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中考语文押题卷(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后面小题。

“自然缺失症”离你有多远?

【“自然缺失症”正蔓延】

       ①“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由美国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出。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②《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显示,在我国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少于3小时的孩子达到48.5%。

       ③“宅”这种生活方式正在儿童中蔓延。一方面,一些父母把孩子圈在狭小范围内,以保证安全和卫生。另一方面,父母正试图让孩子更早地接受教育。城市里的孩子往往见多识广、能说会道。但由于被割裂了与自然的联系,会失去感知能力。这种情况下,他们感受不到花鸟鱼虫的细节之美,体会不到新发现的快乐,可能无法静下心来观察某个事物,之后就会出现缺乏注意力等问题。

       ④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更是给了孩子更多留在室内的“理由”。2012年,厦门学生张欣窈研究的课题《“自然缺失症”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获得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课题研究调查中问到:“有一项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你到哪里完成这项作业?”对此,88%的同学回答“上网找”。眼下,孩子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看似变得“聪明”,但这只是一些“成品知识”。当孩子们习惯接受“成品”时,他们的创造力就遭到了极大削弱。 

       ⑤缺乏在自然中的学习、探索和体验,不仅可能带来孩子的智力、体质上的缺陷,还可能让孩子变得孤独、焦躁,对自然缺乏尊重。

       ⑥据《新闻晚报》报道,不少人开始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自然缺失症”这一现象。一些环保、教育专业人士和家长集体发出倡议:家庭和学校共同保证每个孩子每天能有1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家长不要因为省事,把孩子过度暴露在电子产品前,接触电子产品平均每天不宜超过1小时;节假日,请家长尽可能带孩子去公园和自然地域游览体验……

       ⑦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还建议学校开设户外课程,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教学。教育学者陈建翔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虽对这种教育方式表示赞赏,但他却把解决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家长。他指出:“每一个孩子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潜能。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重视大自然的力量。在学习抽象知识之前,首先要让孩子的潜力和天性,在自然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现。”

【健康知识勤调查】

影响家长忽视孩子走进自然、参加锻炼的因素分析:

家长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调查统计表

项目

非常了解

很了解

一般

不了解

没必要了解

总人数

人数

12

23

93

23

15

166

百分比

7.23%

13.86%

56.02%

13.86%

9.03%


家长对健康三维观的认识程度调查统计表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心理健康

12

7.24%

生理健康

92

55.42%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9

5.42%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

18

10.84%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0

6.02%

生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7

10.24%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

4.82%

【典型个案试剖析】

       申甲是一名8岁的女孩,父亲是在长沙工作的一名会计师,一年前,申甲被父亲从邵阳农村的老家接到了长沙。为让女儿习惯城市生活,父亲给申甲报了培训班,其余时间就让她在家看电视。慢慢地,女儿的变化让父亲不知所措:“以前女儿很乖,到了城里后,慢慢地没以前听话了,她看电视的时候跟她说话,得说两遍她才会给你反应,甚至还不耐烦冲我发脾气。”申先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他决定带女儿去长沙最好的医院看看。

(1)、【“自然缺失症”正蔓延】专栏,从哪些方面对“自然缺失症”进行了说明?

(2)、教育学者陈建翔为什么把解决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家长?请结合【健康知识勤调查】中的两个统计表中的数据说说其中的原因。

(3)、请你根据阅读选文后获得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典型个案试剖析】中的申先生带女儿去医院后:

①申先生的烦恼能解决吗?为什么?

②如果不能解决烦恼,那么申先生又该怎么办呢?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童年随之而去 木心
①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
②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
③“碗!”
④“什么?”母亲不知所云。
⑤“那饭碗,越窑盌(注:同“碗”)。”
⑥“你放在哪里?”
⑦“枕头边!”
⑧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⑨“回去可以买,同样的!”
⑩“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
⑪“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⑫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⑬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⑭杜鹃花,山里叫“映山红”,是红的多,也有白的,开得正盛。摘一朵,吮吸,有蜜汁沁舌——我就这样动作着。
⑮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人们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⑯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
⑰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⑱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⑲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⑳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袅娜,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段梗的小荷叶,浮着,氽(注:方言,漂浮的意思)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我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我告诉了她。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

雨中

王玉昆

    ①这个初冬一个周末的早晨,我被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满心无奈地接受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不得不放弃温暖的被窝去公司加班,完成一张本该下周三才交差的图纸。匆匆地洗漱毕,我向窗外瞅了一眼。天阴沉沉的,雨已下了很久了。我从壁橱扯出一把雨伞,快步向楼下的公交站走去。

