉,而总理却安排了筷子,这确实令人纳闷。其实这正是我们总理的良苦用心。他根据筷子的寓意招待客人,寓意两国和平相处,不动干戈。难怪一位加拿大记者把这双筷子收起珍藏。

④中国人做事一向是很讲究的,就拿筷子来说。一头圆一头方,代表天圆地方。长七寸六分,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使用时一般是两根,代表好事成双。所有的这些设计都很人性化。开宴前,筷子总是被整齐地摆放桌面上,显得温馨而从容。无论长的面,圆的丸子,大到腿骨,小到蚕豆,凉拌黄瓜,精细发菜,还有入口即化的藕粉,甚至连羊脚巴里的骨髓,它都可以手到擒来。

⑤筷子简单易制,温润柔美,体现了东方人的性情。它发明于中国,流行于东南亚,逐渐向全世界传播开来。现在使用筷子的人占全球一半以上,这就是它简易好用的最有力证明。

⑥现在有的人聚餐时,“公款”改成了“公筷”,既环保又卫生。但这只限于小宴。婚丧嫁娶的大宴,一般均在午餐时进行。宾客满座,菜品满桌。繁文缛节之后,大家早已腹鸣如鼓,一双公筷便显得力不从心了,须给每位配备“双枪”方可满足。

(选自《河西文艺》2020年第233期, 有删改)

【材料二】

最近,市疾控中心的11位专家,专门去餐厅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就近选择了一家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他们把每道菜都分成两份。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使用公筷;另外,还特意点了一道菜,作为空白对照。吃前,采集了饭菜样本。饭后,又进行了一次取样。餐前餐后一共取了19份食物样本。经过48小时的培育,实验结果显示如下:

餐前

结果(cfu/g)

餐后结果(cfu/g)

公筷

非公筷

未食用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

盐水虾

160

150

220

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

炒芦笋

30

30

530

咸菜八爪鱼

60

20

5000

-

香辣牛蛙

60

150

560

130

注:cfu/g表示每公克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

【材料三】

(1)、下面对“筷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筷子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种用餐工具。 B、古时筷子称“箸”,形象地道出筷子的使用功能。 C、用餐时,筷子的使用一般是两根,代表好事成双。 D、筷子简单易制,温润柔美,体现了东方人的性情。
(2)、下面对材料一、材料二使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筷子的种类很多,有金筷、银筷、铜筷、象牙筷、竹筷等。(举例子) B、“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这也就是“赐箸表直”的典故。(引资料) C、一双公筷便显得力不从心了,须给每位配备“双枪”方可满足。(打比方) D、饭后,又进行了一次取样。餐前餐后一共取了19份食物样本。(列数字)
(3)、市疾控中心根据材料二得到的结论,准备了三幅图片,打算选择其中一幅作为本市餐厅的公益广告,【材料三】的图片最适合的是哪一幅?为什么?
举一反三
                                                                                             氦—3——人类未来的新能源
        ①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
        ②氦—3是氦的同位素,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有着许多特殊的性质。根据稀释制冷理论,当氦—3和氦—4以一定的比例相混合后,温度可以降低到无限接近绝对零度。在温度达到2.18k以下的时候,液体状态的氦—3还会出现“超流”现象,即没有粘滞性,它甚至可以从盛放的杯子中“爬”出去。然而,当前氦—3最被人重视的特性还是它作为能源的潜力。氦—3可以和氢的同位素氘发生核聚变反应,但是与一般的核聚变反应不同,氦—3在聚变过程中不产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既环保又安全。但是地球上氦—3的储量总共不超过几百公斤,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科学家发现,虽然地球上氦—3的储量非常少,但是在月球上,它的储量却是非常可观的。
       ③氦大部分集中在颗粒小于50微米的富含钛铁矿的月壤中,估计整个月球可提供71.5万吨氦—3。这些氦—3所能产生的电能,相当于1985年美国发电量的4万倍,考虑到月壤的开采、排气、同位素分离和运回地球的成本,氦—3的能源偿还比估计可达250。这个偿还比和铀235生产核燃料(偿还比约20)及地球上煤矿开采(偿还比约16)相比,是相当有利的。此外,从月壤中提取1吨氦—3,还可以得到约6300吨的氢、70吨的氦和1600吨碳。这些副产品对维持月球永久基地来说,也是必需的。俄罗斯科学家加利莫夫认为,每年人类只需发射只到3艘载重100吨的宇宙飞船,从月球上运回的氦—3即可供全人类作为替代能源使用1年,而它的运输费用只相当于目前核能发电的几十分之一。据加利莫夫介绍,如果人类目前就开始着手实从月球开采氦—3的计划,大约30年到40年后,人类将实现月球氦—3的实地开采并将其运回地面,该计划总的费用将在2500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之间。
       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包括中国、以色列、日本、印度等国家在内,人类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高潮,在这次探月高潮中,氦—3成为世人瞩目的目标。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的探月仪嚣于2004年4月开始初样研制,其中探测月球土壤厚度与元素含量是该探月仪器工作的重要内容。氦—3作为最有潜力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重要课题。
                                                                                                                                                                      (选自《新华文摘》,有改动)

