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三颗枸杞豆》同步练习

读课文《三颗枸杞豆》,选出对三幅画和三个“○”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三幅画和三个“○”是三叔自己总结出的人生教训和悔恨。 B、三幅画和三个“○”是三叔一生不懈追求的理想。 C、三幅画和三个“○”是三叔一生的写照,三幅画是过程,三个“○”是结果。 D、三幅画和三个“○”形象地告诉人们:遇难而退,将一事无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①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②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③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④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⑤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傅雷家书

    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哩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有宗教信仰,至此不由得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③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④你走后,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梦想背后的故事

文/王列

    王老师没想到一向很听话的燕红,突然变得这么倔强。

    进入高二,学校对学生进行分流。所谓分流,就是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以及文化课基础,把爱好相同的学生分到同一个教学班,这样便于管理与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发展。燕红的文化课基础很好,老师希望燕红专心学习文化课,想不到燕红坚持学习美术。实事求是地说,学美术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多数较差,文化课基础这样好的一个学生,学习了美术,王老师觉得非常可惜。

    王老师做了很多工作,想不到燕红却毫不动摇,他异常生气。他想跟燕红的父母交流一下情况,让她的父母劝说她,偏偏他们都在外地打工,通过电话联系上后,他们都表示孩子学什么由她自己决定。既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她,干脆先让她学习一段时间,如果她觉得不合适,再让她回到普通班级学习也未尝不可,王老师有些无可奈何地想。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期末考试,燕红的文化课考得很好。让王老师想不到的是,她的绘画也几乎是最优秀的。王老师询问美术老师燕红今后发展潜力如何,老师赞扬燕红说,她对色彩和线条非常敏感。王老师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些莫名的失望。

    高三下学期,市电视台组织一次以“我的梦”为主题的中学生绘画大赛。大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初赛,学生自由创作。第二个阶段是决赛,学生现场作画。学校很多学生都参加了比赛,但是进入决赛阶段的只有燕红一个人。这次比赛除了看学生的绘画基础,还要比学生的想象力。不用说,凡是参加比赛的,绘画基础都不错,谁的想象力更强,谁肯定会胜出。

    通过前几轮的比赛来看,燕红的想象力非常强,几乎每一张画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最后一次比赛的题目是“梦中的家乡”,只要胜出,燕红就会获得冠军,大家对燕红也非常期待。然而那幅画燕红却画得非常普通,甚至连一点想象的成分都没有:弯曲的柏油马路、低矮的远山、清清的小溪、几块石板搭成的小桥、还有低低的石头房子……

    当然,燕红与冠军失之交臂了,大家都为燕红感到惋惜。

    “自从参加比赛以来,你的每一幅画都是充满想象力的,为什么最关键时候的这幅画这么普通?”主持人问她。“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燕红说这话时,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为什么不是更美好一些的呢?”主持人感到奇怪。“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燕红再次强调说。“作为这次比赛的亚军,电视台会帮你实现一个梦想,您的梦想是什么呢?”主持人问。“我想找到一个和我画上一模一样的地方,哪怕十几年前曾经这样也行。”燕红说。“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主持人问。燕红说这是她的一个秘密,她非常希望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主持人只得答应想尽一切办法帮她寻找。

    电视台通过多种方式,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地方。那是几千里路外的一个小山村,而燕红的秘密也随之揭开,原来她是一个被拐卖的孩子。被拐卖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根本不知道家乡是哪里,只是隐约记得自己家乡是这样的,而家乡的样子也曾一次次闯进她的梦乡,于是她发誓学习绘画,画出家乡的样子并找到家乡。这个秘密,此前,她没告诉过任何人。

    知道实情后,王老师感慨无限,他不禁暗暗告诫自己,今后一定要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因为,有时,你不可能知道学生有怎样的梦想,也不知道这个梦想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现代文阅读