    ②看来, 和我一样悲剧的人还不少,小小的公交站里挤满了人。他们个个都手捧着冒着热气的快餐大块朵颐着。站旁的小垃圾桶显然已不堪重负,人们只好把垃圾堆在垃圾桶周围。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这清洁工哪里去了,垃圾都堆成山了!”也许这是一句有魔力的话,没过几分钟,一个脚踏三轮车的清洁工便影影绰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③我看到这位身穿橙黄色工作服的清洁工,身上罩着一层薄薄的塑料布,显然是雨来时临时披在身上的。雨水早已浸透他的头发,顺着发梢一滴滴地滴落到他不断工作的手上。这时,雨大了起来,清洁工也把垃圾清理完毕。他站在了车站的矮檐下,看来是想躲一会儿雨。挨着他的人不自觉地向我这边挤,仿佛在躲避着什么。霎时间,本来还挤满人的小车站的一头只剩下清洁工一人。许多人上车时,还回头看了清洁工,似乎露出鄙夷的神色。

    ④人们差不多快走光了,我还在焦急地等待着班车。这时,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撑着一把小黑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我这边跑过来,连溅起的雨水打湿裤子都浑然不觉。当我正在无聊地猜测和臆想的时候,小男孩就从我身边飞过,扑向了旁边的清洁工,清脆地叫一声:“爸爸!”

    ⑤我愣了一下神,小男孩便伸手递给清洁工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雨衣,说道:“爸爸,来,穿上!”清洁工伸出黝黑的手指,爱怜地捏了一下小男孩因跑步而通红的脸蛋,假装生气地说道:“谁叫你自己跑出来的,我不是说就快回去了吗?”小男孩却假装老到地责备父亲道:“你就会骗我,这么大人了还不知道要照顾自己!”清洁工笑了,扭头看了我一眼,我也忍不住笑了,但我的笑里似乎少了什么。

    ⑥此时,小男孩又拉开厚厚的上衣拉链,拿出一小杯水和塑料袋包着的两个鸡蛋,鸡蛋已经剥过皮了。清洁工喝了一口热水,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他现在舒服极了。于是,他和自己的儿子你一言,我一语,在雨中尽享着父子深情,各自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幸福。

    ⑦突然间,一直默默充当看客的我,感觉有两股热热的东西从脸上滚落。我这是哭了吗?我的内心翻滚着,努力地寻找着答案。

    ⑧长久以来,我一直陷于各种“情”汇聚成的漩涡之中,渐渐地丧失了分辨清浊、识清好恶的能力。恰恰地,我和这泱泱等车人一样,变得冷漠,变得势利,只顾得去分别高低尊卑,忽略了出现在身边的最珍贵和美丽的东西。

    ⑨我很幸运,在一个寒冷的雨天,见证了发生在人们眼中“最卑微”的人之间的一段“最伟大”的亲情。它使我明白,亲情真的无处不在,感动真的无处不在。这雨中的父子深情,将会永远地向世人证明着一个真理:唯有真正的感情,才会让这世界变得一尘不染,就像刚被雨水洗过一样。我想,我也已找到了落泪的真正原因。

    ⑩上车的时候,我深情地冲着这对父子,这对教会我道理的“老师”挥了挥手,他们看着我,我们都笑了。

(摘自《做人与处世》)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父亲的游戏

    两天前,儿子独自一人来到这个城市。现在,父亲要送他回去。

    他们来到火车站,却在候车室的入口停下来。两个人盯着安检仪的小屏幕,那上面不断流动着各种箱包和纺织袋的轮廓。

    男人说看到了吗,把行李放进去,屏幕上就会照出行李里面的东西…一你看看,这是一个脸盆……这应该是一床被子……这个,一双皮鞋吧。可是,它为什么能照出里面的东西呢?男人低下头,问他七岁的儿子。

    是X光的原因……你昨天跟我讲过。儿子说。

    男人满意地点头。他说是,是X光。只有X光,才能把东西变透明了,我们才能看到它的里面。

    男人穿一件蓝色的工作服,那上面沾着点点泥水的痕迹。男人头发凌乱,目光中流露着城里人所认定的那种卑微。城市里有太多这样的男人,他们从家乡来到城市,散落到各个建筑工地。然后,用超负荷的劳动,来维系一种最低限度的期望。

    男人说要是人钻进去,内脏就会清楚得很。这东西,就是你娘给你说的医院的X光机。

    儿子使劲点点头,表情很是兴奋。安检员不屑地撇了撇嘴。如果说一开始男人的话还有些靠谱,那么现在,他已经开始胡说八道了。

    男人冲儿子笑笑,你看好了……

    然后他就做出,一个让周围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举动。他突然扑向安检仪,蜷了身子,像一个纺织袋般趴伏。安检员大喊一声,你要干什么?可是来不及了,传送带把男人送进安检仪,屏幕上出现男人趴伏的瘦小轮廓。几秒钟后,男人被安检仪吐出。男人爬起来,满面红光。

    安检员冲过来,朝男人吼叫,你发什么疯?