阅读下面《新京报》(电子版)的一篇时事评论,完成各小题。

    最近由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摔跤手爸爸打破性别歧视的藩篱,把自己的女儿训练成摔跤冠军的故事。电影刚一上映,就获得了爆棚的口碑,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2。

    ①阿米尔·汗能够成为印度国宝级的演员,凭借的是他对电影精雕细琢的苦功夫。

    这次为了出演《摔跤吧,爸爸》,已经52岁的阿米尔·汗不惜让自己的身材像吹气球一样忽胖忽瘦。由于需要出演电影主角19岁、29岁和55岁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所以在身材上需要阿米尔·汗随着年龄改变而有所变化。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折磨成这样呢?替身或者道具,都可以帮助自己完成演出。②阿米尔·汗却说,如果不自己增肥成一个胖子,就没法真正体会一个胖子的心境。而之所以要打乱19岁、29岁、55岁的拍戏顺序,那是因为他怕戏拍完了再无动力瘦回去。

    阿米尔·汗一年只接拍一两部戏,而每接一部戏,都必须全力以赴。由阿米尔·汗出演的电影,几乎部部都是经典。但在每一部经典的背后,其实也没多余的“奇迹”或天赋,无非只是超乎寻常的付出和大量汗水而已。

    阿米尔·汗的认真劲,会让我想起中国80年代拍《红楼梦》和《西游记》的那批老艺术工作者。今天,我们都以为,在小鲜肉当道的时代,工匠式的打磨、精雕细琢的演出,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可这个印度的国宝级演员却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时代,用心,永远都不过时。

    ③阿米尔·汗是一个有“工匠之心”的人。这足以使他成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但显然还不足以让他成为“印度的良心”。让他成就此荣耀的,是他“影以载道”的努力。

    阿米尔·汗每拍一部电影,几乎都在关心印度的社会问题。《三傻大闹宝莱坞》关注刻板的教育问题,《我的个神啊》关注的是极端宗教,《摔跤吧,爸爸》则关注女性歧视。

    值得一提的是,在拍电影之余,阿米尔·汗还做了一个关注印度当下最尖锐的社会问题的电视节目,叫《真相访谈》。④他做《真相访谈》这档节目,用的是印度国徽上的梵文格言“唯有真理得胜”,用我们这边的话来说,大概就是“用事实说话”。

    所以阿米尔·汗的三观虽然很正,但在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却又极其谨小慎微。他不是充满理想主义的煽动家,而更像一个小心求证的优秀记者。为了获得更确切的数据,他和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奔赴印度各地调查、取证,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背后都有数据在支撑。

    在儿童性侵这个问题上,他和团队得到的数据,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在印度,竟然有53%的受访者表示,童年时期曾经遭受过性侵。

    关心社会,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阿米尔·汗而言,除了让他被人称之为“印度的良心”外,并没有带来什么实际好处。相反,因为这份“炽热的良心”,他得到不少麻烦和损失。他惹怒过地方政府和印度教激进团体,并且因此丧失了印度电子市集巨头Snapdeal的代言;他的人身安全也因此受到威胁。然而,阿米尔·汗不会因此就停止关心社会问题,因为他是阿米尔·汗,是印度的良心。

曾炜(媒体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何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本报记者在国内外走访数十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展开深度调查。

2017年,我国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8%以上,高于国际行业平均水平。“20.35%,则是北京新能源汽车公司2013年-2017年间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重,总金额更是超过36亿元”,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玉军说。公司现有研发团队1200余人,较2013年底翻了4倍。得益于大力的投入,北汽新能源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开发、电驱动系统集成与开发、整车集成开发三大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研发业务。

①____。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介绍,其工程机械主业跻身全球行业第六位。定位智能、节能、人性化等技术发展方向,徐工研发的轮式起重机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在核心技术创新上的专利布局成效明显。国内专利申请2278件,授权119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62件;在重点海外目标市场,也布局专利44项。

(节选自2018年7月30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

       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取得很多成功经验。

       一是加大经济投入,促进科技成果产出。201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7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13%,超过欧盟的平均水平。科技投入的产出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特别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多点突破、整体提升,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量子通信、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瞩目的重大成果。

       二是____。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战略性技术和产品的成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成功应用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顶梁柱”。

      当前,以信息、生物、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广泛②____(蔓延/渗透)到各个领域,带动以绿色、智能、广泛存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突破,全球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正在③____(改造/重塑)全球创新格局。这是我国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的一个重大战略机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