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第8周联考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她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梅,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的那一树。

    ⑥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选自《青海湖》2014年第2期,原文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⑤段中“有道的君子”是指那些仰慕梅花的人们,他们有着高洁的志趣,视梅花为修养的典范。 B、文章引用大量诗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语言典雅,令人回昧。 C、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梅花、抒发感情、表达意趣融为一体。 D、文章第④段通过梅花与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的对比,突出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好,也流露出作者对那些“俗常”之花的厌恶。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总领全文,点出梅花特立独行的风骨。 B、文章第②段“嫉妒的流言”、“嗡嗡的追捧”,“不畏严寒”可以看得出梅花的品质和姿态。写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仰慕和赞美之情 C、文章第③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写出了狂风和大雪的无奈,作为梅花的知音和伴侣,它们只能选择手下留情。 D、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具有颜色缤纷多彩、气质超凡脱俗、香气清逸优雅、婉约内敛、枝干姿态极美的特点。
(3)、文章结尾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表达效果。
举一反三
阅读《白杨礼赞》节选,回答小题。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③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阅读刘墉的《传家宝》,回答问题。
       家道中落的父亲,临终,把独子叫到床前,指指床下,颤抖着说:“这儿有一幅画,是唐代王维的真迹,你爷爷留下来的。”苦笑了一下,“这么多年来,家里的钱被人坑的坑,倒的倒,可是我始终守着这幅画。我心里很踏实。我告诉自己,我还有路,真绝了,还能把这幅画卖了。就这样,我居然撑了下来,能把这幅画好好地交到你手里。”话说完,老人就咽了气。
       丧事办完,儿子在母亲的陪同下,拉出床下的铁箱子,打开来,果然有幅精裱的古画,象牙的轴头,织锦的卷首。展开来,虽然绢色早已变暗,但是笔力苍劲,一看就知道是一幅传世的无价之宝。
      “把画卖了吧,”母亲说,“好供你去留学。”
      “ 不,”儿子说,“不能卖,以前家里那么苦,爸爸都撑下来——没卖,我也能撑下来,除非路走绝了……”
       天无绝人之路。儿子居然靠为人补习,出国打工和得到的奖学金,顺利地修到了学位,还交到了一个可爱的女朋友。
     “你有多少钱?能娶我的女儿?”女朋友的父亲不太看得上这个穷小子。年轻人一笑,说:“伯父,我家穷,但也不穷。说实话我们还挺有钱,因为我家传下来一张唐代王维的真迹,只是我妈不愿卖,卖了最少能买一幢房子。下次我拿来,你看看就知道了。”
       女朋友的父亲笑笑:“不用看了,瞧你说话的样子,就不假。我佩服你,那么苦,还能守住那幅画,我也相信,你能守住我女儿。”
       他们结婚了,胼手胝足,打下一片江山;二十年后,成为大企业家。
       他们有两个儿子,也都各有所成。每年春节,做父亲的都会拈香拜祖先之后,再去把手洗干净,在老妻的协助下,打开那张传家之宝:“瞧瞧,你们爷爷留下来的宝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画,爷爷早年经商失败,又被人骗,一穷二白的时候,明明把画卖了,就能过好日子,但是他咬着牙,硬是不卖。”老人笑笑,“爸爸也一样,明明卖了画,就有了留学的钱,可也舍不得,靠自己撑下来了。也幸亏如此,拿这幅画,赢得你外公的青睐,娶到你们的妈妈。将来这幅画就传给你们.希望你们也能好好守着。”
       多年后,两夫妇都死了。画从保险箱里拿了出来。兄弟两人抢着要,甚至翻了脸。“得了”,做哥哥的一拍桌子,“把它卖掉算了,画不好分,钱好分,一人一半。”
       这幅唐代王维的神品山水画,终于被两兄弟送到拍卖公司。收藏界早听说有这么一幅画,也早派人出来打听底价。只是,拍卖目录印出来,居然没有那幅画。据说两兄弟又后悔了,抽回那幅王维真迹。而且两人显然取得了谅解,古画归给老大。为这事,老二的太太还很是不高兴,觉得丈夫无能。
直到老二在太太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又拿出拍卖公司的鉴定书,老二的太太才笑了。
       又过了几十年,老大也将逝。
       临终,他把孩子叫到床前,如同他爷爷当年把他爸爸喊到床前一般,颤抖着说:“咱们银行保险箱里,藏着一幅传家之宝。你的太祖父靠它支撑着精神,熬过难关;你的祖父又靠它撑着克服万难;我又和你叔叔,从画里得到很多教训,彼此关照着过一生。而今,这画传给你了。困苦的时候常想想你有这个宝,你就不会自叹不如人。但是,记住,你绝对不能卖了这幅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趣的人不苟且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________________。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听说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许多成就都由“趣”字得来。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男孩和他的枣红马