    男人尴尬地笑。他说,我和儿子做游戏呢。

    做游戏?安检员怒火冲天,你们拿安检仪来做游戏?这东西对身体有害你不知道?

    男人慌忙朝他眨眼。安检员正大喊大叫,忽略了男人急切的眼神。男人飞快地拉起他的儿子。男人说,走,我们去等火车吧!

    他们来到候车室,找两个座位坐下。男人问儿子,你刚才看清楚了吗?

    儿子说,不是很清楚。

    男人说没关系,你看个大概就行了。得了肺病的人,肺那儿会有一个很大的黑影,你看见我有吗?男人跟儿子比划着肺的位置。他比划得并不准确。

    是,你那儿没有黑影。儿子认真地说。

    这就对了。男人满意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看我们多聪明,我们骗那个没穿白大褂的大夫说我们在做游戏,他竟信了。他竞没收我们的钱。你看看,我早说过你也能当大夫嘛。

    是啊是啊。儿子两眼泛光。

    回去,你娘问你,你陪着你爹去看X光了吗?你怎么说?男人问。

    去看过了。儿子说。

    去哪个医院看的?男人追问。

    去火车站医院看的。儿子回答。好儿子。父亲捏了捏儿子的小脸,我们拉钩吧!父亲伸出手,钩住儿子的小指。他们仔细地拉钩,每一下都很到位。

    告诉你娘,我的肺病早就好了,别再让她担心,也别再让她把你一个人送过来,陪我去医院了。男人站起来。火车马上就要来了。

    好。儿子使劲地点头,你的肺上没有黑影,我和娘都知道你的病早好了。

    男人笑了笑。他再一次捏了捏儿子红扑扑的小脸。

    男人把儿子送上了火车,往回走。他走得很快。他还得赶回去干活。他还得在这个城市里拼命赚钱。他要把赚来的钱全部带回家。家里需要钱,他不敢去医院检查他的病。哪怕,只是挂个门诊,然后照一张X光片。

    男人走得有些急。他轻轻地咳了起来,咳出的痰里,夹着淡淡的血丝。他紧张地回头,却想儿子已经上了火车。于是男人笑了。刚才他和儿子做的那个游戏,让他满足和幸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2019年元旦前夕,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为快递小哥深情点赞。春节前夕,他在北京市调研时又特意来到快递服务点,看望仍在工作中的快递小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中,快递小哥的身影出现在“美好生活”方阵,成为今日中国发展画卷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作为普通劳动者中的新职业群体,快递小哥频频进入公众视野。

    ②对快递小哥的关注,折射出社会对劳动和奋斗的格外崇尚。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脱离劳动创造而奢望一夜暴富,或者靠歪门邪道、旁门左道等捷径来致富,到头来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五彩斑斓的世界靠劳动来创造,一切美好生活靠奋斗来获得。因此任何劳动都值得社会的尊重和鼓励。

    ③快递小哥是普通劳动者的缩影。社会对他们的青睐,透视出人们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欣赏。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掏粪工人时传祥,为了及时清理老北京家家户户的旱厕,每班掏粪90桶,重达5吨。他背粪的肩膀和挎粪的胯部都磨出巴掌大的老茧,但是他认为“用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是光荣的”。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在1954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正是因为各个行业的普通劳动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他们辛勤的劳动、诚实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助力整个国家建设和发展,才创造出改天换地、彪炳史册的国家发展奇迹。普通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生活缺不了、少不得、离不开的群体,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欣赏。

    ④对快递小哥的厚爱,也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提升。有社会学家说过,一个社会对待基层群体的态度就是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职业同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每个人都享有人格尊严,对每个职业选择都应该报以平等相待的目光。想当年,刘少奇同志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时传祥时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的不同。”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普通劳动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家赞誉和社会尊重。

    ⑤新时代的普通劳动者都是伟大的追梦者。凡是心怀梦想的人,都值得大家肃然起敬。因为有梦想的人多了,梦想就能照亮祖国的天空;有梦想的人多了,汇聚起来的逐梦力量就将奔腾不息,社会前进的步伐就会更加铿锵有力。

(取材于2019年12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紫藤萝瀑布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 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⑪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