水调歌头怀离人

吴佳燕

①对丹江口的印象极好,说不出来的亲切。好像去之前就已经和这个地方很熟识了。

    ②南水北调十周年采风的大巴沿着环库公路蜿蜒前行,湖光山色,满目苍翠,不期然已置身优美的山水画卷之中。去登“沧浪之光",一座高达83米的观光之塔,像一座耸入云端的火炬,塔尖采用“一滴水"的水滴造型,体现南水北调的水文化内涵。塔之命名显然来自“沧浪之水",指的就是汉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在塔顶俯瞰和远眺,是茂密墨绿的小山绿林和星罗棋布的大湖岛屿,美得简直让人无法言语。但更多的美是不自知的,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后来看到无人机拍下的一艘白色的游艇缓缓航行在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湖面上,犹如在蓝色的丝绸上划出一条白线催动层层涟漪,并由近至远至更大的海更深的蓝,“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感觉油然而生,真不敢相信彼时彼刻我们就置身这流动的壮美之中。那时我们登上丹江口库区的纯电动海巡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横跨水上的丹江口水利工程枢纽就在眼前,静立在蓝天碧水之间,没那么雄伟,却注定是中国水利工程和人类迁移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③最有仪式感的是行到水源深处,船停了下来,穿白色海事制服的工作人员躬身打捞起一小桶清亮的直饮水,再分盛到一个个纸杯里。同行的北京作家们已经早早围过来,一边品味着清甜一边感慨万千。殊不知从北京千家万户的水龙头流出的洁净之水,正是千里迢迢地从丹江口水库调过去的“南水",也是汉水最遥远的终端。来自密云区的陈奉生老师还另外装了一瓶水带回去,说要把一半水倒进密云水库,一半给孙子喝,“让他也尝尝源头水的滋味"。就这简单几个动作,短短几句言语,无论是对于一个家庭的代际之间,还是对于十堰和北京两地的人民,甚至人类与所依存的生命之水之间,都充满了深长的交接与见证意味,关于哺育与反哺、奉献与感思、铭记与传承,以及更大意义上的饮水思源。

    ④最惊喜的是在丹江口还看到了现代话剧。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均州码头的汉水两岸流光溢彩。我们登上看演出的游船。光线昏暗,恍若置身密室,正迟疑地在隐约可见的老式木椅长凳上坐下来,突然一束灯光打下来,一个农民打扮的小伙子就已经站在一个木棚前面的台阶上说起话来。同时还有一束灯光打在另一侧,有另外几个人在台上出现。不同的情景在两个小舞台同时演绎,我们只能选择一边跟着走,然后被同时导引进入内部的一间大舞台。这便是全国首部南水北调源头故事的行浸式游船演艺《梦回均州》,一个真正将先锋精神与主题宣传融为一体的作品,姑且不说它别开生面的话剧形式,可移动变形的舞台设计,先进技术的加持所营造出的全息式视听效果,打破了台上台下的界限,充分利用游船上的有限空间,让观众更为直观立体地体验剧情。尤其让人动容的是当地人的本色演出,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是在演,而是在如实真情地呈现和对话,关于数十万移民的离别之苦,关于对水下故园的思念之情。丹江口市古称均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有著名的"均州八景",也是戏剧《美案》的原型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里。1958年丹江口水库开始修建,千年古城被埋于水下,先后有二三十万人背井离乡、外迁异地。同行的杨菁教授讲到小时候在汉江边目睹的难忘一幕:烟雨中无数背井离乡的人们汇集在码头依依不舍,人群中突然有人绷不住,倒在泥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号响大哭,后来,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这是为南水北调作出巨大牺牲的当地移民最悲壮的缩影。

    ⑤在汉水之畔、武当之巅,南水北调的现实画卷面前,我怀念那些为了国家大计、移民搬迁的背井离乡之人,他们也有改变现实的愿望,以及无力改变的悲威;人生就是一场漫长而曲折的旅程,没有人知道下一个路口,明天或意外哪一个先来。那就且在这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之间,洋一曲清新的山水之歌、婉转的内心之歌、平和冲淡的生命之歌,洗去都市的浮躁与喧嚣,涤一身的尘土与疲惫,再重返永不停歇的人群与生活。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