李彩红

①高山赶马紧带缰,马铃儿响在铁门槛……曲振唱起从爷爷那儿学来的赶马调,伸手给赤风梳理脊毛。曲振总是牵着赤风——祖上马帮里马王的嫡系后代。赤风要为山上开发旅游景点的景观测绘队捎带食品和日用品。爱怜地望着赤风左臀部的伤痕,曲振想起了那一天……

②那是傍晚,曲振照例去后山坡找赤风,却不见了马儿。赤风跑哪儿去了?啸集的乌云在酝酿一场雷雨,曲振有些急了,大声呼唤着。

③“汪汪!”他家的狗儿黑豹在远处回应。黑豹没像往常那样迎上来,只是站在原地一个劲儿摆动尾巴,赤风就在它身边不远处。曲振好奇地跑近黑豹身边,探头望去。啊,光溜溜的崖壁半腰,一株斜生的矮松上居然骑着一个人!

④“噢,总算盼到了人!”骑在崖松上的陌生人喊,“有办法帮我脱险吗?我有绳索!”

⑤曲振问:“来这干啥啊,你?”

⑥“旅游开发——我是来做前期勘测的老江。”他将绳索的一头甩上来。

⑦曲振急忙接住,同时将绳索绕过赤风的胸肌打了死结。

⑧“驾——!”随着赤风起步,绳索霎时绷紧,人与马合力拉拽着绳步步前进。一米,两米……好,再努一把力,被救的人就要露头了!

随着一声闷雷,大雨劈头盖脸地浇淋下来,湿透了的衣裤让曲振打了个寒战。“赤风——用力啊!”曲振哭着喊,“咱们——拼了!”

⑩赤风浑身颤抖,抬起一只前蹄向前跨出,蹄铁在石面划出深深的刻痕。突然,赤风的一条马腿意外地跪倒——平衡的僵局瞬间被打破,崖巅的马和人都不由自主地向后滑——后面就是悬崖的边沿!

⑪咔啦——轰隆!频频震响的落地炸雷使崖巅战栗,几乎绝望的曲振不顾一切地抡起了手中的粗木棒。

⑫啪!木棒重重地砸向马臀。赤风痛得猛力前蹿。绷直的绳却陡然松弛,曲振心头一沉,却看到那人双手紧抠住石角,从崖边攀爬上来。

⑬曲振的心弦跟落地的绳索一起松懈下来,他脚一软,坐倒在地。赤风回过头,大口喘息着,用鼻吻来拱他的头发。

⑭“旅游开发?不是说要在大山里建水电站吗?”曲振问。

⑮“对。”老江说,“电站水库一旦完成建设,青山绿水间的高峡平湖必定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一定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说着,他谢别了救助他的少年,掉头朝山下走去。

⑯没多久,景区开发的工程队伍就进驻曲家垅,曲振家的小院成了他们的临时指挥部。

⑰又一晃儿,两年过去,基本保留原始村貌的生态景区就试营业了。投资商范老板想要恢复古道,让游客体验当年的“茶马古道风情”……可惜,没有马帮……

⑱一天早晨,曲振正准备出门遛马,范老板兴冲冲找上门来,说马已经买回来二十匹,得请曲爷爷去指导。盛情难却,爷爷只得跟着他一道下了山。曲振也跟了去。

⑲忽然,“古道”的石级拐弯处传来嘈杂声,紧接着拥出很多惊慌失措的游客。原来是那些马儿厮打成一堆,互相乱踢乱咬。曲振急忙跨上赤风,策马朝那边飞奔。此时游客正多,再不制止就会发生踩踏事件!

⑳奔跑中的赤风突然发出一声长嘶,立定在原地。神了!混乱的马群立即停止厮咬,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盯着赤风,双耳后贴——这是马儿紧张和害怕的表现!

㉑赶到现场的范老板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㉒刚回到家,爷爷就告诉曲振说范老板想买下赤风。

㉓曲振闷了一夜,无法集中精力写作业,也读不完一页书,躺到床上,大睁双眼总也睡不着。

㉔第二天起床,他眼圈儿有些发涩。人家看上了他的“马王”,而赤风似乎也很享受同类的拥戴——作为“马王”的嫡系后代,它当然不甘心在孤寂中熬日子。

㉕曲振明白旅游能够促进家乡发展,他应当全力支持。可是要他交出自己的爱马……他压根就没想过要跟赤风分开,更别说卖。

㉖曲振终于向爷爷说出了自己的决定:“不卖,送给景区。”

㉗高山赶马紧带缰,马铃儿响在铁门槛……送马走上盘山小道,曲振心头又响起了赶马调。

(刊载于2023年第8期《少年文艺》,有删改)

读诗文·明哲思

怎样使我们的生活丰富

宗白华

①在我看来,我们生活的内容分为对外经验和对内经验。“对外经验”,即对于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了解、思维、记忆;“对内经验”,即思想、情绪、意志、行为。我们要想使生活丰富,就要在这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提升我们对外经验的能力,使我们观察研究的对象增加:一方面提高我们内在经验的质量,使我们思想情绪的范围丰富。

②我们闲居无事的时候,独往独来,或是走到自然中,看着闲云流水,野草寒花;或跑到闹市里观看社会情状,人事纷纭。在这个时候,最容易看出我们思想智慧的程度高下。

③有一次黄昏,我走到街头一个铁匠家门口,看见那黑漆漆的茅店中,一堆火光耀耀,映着一个工作的铁匠,红光射在他半边的臂上、身上、面上,映衬那后面一片黑,非常鲜明。那铁匠举着他极健壮丰满的臂膀,用一个极适当协和的姿势,击着那透红的铁块,火光四射。我看着,心里就想到:这不是一幅极好的荷兰画家的画稿吗?内心充满了艺术的思想。站着看着,我不忍走了,渐渐地转想到人生问题,心想,人生最健全最真实的快乐,就是有一个安定的工作。有了它,然后才得身心泰然,才得健全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社会中真实的支柱,也就是这班各尽所能的劳动家。我想到此,这是从人生问题又转到社会问题了。后来我又联想到生物学中的生存竞争说,又想到哲学家生存意志的人生观与宇宙观。诸君自由运用,可以使人生最小的一段,化成三四倍的内容,乃不致因闲暇而无聊,因无聊而堕落,因堕落而痛苦了。

④但这还不是我所说对外经验丰富的全部方法。这不过是把我们的一种对外经验,一个自然界的对象,作多方面的玩味观察,把一个单调的、平常的环境,化成一个复杂的、丰富的对象,使它表现出多方面(艺术、人生、社会、科学、哲学)的境相。这就是使我们的“心”成了一个多方面的折光的镜子,照着那简单的物件,变成多方面的形态色彩

⑤以上的观照已经可以使我们的生活丰富不少,但我们还要使我们“对内经验”也扩充丰富,使我们的感情意志方面也不寂寞。这有什么方法呢?这个实在很简单。我们情绪意志的表现是在“行动”中,我们只要积极地奋勇地行动,投身于生命的波浪、世界的潮流,一叶扁舟,莫如所属,遍尝各种情绪细微的变化,经历一切意志油涌的起伏。那时,我们的生活丰富无比。再在这个丰富的生命之泉中,从理性方面生发出思想学术,从情绪方面生发出诗歌艺术,从意志方面生发出事业行为,这不是我们理想的最高人格么?

(选自《细雨下点碎落花声》,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